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1280  141288  141294  141298  141304  141306  141310  141316  141318  141324  141330  141334  141336  141340  141346  141348  141354  141358  141360  141364  141366  141370  141372  141374  141375  141376  141378  141379  141380  141382  141384  141388  141390  141394  141396  141400  141406  141408  141414  141418  141420  141424  141430  141436  141438  141444  141448  141450  141456  141460  141466  141474  176998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傳送帶與水平面夾角為θ,以速度逆時針勻速轉動.在傳送帶的上端輕輕放置一個質量為m的小木塊,小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則下圖中能客觀地反映小木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為緩慢關門時(圖中箭頭方向)門鎖的示意圖,鎖舌尖角為37°,此時彈簧彈力為30N,鎖舌表面較光滑,摩擦不計,已知sin37°=0.6,cos37°=0.8,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關門過程中鎖殼碰鎖舌的彈力逐漸增大

B.關門過程中鎖殼碰鎖舌的彈力保持不變

C.此時鎖殼碰鎖舌的彈力為37.5N

D.此時鎖殼碰鎖舌的彈力為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甲、乙兩輛汽車沿平直公路從同一地點同時由靜止開始向同一方向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0﹣t時間內,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 0﹣2t時間內,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t時刻兩車再次相遇

D. 在t﹣2t時間內的某時刻,兩車再次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在中國航天驕人的業(yè)績中有這些記載:“天宮二號”在離地面343km的圓形軌道上飛行;“嫦娥三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為200km的圓形軌道上飛行;“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由“同步衛(wèi)星”(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在赤道平面,距赤道的高度約為 36000千米)和“傾斜同步衛(wèi)星”(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等,但不定點于某地上空)等組成.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設“天宮二號”繞地球運動的周期為T,用G表示引力常量,則用表達式求得的地球平均密度比真實值要小

B.“天宮二號”的飛行速度比“同步衛(wèi)星”的飛行速度要大

C.“同步衛(wèi)星”和“傾斜同步衛(wèi)星”同周期、同軌道半徑,但兩者的軌道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內[來

D.“嫦娥三號”與地球的距離比“同步衛(wèi)星”與地球的距離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兩物塊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桿上,并用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整個裝置能繞過CD中點的軸OO1轉動,已知兩物塊質量相等,桿CD對物塊A、B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相等,開始時繩子處于自然長度(繩子恰好伸直但無彈力),物塊B到OO1軸的距離為物塊A到OO1軸的距離的兩倍,現(xiàn)讓該裝置從靜止開始轉動,使轉速逐漸增大,在從繩子處于自然長度到兩物塊A、B即將滑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受到的靜摩擦力一直增大

B.A受到的靜摩擦力是先增大后減小

C.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D.B受到的靜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物體質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甲、乙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M為帶滑輪的小車的質量,m為砂和砂桶的質量, m0為滑輪的質量。力傳感器可測出輕繩中的拉力大小。

(1)實驗時,一定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質量

B.將帶滑輪的長木板右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同時記錄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

D.為減小誤差,實驗中一定要保證砂和砂桶的質量m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

(2)甲同學在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采用的是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甲同學以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為橫坐標,加速度a為縱坐標,畫出的a-F圖象是一條直線,圖線與橫坐標的夾角為θ,求得圖線的斜率為k,則小車的質量為____________。

A. B. C. D.

(4)乙同學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做出如圖所示的a-F圖線,該同學做實驗時存在的問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兩個實驗小組做了如下兩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使用兩條不同的輕質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a的原長比b的長

B.a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大

C.a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小

D.測得的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Ⅱ.另一個實驗小組利用圖甲實驗裝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測量同一組數(shù)據(jù)F1、F2和合力F的過程中,橡皮條結點O的位置不能變化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D.為減小測量誤差,F(xiàn)1、F2方向間夾角應為90°

(2)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拉力的大小為 N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理想實驗法 B.控制變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如圖是阿毛同學的漫畫中出現(xiàn)的裝置,描述了一個“吃貨”用來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兒:將板栗在地面小平臺上以初速度v0經(jīng)兩個四分之一圓弧銜接而成的軌道,從最高點P飛出進入炒鍋內,利用來回運動使其均勻受熱.我們用質量為m的小滑塊代替栗子,借這套裝置來研究一些物理問題.設兩個四分之一圓弧半徑分別為2R和R,小平臺和圓弧均光滑.將過鍋底的縱截面看作是兩個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圓弧組成.兩斜面傾角均為θ=37°,滑塊的運動始終在包括鍋底最低點的豎直平面內,重力加速度為g.設滑塊恰好能經(jīng)P點飛出,且恰好沿AB斜面進入鍋內。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滑塊經(jīng)過O點時對軌道壓力多大?

(2)滑塊經(jīng)P點時的速度大小?

(3)P、A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被兩根細繩OA、OB掛在小車上,兩根細繩與車頂水平面夾角分別為53°和37°。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

(1)若小車靜止不動,繩OA拉力T1和繩OB拉力T2分別為多大?

(2)若小車以大小為g的加速度向右勻加速運動時,繩OA拉力T1和繩OB拉力T2分別為多大?

(3)若OA繩中恰好沒有拉力,則小車向右運動的加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如圖,質量M=1 kg的木板靜止在水平面上,質量m=1 kg大小可以忽略的鐵塊靜止在木板的右端。設最大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已知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1,鐵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4,取g=10 m/s2.現(xiàn)給木板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

(1)若力F恒為12 N,經(jīng)2s鐵塊恰好位于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長度L;

(2)若力F從零開始逐漸增加,且木板足夠長。試通過分析與計算,在圖中作出鐵塊受到的摩擦力f隨力F大小變化的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