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怎樣證明氧氣是由氯酸鉀而不是由二氧化錳分解后生成的?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加熱氯酸鉀可以得到氯化鉀和氧氣,小明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固體受熱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他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1)請你幫小明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要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可生成氧氣,同時得到氯化鉀。二氧化錳是一種黑色固體,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實驗室也常用這種方法制取氧氣。

(1)寫出這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2)若在此實驗中使用含木炭粉的二氧化錳作催化劑來制取氧氣,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判斷,在實驗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是              

(3)除去混合物中木炭的方法:                       。

(4)怎樣證明木炭粉已被除去?請簡要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催化劑在起催化作用時,也參與化學反應過程.例如: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加熱制氧氣時,在氯酸鉀分解同時也伴隨發(fā)生如下反應:
(1)氯酸鉀跟二氧化錳反應生成 氧氣和另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單質A,同時還生成一種紫黑色晶體B(該晶體加熱也產生氧氣).請寫出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氣體A還跟B分解產生的一種物質C繼續(xù)反應,生成氯化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請寫出A跟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催化劑在科研、醫(yī)藥生產和電子工業(yè)等前沿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1)為探究二氧化錳對氯酸鉀分解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條件下,同學們按下表進行實驗并記錄相關數據.(其他影響實驗的因素均相同)
編號 KClO3質量/g 其他物質質量/g 待測數據
實驗1 2.0
實驗2 a MnO2  0.5
①表中a的數值應是
 

②表中的待測數據指
 
(填字母序號).
A.氧氣的質量        B.反應后固體的質量
C.氧氣的體積        D.單位時間內產生氧氣的體積
③設計“實驗1”的目的是
 

(2)同學們繼續(xù)探究二氧化錳是否參與了氯酸鉀的分解反應.
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2KCl+3O2↑.
已知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時連續(xù)發(fā)生如下反應,試分析后按要求填空.
(I) 2KClO3+2MnO2
  △  
.
 
2KMnO4+Cl2↑+O2↑;
(II)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III)K2MnO4+Cl2
  △  
.
 
2KCl+MnO2+O2↑.
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得出結論:二氧化錳參與了氯酸鉀的分解反應.
[拓展]氟利昂釋放出的氯原子參與了臭氧層的破壞,其微觀示意圖如下:
精英家教網
綜合圖中①②③的反應過程,寫出臭氧層被破壞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催化劑在科研、醫(yī)藥生產和電子工業(yè)等前沿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1)為探究二氧化錳對氯酸鉀分解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條件下,同學們按下表進行實驗并記錄相關數據.(其他影響實驗的因素均相同)
編號 KClO3質量/g 其他物質質量/g 待測數據
實驗1 2.0
實驗2 a MnO2  0.5
①表中a的數值應是
 

②表中的待測數據指
 
(填字母序號).
A.氧氣的質量        B.反應后固體的質量        C.氧氣的體積        D.單位時間內產生氧氣的體積
③設計“實驗1”的目的是
 

(2)同學們繼續(xù)探究二氧化錳是否參與了氯酸鉀的分解反應.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2KCl+3O2↑.已知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時連續(xù)發(fā)生如下反應,試分析后按要求填空.
(I)2KClO3+2MnO2
  △  
.
 
2KMnO4+Cl2↑+O2↑;
(II)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III)K2MnO4+Cl2
  △  
.
 
2KCl+MnO2+O2↑.
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得出結論:二氧化錳參與了氯酸鉀的分解反應.
【拓展】氟利昂釋放出的氯原子參與了臭氧層的破壞,其微觀示意圖如下:
精英家教網
綜合圖中①②③的反應過程,寫出臭氧層被破壞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