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 )課本中有一幅彩圖,其內容是一只漂亮的小鳥和水中的金魚生活在“一起”,制作這個鳥籠的高分子薄膜必須具備的性質是
A、絕熱 B、透氣 C、導電 D、透水
1、( )通過觀察蠟燭的燃燒以及對燃燒產物的實驗探究,得出正確的結論是
①燃燒時發(fā)光、發(fā)熱 ②蠟燭燃燒時有水霧生成 ③火焰的溫度最高處是外焰 ④蠟燭先熔化再燃燒 ⑤熄滅時蠟燭冒白霧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③④⑤ C、只有④ D、①②③④
2.現(xiàn)有20%的硝酸鉀溶液,2%的硝酸鉀溶液,硝酸鉀固體和水。請選用上述不同物質配制10%的硝酸鉀溶液,將用量的最簡整數比填入下表相應的位置。
|
20%硝酸鉀溶液 |
2%硝酸鉀溶液 |
硝酸鉀固體 |
水 |
示 例 |
4 |
7 |
|
|
方案1 |
|
|
|
|
方案2 |
|
|
|
|
方案3 |
|
|
|
|
1.在農業(yè)生產上,有時用質量分數為10%-20%的食鹽溶液來選種。現(xiàn)有NaC1質量分數為30%的食鹽水60g,與NaC1質量分數為10%的溶液混合來配制溶液中NaC1質量分數為15%的選種液,則配制這樣的選種液需NaC1質量分數為10%的食鹽溶液多少克?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如果有多種因素同時影響某一實驗結果,當我們要探究其中的一種因素時,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以探究此種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完成實驗探究:哪些因素影響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質的種類
在實驗中要改變的因素是:溶質的種類
要保持不變的因素是:溫度
操作步驟:在常溫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餾水,分別加入①、②、③3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NaC1、KNO3、Ca(OH)2TK 2g,振蕩,觀察各物質的溶解情況。
實驗現(xiàn)象:試管①中有少量NaC1未溶,試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試管③中有多量Ca(OH)2未溶。
實驗結論:在 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不同種類固體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溫度(以KNO3為例)
在實驗中要改變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變的因素是:溶質的種類(KNO3)
操作步驟: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餾水,分別加入①、②、③3支試管中,再各加入5Gkno3晶體,將試管①保持在常溫下,將試管②加熱并保持在40℃,將試管③加熱并保持在60℃,振蕩,觀察各試管中KNO3的溶解情況。
實驗現(xiàn)象:試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試管②中有少量KNO3未溶,試管③中KNO3 全部溶解。
實驗結論:在不同溫度下,固體、物質(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兩瓶試劑瓶中分別盛放蒸餾水和食鹽溶液,試分別用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分別鑒別出來。
5.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是C3H8)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如下所示:
CH4+2O2 = CO2+2H2O C3H8+5O2=3CO2+4H2O
現(xiàn)在一套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為保證燃料充分燃燒,應采取的措施是( )
A.減少空氣的進入量,增大液化石油的進入量
B.增大空氣的進入量,減少液化石油氣的進入量
C.增大空氣的進入量,也增大液化石油氣的進入量
D.同時減少空氣、液化石油氣的進入量
1.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q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堿產地之一,每年的10月至來年的4月為天然堿的開采期,這時,人們砸開湖面上的冰層,深入湖底撈取“堿塊”,稱之為“破冰取堿”。試簡要解釋其中的道理。
8.(1)圖4-3為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t℃時,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液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
(2)溫度高于t℃時,將等質量a、b的飽和溶液同時從相同的溫度降至t℃,析出晶體的質量關系 是a b(填大于、等于、小于);
(3)t℃時,將接近飽和的a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若要求溶液的質量不發(fā)生改變,可采取的方法是 ;若要求溶液的溫度不改變,可采取的方法是
。
|
7.根據你的日常生活的經驗,你能想到哪些可能影響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寫出其中兩項,并預測此因素對食鹽溶解速率的影響。
因素② ,你的預測 ,
因素① ,你的預測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