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和諧社會是對某種以人為本的彼此合作寬容而沒有沖突的社會形態(tài)的溢美稱謂.也是人類社會一直競逐不息的理想追求.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兩位東西方先哲為建設理想社會分別提出了什么主張這些主張對當時社會關系的認識有何明顯缺陷? 圖一 孔子 亞里士多德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A   2、D  3、A   4、D  5、B   6、B  7、B   8、D   9、C   10、D  

11、C  12、D  13、D  14、B  15、B  16、A  17、C   18、A  19、C  20、C

21、(1)影響:有利于穩(wěn)定政治秩序,鞏固了西周的統(tǒng)治(2分)

    原因:經濟基礎變化(奴隸制經濟崩潰封建經濟的發(fā)展);依靠血緣關系維持的政治聯(lián)系難以持久。(2分)

(2)制度:郡縣制度。(1分)

影響: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或促進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促進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3分)

(3)同:郡縣制;異:西漢同時實行分封制(2分)

(4)說明: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總會有一過程,一種新的制度的確立總不會一帆風順。 (2分)

22、(1)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的出現(xiàn);運河的修建和輪船的改進;跨洲鐵路的修建;世界通訊網(wǎng)絡的形成。(4分)

    (2)問題: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財富均有大幅度增加;但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差距加大。(2分)

    原因:科技水平的差距;發(fā)達國家在全球化中起主導作用。(2分)

    (3)三個節(jié)奏:i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3分)

經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順應世界潮流,抓住發(fā)展機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1分)

23、1)原則:反對專制,主權在民;實行分權,依法而治(2分)

條件:工場手工業(yè)發(fā)展;自然科學突飛猛進;資產階級革命掌握政權。(3分)

(2)相似:都以暴力斗爭手段推翻專制制度;都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都采用立法形式鞏固革命成果。 (3分)

(3)原因: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1分)

 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3分)

24、(1)文明:西方主要國家所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工業(yè)革命的迅速發(fā)展。(2分)(如答資本主義文明或工業(yè)資本主義文明可得1分)

 表現(xiàn):農奴制度、沙皇專制度。(2分)

(2)1961年農奴制度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2分)

(3)變化:由君主專制改成君主立憲。 (1分)

表現(xiàn):憲法規(guī)定設立帝國議會;由議會協(xié)助天皇行使立法權(1分)

原則:材二是封建等級;材三是近代法律。(2分)

(4)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2分)

25、(1)主張:孔子提出“仁”或”禮””中庸”。(1分)

亞提倡理性,中產階級執(zhí)政,”中道”(1分)

缺陷:模糊了等級差別和階級壓迫(階級差別)。(2分)

(2)孫中山”三民主義”(民生主義/平均地權)。(2分)

原因: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2分)

(3)不同:解放發(fā)展生產力;消滅階級差別和兩極分化,最終共同富裕。 (2分)

認識:中共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只有在中共的領導下,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和諧社會(2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