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A、B質量均為m,輕質小滑輪距光滑水平桿高度為H,開始時輕質細繩與桿夾角α=45°.釋放B后,A、B同時開始運動,小滑輪繞軸無摩擦轉動.則在A、B開始運動以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速度同時達到最大值

B.輕質細繩一直對B做負功

C.A能獲得的最大動能為

D.B將在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

 

【答案】

C

【解析】A的速度最大,動能最大,此時B的速度為零.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EK=錯C對.當與A連接的細繩運動越過豎直方向后,輕質細繩對B做正功,B將在豎直方向做機械振動.但由于細繩拉力大小不與B對其平衡位置位移大小成正比,所以B、D均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某同學得到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如圖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個計數點,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沒有畫出,打點計時器接周期為T=0.02s的交流電源.

(1)計算vE的公式為vE=
d5-d3
10T
d5-d3
10T
(用給定字母表示);
(2)若測得d6=65.00cm,d3=19.00cm,物體的加速度a=
3.00
3.00
m/s2;
(3)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f>50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
偏小
偏小
(選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要測量一節(jié)舊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器材有一個電流表、一個電阻箱R、一個1Ω的定值電阻R0,一個開關和導線若干,該同學按如圖所示電路進行實驗.測得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 1 2 3 4 5
R(Ω) 4.0 10.0 16.0 22.0 28.0
I(A) 1.00 0.50 0.34 0.25 0.20
(1)電路中定值電阻R0的作用是:
保護電源,防止電源被短路
保護電源,防止電源被短路

(2)該同學為了用作圖法來確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若將R作為直角坐標系的縱坐標,則應取
1
I
1
I
作為橫坐標.
(3)利用實驗數據在給出的直角坐標系上畫出正確的圖象.
(4)由圖象可知,該電池的電動勢E=
5.6
5.6
V,內電阻r=
0.6
0.6
Ω.
(5)用如圖所示電路進行實驗,存在系統(tǒng)誤差,其原因是
電流表存在內阻
電流表存在內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在課本上粗測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實驗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每1000mL溶液中有純油酸1mL,用注射器量得1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該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淺盤里,待水面穩(wěn)定后,測得油酸膜的近似輪廓如圖所示,圖中正方形小方格的邊長為1cm,則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純油酸的體積是
5×10-6
5×10-6
mL,油酸膜的面積是
65
65
cm2,根據上述數據,估測出油酸分子的直徑是
7.7×10-10
7.7×10-10
m.
(2)某同學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直徑實驗中,計算結果明顯偏大,可能是由于
ABC
ABC

A.油酸未完全散開
B.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
C.計算油膜面積時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
D.求每滴體積時,1mL的溶液的滴數多記了10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之間的關系.(1)由圖中刻度尺讀出兩個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為s厘米,由圖中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的寬度d=
0.52
0.52
厘米.該實驗小組在做實驗時,將滑塊從圖9所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字計時器可以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的時間△t1,遮光條通過光電門2的時間△t2,則滑塊經過光電門1時的瞬時速度的表達式v1=
d
t1
d
t1
,滑塊經過光電門2時的瞬時速度的表達式v2=
d
t2
d
t2
,則滑塊的加速度的表達式a=
v
2
2
-v
2
1
2s
(v1,v2代入了同樣給分)
v
2
2
-v
2
1
2s
(v1,v2代入了同樣給分)

m(g) a(m/s2
250 2.02
300 1.65
350 1.43
400 1.25
500 1.00
800 0.63
(2)在本次實驗中,實驗小組通過改變滑塊質量做了6組實驗,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數據.
通過計算分析上表數據后,得出的結論是在合外力不變的情況下,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如果想通過圖象法進一步確認自己的結論,須建立
a-
1
m
a-
1
m
(填a-m或a-
1
m
)坐標系,根據實驗數據描點作圖,如果圖線是一條通過原點的直線,就可確認上述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浙江模擬)在“探究單擺的周期與擺長的關系”的實驗中,小明現在已經準備了中心有孔的小鋼球、不易伸長的細線、鐵架臺及鐵夾和游標卡尺.
(1)為了完成實驗,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
BC
BC

A.天平      B.秒表       C.有毫米刻度的米尺     D.打點計時器
(2)為了確定單擺周期,某次計時后秒表的指針如圖所示,此讀數為
56.2
56.2
s             
(3)小明同學自己設計了表格,并將實驗數據填入其中,如下表所示:
擺線長l/10-2m 擺長L=l+d/2m-2 30次全振動的時間t/s 周期T/s T2/s2
T
/
s
 

 
1 31.50 32.135 30.7 1.02 1.04 1.01
2 40.00 40.635 40.8 1.36 1.85 1.17
3 50.00 50.635 44.5 1.48 2.19 1.22
4 65.00 65.635 49.3 1.64 2.69 1.28
5 79.00 79.635 53.8 1.79 3.20 1.34
6 85.00 85.635 56.1 1.87 3.50 1.37
7 97.50 98.135 60.1 2.00 4.00 1.41
①為了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的關系,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請在答題卷的坐標中作出合理的圖象
②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到一些實驗結論,請寫出其中的兩條:A.
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T2與L成正比
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T2與L成正比
     B.
可求得重力加速度為9.4/s2(9.4-9.9).
可求得重力加速度為9.4/s2(9.4-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