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人已經(jīng)研究過.文獻資料上有記載的.只是對分析者來說是未知的物料. 2,前人也未研究過.全新的物料.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文獻資料顯示某地區(qū)的酸雨主要為硫酸型和鹽酸型酸雨.某興趣小組對酸雨進行實驗研究.
(1)提出合理的假設:
該酸雨中的溶質除H2SO4、HCl外,該小組同學根據(j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預測主要溶質還一定有
 

(2)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以上假設.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限選試劑及儀器:鹽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試液、品紅溶液、燒杯、試管、膠頭滴管.
實  驗  步  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取適量酸雨于A、B兩支潔凈試管中,待用 /
步驟2:往A試管中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靜置,過濾 /
步驟3:取少量步驟2得到的濾渣加入鹽酸
 
步驟4:
 
 
步驟5:
 
 
(3)酸雨部分組成測定:
①滴定:準確量取25.00mL該酸雨于錐形瓶中,加入幾滴淀粉溶液,將0.02000mol?L-1碘水裝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其終點現(xiàn)象為
 
,記錄數(shù)據(jù),重復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V mL.
②計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為
 
(只列出算式,不做運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江蘇一模)氫、氮、氧三種元素可以分別兩兩組成如氮氧化物、氮氫化物和氫氧化物等,科學家們已經(jīng)研究和利用其特殊性質開發(fā)其特有的功能.
(1)肼(N2H4)的制備方法之一是將NaClO溶液和NH3反應制得,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ClO+2NH3=N2H4+NaCl+H2O
NaClO+2NH3=N2H4+NaCl+H2O

(2)肼可作為火箭發(fā)動機的燃料,NO2為氧化劑,反應生成N2和水蒸氣.
N2+2O2(g)=2NO2(g);△H=+67.7kJ?mol-1
N2H4+O2(g)=N2(g)+2H2O(g);△H=-534kJ?mol-1
寫出肼和NO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1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1

(3)肼-空氣燃料電池是一種堿性燃料電池,電解質溶液是20%~30%的氫氧化鉀溶液.該電池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N2H4+4OH--4e-=N2+4H2O
N2H4+4OH--4e-=N2+4H2O

(4)過氧化氫的制備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D
D
(填序號).
A.BaO2+H2SO4═BaSO4↓+H2O2
B.2NH4HSO4
 電解 
.
 
(NH42S2O8+H2↑;(NH42S2O8+2H2O═2NH4HSO4+H2O2
C.CH3CHOHCH3+O2→CH3COCH3+H2O2
D.乙基蒽醌法見圖1
(5)根據(jù)本題(4)中B選項的方法,若要制得1mol H2O2,電解時轉移電子數(shù)為
2NA
2NA

(6)某文獻報導了不同金屬離子及其濃度對雙氧水氧化降解海藻酸鈉溶液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2、圖3所示.

注:以上實驗均在溫度為20℃、w(H2O2)=0.25%、pH=7.12、海藻酸鈉溶液濃度為8mg?L-1的條件下進行.圖2中曲線a:H2O2;b:H2O2+Cu2+;c:H2O2+Fe2+;d:H2O2+Zn2+;e:H2O2+Mn2+;圖3中曲線f:反應時間為1h;g:反應時間為2h;兩圖中的縱坐標代表海藻酸鈉溶液的粘度(海藻酸鈉濃度與溶液粘度正相關).
由上述信息可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
B
(填序號).
A.錳離子能使該降解反應速率減緩
B.亞鐵離子對該降解反應的催化效率比銅離子低
C.海藻酸鈉溶液粘度的變化快慢可反映出其降解反應速率的快慢
D.一定條件下,銅離子濃度一定時,反應時間越長,海藻酸鈉溶液濃度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資料:(1)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呈淡黃色;(2)KMnO4在酸性條件的還原產(chǎn)物為Mn2+.某課題組為探究草酸亞鐵晶體的化學性質,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探究.
(1)向盛有草酸亞鐵晶體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蕩,發(fā)現(xiàn)溶液顏色逐漸變?yōu)樽攸S色,并檢測到CO2生成.這說明草酸亞鐵晶體具有
 
(填“氧化性”、“還原性”或“堿性”).若反應中消耗1mol FeC2O4?2H2O,則參加反應的KMnO4
 
mol.
(2)資料表明: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到一定溫度時,草酸亞鐵晶體可完全分解,生成幾種氧化物,殘留物為黑色固體.課題組根據(jù)課本上所介紹的鐵的氧化物的性質,對黑色固體的組成提出如下假設,請你完成假設二和假設三:
假設一:全部是FeO;假設二:
 
;假設三:
 

(3)為驗證上述假設一是否成立,課題組進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請你完成下表中內(nèi)容.
實驗步驟(不要求具體的操作過程) 預期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
取少量黑色固體,
 
