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物塊A放在質量為M的木板B的左端,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右滑動,且A、B相對靜止.某時刻撤去水平拉力,經過一段時間,B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離x,A在B上相對于B向右滑行了一段距離L(設木板B足夠長)后A和B都停了下來.已知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且μ2>μ1,則x的表達式應為( 。
A.x=$\frac{M}{m}$LB.x=$\frac{(M+m)L}{m}$
C.x=$\frac{{μ}_{1}ML}{({μ}_{2}-{μ}_{1})(m+M)}$D.x=$\frac{{μ}_{1}ML}{({μ}_{2}+{μ}_{1})(m+M)}$

分析 去水平拉力,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11mg,加速度大小a11g,B受到A的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的加速度大小a2=$\frac{{μ}_{2}(M+m)g{-μ}_{1}mg}{M}$,由μ2>μ1分析兩加速度的大小關系,判斷B先停止運動,然后A在木板上繼續(xù)做勻減速運動,根據動能定理分別對A、B研究,求解x.

解答 解:設A、B相對靜止一起向右勻速運動時的速度為v.撤去外力后至停止的過程中,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11mg,加速度大為:a1=$\frac{{f}_{1}}{m}=\frac{{μ}_{1}mg}{m}{=μ}_{1}g$,
此時B的加速度大小a2=$\frac{{μ}_{2}(M+m)g{-μ}_{1}mg}{M}$,由μ2>μ1分析兩加速度的大小關系,判斷B先停止運動,然后A在木板上繼續(xù)做勻減速運動,且其加速度大小不變.
對A應用動能定理有:-f1(L+x)=0-$\frac{1}{2}$mv2
對B應用動能定理有:μ1mgx-μ2(m+M)gx=0-$\frac{1}{2}$Mv2
解得:消去v解得:x=$\frac{{μ}_{1}M}{{(μ}_{2}{-μ}_{1})(m+M)}L$
故選:C

點評 本題關鍵在于分析兩物體的運動過程,考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匝數為110匝的矩形閉合導線框ABCD處于磁感應強度大小B=$\sqrt{2}$T的水平勻強磁場中,線框面積S=0.5m2,線框電阻不計.線框繞垂直于磁場的軸OO′以角速度ω=100rad/s勻速轉動,并與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相連,副線圈接入一只“220V,9W”的節(jié)能燈,且節(jié)能燈正常發(fā)光,熔斷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之比為25:1
B.在圖示位置線框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最大
C.線框轉到與圖示位置垂直時,電流方向將發(fā)生改變
D.變壓器輸出的最大功率不能超過50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同學為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ρ,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電路中ab是一段電阻率較大、粗細均勻的電阻絲,保護電阻R0=4.0Ω,電源的電動勢E=3.0V,其內電阻r未知.電流表內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計,電阻絲上的滑片P與電阻絲始終接觸良好.

(1)實驗中該同學先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電阻絲的直徑d=0.400mm,然后按圖甲連接好電路,在閉合開關之前,應將滑片P置于右端(選填“左端”“中間”、“右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片P的位置,分別測量出每次實驗中aP長度x及對應的電流值I,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x(m)0.100.200.300.400.500.60
I(A)0.490.430.380.330.310.28
$\frac{1}{I}$(A-12.042.332.633.033.233.57
①將表中數據描在$\frac{1}{I}$-x坐標紙中,如圖乙所示.請在坐標紙上作出表示$\frac{1}{I}$-x關系的圖線.
②該同學根據實驗設計的思想得到圖象中直線的斜率的表達式k=$\frac{4ρ}{π5a6jjrh^{2}E}$(用題中相應量的字母及必要的數字表示),由圖線求得電阻絲的電阻率ρ=1.1×10-6Ω•m(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③根據圖丙中$\frac{1}{I}$-x關系圖線縱軸截距的物理意義,可求得電源的內阻為r=1.4Ω(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繪額定電壓為3.0V的小燈泡伏安特性圖線,并研究小燈泡實際功率及燈絲溫度等問題.

