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將兩種溶液混合后未發(fā)生反應.測得混合溶液的PH=4.則混合前這兩種溶液的PH可能分別是 A.8和10 B.3和11 C.4和2 D.1和6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氨氣(NH3)在通常狀況下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為氨水.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
(1)實驗室制取氨氣可選用初中化學中制取
氧氣
氧氣
的發(fā)生裝置,理由是
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屬于固體加熱型
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屬于固體加熱型

(2)氨氣是一種顯堿性的氣體,為了證明氨氣跟氫氣一樣(加熱時)也是具有還原性的一種氣體,實驗裝置如下圖.

將氨氣通入裝有某種黑色粉末的玻璃管(A)中,加熱,當黑色粉末全部轉化成光亮的紅色粉末時,U型管(B)的固體變成藍色,同時集氣瓶(C)中收集到一種無色氣態(tài)單質X.實驗測得數據如下表.
    實  驗  前     實  驗  后
   黑色粉末+玻璃管     65.6g     59.2g
   無水硫酸銅+U形管     100.8g     108.0g
回答下列問題:
①(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H3+3CuO
  △  
.
 
3Cu+N2+3H2O
2NH3+3CuO
  △  
.
 
3Cu+N2+3H2O

②單質X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
氮氣不易溶于水
氮氣不易溶于水

③取從(C)中排出的水1~2ml放入試管中,滴入1~2ml無色酚酞試液后,溶液呈
色,這是由于
未完全反應的氨氣會隨氮氣排出,溶于水顯堿性,堿溶液使酚酞試液變紅
未完全反應的氨氣會隨氮氣排出,溶于水顯堿性,堿溶液使酚酞試液變紅

④假若從b導管中排出的尾氣中含有少量的氨氣,除了用水處理的方法外,還可用
硫酸
硫酸
溶液進行處理,避免氨污染空氣.
⑤在此反應中,生成光亮的紅色物質的質量為
25.6
25.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網純堿(Na2CO3)水溶液的pH  ①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某活動小組的同學準備利用氫氧化鈣、純堿制得燒堿(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他們將這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過濾,得濾渣和濾液,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思考與交流】(1)從反應方程式可知,濾液中一定有  ②
 
  (填化學式).若往其中加入酚酞試液,則溶液顯③
 
色.
(2)由于反應物的用量未控制好,所以濾液中還可能有多余的反應物.
【猜想與假設】小肖同學認為:可能還有Na2CO3和Ca(OH)2.小譚同學認為:可能還有Na2CO3.小張同學認為:可能還有Ca(0H)2.【討論與交流】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  ④
 
  同學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⑤
 

【活動與探究】小譚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觀察到⑥
 
,于是得出該濾液的溶質中還有Na2CO3的結論,證實了自己的猜想.小張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無現(xiàn)象,據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濾液,向其中傾倒一定量的稀硫酸,觀察到  ⑦
 