 
精英家教網(wǎng)[定量研究]課題組在文獻中查閱到,F(xiàn)eC2O4?2H2O受熱分解時,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寫出加熱到400℃時,F(xiàn)eC2O4?2H2O晶體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jù)圖象,如有1.0g草酸亞鐵晶體在坩堝中敞口充分加熱,最終殘留黑色固體的質量大于0.4g.某同學由此得出結論:假設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該同學的結論
 
(填“同意”或“不同意”),并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氯化銅是一種廣泛用于生產(chǎn)顏料、木材防腐劑等的化工產(chǎn)品.某研究小組用粗銅(含雜質Fe)按如圖1所示流程制備氯化銅晶體(CuCl2?2H20).

(1)實驗室采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可將粗銅與Cl2反應轉化為固體1(部分儀器和夾持裝置已略去).
①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MnO2+4H++2Cl-
  △  
.
 
Mn2++Cl2↑+2H2O
MnO2+4H++2Cl-
  △  
.
 
Mn2++Cl2↑+2H2O

②有同學認為應在濃硫酸洗氣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裝胃,你認為是否必要
(填“是”或“否”).
(2)試劑X用以除去雜質,X可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cd
cd
(填序號).
a. NaOH   b.NH3?H2O  c.CuO  d.Cu2(OH)2CO3  e.CuSO4
(3)在溶液2轉化為CuCl2?2H2O的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溶液顏色出藍色變?yōu)榫G色.小組同學欲探究其原因.
己知:在氯化銅溶液中有如下轉化關系:
Cu(H2O)42+(aq)(藍色)+4Cl-(aq)?CuCl42-(aq)(黃色)+4H2O(l)
①上述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是K=
c(CuCl 42-  )
c[Cu(H2O) 42- ]?c4(Cl-)
c(CuCl 42-  )
c[Cu(H2O) 42- ]?c4(Cl-)
.若增大氯離子濃度,K值(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不變
不變

②取氯化銅晶體配制成藍綠色溶液Y,進行如下實驗,其中能證明CuCl2溶液中有上述轉化關系的是(填序號)
abc
abc

a.將Y稀釋,發(fā)現(xiàn)溶液呈藍色
b.在Y中加入NaCl固體,溶液變?yōu)榫G色
c.取Y進行電解,溶液顏色最終消失
(4)如圖3所示,用石墨電極電解CuCl2溶液,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陰極碳棒上有紅色和白色兩種顏色的固體析出.有關文獻資料表明,在銅和銅的化合物中Cu為紫紅色,Cu2O為紅色,CuCl為白色,它們都不溶于水.
①小組同學將陰極碳棒洗滌干凈并干燥后,放入玻璃管中,按如圖4所示連接裝置.排凈裝置中的空氣后,充分加熱,并將一張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置于裝置末端的導管口附近.實驗中發(fā)現(xiàn),碳棒上的白色物質消失,紅色物質依然存在;無色硫酸銅不變色,藍色石蕊試紙變?yōu)榧t色.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uCl+H2
  △  
.
 
2Cu+2HCl
2CuCl+H2
  △  
.
 
2Cu+2HCl

②電解CuCl2溶液時,陰極發(fā)生反應的電極方程式為
Cu2++2e-=Cu;Cu2++Cl-+e-=CuCl
Cu2++2e-=Cu;Cu2++Cl-+e-=Cu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文獻資料顯示某地區(qū)的酸雨主要為硫酸型和鹽酸型酸雨.某興趣小組對酸雨進行實驗研究.
(1)提出合理的假設:該酸雨中的溶質除H2SO4、HC1外,該小組同學根據(j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預測主要溶質還一定有
 

(2)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以上假設.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限選試劑及儀器:鹽酸、硝酸、BaC1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試液、品紅溶液、燒杯、試管、膠頭滴管.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取適量酸雨于A、B兩支潔凈試管中,待用 無明顯現(xiàn)象
步驟2:往A試管中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靜置,過濾 有白色沉淀
步驟3:取少量步驟2得到的濾渣加入過量鹽酸 濾渣不能完全溶解,說明酸雨中含有硫酸
步驟4:取適量步驟2得到的濾液,
 
 
步驟5:往B試管中加入
 
,振蕩
 
(3)酸雨部分組成測定:
①標準溶液配制:實驗室用1.000mol?L-1較濃的碘水配制250mL  0.02000mol?L-1的碘水溶液,所用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和吸量管(一種能精確量取一定體積液體的儀器)外,還需
 

②滴定:準確量取25.00mL該酸雨于錐形瓶中,加入幾滴
 
溶液作指示劑,將0.02000mol?L-1碘水裝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終點現(xiàn)象為
 
,記錄數(shù)據(jù),重復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VmL.
計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為
 
(只列出算式,不做運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