①根據電路圖,將圖乙中的實驗儀器連成完整的實驗電路.
②連好電路后,開關閉合前,圖甲中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應置于a端(填“a端”、“b端”或“ab正中間”).
③閉合開關,向b端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發(fā)現“電流表的示數為零,電壓表的示數逐漸增大”,則分析電路的可能故障為B.
A.小燈泡短路     B.小燈泡斷路     C.電流表斷路     D.滑動變阻器斷路
④根據I-U圖線,可確定小燈泡在電壓為2.0V時實際功率為0.78.(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⑤已知小燈泡燈絲在27℃時電阻是2.5Ω,并且小燈泡燈絲電阻值與燈絲溫度的關系為R=k(273+t),k為比例常數.根據I-U圖線,估算該燈泡正常工作時燈絲的溫度約為4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兩塊水平放置的金屬板間距為d,用導線與一個匝數為n的線圈相連,線圈總電阻為r,線圈中有豎直方向的磁場,電阻R與金屬板連接如圖所示,兩板間有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油滴恰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線圈中磁感應強度B的方向、變化情況和磁通量的變化率分別是( 。
A.豎直向下且正增強,$\frac{△Φ}{△t}=\frac{mgd}{nq}$
B.豎直向下且正減弱,$\frac{△Φ}{△t}=\frac{mgd(R+r)}{nqR}$
C.豎直向上且正增強,$\frac{△Φ}{△t}=\frac{mgdr}{nqR}$
D.豎直向上且正減弱,$\frac{△Φ}{△t}=\frac{mgd(R+r)}{nq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電廠發(fā)電機的端電壓為U1=250V,輸出功率為P1=10kW,在進行遠距離輸電時,先用理想變壓器升壓,再經過電阻為R=5Ω的輸電線,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用250V的低壓直接輸電,用戶的電壓只有150V
B.若用2500V的高壓輸電,輸電線的損耗功率僅為直接輸電損耗功率的1%
C.若用戶電壓220V,則升壓變壓器匝數比為1:10,降壓變壓器匝數比為10:1
D.若用戶電壓220V,則升壓變壓器匝數比為1:100,降壓變壓器匝數比為1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一固定斜面上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物塊A和B緊挨著一起勻速下滑,A與B的接觸面光滑.已知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是B與斜面之間動摩擦因數的2倍,斜面傾角為α,B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是( 。
A.$\frac{2}{3}$tanαB.$\frac{2}{3tanα}$C.tanαD.$\frac{1}{ta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真空中某處,在x軸上關于O點對稱的A、B兩點有等量異種點電荷+Q和-Q,兩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分布著C、D、E三點(如圖所示),其中OC=OD、BE=BD,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比較電場強度的大小有EC<ED
B.比較電勢高低有φD>φE
C.比較電勢高低有φDE
D.將同一正電荷從O點移到D點電場力所做的功大于從C點移到E點電場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采用驗證波馬定律實驗的主要器材針管及其付件,來測定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步驟如下:
(1)將針管水平固定,拔下橡皮帽,向右將活塞從針管中抽出;
(2)用天平稱出活塞與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總質量為M;
(3)用卡尺測出活塞直經d;
(4)再將活塞插入針管中,保持針管中有一定質量的氣體,并蓋上橡皮帽,此時,從針管上可讀出氣柱體積為V1,如圖所示;
(5)將彈簧秤掛鉤鉤在活塞支架上,向右水平緩慢拉動活塞到一定位置,此時,彈簧秤讀數為F,氣柱體積為V2
試用以上的直接測量寫出求大氣壓強的最終表達式P0$\frac{4F{V}_{2}}{πjvexfpi^{2}({V}_{2}-{V}_{1})}$,本實驗中第2實驗步驟是多余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