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二)對話理解.你將聽到5段對話.請你根據(jù)所聽到的每段對話內(nèi)容及問題.選擇正確的答案.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題文】[二] (20分)
退步與向前
王也
(1)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詩》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布袋和尚是從現(xiàn)實勞動中退步插秧的情境來闡述參禪的境界。
(2)社會在進步,人類在進步,每個人的成長也是在進步,當人們?yōu)榱诉_到一個目標時,非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不可。如果是非達到不可的,能停下來甚至退下來想想,就可以另辟蹊徑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的道路,何必非去擠獨木橋不可?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如自唐朝始的科舉,多少學子為此而孜孜不倦、刻苦學習熬成白頭?因此出現(xiàn)了范進中舉而精神失常的情況,更多的是像孔乙己一樣的心不如愿,貧困潦倒。但是,也有不少學子知難而退,卻取得非凡成就。
(3)作家劉誠龍做過一次有趣的調(diào)查,他把兩份名單給人看,問是否熟悉這些人名。第一份名單是: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云錦、劉子壯、陳沅、劉福姚、劉春霖。第二份名單是:李漁、顧炎武、金圣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結果,被調(diào)查者多數(shù)對第一份名單中的人一無所知,而對第二份名單耳熟能詳。謎底最后揭曉:第一份名單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舉狀元;第二份里的人,全是當時的落第舉子!
(4)想當年,第一份名單上的人多么顯赫啊!但由于在官場上的打磨,以致狀元郎歸于平庸,湮沒無聞。而第二份名單中的人,名落孫山,與高官厚祿無緣。但是,他們很快調(diào)整心態(tài),在逆境中奮起,有的成為思想家,有的成為文學家,有的成為農(nóng)民領袖,有的成為一代梟雄,聲名鵲起,載入史冊。
(5)不少生活實踐告訴我們,農(nóng)人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來是退步,實則是向前。船舶前行,雙槳卻往后劃動;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離就越遠……
(6)不少青年人有著遠大的理想,更有不少到處碰壁還執(zhí)迷不悟。我們要鼓勵勇往直前,也要勸告毫無進展的人及時認清方向轉(zhuǎn)型,善于退步,才能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電視劇《潛伏》中有一句臺詞:“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蓖,有時是為了更好地進。
【小題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4分)
                                                               
【小題2】.第三段所舉事例具有怎樣的作用?(4分)
                                                                                          
【小題3】.仿照第五段劃線句,再列舉一個事例。(4分)
                                                                                           
【小題4】.你是如何理解第六段“退,有時是為了更好地進”這句話的?(4分)
                                                                                           
【小題5】.請簡述本文的論述過程。(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題文】[二] (20分)
退步與向前
王也
(1)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詩》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辈即蜕惺菑默F(xiàn)實勞動中退步插秧的情境來闡述參禪的境界。
(2)社會在進步,人類在進步,每個人的成長也是在進步,當人們?yōu)榱诉_到一個目標時,非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不可。如果是非達到不可的,能停下來甚至退下來想想,就可以另辟蹊徑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的道路,何必非去擠獨木橋不可?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如自唐朝始的科舉,多少學子為此而孜孜不倦、刻苦學習熬成白頭?因此出現(xiàn)了范進中舉而精神失常的情況,更多的是像孔乙己一樣的心不如愿,貧困潦倒。但是,也有不少學子知難而退,卻取得非凡成就。
(3)作家劉誠龍做過一次有趣的調(diào)查,他把兩份名單給人看,問是否熟悉這些人名。第一份名單是: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云錦、劉子壯、陳沅、劉福姚、劉春霖。第二份名單是:李漁、顧炎武、金圣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結果,被調(diào)查者多數(shù)對第一份名單中的人一無所知,而對第二份名單耳熟能詳。謎底最后揭曉:第一份名單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舉狀元;第二份里的人,全是當時的落第舉子!
(4)想當年,第一份名單上的人多么顯赫。〉捎谠诠賵錾系拇蚰,以致狀元郎歸于平庸,湮沒無聞。而第二份名單中的人,名落孫山,與高官厚祿無緣。但是,他們很快調(diào)整心態(tài),在逆境中奮起,有的成為思想家,有的成為文學家,有的成為農(nóng)民領袖,有的成為一代梟雄,聲名鵲起,載入史冊。
(5)不少生活實踐告訴我們,農(nóng)人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來是退步,實則是向前。船舶前行,雙槳卻往后劃動;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離就越遠……
(6)不少青年人有著遠大的理想,更有不少到處碰壁還執(zhí)迷不悟。我們要鼓勵勇往直前,也要勸告毫無進展的人及時認清方向轉(zhuǎn)型,善于退步,才能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電視劇《潛伏》中有一句臺詞:“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蓖,有時是為了更好地進。
【小題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4分)
                                                               
