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解:設可吸收二氧化碳的 質量為X 2LiOH+CO2=Li2CO3+H2O 48 44 60g x------------------------1分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載人航天工程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艙內氣體凈化就是其中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準備探究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的方法.
一、【查閱資料】:超氧化鉀固體(化學式KO2)可作氧氣源,用于呼吸面罩,供水下、礦井、高山、高空作業(yè)時使用.利用它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的原理,可作為密閉系統(tǒng)(如潛艇、宇宙太空艙等)的氧氣再生劑.

二、【提出問題】:
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除了生成氧氣以外,還生成什么?
三、【猜想與假設】: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產物是氧氣和化合物X,X中一定含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元素.
四、【實驗驗證】: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
(2)興趣小組同學設法排盡A中的原有空氣后,依次連接裝置A、B、C進行實驗(儀器b為U型管,裝有超氧化鉀).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裝置C的作用是收集生成的氧氣,氣體應從______(填“c”、“d”)端通人;檢驗氧氣的方法是______;
(3)為驗證猜想,同學們取反應后裝置B中的固體樣品與稀鹽酸反應,并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由此可知,化合物X的化學式是______.
五、【反思交流】:
(1)經測定,實驗后裝置B中有氫氧化鉀存在.同學們反思后,覺得裝置氣密性以及操作均沒有問題,于是有人建議在A、B兩裝置之間再加一個與裝置B相同的裝置D,裝置D中盛有的物質是______,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__.
(2)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為確保進入裝置C的氣體為較純凈的氧氣,在裝置B和裝置C之間還需增加一個洗氣瓶,瓶中應盛放的試劑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載人航天工程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艙內氣體凈化就是其中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準備探究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的方法。

  【查閱資料】

超氧化鉀固體(化學式KO2)可作氧氣源,用于呼吸面罩,供水下、礦井、高山、高空作業(yè)時使用。利用它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的原理,可作為密閉系統(tǒng)(如潛艇、宇宙太空艙等)的氧氣再生劑。

  【提出問題】

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除了生成氧氣以外,還生成什么?

  【猜想與假設】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產物是氧氣和化合物X,X中一定含    元素,可能含     元素。

【實驗驗證】

(1)寫出儀器a的名稱:       ;

(2)興趣小組同學設法排盡A中的原有空氣后,依次連接裝置A、B、C進行實驗(儀器b為U型管,裝有超氧化鉀)。裝置A的作用是                ;裝置C的作用是收集生成的氧氣,氣體應從    (填“c”、“d”)端通人;檢驗氧氣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為驗證猜想,同學們取反應后裝置B中的固體樣品與稀鹽酸反應,并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由此可知,化合物X的化學式是      。

【反思交流】

(1)經測定,實驗后裝置B中有氫氧化鉀存在。同學們反思后,覺得裝置氣密性以及操作均沒有問題,于是有人建議在A、B兩裝置之間再加一個與裝置B相同的裝置D,裝置D中盛有的物質是          ,這樣做的理由是:                        。

(2)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為確保進入裝置C的氣體為較純凈的氧氣,在裝置B和裝置C之間還需增加一個洗氣瓶,瓶中應盛放的試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9、載人航天工程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艙內氣體凈化就是其中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準備探究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的方法.
一、【查閱資料】:超氧化鉀固體(化學式KO2)可作氧氣源,用于呼吸面罩,供水下、礦井、高山、高空作業(yè)時使用.利用它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的原理,可作為密閉系統(tǒng)(如潛艇、宇宙太空艙等)的氧氣再生劑.

二、【提出問題】:
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除了生成氧氣以外,還生成什么?
三、【猜想與假設】: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產物是氧氣和化合物X,X中一定含
鉀、碳
元素,可能含
元素.
四、【實驗驗證】:
(1)寫出儀器a的名稱:
錐形瓶
;
(2)興趣小組同學設法排盡A中的原有空氣后,依次連接裝置A、B、C進行實驗(儀器b為U型管,裝有超氧化鉀).裝置A的作用是
獲得二氧化碳
;裝置C的作用是收集生成的氧氣,氣體應從
c
(填“c”、“d”)端通人;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中,
看木條是否復燃

(3)為驗證猜想,同學們取反應后裝置B中的固體樣品與稀鹽酸反應,并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由此可知,化合物X的化學式是
K2C03

五、【反思交流】:
(1)經測定,實驗后裝置B中有氫氧化鉀存在.同學們反思后,覺得裝置氣密性以及操作均沒有問題,于是有人建議在A、B兩裝置之間再加一個與裝置B相同的裝置D,裝置D中盛有的物質是
無水氯化鈣
,這樣做的理由是:
防止水蒸氣與超氧化鉀接觸

(2)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為確保進入裝置C的氣體為較純凈的氧氣,在裝置B和裝置C之間還需增加一個洗氣瓶,瓶中應盛放的試劑是
飽和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常州模擬)載人航天工程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艙內氣體凈化就是其中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準備探究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的方法.
一、【查閱資料】:超氧化鉀固體(化學式KO2)可作氧氣源,用于呼吸面罩,供水下、礦井、高山、高空作業(yè)時使用.利用它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的原理,可作為密閉系統(tǒng)(如潛艇、宇宙太空艙等)的氧氣再生劑.

二、【提出問題】:
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除了生成氧氣以外,還生成什么?
三、【猜想與假設】: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產物是氧氣和化合物X,X中一定含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元素.
四、【實驗驗證】: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
(2)興趣小組同學設法排盡A中的原有空氣后,依次連接裝置A、B、C進行實驗(儀器b為U型管,裝有超氧化鉀).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裝置C的作用是收集生成的氧氣,氣體應從______(填“c”、“d”)端通人;檢驗氧氣的方法是______;
(3)為驗證猜想,同學們取反應后裝置B中的固體樣品與稀鹽酸反應,并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由此可知,化合物X的化學式是______.
五、【反思交流】:
(1)經測定,實驗后裝置B中有氫氧化鉀存在.同學們反思后,覺得裝置氣密性以及操作均沒有問題,于是有人建議在A、B兩裝置之間再加一個與裝置B相同的裝置D,裝置D中盛有的物質是______,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__.
(2)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為確保進入裝置C的氣體為較純凈的氧氣,在裝置B和裝置C之間還需增加一個洗氣瓶,瓶中應盛放的試劑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年12月,溫家寶總理出席聯(lián)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溫總理在發(fā)言中指出,中國是近年來節(jié)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這里的減排主要指降低碳排放.
(1)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
 

(2)二氧化碳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之一,同時它也是一種寶貴的碳氧資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該反應需在高溫高壓下進行,同時有水生成,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有科學家設想采用“封存技術”將二氧化碳“封存”在深海中.大量二氧化碳能被封存在深海中的理由是
 
;但又有人擔心,二氧化碳會使海水酸度增加,破壞海洋生態(tà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還有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構想:把空氣吹入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生成物中提取出來,再經過化學反應轉化為有機物有效實施碳循環(huán).“綠色自由”構想技術流程如下:
精英家教網(wǎng)
①上述流程中吸收池中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為:K2CO3+H2O+CO2═2KHCO3.則分解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
 

②在合成塔中若氣體X是H2,反應生成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若氣體X是CH4,它與CO2的質量比是4:11,反應分子個數(shù)比最簡,原子利用率最高時,生成的有機物化學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