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答案:C [解析]氨水是弱電解質(zhì).應寫分子形式.A錯誤.漏寫Fe3+與I-的氧化還原反應. B錯誤,SO32-亞硫酸根可被Cl2氧化.D錯誤.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 ·河北唐山)已知H+(aq) + OH-(aq) = H2O(1);ΔH = - 57. 3 kJ·mol-1其中aq代表稀溶液,以下四個反應方程式中,反應熱ΔH = - 57.3 kJ·mol-1的是(   )[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A  H2SO4(aq) +2NaOH(aq) = NaA2SO4(aq)+ 2H2O(1)

H2SO4(aq) + Ba(OH)2(aq) = BaSO4(s)+ H2O(1)

C  HCl(aq) +NaOH(aq) = NaCl(aq)+ H2O(1)

D  HCl(aq) + NH3 H2O (aq) = (NH4Cl (aq) + H2O(1)

解析:由中和熱的定義知,生成物必須為1 mol H2O放出的熱量才可能是中和熱,則A錯誤。由于B中除了有H2O生成外,還有BaSO4沉淀,反應熱大于中和熱。B項錯誤。D項中的氨水為弱電解質(zhì),所以反應熱小于中和熱。

答案: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學習興趣小組探究廢干電池(鋅筒內(nèi)填有炭粉、MnO2、NH4Cl等的糊狀物)的回收利用,并用回收的物質(zhì)進行如下實驗.
I.(1)從廢干電池中提取NH4Cl.
①利用該糊狀物提取NH4Cl前兩步的操作為:a.溶解   b.
 

②甲同學設想:將分離出的NH4Cl溶液蒸發(fā)、結晶、灼燒,就可以制得純凈的NH4Cl.
請對甲同學的方案作出評價并說明理由:
 

(2)制取氨氣.
①乙同學要制備并收集到純凈的氨氣,下列各反應及操作中合理的是
 

a.將氯化銨固體加熱分解            b.將濃氨水滴入氫氧化鈉固體中
c.將氫氧化鈉固體加入濃氨水中      d.將氯化銨濃溶液滴入氫氧化鈉固體中
②乙同學認為將集氣瓶正放在桌上(如圖1所示),就可以收集到純凈的氨氣.
精英家教網(wǎng)
你若認為可行,請說明其操作:
 

你若認為不可行,請說明其理由:
 

Ⅱ.丙同學利用上面得到的氨氣制取氨水并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
(3)為探究NH3?H2O是否是弱電解質(zhì).
丙該同學設計方案如下:①將1.12L(標況)NH3完全溶于水,配得溶液500mL;②
 
;③分析數(shù)據(jù),即可得出結論.
請把最簡單的實驗步驟②,填寫在上面的空格中.
(4)探究氨水與鹽酸的反應過程.
丙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向25mL上述氨水中逐滴滴加同濃度的鹽酸,測定反應過程中溶液pH并繪制其pH變化曲線(如圖2).請回答:
①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時的pH點應是
 
(填A或B或D),②此時溶液中c(NH3?H2O)+c(NH4+)=
 
mol?L-1,③溶液中各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學習興趣小組探究廢干電池(鋅筒內(nèi)填有炭粉、MnO2、NH4Cl等的糊狀物)的回收利用,并用回收的物質(zhì)進行如下實驗。

I.(1)從廢干電池中提取NH4Cl。

① 利用該糊狀物提取NH4Cl前兩步的操作為:a.溶解   b         。

② 甲同學設想:將分離出的NH4Cl溶液蒸發(fā)、結晶、灼燒,就可以制得純凈的NH4Cl。請對甲同學的方案作出評價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制取氨氣。

① 乙同學要制備并收集到純凈的氨氣,下列各反應及操作中合理的是        

a.將氯化銨固體加熱分解            b.將濃氨水滴入氫氧化鈉固體中

c.將氫氧化鈉固體加入濃氨水中      d.將氯化銨濃溶液滴入氫氧化鈉固體中

② 乙同學認為將集氣瓶正放在桌上(如圖所示),就可以收集到純凈的氨氣。

 你若認為可行,請說明其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若認為不可行,請說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丙同學利用上面得到的氨氣制取氨水并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

(3)為探究NH3?H2O是否是弱電解質(zhì)。

丙同學設計方案如下:① 將1.12L(標況)NH3完全溶于水,配得溶液500mL;

                                                     ;③分析數(shù)據(jù),即

可得出結論。

請把最簡單的實驗步驟②,填寫在上面的空格中。

(4)探究氨水與鹽酸的反應過程。

丙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向25mL上述氨水中逐滴滴加同濃度的鹽酸,測定反應過程中溶液pH并繪制其pH變化曲線(如圖)。請回答:

