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導致兩省耕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江蘇省――自然災毀 B.江蘇省――農業(yè)生產結構調整 C.青海省――生態(tài)退耕 D.青海省――城鄉(xiāng)建設占用耕地 第Ⅱ卷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中國兩區(qū)域圖(圖16和圖17),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東北三江平原農業(yè)機械化水平和糧食商品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   (選擇填空)。
A.工業(yè)化水平高  B.農業(yè)科技水平高 C.人均耕地面積大  D.糧食單位面積產量高
(2)東北三江平原農業(yè)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選擇填空)。
A.加快農業(yè)技術應用,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進程
B.保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再建設農業(yè)基礎設施
C.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加快開墾草地、濕地和荒地
D.大力退耕還林還草,降低糧食產量和商品率
表2 黑、吉、粵三省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的比較

 
2002年
2006年
2008年









人均耕地面積(Km2
0.31
0.21
0.04
0.31
0.20
0.03
0.31
0.20
0.03
單位面積谷物產量(kg/Km2
4916
5872
5353
5377
7066
5177
5454
7352
5100
(3)根據表2資料,描述黑、吉、粵三省人均耕地面積的變化情況。
(4)黑、吉兩省單位面積谷物產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選擇填空)。
A.改良品種,發(fā)展灌溉               B.徹底改變以小麥為主的作物種類
C.增施農家肥提高土壤肥力            D.糧食倉儲能力不斷提高
(5)東北地區(qū)糧食總產量的不斷增長與播種面積擴大等多種因素有關,但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閱讀下面的結構框圖(圖18),將代表相關內容的字母填入圖中的空格內。(每個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個字母)
A.毀草種糧     B.導致水土污染    C.擴大灌溉面積     D.播種面積擴大 

2010年7月下旬以來,吉林省連續(xù)遭遇3次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襲擊,全省共有7個市、自治州、13個縣降雨強度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造成大范圍的洪澇災害。
(6)此次洪澇災害產生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選擇填空)。
A.降水量異常大,降水強度大        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C.支流多,匯水多                  D.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中國兩區(qū)域圖(圖16和圖17),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東北三江平原農業(yè)機械化水平和糧食商品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    (選擇填空)。

A.工業(yè)化水平高  B.農業(yè)科技水平高 C.人均耕地面積大  D.糧食單位面積產量高

(2)東北三江平原農業(yè)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選擇填空)。

A.加快農業(yè)技術應用,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進程

B.保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再建設農業(yè)基礎設施

C.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加快開墾草地、濕地和荒地

D.大力退耕還林還草,降低糧食產量和商品率

表2 黑、吉、粵三省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的比較

 

2002年

2006年

2008年

人均耕地面積(Km2

0.31

0.21

0.04

0.31

0.20

0.03

0.31

0.20

0.03

單位面積谷物產量(kg/Km2

4916

5872

5353

5377

7066

5177

5454

7352

5100

(3)根據表2資料,描述黑、吉、粵三省人均耕地面積的變化情況。

(4)黑、吉兩省單位面積谷物產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選擇填空)。

A.改良品種,發(fā)展灌溉                B.徹底改變以小麥為主的作物種類

C.增施農家肥提高土壤肥力            D.糧食倉儲能力不斷提高

(5)東北地區(qū)糧食總產量的不斷增長與播種面積擴大等多種因素有關,但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閱讀下面的結構框圖(圖18),將代表相關內容的字母填入圖中的空格內。(每個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個字母)

A.毀草種糧     B.導致水土污染      C.擴大灌溉面積      D.播種面積擴大  

2010年7月下旬以來,吉林省連續(xù)遭遇3次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襲擊,全省共有7個市、自治州、13個縣降雨強度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造成大范圍的洪澇災害。

(6)此次洪澇災害產生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選擇填空)。

A.降水量異常大,降水強度大        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C.支流多,匯水多                  D.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圖為青海、江蘇兩省耕地面積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題。

(1)

關于兩省耕地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耕地變化絕對量較大的是江蘇省

B.

耕地變化絕對量較大的是青海省

C.

耕地變化率較大的是江蘇省

D.

耕地變化率較大的是青海省

(2)

導致兩省耕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青海省——自然災毀

B.

江蘇省——城鄉(xiāng)建設占用耕地

C.

青海省——生態(tài)退耕

D.

