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三物理答題卡班級 考號 姓名 得分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豐臺區(qū)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4.一列簡諧橫波在時的波形圖如下,若此波的周期為0.2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再經過△t=0.4s質點P向右移動0.8m

B.再經過△t=0.4s質點P仍在自己平衡位置

C.在波的傳播過程中質點QP的振動情況總是相同的

D.再經過△t=0.2s后的波形與t=0時的波形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8實線是某時刻的波形圖象,虛線是經過0.2s時的波形圖象。求:

(1)波傳播的可能距離

(2)可能的周期

(3)可能的波速

 

 

 

 

 

 

 

 

 

西安市第一中學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

 

查看答案和解析>>

(虹口區(qū)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終教學質量測試)拖把是由拖桿和拖把頭構成的擦地工具(如圖)。設拖把頭的質量為,拖桿質量可以忽略;拖把頭與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重力加速度為,某同學用該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時,沿拖桿方向推拖把,拖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當拖把頭在地板上勻速移動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為(       )

A.   B.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遼寧省五校協(xié)作體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物理試題)牛頓以天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引力為依據,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創(chuàng)建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牛頓               (  )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學家關于“吸引力與兩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據地球上一切物體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實,得出物體受地球的引力與其質量成正比,即Fm的結論

C.根據Fm和牛頓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間的引力關系,進而得出Fm1、m2

D.根據大量實驗數據得出了比例系數G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分)在傾角為的長斜面上有一帶風帆的滑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滑塊的質量為m,它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帆受到的空氣阻力方向沿斜面且大小與滑塊下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即.

(1)寫出滑塊下滑速度為v時加速度的表達式;

  (2)寫出滑塊下滑的最大速度的表達式;

(3)若m=2kg, =30°,g取10m/s2,滑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圖線如圖所示,圖中直線是t=0時刻速度圖線的切線。求k的值.

 



孝感高中2009—2010學年度上學期高一期末考試

查看答案和解析>>

1.D  2.B(提示:將汽車的實際速度v0沿繩和垂直于繩方向正交分解,設兩段繩間的夾角為θ,則A的速度為vA=v0sinθ,隨θ的增大而增大,存在向上的加速度,因此處于超重。)3.C(提示:作出此時的速度分解,vy=v0tanθ=gt,而水平位移x=v0t)4.A(提示:設重力的下滑分力為Gx,滑動摩擦力為f,有Gx-f=ma;F-Gx-f=ma,因此F=2Gx) 5.B(提示:碰撞過程系統(tǒng)內力遠大于外力,認為動量守恒。碰后向左運動,說明碰前系統(tǒng)總動量向左。)6.D 7.D(提示:小球和彈簧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脫離彈簧前,重力和彈力等大的平衡位置小球動能最大,從該平衡位置到脫離彈簧過程,小球動能減小,彈性勢能減小,小球機械能增大。)8.C(提示:根據完全非彈性碰撞結論,碰撞過程的動能損失相同。第一次系統(tǒng)初動能較小,因此末動能也較小。)9.D(提示:小球運動過程機械能守恒,設該機械能為E。以圓環(huán)最低點處為重力勢能參考平面,園的直徑為D,則任意直徑兩端處兩球的重力勢能之和為mgD恒定,因此動能之和也恒定。)10.D(提示:此時刻P振動方向向下,因此波沿x負向傳播;如右圖所示,P點和P´點的振動情況總是相同的,P´與Q平衡位置間的距離小于半個波長,因此它們瞬時速度的方向可能同向可能反向,瞬時加速度的方向也可能同向可能反向。)11.C(提示:木板和物塊的速度圖線所圍面積表示它們相對滑動的距離,即木板的最小長度。)12.C(提示:第一階段物體的位移s1恰好等于物體和傳送帶間相對移動的距離d。摩擦生熱Q=fd,物塊機械能增加ΔE=fs1。)

13.⑴8km/s ⑵40m/s  14.⑴A ⑵2v ⑶3mv15.⑴9N;⑵0.125 

16.⑴3mg;⑵2d;⑶3m(提示:帶電質點在電場外自由落體位移為2d,接著在電場內勻減速運動位移為d,兩段平均速度相同,時間與位移成正比。自由落體運動時間,因此帶電質點在電場內運動時間,電場力沖量

17.⑴1.4×103W(提示:)  ⑵1.3×104W(提示:P2=P11) ⑶7.5×103W(提示:P3=P2η2t/T)

18.⑴(提示:A、B兩車相碰后瞬間的共同速度是,

然后A、B兩車整體和物塊C發(fā)生完全非彈性碰撞,系統(tǒng)損失的動能就是Q。)

v0<v<v0(提示:由知,A車的初速度v∝。若物塊C剛好相對滑行到A車右端,對應的摩擦生熱Q1=2Q,對應的v1=v0;若物塊C剛好相對滑行到A車左端,對應的摩擦生熱Q2=6Q,對應的v2=v0。)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