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以A、B和C、D為斷點的兩半圓形光滑軌道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一滑板靜止在光滑的地面上,左端緊靠B點,上表面所在平面與兩半圓分別相切于B、C兩點,一物塊(視為質(zhì)點)被輕放在水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E點,運動到A點時剛好與傳送帶速度相同,然后經(jīng)A點沿半圓軌道滑下,再經(jīng)B點滑上滑板,滑板運動到C點時被牢固粘連.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質(zhì)量為m,滑板質(zhì)量為M=2m,兩半圓半徑均為R,板長l=6.5R,板右端到C點的距離L在R<L<5R范圍內(nèi)取值,E點距A點的距離s=5R,物塊與傳送帶、物塊與滑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5,重力加速度g已知.
(1)求物塊滑到B點的速度大;
(2)求物塊滑到B點時對半圓軌道的壓力;
(3)物塊在滑板上滑動過程中,當(dāng)物塊與滑板達到共同速度時,測得它們的共同速度為u=
uB3
.試討論物塊從滑上滑板到離開右端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與L的關(guān)系.并判斷物塊能否滑到CD軌道的中點.
分析:(1)物塊從E到B點由動能定理可求得到達B點的速度;
(2)在B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求的對半圓軌道的壓力;
(3)當(dāng)達到共同速度時通過動能定理判斷出滑塊和木板前進的位移,然后通過討論L的大小判斷出摩擦力做的功Wf與L的關(guān)系.并判斷物塊能否滑到CD軌道的中點.
解答:解(1)設(shè)物塊滑到B點的速度大小為vB,對物體從E到B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μmgs+2mgR =
1
2
mv
2

解得:v=3
gR 

(2)物塊在B點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mg=m
v
2
B

解得:FN=m
v
2
B
R
+mg=10mg

(3)物塊從B滑上滑板后開始作勻減速運動,此時滑板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當(dāng)物塊與滑板達共同速度時,二者開始作勻速運動.由題意知它們的共同速度為:v=
vB
3

此過程,對物塊據(jù)動能定理得:-μmgs1=
1
2
mv
2
 
-
1
2
mv
2
B

解得:s1=8R.
此過程,對滑板據(jù)動能定理得:μmgs2=
1
2
mv2-0

解得:s2=2R.
由此可知物塊在滑板上滑過s1-s2=6R時,二者就具有共同速度了.因為6R<6.5R,所以物塊并沒有從滑板上滑下去.
討論:
當(dāng)R<L<2R時,物塊在滑板上一直勻減速運動至右端,運動的位移為6.5R+L,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f=μmg(6.5R+L)=
1
4
mg(13R+2L)

設(shè)滑上C點的速度為vc,對物塊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μmg(6.5R+L)=
1
2
mv
2
c
-
1
2
mv
2
B

解得:
1
2
mv
2
c
=
1
2
mg(2.5R-L)<mgR
,所以物塊不可能滑到CD軌道的中點.
當(dāng)2R≤L<5R時,物塊的運動的勻減速運動8R,勻速運動L-2R,再勻減速運動0.5R,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f=μmg(8R+0.5R)=
17
4
mgR

