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氣的化學性質由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氯元素的性質如何?進而能否預測氯氣的化學性質又怎樣?為什么? .① 與金屬單質的反應:與鈉反應方程式 .現(xiàn)象是 .與鐵反應方程式 .現(xiàn)象是 .與銅反應方程式 .現(xiàn)象是 .② 與氫氣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反應現(xiàn)象: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氯氣與氫氣的爆炸實驗 .③Cl2 和紅磷反應:化學方程式: .反應現(xiàn)象 . 結論:分析以上反應中氯元素價態(tài)的變化也可得知:氯氣是一種強氧化性物質.常氧化劑.思考:在初中我們是如何定義燃燒的?現(xiàn)在通過氫氣與氯氣的燃燒實驗.你有什么新的認識?④與水的反應: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說明:氯氣與水反應很微弱.且未可逆反應.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
研究物質結構是為更好的掌握物質的性質.
(1)第四周期過渡元素在性質上存在一些特殊性,在前沿科技中應用廣泛.
①銅為第四周期過渡元素,其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為______,請解釋金屬銅能導電的原因______.
②金屬鎳粉在CO氣流中輕微加熱,生成液態(tài)Ni(CO)4分子.423K時,Ni(CO)4分解為Ni和CO,從而制得高純度的Ni粉.試推測Ni(CO)4易溶于下列______.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鎳溶液
③在硫酸銅溶液中通入過量的氨氣,小心蒸發(fā),最終得到深藍色的[Cu(NH34]SO4晶體,晶體中含有的化學鍵除普通共價鍵外,還有______.
(2)已知:下表是14種元素的電負性的數(shù)值(用X表示).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X 1.5 2.0 1.5 2.5 2.8 4.0 1.0
元素 Mg Na O P S Si Fe
X 1.2 0.9 3.5 2.1 2.5 1.7 1.8
①經驗規(guī)律告訴我們:當形成化學鍵的兩原子相應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時,所形成的一般為離子鍵,如NaCl;當小于1.7時,一般為共價鍵,如AlCl3.請寫出鐵元素和表中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常見共價化合物:______.
②氣態(tài)氯化鋁通常以二聚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式為Al2Cl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則Al2Cl6的結構式為______.
③由表中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分子中既含有σ鍵又含有π鍵,且二者數(shù)目相同的有(寫一個即可)______,其分子空間構型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原子序數(shù)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種短周期元素X、Y、Z、W,四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鄰,Z、W位于同主族.

(1)Z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2)用電子式表示X與W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過程________

(3)由X、Y、Z、W四種元素中的三種組成的一種強酸,該強酸的稀溶液能與銅反應,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4)由X、Y、Z、W四種元素組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A

①已知1 mol A能與足量NaOH濃溶液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44.8 L氣體.寫出加熱條件下A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又知A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氯水反應,寫出A與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5)由X、Y、Z、W和Fe五種元素組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92的化合物B,1 mol B中含有6 mol結晶水.對化合物B進行如下實驗:

a取B的溶液加入過量濃NaOH溶液并加熱,產生白色沉淀和無色刺激性氣味氣體.過一段時間白色沉淀變?yōu)榛揖G色,最終變?yōu)榧t褐色;

b另取B的溶液,加入過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鹽酸沉淀不溶解

①B的化學式為________

②已知1 mol·L-1 100 mL B的溶液能與1 mol·L-1 20 mL KMnO4溶液(硫酸酸化)恰好反應.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鹵素化學豐富多彩,能形成鹵化物、鹵素互化物、多鹵化物等類型的化合物。

⑴寫出氯離子的離子結構示意圖               

⑵寫出鹵素互化物溴碘原子比1∶1的共價化合物(IBr)的電子式  ▲   ,其中溴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⑶氟化氫氣體的沸點較高,這是因為氟化氫分子之間存在    。

⑷①HClO4、②HClO、③H2SO4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填序號)。

⑸用新制的氯水、NaBr溶液、四氯化碳作為試劑,驗證氯氣的活潑性強于溴單質。簡述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選考題[化學--選修化學與生活]
Ⅰ.維生素C的結構簡式是,它的分子式是
C6H8O6
C6H8O6
.由于它能防治壞血病,又稱為
抗壞血酸
抗壞血酸
.在維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顏色變紅,說明維生素C溶液具有
性;在維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藍色的含有淀粉的碘水,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溶液藍色褪色
溶液藍色褪色
,說明維生素C具有
還原性
還原性
性.
Ⅱ.(1)如右圖所示,鐵處于Ⅰ、Ⅱ、Ⅲ三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中,鐵被腐蝕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
Ⅰ>Ⅲ>Ⅱ
Ⅰ>Ⅲ>Ⅱ

(2)氟氯代烷是一種能破壞臭氧層的物質.在大氣平流層中,氟氯代烷受紫外線的照射分解出氯原子,氯原子參與下列有關反應:①Cl+O3→ClO+O2  ②O3→O+O2  ③ClO+O→Cl+O2上列的反應的總反應式是
2O3→3O2
2O3→3O2
,少量氟氯代烷能破壞大量臭氧的原因是
氟氯代烷分解產生的Cl對O3的分解有促進作用
氟氯代烷分解產生的Cl對O3的分解有促進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質結構與性質】
某配位化合物為深藍色晶體,由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A、B、C、D、E五種元素
組成,其原子個數(shù)比為l4:4:5:1:1。其中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數(shù)D為C的
二倍,E元素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1)dn+6nsl,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B、C、D的第一電離能的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圖為                    。
(3)該配位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配體的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
(4)C元素可與A元素形成兩種常見的化合物,其原子個數(shù)比分別為1:1和l:2,兩種化合物可任意比互溶,解釋其主要原因為                  。
(5)A元素與B元素可形成分子式為A2B2的某化合物,該化合物的分子具有平面結構,則其結構式為    ,分子中含有    個σ鍵,   個π鍵。
(6)A元素與E元素可形成一種紅色化合物,其晶體結構單元如圖。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該化合物可在氯氣中燃燒,生成一種棕黃色固體和一種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