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其右端位于B點.桌面高為h.質(zhì)量為m的物塊P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物塊P過B點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右邊緣D點飛離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N點.若D、N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為s,B、D兩點之間的距離亦為s,物塊P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物塊P可視為質(zhì)點,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不計空氣阻力,求:
(1)物塊P運動到D點時速度υD的大;
(2)物塊P過B點時的速度υB的大小;
(3)若將質(zhì)量為5m的物塊Q(也可視為質(zhì)點)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后物塊Q剛好停在B點,設(shè)兩物塊均用同種材料制成且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求B、C兩點之間的距離L.
分析:從水平和豎直方向分解平拋運動,根據(jù)各自的運動規(guī)律求解.
研究物塊P從B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出初速度.
對物塊P和物塊Q,運用動能定理研究從C點運動到B點,再進(jìn)行比較求解.
解答:解:(1)將物塊P過D點后做平拋運動有:
h=
1
2
gt2               
s=υDt                  
得     υD=s
g
2h
            
(2)物塊P從B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μmgs=
1
2
D2 -
1
2
B2   
得             υB=
2μgs+
gs2
2h
         
(3)物塊P從C點運動到B點,運用動能定律得:
 W-μmgL=
1
2
B2 -0       
物塊Q從C點運動到B點,運用動能定律得:
 W-μ?5mgL=0-0           
解得         L=
s
4
+
s2
16μh

答:(1)物塊P運動到D點時速度υD的大小是s
g
2h
;
(2)物塊P過B點時的速度υB的大小是
2μgs+
gs2
2h
;
(3)B、C兩點之間的距離L是
s
4
+
s2
16μh
點評:處理平拋運動的方法就是分解.
了解研究對象的運動過程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根據(jù)題目已知條件和求解的物理量選擇物理規(guī)律解決問題.
一個題目可能需要選擇不同的過程多次運用動能定理研究.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A點處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被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當(dāng)它到達(dá)B點時,以地面為零勢能面,其機械能的表達(dá)式正確的是( 。
A、
1
2
m
v
2
0
+mgH
B、
1
2
m
v
2
0
+mgh
C、mgH-mgh
D、
1
2
m
v
2
0
+mg(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年江蘇省揚州市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模擬物理試卷(二)(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A點處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被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當(dāng)它到達(dá)B點時,其動能的表達(dá)式正確的是(  )  

A.B.
C.mgH-mgh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嵊泗中學(xué)高一下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A點處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被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當(dāng)它到達(dá)B點時,其動能的表達(dá)式正確的(     )

A.B.
C.mgH-mgh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屆浙江省高一下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A點處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被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當(dāng)它到達(dá)B點時,其動能的表達(dá)式正確的(     )

A.                        B.

C.mgH-mgh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年江蘇省揚州市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模擬物理試卷(二)(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A點處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被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當(dāng)它到達(dá)B點時,其動能的表達(dá)式正確的是(  )  

A.                       B.

C.mgH-mgh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