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以p、V、T三個狀態(tài)參量中的兩個為坐標軸建立直角坐標系,在坐標系上描點能直觀地表示這兩個參量的數值,你能根據坐標系中不同點的位置來比較第三個狀態(tài)參量的大小嗎?如圖所示三個坐標系中,兩個點都表示相同質量某種理想氣體的兩個狀態(tài).

(1)p-T圖象中(圖甲)A、B兩個狀態(tài),哪一個體積大?
(2)V-T圖象中(圖乙)C、D兩個狀態(tài),哪一個壓強大?
(3)p-V圖象中(圖甲)E、F兩個狀態(tài),哪一個溫度高?
請說出你的判斷依據.

分析 利用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找出兩狀態(tài)下的相同量,通過另外兩個量的比值(或乘積)為定值,尋找第三個參量的關系.

解答 解:
(1)圖甲:因為$\frac{PV}{T}$=恒量,據圖象有TA=TB,而且PA>PB,由此可得:VA<VB
(2)圖乙:因為$\frac{PV}{T}$=恒量,據圖象有TC=TD,而且VC>VD,因此:PC<PD;
(3)圖丙:因為$\frac{PV}{T}$=恒量,據圖象有VE=VF,而且PE>PF,由此可得:TE>TF
答:(1)p-T圖象中(圖甲)A、B兩個狀態(tài),VB大(2)V-T圖象中(圖乙)C、D兩個狀態(tài),PD大(3)p-V圖象中(圖甲)E、F兩個狀態(tài),TE

點評 利用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判斷物理量的變化時,一般是有一個相同量,再分析另外兩個物理量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一個質量m=0.5kg視為質點的小球從H=12m高處,由靜止開始沿光滑弧形軌道AB滑下,進入半徑R=4m的豎直粗糙圓形軌道,當到達圓形軌道頂點C時,剛好對軌道壓力為零,小球沿左半圓CB滑下后,進入光滑弧形軌道BD,到達D點時速度為零,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在AD之間來回往復運動,最終不會停下
B.小球可以多次通過C點
C.可以求出小球第二次過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
D.可以求出小球第一次從B到C的過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多選)如圖所示,真空中有一個固定的點電荷,電荷量為+Q.圖中的虛線表示該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等勢面.有兩個一價離子M、N(不計重力,也不計它們之間的電場力)先后從a點以相同的速率v0射入該電場,運動軌跡分別為曲線apb和aqc,其中p、q分別是它們離固定點電荷最近的位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M是正離子,N是負離子
B.M在p點的速率大于N在q 的速率
C.M在b點的速率大于N在c的速率
D.M從p→b過程中電勢能的增量小于N從a→q電勢能的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一塊N型半導體薄片(電子導電)稱霍爾元件,其橫載面為矩形,體積為b×c×d,如圖所示.已知其單位體積內的電子數為n、電阻率為ρ、電子電荷量e,將此元件放在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沿z軸方向,并通有沿x軸方向的電流I.
(1)此元件的C、C′兩個側面中,C′面電勢高.
(2)在磁感應強度一定時,CC′兩個側面的電勢差與其中的電流關系是成正比(填成正比或成反比).
(3)磁強計是利用霍爾效應來測量磁感應強度B的儀器.其測量方法為:將導體放在勻強磁場之中,用毫安表測量通以電流I,用毫伏表測量C、C′間的電壓U,就可測得B.若已知其霍爾系數為:k=$\frac{1}{ned}$=10V/A•T,測得U=0.6mV,I=3mA.該元件所在處的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是:0.0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為了確定小球在不同時刻所通過的位置,實驗時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先將斜槽軌道的末端調整水平,在一塊平木板表面釘上復寫紙和白紙,并將該木板豎直立于槽口附近處,使小球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釋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紙上留下痕跡A;將木板向遠離槽口平移距離x,再使小球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釋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跡B;又將木板再向遠離槽口平移距離x,小球再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釋放,再得到痕跡C.若測得木板每次移動距離x=10.00cm,A、B間距離y1=4.78cm,B、C間距離y2=14.58cm.(g取9.80m/s2
①根據以上直接測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初速度為υ0=x$\sqrt{\frac{g}{{y}_{2}-{y}_{1}}}$(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②小球初速度的測量值為1.0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一個小球作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其線速度為v.從某時刻算起,使其速度的增量的大小為v,所需的最短時間為$\frac{πr}{3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質量2kg的質點在豎直平面內斜向下做曲線運動,它在豎直方向的速度圖象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前2s內質點處于失重狀態(tài)
B.2s末質點速度大小為4m/s
C.質點的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垂直
D.質點做勻變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a、b、c、d分別是一個菱形的四個頂點,∠abc=120°.現(xiàn)將三個等量的正點電荷+Q分別固定在a、b、c三個頂點上,將一個電量為+q的點電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點O點和另一個頂點d點處,兩點相比(  )
A.d點電場強度的方向由d指向OB.+q在d點所具有的電勢能較大
C.d點的電勢小于O點的電勢D.d點的電場強度大于O點的電場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1為探究力對物體做的功與物體速度的關系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小車在1條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當我們把2條、3條…同樣的橡皮筋并在-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每次實驗開始時使橡皮筋拉伸的長度都保持一致,且實驗中橡皮筋恢復原長時即脫離小車,那么,第2次、第3次…實驗中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是第一次的2倍、3倍…如果把第一次實驗時橡皮筋的功記為W,以后各次的功就是2W、3W….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以由紙帶和打點計時器測出(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測出).進行若干次測量,可以得到若干組功和速度的數據.實驗時小車運動中會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略微傾斜,作為補償.
①為了檢驗木板的傾角是否達到了平衡掉摩擦力的效果,某同學在三種不同傾角下做了三次實驗,得到的三條紙帶如圖2所示,則C條紙帶所對應的斜面傾角是合適的.
②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操作均正確.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功和速度的關系圖線,即W-v圖,如圖3甲,并由此圖線得出“功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結論.乙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功與速度平方的關系圖線,即W-v2圖,如圖3乙,并由此也得出“功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結論.關于甲、乙兩位同學的分析,你的評價是B (填序號).
A.甲的分析可靠,乙的分析不可靠
B.甲的分析不可靠,乙的分析可靠
C.甲和乙的分析都可靠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可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