江蘇省——農業(yè)生產結構調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07年6月25日是我國第十七個“土地日”,主題是“節(jié)約集約用地,堅守耕地紅線”。根據“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到2010年末全國耕地面積必須確保不低于18億畝。

材料一  我國耕地面積變化表(單位:千公頃)

年份

全國耕地面積

年內減少面積

A

B

農業(yè)結構調整

災毀

1999

129,205.5

394.6

205.3

134.7

107.1

2001

127,615.8

590.7

163.7

30.6

108.3

2003

123,392.2

2,237.3

229.1

50.4

364.1

2005

122,082.7

390.4

138.7

53.5

12.3

材料二  2005年,我國東、中、西部耕地面積分別凈減少364.3萬畝、50.6萬畝、127.5萬畝,分別占全國耕地面積凈減少的67%、9%和24%。

材料三  我國每年因災害毀損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災損耕地嚴重的省份也是開荒面積最多的地區(qū),兩者的相關系數(shù)為0.75。

(1)分析判斷:表中字母A和B分別所代表的導致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

(2)針對東部地區(qū)耕地資源面臨的突出問題,應采取怎樣的對策?

(3)材料三主要說明了什么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07年6月25日是我國第十七個“土地日”,主題是“節(jié)約集約用地,堅守耕地紅線”。根據“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到2010年末全國耕地面積必須確保不低于18億畝。

材料一  我國耕地面積變化表(單位:千公頃)

年份

全國耕地面積

年內減少面積

A

B

農業(yè)結構調整

災毀

1999

129,205.5

394.6

205.3

134.7

107.1

2001

127,615.8

590.7

163.7

30.6

108.3

2003

123,392.2

2,237.3

229.1

50.4

364.1

2005

122,082.7

390.4

138.7

53.5

12.3

材料二  2005年,我國東、中、西部耕地面積分別凈減少364.3萬畝、50.6萬畝、127.5萬畝,分別占全國耕地面積凈減少的67%、9%和24%。

材料三  我國每年因災害毀損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災損耕地嚴重的省份也是開荒面積最多的地區(qū),兩者的相關系數(shù)為0.75。

(1)分析判斷:表中字母A和B分別所代表的導致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

(2)針對東部地區(qū)耕地資源面臨的突出問題,應采取怎樣的對策?

(3)材料三主要說明了什么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A

B

B

C

D

A

B

C

B

D

C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D

C

D

C

B

B

A

B

B

C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50分)

學科網(Zxxk.Com)26.(1)C

(2)(見圖10圖中較粗的線)(1分)

   (3)圖中③處的河流位置不對(1分)

因為③處為山脊,應是分水線,

不可能發(fā)育成河流(1分)

   (4)(見圖11)(A、B點的海拔高程

學科網(Zxxk.Com)正確得1分;最高、最低點標點

正確1分;大致趨勢正確得1分)

(3分)

   (5)東北―西南(1分)

   (6)丙(1分)    地勢平坦(1分) 

靠近河流(或交通便利,供水充

足。)(1分)

27.(1)中間高,四周低(1分)    河流從中間向四周流(1分)

(2)熱帶雨林(1分)   位于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1分)

(3)地勢低平,(1分)又地處赤道附近,(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量大,(1分)導致排水不暢,容易積水。(1分)

 

28.(1)產業(yè)結構由以輕紡工業(yè)為主轉變?yōu)橐愿咝录夹g產業(yè)為主(1分)   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改革開放的政策;僑鄉(xiāng);地處沿海,交通便利;鄰港澳、近東南亞。(答出其中任意三點,給3分。)

(2)占領中國市場;避開關稅壁壘;土地及勞動力價格低;經濟發(fā)達,制造業(yè)基礎好;社會協(xié)作條件好。(答出其中任意四點,給4分)

(3)勞動力價格上漲;房租、地價上升;能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答出其中任意三點,給3分。)

29.(1)B地降水量多于A地(1分)    A地位于大陸東岸,緯度高,受夏季風影響;(1分)沿岸寒流經過。(1分)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常年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1分)受東側高大山地和高原的抬升,多地形雨;(1分)沿岸有暖流經過。(1分)

(2)C地降水量集中于夏季,D地降水量集中于冬季。(1分)    C地受季風環(huán)流控制,夏季降水豐富多,(1分)D地受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的影響。(或D地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較少;冬季受西風影響,降水較多。 )(1分)

(3)順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較快;(1分)基本沿過地心大圓的劣弧,航程較短。 (1分)

30.(1)隴海線、蘭新線、蘭青線、包蘭線(答對1個不給分;答對2~3個,給1分;答對4個,給2分)

(2)有較豐富的冰雪融水補給(和少量的山地降水)(1分)

(3)主要限制性自然條件: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多風沙、土地鹽堿化(3分)

(4)有色金屬(1分)    鎳、鉛鋅礦、銅等礦產資源豐富;鐵路等交通運輸較發(fā)達;水能豐富。(3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