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27652  27660  27666  27670  27676  27678  27682  27688  27690  27696  27702  27706  27708  27712  27718  27720  27726  27730  27732  27736  27738  27742  27744  27746  27747  27748  27750  27751  27752  27754  27756  27760  27762  27766  27768  27772  27778  27780  27786  27790  27792  27796  27802  27808  27810  27816  27820  27822  27828  27832  27838  27846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沿水平方向向里的勻強磁場中,帶電小球處在同一條豎直線上,其中小球帶正電荷并被固定,小球與一水平放置的光滑絕緣板接觸面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若將絕緣板沿水平方向抽去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仍可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B.小球將可能沿軌跡1運動
C.小球將可能沿軌道2運動
D.小球將可能沿軌道3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動力小車沿傾角為的斜面勻加速下滑,小車上有一單擺,擺線恰好成水平狀態(tài),則小車的加速度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物塊從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上滑到最高點后再沿斜面下滑到底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上滑過程中摩擦力的沖量大于下滑過程中摩擦力的沖量
B、上滑過程中物塊損失的機械能等于下滑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C、下滑過程中合外力對物塊做的功大于上滑過程中合外力對物塊做的功
D、上滑過程中地面受到的壓力大于下滑過程中地面受到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A和mB,且mA>mB,且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相距較遠,將兩個大小均為F的恒力,同時分別作用在A、B兩個物體上,經(jīng)相同的時間后,撤去兩個力,兩物體發(fā)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后將
A、向右運動
B、停止運動
C、向左運動
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我國自行研制的月球衛(wèi)星“嫦娥一號”正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軌道上繞月飛行,它主要用于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guān)物質(zhì)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huán)境等。假設(shè)月球是密度分布均勻的球體,萬有引力常量G已知,F(xiàn)要確定月球的密度,則只需要測量出“嫦娥一號”的
A、軌道半徑         B、運行速度         C、運行周期         D、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一根跨越一固定的水平光滑細桿、輕繩兩端拴有兩個質(zhì)量均為m的小球a和b(可視為質(zhì)點),Oa段的長度為L1,Ob段的長度為L2,且L1>L2,球a置于地面,球b被拉到與細桿水平的位置,在繩剛拉直時放手,小球b從靜止?fàn)顟B(tài)向下擺動,當(dāng)球b擺到最低點時,恰好與球a在同一水平位置發(fā)生碰撞并粘合在一起,設(shè)碰撞時間極短,往后兩球以O(shè)點為圓心做圓周運動,若已知碰前瞬間球a的速度大小為va,方向豎直向上,輕繩不可伸長且始終處于繃緊狀態(tài),求:
(1)球b在碰撞前瞬間的速度大;
(2)兩小球粘合后做圓周運動時繩中張力的大小;
(3)兩球在碰撞過程中,合外力對球a施加的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水平平臺的右端安裝有定滑輪(大小忽略不計),質(zhì)量M=2kg的物塊A放在平臺上與滑輪相距L=2.5m,物塊A與平臺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有一輕繩跨過定滑輪,左端與物塊A相連,另一端掛質(zhì)量為m的物體B,繩拉直時用手托住物體B停在距離地面h=0.5m處靜止不動。某時刻放開物體B,著地后物體B立即停止運動,要使物塊A不撞到定滑輪,物體B的質(zhì)量m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為了測量某一高樓的高度,有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下簡易測量方法:在一根長繩的兩端各栓一重球,一人在樓頂手持繩上端的球(可視為與樓頂?shù)雀?無初速度地釋放,使兩球同時自由下落,另一人在樓底通過精密儀器測出兩球著地的時間差Δt。若已測得繩長L=0.80m,Δt=0.02s,請你據(jù)此計算該樓的高度。(忽略空氣阻力,小球在0.02s內(nèi)速度的變化比起它此時的瞬時速度來說可忽略不計,因而可把這極短時間內(nèi)的運動當(dāng)成勻速運動處理。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xué)在做“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先測得擺線長為101.00cm,擺球直徑為2.00cm,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振動50次所用的時間為101.5s。則
(1)他測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2)他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
A、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計時開始時,秒表過遲按下
D、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數(shù)為50次
(3)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并測出相應(yīng)的周期T,從而得出一組對應(yīng)的L與T的數(shù)據(jù),再以L為橫坐標(biāo)、T2為縱坐標(biāo)將所得數(shù)據(jù)連成直線,并求得該直線的斜率k。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實驗中得到小車做直線運動的s-t關(guān)系如圖所示。


(1)由圖可以確定,小車在AC段和DE段的運動分別為
A.AC段是勻加速運動,DE段是勻速運動
B.AC段是加速運動,DE段是勻加速運動
C.AC段是加速運動,DE段是勻速運動
D.AC段是勻加速運動,DE段是勻加速運動
(2)在與AB、AC、AD對應(yīng)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車在A點瞬時速度的是__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