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01421  101429  101435  101439  101445  101447  101451  101457  101459  101465  101471  101475  101477  101481  101487  101489  101495  101499  101501  101505  101507  101511  101513  101515  101516  101517  101519  101520  101521  101523  101525  101529  101531  101535  101537  101541  101547  101549  101555  101559  101561  101565  101571  101577  101579  101585  101589  101591  101597  101601  101607  101615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4分)如圖所示,A、B兩個矩形木塊用輕彈簧相接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木塊A和木塊B的質(zhì)量均為m。
(1)若用力將木塊A緩慢地豎直向上提起,木塊A向上提起多大高度時,木塊B將離開水平地面.
(2)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是未知的,將一物體CA的正上方某位置處無初速釋放,C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不再分離)向下運動,它們到達最低點后又向上運動.已知C的質(zhì)量為m時,把它從距A高為H處釋放,則最終能使B剛好離開地面.若C的質(zhì)量為,要使B始終不離開地面,則釋放時,CA的高度h不能超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弧形軌道的底端恰好與光滑水平面相切。質(zhì)量為M=2.0kg的小物塊B靜止在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1.0kg的小物塊A從距離水平面高h=0.45m的P點沿軌道從靜止開始下滑,經(jīng)過弧形軌道的最低點Q滑上水平面與B相碰,碰后兩個物體以共同速度運動。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經(jīng)過Q點時速度的大小v0;
(2)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AB)損失的機械能Δ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下列幾種運動中遵守機械守恒定律的是                           (      )
A.自由落體運動B.雨點勻速下落
C.物體從光滑斜面頂端自由下滑D.汽車剎車時的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8分)物體的質(zhì)量為m,沿光滑的彎曲軌道滑下,與彎曲軌道相接的圓軌道的半徑為R,軌道的形狀如圖所示.物體沿光滑圓軌道到最高點的速度為,則
(1)物體滑到最低處B點時速度的大。
(2)物體應從離軌道最低處B點多高的地方由靜止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風洞是對飛機、導彈性能進行檢測的一種高科技產(chǎn)物,現(xiàn)代汽車的生產(chǎn)也有運用風洞技術(shù)進行檢測的,如圖所示是小麗所在興趣小組設計的一個類似于風洞的實驗裝置,他們在桌面上放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塑料球,這些塑料球的密度均為,用水平向左恒定的風作用在球上,使它們做勻加速運動(摩擦不計)。已知風對球的作用力F與球的最大橫截面積S成正比,即F=kS,走為一常量。對塑料球來說,可以認為空間存在一個風力場,在該風力場中風力對球做功與路徑無關(guān)。                                      (   )
A.可以定義風力場強度E一吾一愚,方向與風力相同
B.風力場強度E與塑料球受到的風力成正比
C.若以柵欄P為風力勢能參考平面,距P為z處的風力勢能是
D.以柵欄P為風力勢能參考平面,塑料小球的半徑用r表示,某時刻的速度用表示,風力場中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寫為恒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如圖所示,A物體用板托著,位于離地h=1.0m處,輕質(zhì)細繩通過光滑定滑輪與AB相連,繩子處于繃直狀態(tài),已知A物體質(zhì)量M=1.5㎏,B物體質(zhì)量m=1.0kg,現(xiàn)將板抽走,A將拉動B上升,設A與地面碰后不反彈,B上升過程中不會碰到定滑輪,問:B物體在上升過程中離地的最大高度為多大?取g =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1所示,擺球的質(zhì)量為m,從偏離水平方向300的位置由靜止釋放,設繩子為理想輕繩,求小球運動到最低點A時繩子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4分)如圖12所示,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兩正對著的相同半圓光滑軌道,相隔一定的距離,虛線沿豎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間運動,今在最低點與最高點各放一個壓力傳感器,測試小球?qū)壍赖膲毫Γ⑼ㄟ^計算機顯示出來,當軌道距離變化時,測得兩點壓力差與距離的圖象如右下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g 取10 m/s2)求:
(1)小球的質(zhì)量;
(2)相同半圓光滑軌道的半徑;
(3)若小球在最低點B的速度為20m/s,為使小球能沿光滑軌道運動,求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光滑圓柱半徑為R,被固定在水平平臺上,用輕繩跨過圓柱體與兩小球m1、m2相連(m1、m2分別為它們的質(zhì)量),開始時讓m1放在平臺上,兩邊繩繃直,兩球從靜止開始m1上升,m2下降.當m1上升到圓柱的最高點時,球m1對軌道的壓力0.2m1g,求:
(1)小球m1上升到圓柱的最高點時,速度多大?(用g、R表示)
(2)兩球從靜止開始至m1上升到圓柱的最高點,系統(tǒng)減少的勢能為多少?
(3)m2應為m1的多少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是游樂場中過山車的模型圖,圖中半徑分別為R1=2.0m和R2=8.0m的兩個光滑圓形軌道,固定在傾角為斜軌道面上的A、B兩點,且兩圓形軌道的最高點C、D均與P點平齊,圓形軌道與斜軌道之間圓滑連接,現(xiàn)使小車(視為質(zhì)點)從P點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運動,已知斜軌道面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1/6,g= 10m/s2,。問:
(1)若小車恰能通過第一個圓形軌道韻最高點C,則在C點速度多大?PA距離多人?
(2)若小車恰好能通過第一個圓形軌道的最高點C,P點的初速度應為多大?
(3)若小車在P點的初速度為15m/s,則小車能否安全通過兩個圓形軌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