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體A靜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為m的物體B在外力F(不為零)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運動。當(dāng)F的方向水平向右時,斜面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撤去力F,物體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B.若撤去力F,在物體B仍向下運動的過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一定變小
C.若撤去力F,在物體B仍向下運動的過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為零
D.若撤去力F,在物體B仍向下運動的過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AB
分析:物體B在F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撤去F后,物體B將沿斜面向下做加速運動.以斜面體A和物體B整體為研究對象,將B的加速度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地面對A的摩擦力方向.
解答:解:A、物體B在F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沿斜面向上的滑動摩擦力平衡,當(dāng)撤去F后,滑動摩擦力減小,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不變,所以,物體B將沿斜面向下做加速運動.故A正確.
B、C、D、將B的加速度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如圖.以斜面體A和物體B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得到,地面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B正確,CD錯誤.
故選AB
點評:本題考查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的能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由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受力情況,也是常用方法之一.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當(dāng)受到20N的水平推力作用時開始滑動,接著以18N的水平推力可維持物體在水平桌面勻速直線運動,該物體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為_______,物體與桌面的動摩擦力因數(shù)_______;當(dāng)水平推力為15N而物體仍運動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當(dāng)水平推力為15N而物體靜止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當(dāng)水平推力為40N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又為_______(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木塊沿斜面勻速下滑,正確的是(   )
A.木塊受重力與斜面對它的支持力
B.木塊受重力、斜面對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木塊受重力、斜面對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木塊受重力、斜面對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重為G = 10N的物體在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的水平面上向左運動,同時受到大小為8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則物體所受的合力大小是     N;方向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用力F將重10N的物體壓在豎直墻上,F(xiàn)=50N,方向垂直于墻。若物體勻速下滑,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動摩擦因數(shù)是______,若物體靜止不動,它受到的靜摩擦力是______N.若撤去力 F,當(dāng)鐵塊沿著墻壁自由下落時,鐵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塊a,其斜面上靜止一小物塊b。現(xiàn)用力F沿不同方向作用在小物塊b上,小物塊b仍保持靜止,如圖2所示。則a、b之間的靜摩擦力一定增大的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用水平恒力F推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體m,物體保持靜止,關(guān)于物體受力情  況說法正確的是(  )
A.推力小于物體所受摩擦力
B.物體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與推力的方向相反
C.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可由f=μFN直接計算
D.物體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斜面靜止在水平面上,將小滑塊從斜面的頂端以某一初速度釋放,小滑塊恰好能沿斜面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F(xiàn)對小滑塊施加一平行斜面向下的恒力F,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滑塊受到的摩擦力將變大
B.小滑塊與斜面間的相互作用力將變大
C.當(dāng)F足夠大時,斜面將向右運動
D.無論F多大,斜面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始終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人豎直站在自動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隨扶梯一起勻速斜向下運動.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人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人受到與速度方向相同的合外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