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已知一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北極與赤道對地面的壓力差為△N,假設地球是質量分別均勻的球體,半徑為R.則地球的自轉周期為(設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 。
A.地球的自轉周期為T=2π$\sqrt{\frac{mR}{△N}}$
B.地球的自轉周期為T=π$\sqrt{\frac{mR}{△N}}$
C.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為${(\frac{mg}{△N})}^{\frac{1}{3}}$R
D.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為2${(\frac{mg}{△N})}^{\frac{1}{3}}$R

分析 在赤道上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與支持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得支持力,在南極支持力等于萬有引力,由此求出地球的自轉周期;結合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可求出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

解答 解:A、在北極${F}_{N1}^{\;}=G\frac{Mm}{{R}_{\;}^{2}}$…①
在赤道:$G\frac{Mm}{{R}_{\;}^{2}}-{F}_{N2}^{\;}=m\frac{4{π}_{\;}^{2}}{{T}_{\;}^{2}}R$…②
根據(jù)題意,有${F}_{N1}^{\;}-{F}_{N2}^{\;}=△N$…③
聯(lián)立解得:$T=2π\(zhòng)sqrt{\frac{mR}{△N}}$,故A正確,B錯誤;
C、萬有引力提供同步衛(wèi)星的向心力,則:
$\frac{GMm′}{{r}^{2}}=\frac{m′•4{π}^{2}{r}^{2}}{{T}^{2}}$
聯(lián)立可得:r3=$\frac{GM•mR}{△N}$…④
又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mg=$\frac{GMm}{{R}^{2}}$…⑤
聯(lián)立④⑤得:r=$\root{3}{\frac{mg}{△N}}•R$.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點評 該題考查對萬有引力與重力的比較和理解以及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在解答的過程中注意地球赤道上物體的向心力的表達式是解答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我國自行研制的新一代ZBL-09 8×8輪式步兵裝甲車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成為中國軍方快速部署型輕裝甲部隊的主力裝備.該裝甲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從靜止開始加速,經(jīng)過較短的時間t和距離s速度便可達到最大值vm.設在加速過程中發(fā)動機的功率恒定為P,裝甲車所受阻力恒為f,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裝甲車加速過程中,牽引力對它做功為Pt
B.裝甲車的最大速度vm=$\frac{P}{f}$
C.裝甲車加速過程中,裝甲車做加速度變小的加速直線運動
D.裝甲車的質量 m=$\frac{2Pt}{{{v}_{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在“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g”的實驗中:
(1)以下操作正確的是A.
A.要保證擺球始終在同一豎直面內擺動
B.為了便于計時觀察,單擺的擺角應盡量大一些
C.測量擺長時,用刻度尺量出從懸點到擺球下端點間的距離
D.測量周期時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處時開始計時,當擺球再次通過平衡位置處時結束計時,秒表讀數(shù)表示單擺的周期
(2)下表是一同學在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
 組次 1 2 3 4 5 6
 擺長l/m 0.500 0.600 0.700 0.800 1.000 1.200
 周期平方T2/s2 2.02 2.40 2.80 3.22 4.60 4.80
①上述數(shù)據(jù)中第5組肯定有錯誤,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在坐標圖中作出l-T2圖象;
②利用圖象,求出當?shù)刂亓铀俣戎礸為9.86m/s2.(π2=9.86,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下面為某同學用單擺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葘嶒灢糠植僮鳎?br />(1)為了比較準確地測量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戎,應選用下列所給器材中的哪些?將所選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橫線上.
A.長1m左右的細繩           
B.長30m左右的細繩
C.直徑2cm的鉛球            
D.直徑2cm的木球
E.秒表                       
F.時鐘
G.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H.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
所選擇的器材是ACEG.
(2)用游標卡尺測量小鋼球直徑,讀數(shù)如圖1所示,讀數(shù)為20.30mm.

