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6.一條長為L、質量為m的均勻鏈條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中有三分之一懸在桌邊,如圖所示,在鏈條的另一端用水平力緩慢地拉動鏈條,當把鏈條全部拉到桌面上時,需要做多少功( 。
A.$\frac{1}{6}$mgLB.$\frac{1}{9}$mgLC.$\frac{1}{18}$mgLD.$\frac{1}{36}$mgL

分析 以掛在桌外的長為總長$\frac{1}{3}$的鏈條為研究對象,在提起鏈條的過程中人與重力對鏈條做功,由功能關系可以求出人做的功.

解答 解:懸在桌外的$\frac{1}{3}$L長的鏈條重心在其中點處,離桌面的高度為:h=$\frac{1}{6}$L.
它的質量是 m′=$\frac{1}{3}$m,當把它拉到桌面時,外力需要做的功等于增加的重力勢能,故有:
W=△Ep=$\frac{1}{3}$mg×$\frac{1}{6}$L=$\frac{1}{18}$mgL.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點評 該題可以選擇全部的鏈條為研究的對象,也可以選擇掛在桌邊部分長為總鏈長的$\frac{1}{3}$為研究對象,要知道均勻鏈條的重心在其幾何重心、應用功能關系或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四組單位中,哪一組中的各單位都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 。
A.米(m)、牛(N)、秒(s)B.千克(kg)、焦耳(J)、秒(s)
C.米(m)、安培(A)、秒(s)D.米(m)、千克(kg)、牛(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一木塊自水面上方某高度自由下落,落入水中后,受到重力、浮力和水的阻力共同作用,其中水的阻力和物體的速率成正比,一段時間后,木塊停止下沉,并在浮力的作用下開始上浮,從木塊落入水中開始,到浮出水面截止,對這段過程分析正確的是( 。
A.下沉的過程中重力的沖量大于上浮過程中重力的沖量
B.上浮的過程中阻力的沖量大于下沉過程中阻力的沖量
C.上浮和下沉過程中阻力的沖量大小相同
D.上浮的過程中浮力的沖量大于下沉過程中浮力的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利用光電門針對自由落體運動進行了研究.如圖1所示,用鐵架臺固定豎直長木板,光電門A、B分別固定在長木板上,AB相距S=41cm;現從光電門A上方某高度靜止釋放一個小球,其直徑d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出,游標卡尺的示數如圖2所示.小球通過A、B的時間分別為△t1=1.05×10-2s、△t2=3.50×10-3s.回答下列問題:

①由圖2所示,讀出小球直d=10.50mm;
②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9.76m/s2;(計算結果取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影響因素.
(1)對該裝置理解正確的是C
A.操作過程中,可認為A、B兩板間的電壓始終不變
B.操作過程中,可認為A、B兩板間的場強始終不變
C.操作過程中,可認為A、B兩板間的帶電量始終不變
D.操作過程中,可認為電容器的電容始終不變
(2)當手持絕緣柄將A板向左平移時,靜電計指針張角將變大;將A板向上平移時,靜電計指針張角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在利用多用表的歐姆檔測電阻時,選擇開關置于“×10Ω”時,指針偏轉角偏大,如圖a所示.為了測量更準確,則需用小一檔的倍率為×1Ω,歐姆調零;
若選擇開關置于直流100mA擋測量某電路的電流時,指針位置如圖b所示,則實數為50m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運動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改變
B.兩個互成角度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可能是直線運動
C.合外力對物體做功不為零,機械能一定不守恒
D.根據F=kQ1Q2/r2可知,當r→0時,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一個質量m=1kg的物體,受到與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10N,沿傾角為37°的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從斜面底端運動到斜面頂端,已知斜面的高為H=3m,求各力對物體所做的功,以及各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g取10m/s2)(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由于在前方出現險情,司機采取緊急剎車,剎車加速度的大小為5m/s2,求:
(1)汽車剎車后10s內滑行的距離.
(2)從開始剎車汽車滑行50m所經歷的時間.
(3)在汽車停止前3秒內汽車滑行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