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平行板電容器與電源相連,極板MN中間有小孔,極板MN的距離為d,質量為m,電量為+q的小球從距M板的A孔高h自由下落,小球落入電容器,N板的B孔開始返回.
(1)電容器相連的電源電壓;
(2)若N板下移x,小球仍然從原處自由下落,小球穿過B孔的速度;
(3)若N板上移x,小球仍然從原處自由下落,小球距B孔距離為多少開始返回?

分析 (1)帶電質點自A板上方相距為d的P點由靜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豎直線上),空氣阻力不計,到達N孔時速度恰好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根據(jù)動能定理即可求出;
(2)(3)在此過程中重力做功與電場力做功,移動上下極板,抓住兩板間的電勢差不變,通過動能定理判斷帶電質點的運動情況.

解答 解:(1)在極板間帶電小球受重力和電場力,對整個過程,由動能定理有:
mg(h+d)-qU=0
可得:U=$\frac{mg(h+d)}{q}$
(2)在極板間帶電小球受重力和電場力,對整個過程,由動能定理有:
mg(h+d+x)-qU=$\frac{1}{2}m{v}^{2}$
可得:v=$\sqrt{2gx}$
(3)若N板上移x,小球仍然從原處自由下落,當小球的速度等于0時,小球距B孔距離為x′則:
mg(h+d-x)-qU•$\frac{(d-x)-x′}{d-x}$=0
整理得:$x′=\frac{(d-x)x}{h+d}$
答:(1)電容器相連的電源電壓是$\frac{mg(h+d)}{q}$;
(2)若N板下移x,小球仍然從原處自由下落,小球穿過B孔的速度是$\sqrt{2gx}$;
(3)若N板上移x,小球仍然從原處自由下落,小球距B孔距離為$\frac{(d-x)x}{h+d}$開始返回.

點評 對于本題選擇全過程為研究過程,運用動能定理進行求解比較方便,在運用動能定理時,抓住電勢差不變,電場力做功不變,比較電場力做功與重力做功的關系進行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布朗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布朗運動是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B.液體溫度越高,懸浮粒子越大,布朗運動越劇烈
C.布朗運動是由于液體各個部分的溫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運動是由液體分子從各個方向對懸浮粒子撞擊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質量m=0.06kg的物體置于水平桌面上,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前進了l1=0.6m,如圖所示,此時F停止作用,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求:
(1)物體滑到l2=1.0m處時的速度;
(2)物體在桌面上滑行的總位移(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固定于水平面內(nèi)的直角形光滑桿,OM與ON段均足夠長,轉角處為光滑的小圓弧.質量均為m的A、B兩個有孔小球串在桿上,且被長為L的輕繩相連.忽略兩球的大小,初態(tài)時,它們的位置如圖中虛線所示,兩球均靜止,繩處于伸直狀態(tài),且與OM平行.現(xiàn)對B球施加沿ON方向的恒定拉力F,當B球運動$\frac{3}{5}$L,兩球位置如圖中實線所示,此時B球的速度大小為( 。
A.$\sqrt{\frac{32FL}{25m}}$B.$\sqrt{\frac{96FL}{25m}}$C.$\sqrt{\frac{96FL}{125m}}$D.$\sqrt{\frac{32FL}{12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已知質量分別均勻的球殼對其內(nèi)部物體的引力為零.科學家設想在赤道正上方高d處和正下方深為d處各修建一環(huán)形軌道,軌道面與赤道面共面.現(xiàn)有A、B兩物體分別在上述兩軌道中做勻速圓周運動,若地球半徑為R,軌道對它們均無作用力,則兩物體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線速度大小、角速度、周期之比為( 。
A.$\frac{{a}_{A}}{{a}_{B}}$=($\frac{R-d}{R+d}$)2B.$\frac{{v}_{A}}{{v}_{B}}$=$\sqrt{\frac{R-d}{R+d}}$
C.$\frac{{ω}_{A}}{{ω}_{B}}$=$\sqrt{\frac{(R-d)^{3}}{(R+d)^{3}}}$D.$\frac{{T}_{A}}{{T}_{B}}$=$\sqrt{\frac{(R+d)^{3}}{{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電磁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測得所用的重物質量為1.00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所示),把第一個點記為O,另選連續(xù)的四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經(jīng)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62.70cm、70.00cm、77.70cm、85.78cm.
(1)從下列器材中選出實驗所必需的,其編號為ABD.
A.打點計時器(包括紙帶);B.重錘;C.天平;D.毫米刻度尺;E.秒表;F.小車
(2)打點計時器的安裝放置要求為底板要豎直,兩限位孔在同一條豎直線上;開始打點計時的時候,應先通電打點計時器,然后釋放重物.
(3)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重物由O點運動至C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7.61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7.37 J(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
(4)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重物下落時的實際加速度a=9.5m/s2,a小于g(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空氣阻力等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為用10等分游標尺進行一次測量時的示意圖,此時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為23.3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小滑塊在較長的斜面頂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到達底端前1s內(nèi),所滑過的距離為斜面長度的$\frac{7}{15}$,求:小滑塊在斜面上滑行的時間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
A.動能B.C.電勢能D.電場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