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99708  99716  99722  99726  99732  99734  99738  99744  99746  99752  99758  99762  99764  99768  99774  99776  99782  99786  99788  99792  99794  99798  99800  99802  99803  99804  99806  99807  99808  99810  99812  99816  99818  99822  99824  99828  99834  99836  99842  99846  99848  99852  99858  99864  99866  99872  99876  99878  99884  99888  99894  99902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得到了如圖所示物體的運動軌跡,O為平拋的起點,a、b為運動軌跡上的兩點。則物體運動的初速度為  m/s,從a運動到b的時間為   s.(曲線上方的點為a下方的點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1)實驗的研究對象是                             
(2)若供選擇的重物有以下四個,則應(yīng)選擇           .               
A.質(zhì)量為100 g的木球B.質(zhì)量為10 g的砝碼
C.質(zhì)量為200 g的鉤碼D.質(zhì)量為10 g的塑料球
(3)使用質(zhì)量為m的重錘和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在選定的紙帶上依次取計數(shù)點如圖所示,紙帶上所打的點記錄了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那么紙帶的       端與重物相連.設(shè)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且O為打下的第一個點。當打點計時器打點“3”時,物體的動能表達式為           ,若以重物的運動起點O為參考點,當打第點“3”時物體的機械能表達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圖為游標卡尺(50分度)測量工件的情況,其讀數(shù)為____________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用圓錐擺粗略驗證向心力的表達式”實驗中,細線下面懸掛一個鋼球,細線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將畫著幾個同心圓的白紙置于水平桌面上,使鋼球靜止時正好位于圓心。用手帶動鋼球,設(shè)法使它沿紙上的某個圓做圓周運動(鋼球恰不觸及紙面)。

(1)在該實驗中,利用公式計算鋼球所受的向心力,
可以用秒表測量鋼球運動       所用的時間t,通過紙上的圓測出鋼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      ,再用天平測出鋼球的質(zhì)量m。即可利用公式計算出向心力。                               
(2)求小球受到的合力。結(jié)合上一問的測量,只要再測出懸點與小球間的豎直高度h,
分析計算合力F=         (用你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
(3)若與F在誤差范圍相等,便粗略驗證了向心力表達式正確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用如圖所示裝置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質(zhì)量為的鋼球B放在小支柱N上,球心離地面高度為H;質(zhì)量為的鋼球A用細線栓好懸掛于O點,當細線被拉直時O點到球心的距離為L,且細線與豎直線之間夾角為;A球由靜止釋放,擺到最低點時恰與B球發(fā)生正碰,碰撞后,A球繼續(xù)向左擺動,細線與豎直線的最大夾角為,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鋪有一張蓋有復(fù)寫紙的白紙D,用來記錄B球的落點。
①、讓A球擺到最低點時恰與B球發(fā)生正碰,這是為了                                            
②、用圖中所示各個物理量的符號表示碰撞前后A、B兩球的動量(設(shè)A、B兩球的碰前動量分別為PA、PB;
碰后動量分別為PA′、PB′),則:PA=             ;PA′=           ;   PB=            ;  P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通過實驗對平拋運動進行研究,他在豎直墻上記錄了拋物線軌跡的一部分,如圖所示.O點不是拋出點,x軸沿水平方向,由圖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平拋物體的初速度是     m/s,拋出點的坐標x=   m, y=    m (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

(1)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________________;
A.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合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小車.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1,第二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 W1,……;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jù)第四次的紙帶(如圖所示)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__________________m/s.

(3)若根據(jù)多次測量數(shù)據(jù)畫出的W—v圖象如下圖所示,根據(jù)圖線形狀,可知對W與v的關(guān)系符合實際的是圖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下圖中甲、乙兩圖都是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裝置示意圖,已知該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重力加速度為g
(1)甲、乙兩圖相比較,__________圖所示的裝置較好。
(2)重物由靜止開始下落距離h獲得速度v,如果以v2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v2-h(huán)圖線是__________,該線的斜率是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⑴在用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zhì)量m=1.00 kg的重物拖著紙帶做豎直下落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如圖所示,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04 s,P為紙帶運動的起點,從P點到打下B點過程中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ΔEp=___________J,在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_J.(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 m/s2,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⑵用v表示各計數(shù)點的速度,h表示各計數(shù)點到P點的距離,以  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 -h(huán)的圖線,若圖線的斜率等于某個物理量的數(shù)值時,說明重物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該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用游標為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某物體長度,其示數(shù)如左下圖所示,由圖可知該物體長度為             mm;


(2)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金屬絲直徑,其示數(shù)如右上圖所示,由圖可知該金屬絲直徑為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