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3360  133368  133374  133378  133384  133386  133390  133396  133398  133404  133410  133414  133416  133420  133426  133428  133434  133438  133440  133444  133446  133450  133452  133454  133455  133456  133458  133459  133460  133462  133464  133468  133470  133474  133476  133480  133486  133488  133494  133498  133500  133504  133510  133516  133518  133524  133528  133530  133536  133540  133546  13355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據報道,我國的一顆數據中繼衛(wèi)星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經過4次變軌控制后,成功定點在東經77°赤道上空的同步軌道.關于成功定點后的衛(wèi)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行速度大于7.9 km/s
B.由于太空垃圾對衛(wèi)星運動的影響,會使衛(wèi)星的運行軌道變低,且線速度變大
C.向心加速度與靜止在赤道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繞地球運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角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在“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提供的器材有:
A.干電池一節(jié)
B.電流表(量程0.6A)
C.電壓表(量程3V)
D.開關S和若干導線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20Ω,允許最大電流1A)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允許最大電流0.5A)
G.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2000Ω,允許最大電流0.1A)
(1)按圖甲所示電路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滑動變阻器應選R1(填“R1”、“R2”或“R3”).
(2)圖乙電路中部分導線已連接,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補充完整.要求變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左端時,其使用電阻值最大.
(3)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讀取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用同樣方法測量多組數據,將實驗測得的數據標在如圖丙所示的坐標圖中,請作出UI圖線,由此求得待測電池的電動勢E=1.5V,內電阻r=1.9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所得內阻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偏。ㄌ睢捌蟆薄ⅰ捌 被颉跋嗟取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在探究“決定導體電阻的因素”實驗中,我們經常用到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電壓表、電流表等測量工具.

(1)在一次實驗中,如果提供了下列幾個長度測量儀器:①毫米刻度尺;②10分度游標卡尺;③20分度游標卡尺;④螺旋測微器.一個同學用其中一種儀器正確測量某工件的長度為3.125cm,則他所使用的儀器為(填儀器序號).如圖1是用螺旋測微器測量的電阻絲直徑的示意圖,則該電阻絲的直徑d=1.020mm.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想測量某電阻絲的電阻率.
①同學們截取了約1m長的電阻絲,首先利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擋粗測其阻值,下列操作或說法中正確的是CD
A.測量前檢查表針是否停在左端的“0”位置,如不在則要進行歐姆調零
B.若用歐姆表“×l”擋測量,指針恰好在刻度30~50的正中,則待測電阻為40Ω
C.若用歐姆表“×10”擋測量,指針偏轉角度過大,應換成“×1”擋
D.每次改變不同倍率的歐姆檔后都要重新進行歐姆調零
②若同學們粗測得該段電阻絲的阻值約為3Ω,然后用伏安法測定電阻絲的阻值,再利用公式ρ=$\frac{RS}{L}$求得電阻絲的電阻率ρ.可供選擇的器材如下:
A.量程0.6A,內阻0.5Ω的電流表
B.量程3A,內阻0.1Ω的電流表
C.量程3V,內阻6kΩ的電壓表
D.量程15V,內阻30kΩ的電壓表
E.阻值為0~1kΩ,額定電流為0.5A的滑動變阻器
F.阻值為0~10Ω,額定電流為1A的滑動變阻器
G.6V蓄電池
H.電鍵一個、導線若干
實驗中要求金屬絲的發(fā)熱功率不超過0.75W,電流表應選用A;電壓表應選用C;滑動變阻器應選用F.(請?zhí)顚憘溥x器材前的字母)根據選擇的器材設計實驗電路測出金阻絲的電阻,要求電壓變化范圍盡可能大,在圖2的方框中畫出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一種新型發(fā)電機叫磁流體發(fā)電機.如圖表示了它的原理:將一束等離子體噴射入磁場,在場中有兩塊金屬板A、B,這時金屬板上就會聚集電荷,產生電壓.如果射入的等離子體速度均為v,兩金屬板的板長為L,板間距離為d,板平面的面積為S,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負載電阻為R,電離氣體充滿兩板間的空間.當發(fā)電機穩(wěn)定發(fā)電時,電流表示數為I.那么以下正確的是( 。
A.B板為正極
B.R中電流的方向向上
C.AB板產生的電動勢為 BLv
D.AB板間的等離子體的電阻率為 $\frac{S}{L}$($\frac{BLv}{I}$-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忽略不計.閉合開關S,電燈正常發(fā)光.再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稍向左移動一段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均變小B.小燈泡L變暗
C.電源的總功率變大D.電容器所帶電荷量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在探究兩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一同學猜想可能與兩電荷的間距和帶電量有關.他選用帶正電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動的絕緣座上,B球用絕緣絲線懸掛于玻璃棒C點,如圖所示.實驗時,先保持兩球電荷量不變,使A球從遠處逐漸向B球靠近,觀察到兩球距離越小,B球懸線的偏角越大;再保持兩球距離不變,改變小球所帶的電荷量,觀察到電荷量越大,B球懸線的偏角越大. 
(1)實驗表明:兩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隨其距離的減小而增大,隨其所帶電荷量的增大而增大.(兩空均選填“增大”、“減小”)
(2)此同學在探究中應用的科學方法是控制變量法(選填“累積法”、“等效替代法”、“控制變量法”或“演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極板A接地,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B與一個靈敏的靜電計相接.將A極板向左移動,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時,電容器的電容C將變小,靜電計指針偏轉角θ將變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場強E將不變(三空均選填“變小”、“不變”、“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甲)所示,在x軸上有一個點電荷Q(圖中未畫出),O、A、B為軸上三點.放在A、B兩點的檢驗電荷受到的電場力跟檢驗電荷所帶電荷量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以x軸的正方向為電場力的正方向,則( 。
A.點電荷Q可以為負電荷
B.點電荷Q在AB之間
C.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1×103N/C
D.點電荷Q到A點的距離與點電荷Q到B點的距離之比為1:$\sqr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在點電荷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上依次有A、B、C三點,B為AC的中點,先把+q的試探電荷依次放在三點上,然后把-q的試探電荷依次放在三點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UAB=UBCB.放上-q時,EpA<EpB<EpC
C.放上-q時,EpA>EpB>EpCD.無論放+q,還是-q,EpA<EpB<Ep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某同學要測量一均勻新材料制成的圓柱體的電阻率ρ.步驟如下:
(1)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其長度如圖甲,由圖可知其長度L=50.15mm;
(2)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其直徑D=4.700mm;

(3)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BC
A.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標記拉力方向時,要用鉛筆緊靠細繩沿繩移動鉛筆畫出
B.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中,作出彈力和彈簧長度的關系圖象也能求彈簧的勁度系數
C.在“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所選用的橡皮筋規(guī)格應相同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可以由公式v=gt求出打某點時紙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