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實驗編號 | T/K | 催化劑的用量/g | 酸性KMnO4溶液的濃度/mol?L-1 | 實驗目的 |
① | 298 | 0.5 | 0.010 | a.實驗①和②探究酸性KMnO4溶液的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b.實驗①和 c.實驗①和④探究 |
② | 0.5 | 0.001 | ||
③ | 323 | 0.010 | ||
④ | 298 | 0 | 0.010 |
Al(OH)3 | Fe(OH)2 | Fe(OH)3 | |
開始沉淀時 | 3.4 | 6.3 | 1.5 |
完全沉淀時 | 4.7 | 8.3 | 2.8 |
用含有A1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鋁灰制備A12(SO4)3·18H2O。,工藝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條件略):
Ⅰ.向鋁灰中加入過量稀H2SO4,過濾:
Ⅱ.向濾液中加入過量KMnO4溶液,調節(jié)溶液的pH約為3;
Ⅲ.加熱,產生大量棕色沉淀,靜置,上層溶液呈紫紅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紅色消失,過濾;
Ⅴ.濃縮、結晶、分離,得到產品。
(1)H2SO4溶解A12O3的離子方程式是
(2)KMnO4 - 氧化Fe2+的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
(3)已知: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
|
Al(OH)3 |
Fe(OH)2 |
Fe(OH)3 |
開始沉淀時 |
3.4 |
6.3 |
1.5 |
完全沉淀時 |
4.7 |
8.3 |
2.8 |
注:金屬離子的起始濃度為0.1mol·L-1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解釋步驟Ⅱ的目的: 。
(4)己知:一定條件下,MnO4 - 可與Mn2+反應生成MnO2。
① 向 Ⅲ 的沉淀中加入濃HCI并加熱,能說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現(xiàn)象是 。
② Ⅳ 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 。
Ⅰ. 在水溶液中橙紅色的Cr2O72-與黃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關系:
Cr2O72-+H2O 2CrO42-+2H+,把K2Cr2O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呈 色,因為 。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中再加入過量稀H2SO4后,則溶液呈 色,因為 。
(3)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為黃色沉淀)則平衡向 方向移動,溶液顏色將 。(填“變深”、“變淺”或“不變”)
Ⅱ.實驗室有一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某學生為測定鹽酸的濃度在實驗室中進行如下實驗:
1.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標準溶液。
2.取20.00mL待測稀鹽酸溶液放入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自己配制的標準NaOH溶液進行滴定。
3.重復上述滴定操作2~3次,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編號 |
NaOH溶液的濃度 (mol/L) |
滴定完成時,NaOH溶液滴入的體積(mL) |
待測鹽酸溶液的體積 (mL) |
1 |
0.10 |
22.62 |
20.00 |
2 |
0.10 |
22.58 |
20.00 |
3 |
0.10 |
22.60 |
20.00 |
(1)滴定達到終點的現(xiàn)象是 ,此時錐形瓶內溶液的pH范圍為 。
(2)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該鹽酸的濃度約為 。
(3)排去堿式滴定管中氣泡的方法應采用下圖 的操作,然后擠壓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滿堿液。
甲 乙 丙
(4)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其它操作正確)會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有 (多選扣分)。
A.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俯視讀數(shù)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測鹽酸溶液潤洗
C.錐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配制NaOH標準溶液時,沒有等溶解液降至室溫就轉移至容量瓶中
E.配制NaOH標準溶液時,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
F.堿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