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轉變?yōu)樾猅細胞
B.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并產生抗體
C.過敏反應是人體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D.人體內的吞噬細胞只參與非特異性免疫過程

分析 1、人體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溶菌酶和吞噬細胞.
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而組成的.
2、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

3、免疫失調引起的疾。
(1)過敏反應: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fā)生的反應.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叫做過敏原.如花粉、油漆、魚蝦等海鮮、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因人而異).
(2)自身免疫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e例: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活愂怯捎谶z傳而使機體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一類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

解答 解:A、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A錯誤;
B、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其中漿細胞能產生抗體,B正確;
C、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反應,C錯誤;
D、人體內的吞噬細胞既參與非特異性免疫過程,也參與特異性免疫過程,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識記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及防衛(wèi)功能,掌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了解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類型及相應的實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圖為人體血糖來源和去向圖示,胰島素促進圖中④⑤⑥ (填編號)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尼古丁是香煙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會增加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對血糖的調節(jié)效力.現根據血糖濃度與胰島素濃度的相互調節(jié)關系,提供以下兩種驗證實驗的思路,請予以補充完成.
實驗材料與儀器:實驗鼠若干,生理鹽水,尼古丁溶液,胰島素溶液,葡萄糖溶液,血糖濃度測定儀,胰島素濃度測定儀,注射器,計時器等.(提示:給藥的方法和劑量、實驗指標檢測的具體操作均不作要求)
(1)糖耐量實驗:
①分組處理:將實驗鼠隨機均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每天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乙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鹽水作為對照,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飼養(yǎng)(3周后,再進行敏感度檢測).
②敏感度檢測:測定兩組鼠(或各鼠)胰島素濃度.然后,給各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并立即開始計時.1小時內每隔15分鐘測定兩組鼠胰島素濃度一次.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③推測:吸煙人群胰島素濃度普遍低于(高于/低于)非吸煙人群.
(2)胰島素耐量實驗:實驗思路與糖耐量實驗基本相同.給兩組鼠注射等量胰島素溶液,2小時內每隔30分鐘測定各鼠的相對血糖濃度,最后統(tǒng)計分析.請預測實驗結果(用坐標曲線圖表示).
(3)影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因素有血糖濃度、神經、激素.(至少答出兩點)胰島素作用的靶細胞為幾乎全身所有細胞
(4)Ⅰ型糖尿病是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Ⅱ型糖尿病是因為人體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減弱,又稱為胰島素抵抗,試分析Ⅱ型糖尿病的成病原因胰島素的結構異常,體內存在胰島素的受體,胰島素受體基因發(fā)生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在生物體內能量的轉換和傳遞中,ATP是一種關鍵的物質.
某同學進行一項實驗,目的是觀察ATP可使離體的、剛剛喪失收縮功能的新鮮骨骼肌產生收縮這一現象,說明ATP是肌肉收縮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①必須待離體肌肉自身的ATP消耗之后,才能進行實驗.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對照的方法,先滴加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觀察肌肉收縮與否以后,再滴加ATP溶液(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體細胞,請根據下列條件判斷:

(1)肯定是單倍體的是D 圖,它是由二倍體的生殖細胞直接發(fā)育形成的. (2)除D外,其它都不是由生殖細胞直接發(fā)育形成,其中肯定是二倍體的是B、C圖.
(3)某植物的基因型為Aaa,它可能是上述的A圖,這類生物是不可育的,其理由是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聯會紊亂,不能正常形成配子.
(4)體細胞為C圖的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有4個染色體組,染色體形態(tài)有4種.
(5)假定A 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來,則A 是單倍體,在生產上用途最廣的是用它進行育種,這種育種的最大的優(yōu)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植物體內的各種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為相似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長素B.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脫落酸D.生長素和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了多種動、植物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得出如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
A.植物根部生長旺盛的部位是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好材料
B.觀察線粒體一般要用甲基綠進行染色,因為這種染色劑是活體染色劑
C.在植物細胞中,葉綠體是可以移動的
D.觀察葉綠體也可以用菠菜稍帶些葉肉細胞的下表皮,因為菠菜下表皮細胞含有大量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利用不同濃度的維生素K2(VK2)培養(yǎng)腫瘤細胞72h后,測定腫瘤細胞凋亡率與細胞凋亡相關基因bcl2和bax的表達情況(以轉錄形成的mRNA相對值表示),結果如下:
VK2/(μmol•L-1010203040
細胞凋亡率/%3.156.3714.7019.3126.42

下列敘述中,最合理的是( 。
A.腫瘤細胞在沒有VK2誘導的情況下不會凋亡
B.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最適VK2濃度為40 μmol/L
C.VK2誘導細胞凋亡可能與bcl2基因表達減弱有關
D.bax基因穩(wěn)定表達使VK2失去誘導細胞凋亡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陜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人體紅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成熟的紅細胞可不斷合成血紅蛋白用于運輸氧氣

B.衰老的紅細胞可發(fā)生細胞核體積增大和核膜內折

C.通過顯微鏡觀察紅細胞的形態(tài)可初步診斷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D.通過測定紅細胞無氧呼吸產生CO2的速率可表示其呼吸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