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99538  99546  99552  99556  99562  99564  99568  99574  99576  99582  99588  99592  99594  99598  99604  99606  99612  99616  99618  99622  99624  99628  99630  99632  99633  99634  99636  99637  99638  99640  99642  99646  99648  99652  99654  99658  99664  99666  99672  99676  99678  99682  99688  99694  99696  99702  99706  99708  99714  99718  99724  99732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某同學(xué)在家中嘗試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他找到三條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鉛筆、細繩、白紙、釘子,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將兩條橡皮筋的一端分別掛在墻上的兩個釘子A、B上,另一端與第二條橡皮筋連接,結(jié)點為O,將第三條橡皮筋的另一端通過細繩掛一重物,如圖.

(1)為完成實驗,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_
A.測量細繩的長度
B.測量橡皮筋的原長
C.測量懸掛重物后像皮筋的長度
D.記錄懸掛重物后結(jié)點O的位置
(2)釘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現(xiàn)有器材,改變條件再次驗證,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3分)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盤,C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通過紙帶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相連,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小車的質(zhì)量為,小盤(及砝碼)的質(zhì)量為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為平衡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應(yīng)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小盤(及砝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速運動
B.每次改變小車質(zhì)量時,應(yīng)重新平衡摩擦力
C.本實驗應(yīng)遠大于
D.在用圖像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關(guān)系時,應(yīng)作圖像
(2)實驗中,得到一條打點的紙帶,如圖所示,已知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且間距、、、已量出,則計算小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xué)在平衡摩擦力后,保持小車質(zhì)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多次改變砝碼重力,作出小車加速度與砝碼重力的圖象如圖所示,若牛頓第二定律成立,重力加速度,則小車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kg.小盤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kg.(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如果砝碼的重力越來越大時,小車的加速度不能無限制地增加,會趨近于某一極限值,此極限值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4分)如圖是通過重物自由下落的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關(guān)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實驗裝置看,該實驗可用4-6伏的直流電源
B.用公式時,要求所選擇的紙帶第一、二兩點間距應(yīng)接近2mm
C.本實驗中不需要測量重物的質(zhì)量
D.測紙帶上某點的速度時,可先測出該點到起點間的時間間隔,利用公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4分)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
①在固定弧形斜槽時,應(yīng)注意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每次釋放小球應(yīng)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為了較準確的描出平拋運動的軌跡,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
A.將木板校準到豎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與小球下落的豎直面平行
B.在白紙上記錄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點,作為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起點和坐標系的原點
C.為了能盡量多地記錄小球的位置,用的坐標沒必要嚴格地等距離增加
D.將球的位置記錄在白紙上后,取下紙,將點依次用線段連接起來
②某同學(xué)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時,為了確定小球在不同時刻所通過的位置,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一塊平木板釘上復(fù)寫紙和白紙,豎直立于槽口前某處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跡A;將木板向后移距離,再使小球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跡B;又將木板再向后移距離,小球再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再得到痕跡C。若測得木板每次后移距離=20.00cm,A、B間距離=4.70cm,B、C間距離=14.50cm。(g取9.80m/s2) 根據(jù)以上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推導(dǎo)出小球初速度的計算公式為=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小球初速度值為   m/s,從水平拋出到B點的時間為____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某同學(xué)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50Hz,完成下面問題。
(1).根據(jù)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我們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時間間隔B.加速度C.瞬時速度D.平均速度
(2).下圖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7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

①打下點4時的瞬時速度v     m/s。
②加速度a=              m/s2 (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是同學(xué)們進入高中學(xué)習(xí)的第一個分組探究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物理老師記錄了部分探究實驗小組同學(xué)的實驗過程或行為:
①某實驗小組同學(xué)走進實驗室就開始動用實驗器材,實驗過程中在實驗室到處跑來跑出,實驗結(jié)束后沒有整理實驗器材并把沒有用的紙帶隨手亂扔。
②某實驗小組安裝好實驗裝置后,先放開小車,再接通電源,打點,給紙帶編號,換上新紙帶,重復(fù)三次實驗。
③某實驗小組從三條紙帶中任意拿出一條紙帶,標上記數(shù)點(每隔5個自然計時點作為一個計數(shù)點)0、1、2、3、4、5,測量各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把測量結(jié)果填入表中。
④某實驗小組在處理數(shù)據(jù)時討論,若電源頻率高于50HZ,但計算仍按50HZ計算,得出的物體加速度數(shù)值將比實際值偏小。
你認為以上實驗過程、行為和結(jié)論正確的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長樂某校物理探究實驗小組,使用50HZ交流電,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A、B、C、D、E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計數(shù)點。每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小點未畫出。則:

(1)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s;
(2)根據(jù)紙帶上所測得數(shù)據(jù),打點計時器打下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C=_________m/s;(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_ 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用金屬制成的線材(如鋼絲、鋼筋)受到拉力會伸長。十七世紀英國物理學(xué)家胡克發(fā)現(xiàn):金屬絲或金屬桿在彈性限度內(nèi)它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這一發(fā)現(xiàn)為后人對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F(xiàn)在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屬桿,長為4m,橫截面積為0.8cm2,設(shè)計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長不超過原長的1/1000,問最大拉力多大?由于這一拉力很大,桿又較長,直接測試有困難,選用同種材料制成樣品進行測試,通過測試取得數(shù)據(jù)如下:

(1).測試結(jié)果表明線材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長與材料的長度成______ 比,與材料的截面積成__ 比。
(2).上述金屬細桿承受的最大拉力為_________________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某次實驗研究勻加速直線運動紙帶的記錄如圖所示,圖中前幾個點模糊,因此從A點后每打5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Hz。測得各段長度為AB="1.6cm" ,AC=3.4cm,AD="5.4cm" , AE=7.6cm,則: 從打A點打到E點共歷時     s,從A到E紙帶的平均速度是      m/s,B點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_m/s,紙帶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時,除已有的器材 (方木板、量角器、 白紙、 三角板、 細繩套、 刻度尺、 圖釘和鉛筆)外,還需要                   兩種器材。為了每次合力與分力產(chǎn)生相同的效果,必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