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已知實驗室制取氣體丙的表達式為:甲 == 丙↑+ 丁.且氣體丙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則不應選擇下列何種裝置和收集方法 ( ) A.制CO2裝置和排水法收集 B.制CO2裝置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C.制O2裝置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D.制O2裝置和排水法收集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1所示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適用于液體和固體反應或液體和液體反應制取氣體,該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活塞控制液體的加入量,從而控制生成氣體的速度和總量,達到隨開隨制,隨關隨停的效果.
試根據該裝置的特點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濃硫酸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熱量.某同學用濃硫酸和濃鹽酸制取HCl氣體,則反應物A應為
濃硫酸
濃硫酸
(填濃硫酸或濃鹽酸).
(2)已知氨氣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中大約能溶解700體積的氨氣,所得的水溶液稱為氨水,發(fā)生如下反應:
NH3+H2O
大部分
NH3?H2O
小部分
NH4++OH-,氨水中主要溶質微粒是NH3?H2O,NH3?H2O不穩(wěn)定,受熱條件下易分解放出氨氣.另外,上述反應可逆反應(即在相同條件下能同時向左右兩個方向進行的反應),增加反應物的濃度,能促使反應向右進行,增加產物的濃度,能促使反應向左進行.某同學用濃氨水和另一種固體物質制取氨氣,反應物A為濃氨水,反應物B為
NaOH
NaOH
固體,用該方法制取氨氣的原理為
氨水
NaOH溶解放熱
氨氣+水
氨水
NaOH溶解放熱
氨氣+水
(用文字表述).
(3)草酸晶體與濃硫酸共熱可得CO2、CO和水蒸氣的混合氣體,化學方程式如下:H2C2O4
H2SO4
CO2↑+CO↑+H2O.若用圖2所示的發(fā)生裝置進行實驗,還需要添加的儀器有酒精燈、鐵圈和
帶導管的橡皮塞
帶導管的橡皮塞
.某同學為檢驗混合氣體中的CO,將所得混合氣體依次通過乙、丙、甲、丙,尾氣點燃,其中第一次通過丙的作用是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所示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適用于液體和固體反應或液體和液體反應制取氣體,該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活塞控制液體的加入量,從而控制生成氣體的速度和總量,達到隨開隨制,隨關隨停的效果.
試根據該裝置的特點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濃硫酸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熱量.某同學用濃硫酸和濃鹽酸制取HCl氣體,則反應物A應為______(填濃硫酸或濃鹽酸).
(2)已知氨氣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中大約能溶解700體積的氨氣,所得的水溶液稱為氨水,發(fā)生如下反應:
NH3+H2O數學公式NH3?H2O數學公式NH4++OH-,氨水中主要溶質微粒是NH3?H2O,NH3?H2O不穩(wěn)定,受熱條件下易分解放出氨氣.另外,上述反應可逆反應(即在相同條件下能同時向左右兩個方向進行的反應),增加反應物的濃度,能促使反應向右進行,增加產物的濃度,能促使反應向左進行.某同學用濃氨水和另一種固體物質制取氨氣,反應物A為濃氨水,反應物B為______固體,用該方法制取氨氣的原理為______(用文字表述).
(3)草酸晶體與濃硫酸共熱可得CO2、CO和水蒸氣的混合氣體,化學方程式如下:H2C2O4數學公式CO2↑+CO↑+H2O.若用圖2所示的發(fā)生裝置進行實驗,還需要添加的儀器有酒精燈、鐵圈和______.某同學為檢驗混合氣體中的CO,將所得混合氣體依次通過乙、丙、甲、丙,尾氣點燃,其中第一次通過丙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所示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適用于液體和固體反應或液體和液體反應制取氣體,該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活塞控制液體的加入量,從而控制生成氣體的速度和總量,達到隨開隨制,隨關隨停的效果.
試根據該裝置的特點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濃硫酸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熱量.某同學用濃硫酸和濃鹽酸制取HCl氣體,則反應物A應為    (填濃硫酸或濃鹽酸).
(2)已知氨氣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中大約能溶解700體積的氨氣,所得的水溶液稱為氨水,發(fā)生如下反應:
NH3+H2ONH3?H2ONH4++OH-,氨水中主要溶質微粒是NH3?H2O,NH3?H2O不穩(wěn)定,受熱條件下易分解放出氨氣.另外,上述反應可逆反應(即在相同條件下能同時向左右兩個方向進行的反應),增加反應物的濃度,能促使反應向右進行,增加產物的濃度,能促使反應向左進行.某同學用濃氨水和另一種固體物質制取氨氣,反應物A為濃氨水,反應物B為    固體,用該方法制取氨氣的原理為    (用文字表述).
(3)草酸晶體與濃硫酸共熱可得CO2、CO和水蒸氣的混合氣體,化學方程式如下:H2C2O4CO2↑+CO↑+H2O.若用圖2所示的發(fā)生裝置進行實驗,還需要添加的儀器有酒精燈、鐵圈和    .某同學為檢驗混合氣體中的CO,將所得混合氣體依次通過乙、丙、甲、丙,尾氣點燃,其中第一次通過丙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條件進行如下探究實驗.
(1)已知2KClO3
MnO2
.
2KCl+3O2↑,CuO也可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甲同學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設計了以下對比試驗:
I.將xgKClO3與1.0gMnO2均勻混合加熱      II.將3.0gKClO3與1.0gCuO均勻混合加熱
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O2的快慢.
①I中x的值為
3.0
3.0
;②II中的CuO與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為
CuO+2HCl=CuCl2+H2O
CuO+2HCl=CuCl2+H2O