(3)測出單擺偏角小于5°時完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為t,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擺線長為L,游標卡尺測得擺球直徑為d.用上述測得的量寫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達式:g=$\frac{4{π}^{2}{n}^{2}(L+\frackwy1pzp{2})}{{t}^{2}}$
(4)該同學測出不同擺長時對應的周期T,作出T2-L圖線,如圖2所示,再利用圖線上任兩點A、B的坐標(x1,y1)、(x2,y2),可求得g=$\frac{4{π}^{2}({x}_{2}-{x}_{1})}{{y}_{2}-{y}_{1}}$
若該同學測擺長時漏加了小球半徑,而其它測量、計算均無誤,也不考慮實驗誤差,則用上述T2-L圖線法算得的g值和真實值相比是不變的(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在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開始嘗試用放射性物質中產(chǎn)生的射線去轟擊一些原子核,觀察核反應產(chǎn)生的條件和現(xiàn)象,從而拉開了研究原子核結構的序幕,某次實驗中,科學家用質量為m,速度為v0的微粒與靜止的氘核(${\;}_{2}^{1}$H)碰撞,微粒被氘核捕獲(完全非彈性碰撞)后,生成的新核速度變?yōu)関D;當這個質量為m,速度為v0的微粒與靜止的碳核(${\;}_{6}^{12}$C)做對心彈性碰撞時(未被捕獲),碰撞后碳核的速度為vC,現(xiàn)測出$\frac{v_D}{v_C}$=$\frac{13}{6}$,已知氘核與碳核的質量之比為$\frac{m_D}{m_C}$=$\frac{1}{6}$,則此微粒質量m與氘核質量mD之比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某同學為了準確的測量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電阻r,進行了如下探究:
Ⅰ.誤差分析:課本上設計電路圖如圖1所示,事實上電表為非理想表,上述的電壓表測量值存在著一定誤差,此誤差屬于系統(tǒng)(填“系統(tǒng)誤差”或“偶然誤差”)

Ⅱ.該同學分析上述誤差是電壓表有分流作用引起,且無法通過更換電表來消除這種誤差.該同學通過實驗原理的改進,設計如圖2所示實驗電路圖,步驟如下:
(1)閉合開關S,通過調節(jié)滑動變阻R1、R2,可以使電流表G的示數(shù)為0,則此時電流A1、A2的示數(shù)分別I10、I20,電壓V1、V2的示數(shù)分別U10、U20,則流過電源的電流I1=I10+I20,電源的路端電壓U1=U10+U20
(2)再次調節(jié)R1、R2,使電流表G的示數(shù)為0,電流表A1、A2的示數(shù)分別I11、I21,電壓表V1、V2的示數(shù)分別U11U21,流過電源的電流I2,電源的路端電壓U2
(3)由上述測量的物理量,可以得出電動E=$\frac{{U}_{2}{I}_{1}-{U}_{1}{I}_{2}}{{I}_{1}-{I}_{2}}$內r=$\frac{{U}_{2}-{U}_{1}}{{I}_{1}-{I}_{2}}$;(U1、U2、I1、I2表示)由于本實驗不必考慮電表帶來的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物塊先沿軌道1從A點由靜止下滑至底端B點,后沿軌道2從A點由靜止下滑經(jīng)C點至底端B點,AC=CB,如圖所示.物塊與兩軌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不考慮物塊在C點處撞擊的能量損失,則在物塊整個下滑過程中,不正確的是(  )
A.兩次位移相同B.兩次重力做功相同
C.兩次摩擦力做功相同D.沿軌道1下滑時損失的機械能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質量為1kg的質點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從t=0時刻開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0~2 s內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 W
B.第2 s內外力所做的功是4 J
C.第2 s末外力的瞬時功率最大
D.第1 s末與第2 s末外力的瞬時功率之比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做直線運動的質點從起點A經(jīng)過B運動到C,然后從C返回到終點B.已知AB=5m,BC=8m,那么整個過程中質點經(jīng)過的路程等于21m,位移大小為5m,方向由A指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