,得到了和小譚同學相同的結論.
經過上述同學的共同努力,大家終于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得出了正確結論.
【探索與拓展】現(xiàn)有一份由NaOH和Na2CO3組成的混合物29.2克.為測定其中Na2CO3的質量分數,該實驗小組先將稀硫酸溶液逐漸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發(fā)生反應:Na2CO3+H2SO4═Na2SO4+CO2↑+H2O,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所加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假設A點處所加稀硫酸恰好反應完全).據圖計算:(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2)A點所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純堿(Na2CO3)水溶液的pH、賍_____。ㄌ睢按笥凇薄靶∮凇被颉暗扔凇埃7.某活動小組的同學準備利用氫氧化鈣、純堿制得燒堿(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他們將這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過濾,得濾渣和濾液,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思考與交流】(1)從反應方程式可知,濾液中一定有、赺_____。ㄌ罨瘜W式).若往其中加入酚酞試液,則溶液顯③______色.
(2)由于反應物的用量未控制好,所以濾液中還可能有多余的反應物.
【猜想與假設】小肖同學認為:可能還有Na2CO3和Ca(OH)2.小譚同學認為:可能還有Na2CO3.小張同學認為:可能還有Ca(0H)2.【討論與交流】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 ④______ 同學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⑤______.
【活動與探究】小譚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觀察到⑥______,于是得出該濾液的溶質中還有Na2CO3的結論,證實了自己的猜想.小張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無現(xiàn)象,據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濾液,向其中傾倒一定量的稀硫酸,觀察到 ⑦______,得到了和小譚同學相同的結論.
經過上述同學的共同努力,大家終于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得出了正確結論.
【探索與拓展】現(xiàn)有一份由NaOH和Na2CO3組成的混合物29.2克.為測定其中Na2CO3的質量分數,該實驗小組先將稀硫酸溶液逐漸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發(fā)生反應:Na2CO3+H2SO4═Na2SO4+CO2↑+H2O,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所加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假設A點處所加稀硫酸恰好反應完全).據圖計算:(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2)A點所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湘潭)純堿(Na2CO3)水溶液的pH  ①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某活動小組的同學準備利用氫氧化鈣、純堿制得燒堿(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他們將這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過濾,得濾渣和濾液,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思考與交流】(1)從反應方程式可知,濾液中一定有  ②______  (填化學式).若往其中加入酚酞試液,則溶液顯③______色.
(2)由于反應物的用量未控制好,所以濾液中還可能有多余的反應物.
【猜想與假設】小肖同學認為:可能還有Na2CO3和Ca(OH)2.小譚同學認為:可能還有Na2CO3.小張同學認為:可能還有Ca(0H)2.【討論與交流】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  ④______  同學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⑤______.
【活動與探究】小譚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觀察到⑥______,于是得出該濾液的溶質中還有Na2CO3的結論,證實了自己的猜想.小張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無現(xiàn)象,據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濾液,向其中傾倒一定量的稀硫酸,觀察到  ⑦______,得到了和小譚同學相同的結論.
經過上述同學的共同努力,大家終于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得出了正確結論.
【探索與拓展】現(xiàn)有一份由NaOH和Na2CO3組成的混合物29.2克.為測定其中Na2CO3的質量分數,該實驗小組先將稀硫酸溶液逐漸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發(fā)生反應:Na2CO3+H2SO4═Na2SO4+CO2↑+H2O,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所加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假設A點處所加稀硫酸恰好反應完全).據圖計算:(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2)A點所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王同學對化學充滿了興趣,喜歡做各種實驗.有一次他和其它同學對鎂進行了一些研究:
【Ⅰ】他們用砂紙打磨掉表面灰黑色的物質,將其放入水中,未看到有明顯的現(xiàn)象,改用酒精燈加熱后,觀察到表面有大量氣泡,經驗是氫氣.他們又向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酚酞變成紅色,說明有
OH-
OH-
產生.該實驗表明化學反應的發(fā)生和速率與
溫度
溫度
有關,許多物質的
反應速度
反應速度
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Ⅱ】該小組成員開始研究鎂帶表面的灰黑色物質,小王大膽提出了三個假設:
假設1該物質是MgO;假設2該物質是Mg(OH)2;假設3鎂可能會象銅一樣生成堿式碳酸鎂.
但其它同這立即否定了他的假設1和2,因為根據所學的知識MgO,Mg(OH)2都是
色固體.對于假設3,他們設計了如下方案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證明有CO32-
取樣于試管,加熱 證明有氫元素
【III】他們在取鎂帶表面灰黑色樣品時感到比較困難,索性將表面發(fā)黑的鎂帶全部磨成粉末,放入干燥的硬質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后,鎂粉突然出現(xiàn)紅熱燃燒起來,反應停止后有少量黑色物質A粘在試管壁上,這黑色物質A中混有什么?他們查資料篩選出幾條有價值的信息:
(1)2Mg+CO2=2MgO+C; (2)C+2H2SO4(濃)=CO2↑+SO2↑+H2O;(3)SO2+Ca(OH)2=CaSO3↓(白)+H2O.
試分析A物質為
C
C
,根據上述信息,他們又設計了下列實驗,幫助他們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反應后試管內樣品,先滴加過量的
稀硫酸
稀硫酸
固體部分溶解
加熱
加熱
 (填一具體的實驗操作)
黑色固體全部溶解
【Ⅳ】為驗證碳和濃硫酸反應的三種產物,應將氣體通過下列三種試劑(假設每步均完全)即:
氣體→
無水硫酸銅
無水硫酸銅
高錳酸鉀溶液
高錳酸鉀溶液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現(xiàn)象依次為)
白色固體變藍
白色固體變藍
、
紫紅色褪去
紫紅色褪去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V】該興趣小組的同學進一步又查出胃藥堿式碳酸鎂有多種不同的組成,如Mg2(OH)2CO3、Mg4(OH)2(CO33、Mg5(OH)2(CO34等.小紅同學為確定堿式碳酸鎂的組成,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

實驗步驟(1)按圖組裝置后,首先進行的操作是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E處干燥管內盛放的藥品是
堿石灰
堿石灰
,其作用是
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
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

實驗步驟(2)稱取樣品31g,并將其放入硬質玻璃管中,稱量裝濃硫酸的洗氣瓶C的質量為87.6g,裝堿石灰的U型管D的質量為74.7g.
實驗步驟(3)打開活塞
K1K2
K1K2
,關閉
K3
K3
,緩慢鼓入空氣數分鐘.
實驗步驟(4)關閉活塞
K1K2
K1K2
,打開
K3
K3
,點燃酒精燈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
實驗步驟(5)打開活塞K1,緩緩鼓入空氣數分鐘,然后拆下裝置,稱得洗氣瓶C的質量為89.4g,U型管D的質量為87.9g,則該堿式碳酸鎂的化學式為
Mg4(OH)2CO3
Mg4(OH)2CO3

【Ⅵ】小明認為其化學式可用Mgx(OH)2(CO3)y表示,根據化合價規(guī)律,x和y的關系是
x=y+1
x=y+1
,寫出該物質分解的方程式:
Mgx(OH)2(CO3y
  △  
.
 
xMgO+H2O+yCO2
Mgx(OH)2(CO3y
  △  
.
 
xMgO+H2O+yCO2

小明設計了兩套方案(忽略裝置中原來的氣體)
方案I:只測定分解后生成的水,連接方案是A→C→B,則C中盛放的藥品是
濃硫酸
濃硫酸
,B中盛放的藥品是
氯化鈣固體
氯化鈣固體

方案II:只測定分解生成的CO2的質量,連接方案是A→C→B→C,則B中的藥品是
堿石灰
堿石灰
,最后連接的C中的藥品是
氫氧化鈉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

請你設計出更簡單的實驗方法
加熱堿式碳酸鎂稱量反應前后固體質量
加熱堿式碳酸鎂稱量反應前后固體質量


若取樣品7.88克,方案I測得生成水0.36g,方案II測得生成CO2 3.52g,請你選擇實驗數據,通過計算得出堿式碳酸鎂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