【小題2】.第三段所舉事例具有怎樣的作用?(4分)
                                                                                          
【小題3】.仿照第五段劃線句,再列舉一個事例。(4分)
                                                                                           
【小題4】.你是如何理解第六段“退,有時是為了更好地進”這句話的?(4分)
                                                                                           
【小題5】.請簡述本文的論述過程。(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苦痛者的天籟》(作者:馬德)一文,回答小題(共14分)
那兩年,逢年過節(jié),養(yǎng)魚的蔡婆總要給我家送幾條新鮮的魚來。我有點討厭父親,集市上什么魚都有,為什么父親偏偏喜歡蔡婆的魚呢? 我問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歡吃你家的魚哩?蔡婆說,你爸爸呀,是個饞貓,為了吃我的魚,每天晚上敲我的門。父親真沒出息。
父親在鎮(zhèn)里的一家工廠上班,兩班倒。但父親很少上白班。父親每天晚上從鎮(zhèn)里回來,要翻過一面坡,再翻過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就在那兩面坡中間,有一塊洼地,蔡婆的魚塘就在那里。
父親說,蔡婆不容易。蔡婆那個做生意的丈夫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積蓄,扔下三個孩子跑了。為了養(yǎng)家糊口,蔡婆包了山洼里的魚塘,并在魚塘旁蓋了間簡陋的土房子。然后,把孩子扔給老人,一年四季,蓬頭垢面地照看著她的魚塘。每天晚上,父親下夜班,騎車路過那魚塘的時候,總要去敲敲她的門。嘟——,嘟嘟——,舅奶,睡了沒有?屋子里亮著油燈,蔡婆還沒睡。她便喚父親進去,有一搭沒一搭地說幾句話,然后,父親才走。有時候,父親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燈早已熄滅了,但父親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門。聽著屋里的蔡婆在睡夢中含混地應了,父親才走。
我問父親,為什么要去敲蔡婆的門,是想吃她養(yǎng)的魚嗎?父親摸摸我的頭,笑笑說,你還小,不懂。我已經(jīng)不小了,都上初中了!我一本正經(jīng)地喊。
父親依舊每晚去敲她的門,蔡婆依舊逢年過節(jié)送魚來。
后來,我大學畢業(yè)了,父親退了休,蔡婆也不養(yǎng)魚了;斓貌诲e的兒女們,把她接進了城里,讓她去安享清福。有一次,我和父親談起了蔡婆,談起了那些年的事。父親突然嘆了口氣,說,其實啊,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你奶奶是生你五叔的時候,難產(chǎn)死的。你爺爺受不了這個打擊,想不開,幾次想尋短見。村里有一個叫楊有貴的人,就經(jīng)常來勸他,說,為了孩子們,你也得活下去啊。但你爺爺還是不能從悲傷中走出來。那一段日子,每天晚上,楊有貴都要來咱家坐坐,或者拉家常,或者聊東說西。即便真的沒話說了,也要干坐著,一直待到很晚才走。
你爺爺后來說,如果沒有楊有貴這個人,如果沒有他每晚來陪著坐一陣子,也許,咱們家就沒有今天。所以,你爺爺臨去世的時候,語重心長地和我說,伸出手來可以扶人,拿出錢來可以幫人,人在遭難的時候,就是有人陪著說說話,也是能救人的。
爸爸深深記住了爺爺說的這句話。那幾年,蔡婆不容易,爸爸想幫幫她。于是,每天晚上去敲敲她的門,就是想讓她知道,                                            。
是啊,那些夜晚的敲門聲,對蔡婆來說,不僅是溫暖的,而且那也是敲響在她苦痛心靈里的天籟之音啊!其實,這個世界還有更多不愁吃穿卻心底痛苦的人。他們所缺少的,也許只是陪他們坐一坐、嘮嘮嗑、說說話的人。哪怕,在他們最寂寞的時候,能夠聽到“嘟嘟”的敲門聲,也是好的。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世界上最溫暖、最美妙的天籟。
(選自《做人與處世》, 2009年第7期)
【小題1】“我”對父親為何總去敲蔡婆的門這一舉動的理解經(jīng)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請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內(nèi)容梳理這一認識過程,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幼時
 
