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若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其中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前后固體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shù)將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2)待固體完全反應后通過以下四步實驗操作回收二氧化錳。正確操作的先后順序是
(填寫選項序號)。
a.烘干 b.溶解 c.洗滌 d. 過濾
(3)過濾、蒸發(fā)時都需用到的儀器是 (填序號)。
A.酒精燈 B.燒杯 C.玻璃棒 D.漏斗 E.量筒
(4)小麗想要用回收的氯化鉀配制50 g 10℅的氯化鉀溶液。
配制該溶液的操作步驟
①計算:需要氯化鉀固體的質量為 g,水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
②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所需固體,再用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將稱得的氯化鉀固體放入燒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
攪拌;
④裝瓶:將配制的溶液倒入試劑瓶,并貼上標簽。請在裝有所配制溶液的試
劑瓶(見右圖)標簽上標明相應信息。
(5)如下圖所示,已知一定質量分數(shù)、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鉀溶液與一定質量的鹽酸恰好
完全反應。求算反應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裝置序號,下同),不選擇裝置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選用的收集裝置是E或 。主要的實驗步驟有:①加熱 ②裝藥品并固定
試管 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⑤停止加熱 ⑥將導管從水
槽中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_____________ (用序號表示)。
(1)酒精燈(2)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只答一點給分)
|
32.(5分)32.(5分)某化學小組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1)根據(jù)右圖回答問題。
①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將紅磷改為木炭,反應結束后降至室溫,打開止水夾,燒杯
中的水不倒吸入集氣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四硫化鈉(Na2S4)固體可替代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反應原理為:2Na2S4+O2+2H2O 8S↓+4NaOH(氫氧化鈉)。
小資料:四硫化鈉(Na2S4)與氧氣、水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固體硫(S)和易溶于水
的氫氧化鈉。
【實驗過程】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鈉固體加入試管中,再加入適量的水,迅速塞緊橡膠塞,充分振蕩。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h1(如圖1所示)。
圖1 圖2
②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如圖2所示),拔下橡膠塞,觀察到__________,塞緊橡膠塞。將試管取出,倒轉過來,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h2。理論上h2∶h1= 。
③按照①和②再重復實驗2次。3次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h1/cm | 11.0 | 11.4 | 11.6 |
h2/cm | 8.7 | 9.1 | 9.2 |
根據(jù)第3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 %(結果精確到 0.1%)。
(1)①4P + 5O 2 2P2O5
②因為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集氣瓶內(nèi)氣體體積不變,瓶內(nèi)氣體壓強沒有明顯變
化,所以,當打開止水夾時水不會吸入到集氣瓶中。
(2)②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至液面高度不再改變 79∶100(或4∶5) ③ 20.7
33.(8分)某興趣小組同學閱讀課外資料得知:很多因素都能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度。于是,
同學們探究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度的某種因素。
【實驗過程】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 |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 MnO2的質量 | 測量數(shù)據(jù) |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實驗分析】
(1)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格中的“測量數(shù)據(jù)”的指的是:相同時間內(n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實驗中,測量O2體積的裝置是________(填編號)。
【實驗結論】
在相同條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評價】
(1)甲同學提出在上述實驗中測量______________同樣能得出相同的結論。
(2)乙同學提出用右圖裝置進行實驗,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實驗反思】
除了上述因素會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度外, ___________(寫
一種)也會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度,你的實驗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g | 70.6 | 73 | 75.4 | 78 | 81 | 85 | 88 | ? | 95 | 98 | 103 |
指標項目 | 優(yōu)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外觀 | 白色結晶,無可見機械雜質 | 無可見機械雜質 | |
氮(N)含量 | ≥21.0% | ≥20.7% | ≥20.5% |
|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