-Wf=
1
2
mv
′2
c
-
1
2
mv
2
B

解得:
1
2
mv
′2
c
=
1
4
mgR<mgR
,所以物塊不能滑到CD軌道的中點.
答:(1)求物塊滑到B點的速度大小為3
gR 

(2)求物塊滑到B點時對半圓軌道的壓力10mg;
(3)當(dāng)R<L<2R時,克服摩擦力做功為
1
4
mg(13R+2L)
,不能滑到CD的中點;
當(dāng)2R≤L<5R時,克服摩擦力做功為
17
4
mgR
,不能滑到CD的中點;
點評:本題考查機械能守恒以及有摩擦的板塊模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判斷物塊與滑板在達到相同共同速度時,物塊未離開滑板是關(guān)鍵,是一道比較困難的好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以A、B和C、D為端點的半徑為R=0.6m的兩半圓形光滑絕緣軌道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B端、C端與光滑絕緣水平面平滑連接.A端、D端之間放一絕緣水平傳送帶,傳送帶下方B、C之間的區(qū)域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場強E=5×105V/m.當(dāng)傳送帶以v0=6m/s 的速度沿圖示方向勻速運動時,將質(zhì)量為m=4×10-3kg,帶電量q=+1×10-8C的小物塊由靜止放上傳送帶的最右端,小物塊第一次運動到傳送帶最左端時恰好能從A點沿半圓軌道滑下,不計小物塊大小及傳送帶與半圓軌道間的距離,g取10m/s2,已知A、D端之間的距離為1.2m 等于水平傳送帶的長.
(1)求小物塊第一次運動到傳送帶最左端時的速度的大小;
(2)求小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求小物塊第1次經(jīng)CD半圓形軌道到達D點時的速度大小;
(4)小物塊第幾次經(jīng)CD半圓形軌道到達D點時的速度達到最大?最大速度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廣東)如圖所示,以A、B和C、D為端點的兩半圓形光滑軌道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一滑板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緊靠B點,上表面所在平面與兩半圓分別相切于B、C,一物塊被輕放在水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E點,運動到A時剛好與傳送帶速度相同,然后經(jīng)A沿半圓軌道滑下,再經(jīng)B滑上滑板,滑板運動到C時被牢固粘連,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質(zhì)量為m,滑板質(zhì)量M=2m,兩半圓半徑均為R,板長l=6.5R,板右端到C的距離L在R<L<5R范圍內(nèi)取值,E距A為S=5R,物塊與傳送帶、物塊與滑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μ=0.5,重力加速度取g.
(1)求物塊滑到B點的速度大小;
(2)試討論物塊從滑上滑板到離開滑板右端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與L的關(guān)系,并判斷物塊能否滑到CD軌道的中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以A、B和C、D為端點的半徑為R=0.6m的兩半圓形光滑絕緣軌道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B端、C端與光滑絕緣水平地面平滑連接.A端、D端之間放一絕緣水平傳送帶.傳送帶下方B、C之間的區(qū)域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場強E=5×105V/m.當(dāng)傳送帶以6m/s的速度沿圖示方向勻速運動時,現(xiàn)將質(zhì)量為m=4×10-3kg,帶電量q=+1×10-8C的物塊從傳送帶的右端由靜止放上傳送帶.小物塊運動第一次到A時剛好能沿半圓軌道滑下.不計小物塊大小及傳送帶與半圓軌道間的距離,g取10m/s2,已知A、D端之間的距離為1.2m.求:
(1)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素;
(2)物塊第1次經(jīng)CD半圓形軌道到達D點時速度;
(3)物塊第幾次經(jīng)CD半圓形軌道到達D點時的速度達到最大,最大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高三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以A、B和C、D為端點的半徑為R=0.6m的兩半圓形光滑絕緣軌道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B端、C端與光滑絕緣水平地面平滑連接。A端、D端之間放一絕緣水平傳送帶。傳送帶下方B、C之間的區(qū)域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場強E=5×105V/m。當(dāng)傳送帶以6m/s的速度沿圖示方向勻速運動時,現(xiàn)將質(zhì)量為m=4×10-3kg,帶電量q=+1×10-8C的物塊從傳送帶的右端由靜止放上傳送帶。小物塊運動第一次到A時剛好能沿半圓軌道滑下。不計小物塊大小及傳送帶與半圓軌道間的距離,g取10m/s2,已知A、D端之間的距離為1.2m。求:

(1)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物塊第1次經(jīng)CD半圓形軌道到達D點時速度;

(3)物塊第幾次經(jīng)CD半圓形軌道到達D點時的速度達到最大,最大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