(2)乙同學探究了影響雙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種因素,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雙氧水的質量 雙氧水的濃度 MnO2的質量 相同時間內產生O2的體積
I 50.0g 1% 0.1g 9mL
II 50.0g 2% 0.1g 16mL
III 50.0g 4% 0.1g 31mL
【數據處理及結論】
①本實驗中,測量O2體積的裝置是
C
C
(填編號).

②實驗結論:在相同條件下,
雙氧水濃度越大
雙氧水濃度越大
,雙氧水分解得快.
③丙用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通過比較
相同時間天平讀數差值大小
相同時間天平讀數差值大小
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3)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O2,完全反應后的固體殘渣,經以下四步實驗操作,可回收得到較純凈的二氧化錳(殘渣中只有二氧化錳難于水).正確操作的先后順序是
bcda
bcda
(填寫選項符號).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4)某同學根據所學知識設計了一個自動加液過濾裝置:在普通過濾裝置的漏斗上安裝一個自動加液裝置(圖3).使用時,濾液不會溢出,過濾又較快,整個過程無須人照顧.自動加液裝置中A管為“液體流出管”,B管為“空氣導入管”. A管上口高出B管口約1cm.試回答問題:A管上口高出B管上口的理由是
便于達到“自動過濾”的目的;若A管上口低于B管上口或與B管上口平齊都不能實現“自動過濾”的目的
便于達到“自動過濾”的目的;若A管上口低于B管上口或與B管上口平齊都不能實現“自動過濾”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條件進行如下探究實驗.
(1)已知2KClO3
MnO2
.
2KCl+3O2↑,CuO也可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甲同學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設計了以下對比試驗:
I.將xgKClO3與1.0gMnO2均勻混合加熱      II.將3.0gKClO3與1.0gCuO均勻混合加熱
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O2的快慢.
①I中x的值為______;②II中的CuO與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
(2)乙同學探究了影響雙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種因素,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雙氧水的質量 雙氧水的濃度 MnO2的質量 相同時間內產生O2的體積
I 50.0g 1% 0.1g 9mL
II 50.0g 2% 0.1g 16mL
III 50.0g 4% 0.1g 31mL
【數據處理及結論】
①本實驗中,測量O2體積的裝置是______(填編號).

精英家教網

②實驗結論:在相同條件下,______,雙氧水分解得快.
③丙用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通過比較______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3)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O2,完全反應后的固體殘渣,經以下四步實驗操作,可回收得到較純凈的二氧化錳(殘渣中只有二氧化錳難于水).正確操作的先后順序是______(填寫選項符號).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4)某同學根據所學知識設計了一個自動加液過濾裝置:在普通過濾裝置的漏斗上安裝一個自動加液裝置(圖3).使用時,濾液不會溢出,過濾又較快,整個過程無須人照顧.自動加液裝置中A管為“液體流出管”,B管為“空氣導入管”. A管上口高出B管口約1cm.試回答問題:A管上口高出B管上口的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