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2070  102078  102084  102088  102094  102096  102100  102106  102108  102114  102120  102124  102126  102130  102136  102138  102144  102148  102150  102154  102156  102160  102162  102164  102165  102166  102168  102169  102170  102172  102174  102178  102180  102184  102186  102190  102196  102198  102204  102208  102210  102214  102220  102226  102228  102234  102238  102240  102246  102250  102256  102264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關于振動和波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有機械波必有振動B.有機械振動必有波
C.離波源遠的質點振動較慢D.波源停止振動時,介質中的波立即停止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1)(6分)如圖,a.、b、c.、d是均勻媒質中x軸上的四個質點,相鄰兩點的間距依次為2m、4m和6m一列簡諧橫波以2m/s的波速沿x軸正向傳播,在t=0時刻到達質點a處,質點a由平衡位置開始豎直向下運動,t=3s時a第一次到達最高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在t=6s時刻波恰好傳到質點d
B.在t=5s時刻質點c恰好到達最高點
C.質點b開始振動后,其振動周期為4s
D.在4s<t<6s的時間間隔內(nèi)質點c向上運動
E.當質點d向下運動時,質點b一定向上運動
(2)(9分)圖示為一光導纖維(可簡化為一長玻璃絲)的示意圖,玻璃絲長為L,折射率為n,AB代表端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

(i)為使光線能從玻璃絲的AB端面?zhèn)鞑サ搅硪欢嗣,求光線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應滿足的條件;
(ii)求光線從玻璃絲的AB端面?zhèn)鞑サ搅硪欢嗣嫠璧淖铋L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B兩列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如圖中實線所示,經(jīng)過t = TA時間(TA為波A的周期),A波再次出現(xiàn)如圖波形,B波出現(xiàn)圖中虛線波形,則兩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   )

A.4∶1; B.2∶1; C.4∶3;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關于聲波和電磁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們都能產(chǎn)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現(xiàn)象
B.它們都需要介質才能傳播
C.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它們的頻率會改變
D.由空氣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它們的波速和波長都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海底地殼運動引起的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嘯。地震波可分為P波和S波,P波和S波都能被儀器監(jiān)測到。假設P波的波速是5Km/s,S波的波速是3Km/s,海嘯引起的水波的平均速度為150m/s。某次地震時,某海岸城市距震中150Km,則該城市在測得地震波到達后,最多有多長的時間組織人員撤離疏散(    )
A.1000sB.970sC.950sD.92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一條軟繩,繩上選有18個質點,質點1在外力作用下首先向上振動,其余質點在相互作用力的帶動下依次振動,從而形成簡諧波。由波的形成及圖示可知,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質點1帶動質點2是利用繩上質點間的彈力實現(xiàn)的,因此每個質點均作受迫振動
B.每個質點開始運動后,在水平方向做勻速運動,在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
C.繩子上的每一個質點開始振動時,方向都向上,振動周期都相同,質點1振動一個周期,波向前傳遞一個波長
D.繩子上波的傳播過程,也是能量的傳播過程,雖然每個質點均作等幅振動,但每個質點的機械能并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測聲室內(nèi)的地面、天花板和四周墻壁表面都貼上了吸音板,它們不會反射聲波,在相距6m的兩側墻壁上各安裝了一個揚聲器a和b,俯視如圖所示,兩揚聲器的振動位移大小、方向完全相同,頻率為170 Hz。一個與示波器Y輸入相連的麥克風從a點開始沿a、b兩點連線緩緩向右運動,已知空氣中聲波的波速為340 m/s,則
A.麥克風運動到距離a點1.5 m處時示波器熒屏上的波形為一直線
B.麥克風運動過程中除在a、b兩點外,振動加強位置有5個
C.麥克風運動過程中示波器熒屏顯示的波形幅度是不變的
D.如果麥克風運動到a、b連線的中點停下來之后,麥克風中的振動膜將始終處于位移最大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照相機的鏡頭前涂有一層增透膜, 其厚度應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長的1/4
B.拍攝玻璃櫥窗內(nèi)的物品時,往往在鏡頭前加一個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強度
C.當波源靜止不動且發(fā)聲的頻率不變,而觀察者勻速向波源靠攏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大
D.縱波傳播時,媒質中的各質點將隨波的傳播一直向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簡諧橫波在x軸上傳播,如圖軸上a、b兩點相距12m。t=0時a點為波峰,b點為波谷;t=0.5s時,a點為波谷,b點為波峰。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波一定沿x軸正方向傳播B.波長可能是8m
C.周期可能是0.2sD.波速一定是2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6分)如圖所示為某一時刻簡諧波的圖像,波的傳播方向沿x軸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選對一個給2分,選對兩個給4分,選對三個給6分,選錯一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質點A、D的振幅相等
B.在該時刻質點B、E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在該時刻質點A、C的加速度為零
D.在該時刻質點D的速度方向為-y方向
E.圖中所有質點都做簡諧運動且振動周期相同
(2)(5分)幾名學生進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們想粗略測出山頂處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們用細線拴好石塊P系在樹枝上以O點為懸點做成一個簡易單擺,如圖所示。然后用隨身攜帶的鋼卷尺、電子手表進行了測量。同學們首先測出擺長L,然后將石塊拉開一個小角度,由靜止釋放,使石塊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系石塊的樹枝始終靜止),用電子手表測出單擺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t。
①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山頂處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 =        ;
②若振動周期測量正確,但由于難以確定石塊重心,只是測出懸點O到石塊上方的節(jié)點A的距離,并就把OA距離當做擺長,這樣計算出來的山頂處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9分)兩束平行的、同頻率的紅色細激光束,垂直于半圓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圓柱玻璃上,如圖所示。已知其中一條光線始終不改變傳播方向穿過玻璃,它的入射點是O;另一條光線的入射點為A,穿過玻璃后兩條光線交于P點。已知玻璃截面的圓半徑為R,,,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c。求:

① 玻璃材料對該紅光的折射率;
② 光從A點到達P點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