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復習(二)

測試時間:100分鐘  總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1.下列屬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

    ①滅火  ②支持燃燒  ③人工降雨  ④溫室氣體  ⑤作肥料  ⑥供呼吸  ⑦還原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⑦

試題詳情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化肥是有用的植物養(yǎng)分,流入河水中不會污染水

    B.農藥可殺滅病蟲害,流入河水可起滅菌作用而無害

    C.生活污水雖很臟,但流入河里不會使水受到污染

    D.合理的開發(fā)、利用、保護水資源是一項重要的,艱巨的任務,要樹立節(jié)約用水的社會風尚

試題詳情

3.工業(yè)中的“三廢”是指    (    )

    ①廢氣  ②廢水  ③汽車的尾氣  ④化肥、農藥  ⑤廢渣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試題詳情

    4.含有硫的煤,在火爐中如果不完全燃燒,則排放出能污染空氣的有毒氣體是    (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試題詳情

    5.最近科學家新發(fā)現(xiàn)一種化學式為C60的新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20

    B.它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C.它在純凈的氧氣里完全燃燒時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D.它和金剛石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試題詳情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軟水中一定不含有鈣鎂化合物

    C.礦泉水是軟水                                         D.軟水可作鍋爐用水

試題詳情

    7.下圖所示是一些常用的危險品圖標,裝運乙醇的箱子應貼的圖標是  (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屬于分解反應

B.為了便于運輸,把氧氣加壓成液態(tài)貯在藍色鋼瓶中

    C.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質只有二氧化錳一種

    D.高錳酸鉀是一種黑色的固體

試題詳情

9.在壓強為1.01×105Pa時,液態(tài)氮的沸點是-196℃,液態(tài)氧的沸點是-183℃,液態(tài)氦的沸點是-269℃。利用液化空氣分離這三種氣體,隨溫度升高,它們逸出的先后順序是    (    )

A.氦氣、氮氣、氧氣                   B.氧氣、氮氣、氦氣

C.氮氣、氧氣、氦氣                   D.氧氣、氦氣、氮氣

試題詳情

10.為了除去氧化銅中混入的雜質碳,而又不增加新的雜質,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在氧氣流中加熱混合物            B.在密閉容器中灼熱混合物

    C.在CO2氣流中加熱混合物          D.在氫氣流中加熱混合物

試題詳情

11.某同學做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待實驗結束后,發(fā)現(xiàn)被還原出來的亮紅色金屬銅又變成了黑色,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

    A.木炭量不足

    B.酒精燈溫度低

    C.反應得不夠完全

    D.空氣進入試管內,其中的氧氣把銅氧化成氧化銅

試題詳情

12.鑒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適宜的方法是    (    )

    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通入水中

    C.將氣體點燃                       D.將氣體通入灼熱的氧化銅

試題詳情

13.某同學為解決助力車污染空氣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你認為切實可行的是  (    )

    ①馬路上噴灑石灰水  ②在助力車尾部燃燒尾氣  ③改進助力車發(fā)動機結構,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  ④控制助力車數(shù)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試題詳情

14.把氮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先通過澄清的石灰水,再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剩余的氣體是    (    )

A.氮氣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氮氣                D.一氧化碳和氮氣

試題詳情

15.溫室中的綠色植物受陽光的照射生長,晝夜測定溫室內二氧化碳的含量如下圖所示,   正確的是    (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36分)

    16.(4分)植物光合作用時,可表示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氣,由此可以判斷淀粉的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試題詳情

17.(8分)下圖是某學生設計的對植物的生理作用的探索性學習實驗,A(廣口瓶)中放入一棵小樹苗,B(廣口瓶)的小燒杯中盛有足量的Ca(OH)2溶液,U型管中兩端的紅墨水的液面相等,用黑布對廣口瓶A完全遮光。

試題詳情

    (1)A中的樹苗進行        作用,此過程中          氧氣。(填“吸收”或“放出”)

    (2)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U型管中原液面甲、乙兩邊水平,反應后          邊的液面高。

試題詳情

18.(2分)研究表明,一節(jié)含汞、鎘、鉛等金屬的電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0t水無法飲用,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為了避免水資源受到污染,防止廢舊電池的危害,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應怎樣做呢?

                                                                           

試題詳情

19.(8分)列三個表是我省某市不同時間空氣質量日報的部分內容。

試題詳情

2005年2月17日夜晚下了一場大的“雨夾雪”,請根據季節(jié)天氣變化情況及表中提供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回答下列問題:

(1)與“表一”相比,“表二”中各項指數(shù)大幅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2)與“表二”相比,“表三”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指數(shù)減少的原因是          ;一氧化碳的指數(shù)變化不大,說明一氧化碳            溶于水。

試題詳情

20.(8分)“再生能源”是指人類可以再生產的能源,它不因被人類利用而日益減少;“非再生能源”是指隨著被人類利用而逐漸減少的能源。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以煤、石油、天然氣、核能為主要能源。2001年我國政府宣布,在一些城市推廣使用“乙醇汽油”!耙掖计汀钡闹饕煞质且掖,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類為原料,經發(fā)酵蒸餾得到。請回答下列問題:

    (1)煤、石油、天然氣三種化石燃料是         (填“再生能源”或“非再生能源”,下同),乙醇是            

(2)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使用“乙醇汽油”的益處是                                 

                                                                              。

(3)從增加農民收入的角度考慮,使用“乙醇汽油”的益處是                      

                                                                              。

試題詳情

    21.(6分)實驗證明,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根據此結論回答下列問題。(以下氣體均處于同溫同壓下)

    (1)將同體積的CO和CH4混合,所得混合氣體中,碳、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      ,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

(2)燃氣灶是由灶體、進氣管(進CO和CH4)、進風管(進空氣)、開關等部件組成。我國西部的天然氣東輸,可改善我國東部居民生活用氣。使用煤氣的用戶在改用天然氣時,需對燃氣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氣灶與原來的相比,進風管的主要區(qū)別是             

                                                                    。你的理由是                                                                 。

(3)面對石油、煤資源日趨減少的情況,人們正在積極開發(fā)新能源。你認為21世紀來源廣泛、燃燒放熱多、無污染的最佳燃料是          ,其制取方法是                

                        。

試題詳情

三、實驗題(10分)

22.下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右下圖為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試回答下列問題。(若甲管生成氣體A,乙管生成氣體B)

試題詳情

    (1)試在圖中標出電源的正負極。

(2)電解一段時間后,甲、乙兩管內水位        管水位下降的快,其原因是      

             。

(3)0~3分鐘及3~8分鐘,甲、乙兩管內排出水的體積比為多少            ;分子個數(shù)比分別為         。(提示: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任何氣體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

(4)氣體B可以用點燃的火柴檢驗,有什么現(xiàn)象?說明氣體B有什么性質?

                                                                           

(5)該實驗中可向水中加入食鹽和稀H2SO4,其作用是                    

(6)實際操作中,甲、乙體積比常大于2:1,原因是什么?

                                                                          

試題詳情

四、計算題(9分)

    23.人們發(fā)現(xiàn),用氯化鈀(PdCl2)溶液可檢驗CO對大氣的污染情況。CO和PdCl2溶液反應(水參與反應)生成黑色金屬鈀粉末,二氧化碳和氯化氫,F(xiàn)將50L空氣(密度為1.29g/L)通過足量的PdCl2溶液,將過濾得到的固體干燥,稱其質量為0.106g。求所測空氣中CO的質量分數(shù)。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