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41159  141167  141173  141177  141183  141185  141189  141195  141197  141203  141209  141213  141215  141219  141225  141227  141233  141237  141239  141243  141245  141249  141251  141253  141254  141255  141257  141258  141259  141261  141263  141267  141269  141273  141275  141279  141285  141287  141293  141297  141299  141303  141309  141315  141317  141323  141327  141329  141335  141339  141345  141353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某人用手將1kg物體由靜止向上提起1m,這時物體的速度為2m/s(g取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對物體做功12J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D.物體克服重力做功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汽車沿半徑為R的圓跑道行駛,跑道的路面是水平的,是靜摩擦(填“動摩擦”、“靜摩擦”)力充當(dāng)汽車的向心力,路面作用于車輪的橫向摩擦力的最大值是汽車重力的一半,要使汽車不致于沖出圓跑道,車速最大不能超過$\frac{\sqrt{2gR}}{2}$.(重力加速度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多選)如圖所示為兩個獨立電路A和B的路端電壓與其總電流I的關(guān)系圖線,則( 。 
A.路端電壓都為U1時,它們的外電阻相等
B.電流都是I1時,兩電源內(nèi)電壓相等
C.電路A的電動勢小于電路B的電動勢
D.A中電源的內(nèi)阻大于B中電源的內(nèi)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為倉庫中常用的皮帶傳輸裝置示意圖,它由兩臺皮帶傳送機組成,一臺水平傳送,A、B兩端相距4m,另一臺傾斜,傳送帶與地面的傾角θ=30°,C、D兩端相距5.2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6m/s的速率順時針轉(zhuǎn)動,將一米袋無初速度的放在A端,米袋被傳送帶AB運送到達B端后,傳到傾斜的CD部分(米袋從AB進入CD無能量損失),米袋與傳送帶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與傳送帶CD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frac{{\sqrt{3}}}{5}$.(g取10m/s2)試求:
(1)若CD部分傳送帶不運轉(zhuǎn),求米袋沿傳送帶所能上升的最大距離;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順時針運轉(zhuǎn)的速度應(yīng)滿足的條件及米袋從C端到D端所用時間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在“用圓錐擺實驗驗證向心力公式”的實驗中,AB為豎直轉(zhuǎn)軸,細繩一端系在A點,另一端與小球C相連,A如圖所示,當(dāng)轉(zhuǎn)軸轉(zhuǎn)動時,C球在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實驗步驟如下:
①測量AC間細繩長度Z及小球C直徑矗;
②使AB軸轉(zhuǎn)動,并帶動C球在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D運動;
③測出此時C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T,并標(biāo)出C球B球心在AB軸上的投影點D,測出AD間距為s;
④算出C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F
⑤算出C球所受的合力F;
⑥驗證向心力公式.
(1)在上述實驗中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C.
A.C球的質(zhì)量   B.C球轉(zhuǎn)動的角速度    C.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萭′
(2)為了驗證向心力公式,請用已測的物理量和第(1)題中你所選擇的物理量表示出AD間距s=$\frac{g{T}^{2}}{4{π}^{2}}$.
(3)這一實驗方法簡單易行,但是有幾個因素可能會影響實驗的成功,請寫出一條:小球是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某電場的等勢面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此電場的等勢面為一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的等勢面
B.若單位正電荷q沿任意路徑從A點移動到B點,靜電力所做的功為零
C.單位正電荷q從A點移動到C點靜電力所做的功小于從B點移動到C點靜電力所做的功
D.單位正電荷q從A點移動到E點,跟單位負電荷-q從C點移動到E點靜電力所做的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借助運動傳感器可用計算機測出物體運動的速度.如圖7所示,傳感器由兩個小盒子A、B組成,A盒裝有紅外線發(fā)射器和超聲波發(fā)射器,它裝在被測小車上,每隔1s可同時發(fā)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B盒固定不動且裝有紅外線接收器和超聲波接收器,B盒收到紅外線脈沖時開始計時(紅外線速度為3×108m/s,紅外線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收到超聲波脈沖時計時停止.在某次測量中,B盒第一次記錄到的收到紅外線脈沖和收到超聲波脈沖的時問差為0.15s,B盒第二次記錄到的收到紅外線脈沖和收到超聲波脈沖的時間差為0.20s,根據(jù)超聲波速度340m/s,可以判定( 。
A.當(dāng)?shù)?次發(fā)射脈沖時,小車距B盒的距離51m
B.當(dāng)?shù)?次發(fā)射脈沖時,小車距B盒的距離68m
C.該小車運動的速度大小為17m/s
D.該小車運動方向是靠近B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把質(zhì)量是0.2kg的小球放在豎立的彈簧上,并把球往下按至A的位置,如圖甲所示.迅  速松手后,彈簧把球彈起,球升至最高位置C(圖丙),途中經(jīng)過位置B時彈簧正好處于自由狀態(tài)(圖乙).已知B、A的高度差為0.1m,C、B的高度差為0.2m,彈簧的質(zhì)量和空氣的阻力均可忽略.(g=10m/s2).下面判斷正確的( 。
A.由狀態(tài)甲至狀態(tài)乙,先加速后減速,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B.由狀態(tài)乙至狀態(tài)丙,小球做豎直上拋運動,減少的動能全部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C.狀態(tài)甲中彈簧的彈性勢能是0.6J
D.狀態(tài)乙中小球的動能是0.0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質(zhì)量為m的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阻力大小為F保持不變,當(dāng)它以速度v、加速度a加速前進時,發(fā)動機的實際功率正好等于額定功率,從此開始,發(fā)動機始終在額定功率狀態(tài)下工作,則汽車在額定功率狀態(tài)下開始工作后,(如果公路足夠長),下列說法正確的( 。
A.汽車開始將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直線運動,最后做勻速運動
B.汽車的牽引力將越來越小,最后不變,大小為F,汽車的額定功率為Fv
C.汽車最后的速度是$\frac{mav}{F}$
D.汽車最后的速度是$\frac{mav+Fv}{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是v,金星的半徑是地球的k1倍,質(zhì)量為地球的k2倍,(不考慮星球的自轉(zhuǎn),星球視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理想圓球)那么金星表面的自由落體加速度g′和金星的“笫一宇宙速度”v′分別為( 。
A.$\frac{{k}_{2}}{{{k}_{1}}^{2}}$g    v•$\sqrt{\frac{{k}_{2}}{{k}_{1}}}$B.$\frac{{k}_{2}}{{{k}_{1}}^{2}}$g    v•$\sqrt{\frac{{k}_{1}}{{k}_{2}}}$
C.$\frac{{{k}_{1}}^{2}}{{k}_{2}}$g    v•$\sqrt{\frac{{k}_{1}}{{k}_{2}}}$D.$\frac{{{k}_{1}}^{2}}{{k}_{2}}$g    v•$\sqrt{\frac{{k}_{2}}{{k}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