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邊長為E.F分別是AB1.CB1的中點.O為AC中點.連接B1O交EF于O1. (1)求證:D1O1⊥B1O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邊長為a,側(cè)棱AA1長為ka(k>0),E為側(cè)棱BB1的中點,記以AD1為棱,EAD1,A1AD1為面的二面角大小為θ.
(1)是否存在k值,使直線AE⊥平面A1D1E,若存在,求出k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2)試比較tanθ與2
2
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邊長為2,側(cè)棱長為4,E、F分別為棱AB、BC的中點.

(1)求證:平面B1EF⊥平面BDD1B1;?

(2)求點D1到平面B1EF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邊長為a,側(cè)棱AA1長為ka(k>0),E為側(cè)棱BB1的中點,記以AD1為棱,EAD1,A1AD1為面的二面角大小為θ.
(1)是否存在k值,使直線AE⊥平面A1D1E,若存在,求出k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2)試比較tanθ與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邊長為a,側(cè)棱AA1長為ka(k>0),E為側(cè)棱BB1的中點,記以AD1為棱,EAD1,A1AD1為面的二面角大小為θ.
(1)是否存在k值,使直線AE⊥平面A1D1E,若存在,求出k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2)試比較tanθ與2
2
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邊長為2,側(cè)棱長為3,E、F分別是AB1、CB1的中點,求證:平面D1EF⊥平面AB1C.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選擇題

BBACA   DCBBB(分類分布求解)

二、填空題

11.{2,7}     12.840    13.1    14.2    15.(圓錐曲線定義)

16.解:(1)由

   (2)由余弦定理知:

    又

17.解:設(shè)事件A為“小張被甲單位錄取”,B為“被乙單位錄取”,C為“被丙單位錄取”。

   (1)小張沒有被錄取的概率為:

   (2)小張被一個單位錄取的概率為

    被兩個單位同時錄取的概率為

    被三個單位錄取的概率為:所以分布列為:

ξ

0

1

2

3

P

    所以:

18.解:(1)

   

    所以:

19.解:(1)連接B1D1,ABCD―A1B1C1D1為四棱柱,

,

則在四邊形BB1D1D中(如圖),

        <li id="ba7je"><progress id="ba7je"></progress></li>
        <menuitem id="ba7je"><fieldset id="ba7je"><object id="ba7je"></object></fieldset></menuitem>
      1. 得△D1O1B1≌△B1BO,可得∠D1O1B1=∠OBB1=90°,

        即D1O1⊥B1O

           (2)連接OD1,顯然:∠D1OB1為所求的角,

        容易計算:∠D1OB1

            所以:

        20.解:(1)曲線C的方程為

           (2)當(dāng)直線的斜率不存在時,它與曲線C只有一個交點,不合題意,

            當(dāng)直線m與x軸不垂直時,設(shè)直線m的方程為

           代入    ①

            恒成立,

            設(shè)交點A,B的坐標(biāo)分別為

        ∴直線m與曲線C恒有兩個不同交點。

            ②        ③

         

               當(dāng)k=0時,方程①的解為

           

               當(dāng)k=0時,方程①的解為

            綜上,由

        21.解:(1)當(dāng)

            由

        0

        遞增

        極大值

        遞減

            所以

           (2)

               ①

            由

                ②

            由①②得:即得:

            與假設(shè)矛盾,所以成立

           (3)解法1:由(2)得:

           

            由(2)得:

        解法3:可用數(shù)學(xué)歸納法:步驟同解法2

        解法4:可考慮用不等式步驟略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