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99731  99739  99745  99749  99755  99757  99761  99767  99769  99775  99781  99785  99787  99791  99797  99799  99805  99809  99811  99815  99817  99821  99823  99825  99826  99827  99829  99830  99831  99833  99835  99839  99841  99845  99847  99851  99857  99859  99865  99869  99871  99875  99881  99887  99889  99895  99899  99901  99907  99911  99917  99925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研究平拋運動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為了能較準確地描繪運動軌跡,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將你認為正確的是( 。
A.通過調節(jié)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必須不同
C.每次必須由靜止釋放小球
D.用鉛筆記錄小球位置時,每次必須嚴格地等距離下降
E.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或方格紙)相觸
F.將球的位置記錄在紙上后,取下紙,用直尺將點連成折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記錄軌跡,小方格的邊長L=1.25cm,若小球在平拋運動途中的幾個位置如圖中a、b、c、d所示,則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為v0     (用L、g表示),其值是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的裝置如圖所示,在實驗前應(     )

A.將斜槽的末端切線調成水平
B.將木板校準到豎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與小球下落的豎直平面平行
C.小球每次必須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釋放
D. 在白紙上記錄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為小球做平拋運動
的起點和所建坐標系的原點
(2).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中,某同學記錄了A、B、C三點,取A點為坐標原點,建立了如圖所示的坐標系。平拋軌跡上的這三點坐標值圖中已標出。那么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為             ,小球拋出點的坐標為           。(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50 Hz,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圖11所示,在紙帶上選擇0、1、2、3、4、5的6個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紙帶旁并排放著有最小分度為毫米的刻度尺,零點跟“0”計數點對齊,由圖可以讀出三個計數點1、3、5跟0點的距離填入下列表格中.


計算小車通過計數點“2”的瞬時速度為v2=________m/s.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求出小車的加速度是a=________m/s2.(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進行“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準備的實驗器材有木塊、木板、毛巾和砝碼,在實驗中設計的實驗表格和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數
接觸面的材料
正壓力(N)
滑動摩擦力(N)
1
木塊與木板
2
0.4
2
木塊與木板
4
0.8
3
木塊與木板
6
1.2
4
木塊與木板
8
1.6
5
木塊與毛巾
8
2.5
(1)根據上面設計的表格可以知道該實驗用的實驗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數為1、2、3、4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較實驗序數為_________的兩組實驗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動能定理.為提高實驗精度,該同學多次改變小滑塊下落高度胃的值.測出對應的平撼水平位移x,并算出x2如下表,進而畫出x2一H圖線如圖所示:

①原理分析:若滑塊在下滑過程中所受阻力很小.則只要測量量滿足          ,便可驗證動能定理.
②實驗結果分析:實驗中獲得的圖線未過坐標原點,而交在了大約(0.2h,0)處,原因是                                 。
(2)現有一根長約20m的金屬絲,其橫截面直徑約lmm,金屬絲的電阻率為5×10-3Ω·m。一位同學用伏安法測量該金屬絲的電阻,測量時使用電動勢為4.5V的電源。另有如下器材供選擇:

A.量程為0—0.6A,內阻約為2Ω的電流表
B.量程為0—3A,內阻約為0.1Ω的電流表
c.量程為0—6V,內阻約為4kΩ的電壓表
D.量程為0—15V,內阻約為50kΩ的電壓表
E.阻值為0—10Ω.額定電流為lA的滑動變阻器
F.阻值為0—1kΩ,額定電流為0.1A的滑動變阻器
①以上器材應選用            .(填寫器材前的字母)
②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如圖所示實驗電路連接完整.
③閉合開關后,發(fā)現電流表示數不為零,而電壓表示數為零.為檢測電壓表的好壞,該同學拆下電壓表.用多用電表歐姆擋進行檢測.為使電壓表指針向右偏轉,多用電表的黑表筆應接電壓表的      接線柱(填“正”或“負”);如果電壓表完好,將電壓表正確接人電路后,電壓表示數仍為零,檢查所有接線柱也都接觸良好,則應檢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利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來驗證動能定理。在一端帶滑輪的長木板上固定放置兩個光電門,其中光電門乙固定在靠近滑輪處,光電門甲的位置可移動。與兩個光電門都相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出遮光片從光電門甲至乙所用的時間。改變光電門甲的位置進行多次測量,每次都使小車上的遮光片從緊靠光電門甲處由靜止開始運動,用米尺測量甲、乙之間的距離s,并記下相應的時間t。測得小車的質量為M,鉤碼的質量為m,并滿足M遠遠大于m。則:外力對小車做功為W=       ,小車動能的增量為△EK=        。(用題中的字母表示)為減小實驗誤差,你認為實驗操作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讀出下列測量的讀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記錄了下圖所示的一段軌跡ABC.已知物體是由原點O水平拋出的,C點的坐標為(60cm,45cm),則平拋物體的初速度為v0=_________m/s,物體經過B點時的速度vB的大小為vB=_________m/s.(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下圖所示的裝置.

(1)(2分)本實驗應用的實驗方法是 (      )   
A.控制變量法   B. 假設法    C. 理想實驗法
(2)(2分)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的實驗中,操作正確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重物用細線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紙帶連接在小車上并穿過打點計時器
C.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實驗時,應先放開小車,后接通電源
(3)(6分)下圖是某同學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中打出一條紙帶,他從比較清晰的點開始,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已知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 s,則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s。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為a =" _________" m/s2,打下計數點C時小車運動的速度為vC=_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