①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時的pH點應是_________

(填A或B或D),此時溶液中c(NH3?H2O)+c(NH4+)=______mol?L-1,溶液中

各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III.請參與探究

(5)請完成以下探究實驗報告。

【探究課題】比較在25℃、0.1mol?L-1的NH3?H2O溶液和0.1mol?L-1的NH4Cl溶液中,NH3?H2O的電離程度與NH4+水解程度的相對大小。

【探究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酸(CH2O2),俗稱蟻酸,結構式為: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分析甲酸的組成和結構后,對甲酸的性質(zhì)提出如下猜想并設計了相關實驗加以驗證:
猜想I:甲酸具有酸性;
實驗I:在甲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猜想II:甲酸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實驗II:(步驟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 )請你再設計出至少2個實驗方案來驗證甲酸的酸性:
測定pH或滴加Na2CO3溶液、
測定pH或滴加Na2CO3溶液、
或將甲酸滴加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或將甲酸滴加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
(2)請你進一步設計實驗方案證明甲酸是弱酸:
測定HCOONa溶液的pH;或將等pH的HCOOH溶液和HCl溶液稀釋相同倍數(shù),測其pH的變化;或比較等濃度甲酸和鹽酸的導電性等;
測定HCOONa溶液的pH;或將等pH的HCOOH溶液和HCl溶液稀釋相同倍數(shù),測其pH的變化;或比較等濃度甲酸和鹽酸的導電性等;

(3)依如圖所示的實驗,加熱20分鐘后并沒有出現(xiàn)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預期的化學反應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HCOOH+2Ag(NH32OH
水浴
2H2O+2Ag+4NH3↑+CO2
HCOOH+2Ag(NH32OH
水浴
2H2O+2Ag+4NH3↑+CO2
,請你從理論上簡單解釋實驗中沒有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
由于羥基對醛基的影響,導致甲酸中的醛基不具有典型醛基的性質(zhì);羧基中C原子和2個O原子之間形成1個大л鍵,而使甲酸分子中的醛基性質(zhì)不太典型;或答稀氨水量不足,使甲酸與銀氨溶液混合后仍顯酸性;
由于羥基對醛基的影響,導致甲酸中的醛基不具有典型醛基的性質(zhì);羧基中C原子和2個O原子之間形成1個大л鍵,而使甲酸分子中的醛基性質(zhì)不太典型;或答稀氨水量不足,使甲酸與銀氨溶液混合后仍顯酸性;

(4)在仔細分析甲酸分子組成元素的基礎上,請你再提出一個甲酸在濃硫酸作用下可能具有的性質(zhì)的猜想是
甲酸在濃硫酸的作用下脫水生成CO和H2O;
甲酸在濃硫酸的作用下脫水生成CO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汕頭二模)甲酸(CH2O2),俗稱蟻酸,結構式為: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分析甲酸的組成和結構后,對甲酸的性質(zhì)提出如下猜想并設計了相關實驗加以驗證:
猜想I:甲酸具有酸性;
實驗I:在甲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猜想II:甲酸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實驗II:操作過程如右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再設計出至少2個實驗方案來驗證甲酸的酸性:
測定pH或滴加Na2CO3溶液
測定pH或滴加Na2CO3溶液
、
或將甲酸滴加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或將甲酸滴加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
(2)請你進一步設計實驗方案證明甲酸是弱酸
測定HCOONa溶液的pH;或將等pH的HCOOH溶液和HCl溶液稀釋相同倍數(shù),測其pH的變化;或比較等濃度甲酸和鹽酸的導電性等
測定HCOONa溶液的pH;或將等pH的HCOOH溶液和HCl溶液稀釋相同倍數(shù),測其pH的變化;或比較等濃度甲酸和鹽酸的導電性等
;
(3)依右上圖所示的實驗,加熱20分鐘后并沒有出現(xiàn)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出現(xiàn)銀鏡
出現(xiàn)銀鏡
,請你從理論上簡單解釋實驗中沒有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
由于羥基對醛基的影響,導致甲酸中的醛基不具有典型醛基的性質(zhì);羧基中C原子和2個O原子之間形成1個大л鍵,而使甲酸分子中的醛基性質(zhì)不太典型;或答稀氨水量不足,使甲酸與銀氨溶液混合后仍顯酸性
由于羥基對醛基的影響,導致甲酸中的醛基不具有典型醛基的性質(zhì);羧基中C原子和2個O原子之間形成1個大л鍵,而使甲酸分子中的醛基性質(zhì)不太典型;或答稀氨水量不足,使甲酸與銀氨溶液混合后仍顯酸性
;
(4)在仔細分析甲酸分子組成元素的基礎上,請你再提出一個甲酸在濃硫酸作用下可能具有的性質(zhì)的猜想并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你的猜想:
①你提出的猜想是
甲酸在濃硫酸的作用下脫水生成CO和H2O
甲酸在濃硫酸的作用下脫水生成CO和H2O
;
②你設計的實驗方案是:

實驗方案請參考如下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