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0695  130703  130709  130713  130719  130721  130725  130731  130733  130739  130745  130749  130751  130755  130761  130763  130769  130773  130775  130779  130781  130785  130787  130789  130790  130791  130793  130794  130795  130797  130799  130803  130805  130809  130811  130815  130821  130823  130829  130833  130835  130839  130845  130851  130853  130859  130863  130865  130871  130875  130881  130889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用絕熱活塞把絕熱容器隔成容積相同的兩部分,先用銷子S把活塞鎖住,將質量和溫度都相同的理想氣體氫氣和氧氣分別充入容器的兩部分,然后提起銷子S,使活塞可以無摩擦地滑動,當活塞平衡時( 。
A.氧氣的溫度不變B.氫氣的壓強增大C.氫氣的體積增大D.氧氣的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利用如圖裝置可測量大氣壓強和容器的容積.步驟如下:
①將倒U形玻璃管A的一端通過橡膠軟管與直玻璃管B連接,并注入適量的水,另一端插入橡皮塞,然后塞住燒瓶口,并在A上標注此時水面的位置K;再將一活塞置于10ml位置的針筒插入燒瓶,使活塞緩慢推移至0刻度位置;上下移動B,保持A中的水面位于K處,測得此時水面的高度差為17.1cm.
②拔出橡皮塞,將針筒活塞置于0ml位置,使燒瓶與大氣相通后再次塞住瓶口;然后將活塞抽拔至10ml位置,上下移動B,使A中的水面仍位于K,測得此時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差為16.8cm.(玻璃管A內氣體體積忽略不計,ρ=1.0×103kg/m3,取g=10m/s2
(1)若用V0表示燒瓶容積,p0表示大氣壓強,△V示針筒內氣體的體積,△p1、△p2表示上述步驟①、②中燒瓶內外氣體壓強差大小,則步驟①、②中,氣體滿足的方程分別為${p}_{0}^{\;}({V}_{0}^{\;}+△V)=({p}_{0}^{\;}+△{p}_{1}^{\;}){V}_{0}^{\;}$、${p}_{0}^{\;}{V}_{0}^{\;}=({p}_{0}^{\;}-△{p}_{2}^{\;})({V}_{0}^{\;}+△V)$.
(2)由實驗數據得燒瓶容積V0=560mL,大氣壓強p0=$9.58×1{0}_{\;}^{4}$Pa.
(3)”倒U”形玻璃管A內氣體的存在,相關誤差分析正確的是A
(A) 僅對容積的測量結果有影響   (B) 僅對壓強的測量結果有影響
(C) 對二者的測量結果均有影響   (D) 對二者的測量結果均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一端開口,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封閉端有一定質量的氣體,開口端置于水銀槽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玻璃試管而平衡,此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h1,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1.若在水銀槽中緩慢地倒入部分水銀,使槽內水銀面升高一些,穩(wěn)定后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h2,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2,則( 。
A.h1=h2,F1=F2B.h1>h2,F1>F2C.h1>h2,F1<F2D.h1<h2,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甲所示,用面積為S的活塞在汽缸內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活塞上放一砝碼,活塞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現使汽缸內的氣體緩緩按圖乙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汽缸內的氣體從狀態(tài)A變化到狀態(tài)B.若該過程中氣體內能發(fā)生了變化,氣體柱高度增加了△L.外界大氣壓強為p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過程中汽缸內氣體的壓強始終為p0
B.該過程中氣體不斷從外界吸收熱量
C.氣體在該過程中吸收的熱量大于它對外界做的功
D.A和B兩個狀態(tài),單位面積汽缸內壁在單位時間內受到氣體分子撞擊的次數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是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p-V圖,氣體狀態(tài)從A→B→C→D→A完成一次循環(huán),A→B(圖中實線)和C→D為等溫過程,溫度分別為T1和T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C→D過程放出的熱量等于外界對氣體做的功
B.若氣體狀態(tài)沿圖中虛線由A→B,則氣體的溫度先降低后升高
C.從微觀角度講B→C過程壓強降低是由于分子的密集程度減少而引起的
D.若B→C過程放熱200J,D→A過程吸熱300J,則D→A過程氣體對外界做功1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時保持小車(含車中重物)的質量M不變,細線下端懸掛鉤碼的總重力作為小車受到的合力F,用打點計時器測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
(1)關于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
A.實驗前應調節(jié)滑輪高度,使滑輪和小車間的細線與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時,在細線的下端懸掛鉤碼,使小車在線的拉力作用下能勻速下滑
C.每次改變小車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實驗時應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后釋放小車

(2)圖乙為實驗中打出紙帶的一部分,從比較清晰的點跡起,在紙帶上標出連續(xù)的5個計數點A、B、C、D、E,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都有4個點跡未標出,測出各計數點到A點間的距離.已知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0.316m/s,小車的加速度a=0.92m/s2
(3)改變細線下端鉤碼的個數,得到a-F圖象如圖丙所示,造成圖線上端彎曲的原因可能是隨所掛鉤碼質量m的增大,不能滿足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著一輛質量為M=10.0kg的小車,小車上的平臺是粗糙的,?吭诠饣乃阶烂媾裕F有一質量為m=2.0kg的質點C以初速度v0=6.0m/s沿水平桌面向右運動,滑上平臺后以速度v1=2.0m/s從A端點離開平臺,并恰好落在小車的前端B點.此后,質點C與小車以共同的速度運動.已知OA=0.8m,求:
(1)質點C剛離開平臺A端時,小車獲得的速度v2為多少?
(2)OB的長度為多少?
(3)在質點C與小車相互作用的整個過程中,系統損失的機械能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為一個沖擊擺,它可以用來測量高速運動的子彈的速率.一質量m=10g的子彈,以一定水平速度v射入沖擊擺的木質擺錘中,沖擊擺的擺錘上升至最大高度時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60°,設擺錘質量M=1.00kg,擺長L=1.6m.運動過程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子彈擊中擺錘后兩者的共同速度是多大?
(2)子彈的初速度v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一個質量為2kg的物體以2m/s的速度向東運動,某時刻受到一個向西的力,過一段時間,該物體向西運動,當其速度也為2m/s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動量變化8kg•m/s,向東B.動量變化8kg•m/s,向西
C.動能變化為8JD.動能變化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長為L質量為M的木板車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立在木板車的左端,當人從左端走到右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相對平板車位移為LB.人相對地面位移為L
C.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D.車相對地面位移為$\frac{m}{m+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