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間關系”的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打點計時器,C為裝有砂的砂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總重力,小車運動加速度a可由紙帶求得.

小題1:圖(b)為實驗得到的紙帶, 圖中所示S1、S2、S3、S4、S5、S6已測出,已知交流電的頻率為f,則求小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
小題2:保持砂和砂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及對應的 數(shù)據(jù)如表中所示,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為直觀反映F不變時a與m的關系,請在圖(c)坐標紙中選擇恰當物理量建立坐標系并作出圖線;從圖線中得到F不變時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間定量關系是      


小題3:保持小車質量不變,改變砂和砂桶質量,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與合力F關系圖線如圖(d),該圖線不通過原點,明顯超出偶然誤差范圍,其主要原因是                ;
小題4:若實驗中將小車換成滑塊,將木板水平放置可測出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實驗中認為細繩對滑塊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總重力,則要測出動摩擦因數(shù)μ,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實驗測得的動摩擦因數(shù)μ比真實值         (填“偏大”或“偏小”).

小題1:
小題2:圖略(2分)         a=1/(2m)
小題3:實驗前未平衡摩擦力 
小題4:砂和砂桶質量、木塊的質量、以及對應的加速度;(2分)    偏大
小題1:從紙帶上看出,相鄰兩點間位移之差為一恒量△x,根據(jù)△x=aT2得,
a=
小題2:以a-1/m為縱橫坐標描點,畫出一條平滑的曲線

小題3: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F(xiàn)不為零時,加速度仍為零,知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
小題4: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 -μMgcosθ=Ma,可知只要求出砂和砂桶質量、木塊的質量、以及對應的加速度即可,
因為,其中只有繩子拉力看成等于鉤碼的重力時,數(shù)值大于真實值,所以測量結果偏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圖7是某同學在研究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圖中A、B、C、D、E是按打點先后順序依次選取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由圖可知,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____________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選填“大于”或“小于”);計數(shù)點D對應的時刻小車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一次實驗時,如果某同學不知道實驗所用的交流電源的實際頻率已經(jīng)超過
50Hz,那么他估算出來的平均速度值與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探究能力是物理學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物體因繞軸轉動而具有的動能叫轉動動能,轉動動能的大小與物體轉動的角速度有關。為了研究某一砂輪的轉動動能Ek與角速度ω的關系。某同學采用了下述實驗方法進行探索:如圖,先讓砂輪由動力帶動勻速旋轉測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讓砂輪脫離動力,由于克服轉軸間摩擦力做功,砂輪最后停下,測出砂輪脫離動力到停止轉動的圈數(shù)n,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經(jīng)實驗測得的幾組ωn如下表所示:

另外已測得砂輪轉軸的直徑為1cm,轉軸間的摩擦力為N。

小題1:計算出砂輪每次脫離動力的轉動動能,并填入上表中。
小題2:由上述數(shù)據(jù)推導出該砂輪的轉動動能Ek與角速度ω的關系式為      。
小題3:若測得脫離動力后砂輪的角速度為2.5rad/s,則它轉過45圈后的角速度為     ra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選用不同的橡皮繩代替彈簧,為測量橡皮繩的勁度系數(shù),他們在橡皮繩下端面依次逐個掛下鉤碼(每個鉤友的質量均為m = 0.1kg,取g = 10m/s2),并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i(下標i表示掛在繩下端鉤碼個數(shù))。然后逐個拿下鉤碼,同樣記錄繩下端面的坐標Xi,繩下端坐標的平均值Xi = Xi + Xi)/2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小題1:同一橡皮繩的Xi ______Xi(大于或小于);
小題2:同學的數(shù)據(jù)更符合實驗要求_____(甲或乙);
小題3:選擇一組數(shù)據(jù)用作圖法得出該橡皮繩的勁度系數(shù)k=_______N/m;
小題4:為了更好的測量勁度系數(shù),在選用鉤碼時需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得到一條紙帶如圖所示,A、B、C、D、E、F、G為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x1 ="1.20cm," x 2 ="1.60cm," x 3 ="1.98cm," x 4 =2.38cm,  x 5 =2.79cm,  x 6 =3.18cm
小題1:為了達到實驗的目的,除了有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細繩、導線、小木塊、長木板外,還需要的儀器有                  
小題2:根據(jù)紙帶可判定物體做       直線運動.(選填“勻加速”、“勻減速”或“勻速”)
小題3: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______,打點周期為________,圖中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        
小題4:物體運動在B點的瞬時速度表達式為vB=           (用題目所給符號表示),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得vB=       m/s(計算時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小題5:采用“逐差法”計算物體的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                    
(用題目所給符號表示),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得a=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冬奧會期間,某探究小組為了測量運動員的滑雪板在水平雪面上正常滑行時,板面與雪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利用數(shù)碼相機的連拍功能,得到了一張運動員的組合照片,如圖所示,已知滑雪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長度是160cm,相機連拍周期是1.0s,g取10m/s2,則:

(1)運動員滑行的加速度大小是              
(2)所求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              
(3)引起該實驗誤差的原因有         (填以下序號).
A.運動員的體重B.雪面的平整程度
C.拍攝動景照片時的虛邊效應D.確定距離時的讀數(shù)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圖(甲)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為1mm,游標上有20個分度的卡尺測量一工件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可以讀出此工件的長度為____________cm.圖(乙)是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一圓筒內徑時的示數(shù),此讀數(shù)應為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滴水法測量一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的加速度。實驗過程如下:在斜面上鋪上帶有刻度的紙帶,用圖釘釘住;把滴水計時器固定在小車的末端,在小車上固定一平衡物;調節(jié)滴水計時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1s滴一滴(以滴水計時器內盛滿水為準);在斜面頂端放置一淺盤,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把調好的滴水計時器盛滿水,使水滴能滴入淺盤內;隨即在撤去淺盤的同時放開小車,于是水滴在紙帶上留下標志小車運動規(guī)律的點跡,如圖乙所示;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立即將小車移開。由于某種原因,其中位置4處被污損。

小題1:滴水計時器的原理與課本上介紹的       原理類似;
小題2:小車的加速度a=   m/s2,由紙帶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計數(shù)點4所代表時刻的瞬時速度v4=   m/s。(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