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8074  28082  28088  28092  28098  28100  28104  28110  28112  28118  28124  28128  28130  28134  28140  28142  28148  28152  28154  28158  28160  28164  28166  28168  28169  28170  28172  28173  28174  28176  28178  28182  28184  28188  28190  28194  28200  28202  28208  28212  28214  28218  28224  28230  28232  28238  28242  28244  28250  28254  28260  28268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物體從A點靜止出發(fā),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緊接著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達B點時恰好停止。在先后兩個運動過程中
    A.物體通過的路程一定相等。                B.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
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D.時間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靠輪傳動裝置中右輪半徑為2r,a為它邊緣上的一點,b為輪上的一點,b距軸為r。左側為一輪軸, 大輪的半徑為4r,d為它邊緣上的一點,小輪的半徑為r,c為它邊緣上的一點。若傳動中靠輪不打滑,則
A.b點與d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B.a點與c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C.c點與b點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D.a點與d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為1 :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斜面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塊A放在斜面體B上,用一個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木塊A,在力F的作用下物體A與斜面體B一起沿水平勻速向右移動,已知斜面傾角為θ,則
A.B對A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B.地在對 B的摩擦力大小f= Fcosθ
C.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一定不為0
D.地面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一定小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兩球A、B用勁度系數(shù)為k1的輕彈簧相連,球B用長為L的細繩懸于O點,球A固定在O點正下方,且點OA之間的距離恰為L,系統(tǒng)平衡時繩子所受的拉力為F1.現(xiàn)把A、B間的彈簧換成勁度系數(shù)為k2的輕彈簧,仍使系統(tǒng)平衡,此時繩子所受的拉力為F2,則F1F2的大小之間的關系為
A.F1>F2
B.F1=F2
C.F1<F2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測出萬有引力常量G,因此卡文迪許被人們稱為能稱出地球質量的人,若已知萬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徑為R,地球上一個晝夜的時間為T1(地球自轉周期),一年的時間T2(地球公轉的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離L1,地球中心到太陽中心的距離為L2.你能計算出
A.地球的質量                            B.太陽的質量
C.月球的質量                          D.可求月球、地球及太陽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實驗步驟如下:

a.安裝好實驗器材。
b.接通電源后,讓拖著紙帶的小車沿平板斜面向下運動,重復幾次。選出一條點跡比較清晰的紙帶,舍去開始密集的點跡,從便于測量的點開始,每兩個打點間隔取一個計數(shù)點,如下圖中0、1、2……6點所示。
c.測量1、2、3……6計數(shù)點到0計數(shù)點的距離,分別記作:S1、S2、S3……S6。

d.通過測量和計算,該同學判斷出小車沿平板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e.分別計算出S1、S2、S3……S6與對應時間的比值
f.以為縱坐標、t為橫坐標,標出與對應時間t的坐標點,劃出t圖線。
結合上述實驗步驟,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1實驗中,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平板、鐵架臺、導線及開關外,在下列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                  。(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      B、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重錘

2將最小刻度為1mm的刻度尺的0刻線與0計數(shù)點對齊,0、1、2、5計數(shù)點所在位置如圖所示,則S2=        cm,S5=         cm。
3該同學在圖中已標出1、3、4、6計數(shù)點對應的坐標,請你在該圖中標出與2、5兩個計數(shù)點對應的坐標點,并畫出t。
4根據(jù)t圖線判斷,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a=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河寬100m,某人站在河邊,發(fā)現(xiàn)垂直于河岸方向河的正中恰好有人落水,正逢漲潮,水速3m/s,如該人用2m/s的速度游去救人,最快的到達時間為    s,他應該按                        方向游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剎車防抱死”裝置是目前一種先進的汽車制動裝置,該裝置可以保證車輪在制動時不被抱死,使車輪仍有一定的滾動,安裝了此裝置的汽車在緊急剎車時可獲得比車輪抱死更大的制動力,從而使剎車距離大大減小。假設某汽車安裝此裝置后剎車制動力恒為車重的0.50倍,汽車行駛的速度為72km/h,駕駛員的反應時間為0.40s,試求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前方情況到車停止過程中,汽車前進的距離。(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火車站裝載貨物的原理示意圖,設AB段是距水平傳送帶裝置高為H=5m的光滑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傳送帶裝置,BC長L=8m,與貨物包的摩擦系數(shù)為μ=0.6,皮帶輪的半徑為R=0.2m,上部距車廂底水平面的高度h=0.45m.設貨物由靜止開始從A點下滑,經過B點的拐角處無機械能損失.通過調整皮帶輪(不打滑)的轉動角速度ω可使貨物經C點拋出后落在車廂上的不同位置,取g=10m/s2,求:
(1)當皮帶輪靜止時,貨物包在車廂內的落地點到C點的水平距離;
(2)當皮帶輪以角速度ω=20 rad/s順時方針方向勻速轉動時,包在車廂內的落地點到C點的水平距離;
(3)試寫出貨物包在車廂內的落地點到C點的水平距離S隨皮帶輪角速度ω變化關系,并畫出S―ω圖象.(設皮帶輪順時方針方向轉動時,角速度ω取正值,水平距離向右取正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物體m2,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繩與物體m1相連.若由靜止釋放m1,m2的加速度大小為a.現(xiàn)取走m1,用力F向下拉繩,使m2的加速度仍為a.不計滑輪摩擦及繩的質量. 則Fm1g的大小關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