 
初中
“我”認為父親是想白吃人家養(yǎng)的魚兒去敲蔡婆家的門
“我”不理解父親
大學畢業(yè)
 
 
【小題2】選出對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有誤的一項。(2分)                 【       】
A.文中有兩條線索,明線是人與人之間真摯溫暖的情誼,暗線是“敲門”“送魚”。一明一暗兩條線索串連起前后兩個故事。
B.文中共寫了父親兩次“笑”。第一次,面對“我”的誤解與責問,父親的“笑”表明了他的寬厚大度。第二次,面對“我”的贊美,老實的父親表現(xiàn)出了純樸、實在、厚道。
C.文中插敘了爺爺?shù)墓适拢淮烁赣H之所以常去敲蔡婆的門的原因,回應了上文“我”的一連串疑問與不解,使文章更吸引人。
D.結尾用了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點明了主旨,給讀者以啟迪。
【小題3】“父親每天晚上從鎮(zhèn)里回來,要翻過一面坡,再翻過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推測一下,作者在這句里可能會強調(diào)哪幾個詞語,為什么?(2分)
【小題4】根據(jù)全文內(nèi)容及主旨,補寫出文中橫線上省略的句子。(2分)
【小題5】“天籟”本指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聲等,選文標題“苦痛者的天籟”該怎樣理解?并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為什么“這是世界上最溫暖、最美妙的天籟”。(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池莉讀《花經(jīng)》
①一個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有搞好一件事。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里,我只長年歲不長心眼,想來真是癡長。
②先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園子,園子里頭長滿花木蔬菜和中草藥,芙蓉花、雞冠花、桃樹、垂柳、小白菜、香蔥、車前草、雞血藤等混長在一個園子,引得蜂來燕往蝶飛蚓爬,使兒時的我玩得十分著迷。
③當然,這種私家的園子后來很快就沒有了,支援了國家建設。園子變成了一座絲織廠,工廠的圍墻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當哐當?shù)仨,我不喜歡這聲音。從此,我一直心懷渴望,非常非常想養(yǎng)花種草?释c日俱增,可多年來就偏是沒有機會,既沒有自己的住房也沒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④十幾年熬過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陽臺上一看,發(fā)現(xiàn)竟然留了養(yǎng)花槽。這一高興,頭腦轟地發(fā)了熱,不知不覺拿業(yè)余愛好當了正經(jīng)事做。一連好些日,提只籃子和小桶,四處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陣之后,花種上了,草也養(yǎng)上了,菜子也撒上了。然后,抱著肩來來回回欣賞,倒真有一種了卻了某個夙愿的感覺。以后每逢出差或筆會,凡遇上奇花異草,都挺執(zhí)著地弄點回來栽進盆里。家里廚房三天兩頭做魚、肉,也常記得將洗魚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⑤可是到了秋季,結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結了幾顆,花兒沒開幾朵,從廬山植物園特意帶回的碗蓮之類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為此,我特意找了《花經(jīng)》來讀,讀著讀著,心中漸亮。合上《花經(jīng)》,扔下花鏟,淡然一笑:我不再養(yǎng)花了。實際上,《花經(jīng)》這本厚書我翻來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節(jié):序言。
⑥序言里簡潔地記敘了本書作者之父黃岳淵先生的一段經(jīng)歷。黃岳淵先生在宣統(tǒng)元年的時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時年將三十。有一日黃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該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應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為人的根本,于是,黃先生毅然辭官隱退。他做什么呢?他購買田地十余畝(時田價每畝約二十金),漸擴充至百畝。黃先生從此聚精會神,抱甕執(zhí)鋤,廢寢忘食,盤桓灌溉,甘為花木之保姆。果然,黃家花園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花異草奇,聲名遠揚。每逢花時,社會名流裙屐聯(lián)翩,吟詩作賦。更有文人墨客指點花木,課睛話雨。眾人深得啟示:既混濁之世,百無一可,唯花木差可引為知已。
⑦據(jù)說當時的文壇名人周瘦鵑、鄭逸梅等人皆為黃先生的花木摯友。黃先生養(yǎng)花養(yǎng)出了精神文明,養(yǎng)出了人間知已,養(yǎng)出了《花經(jīng)》這等好書,恐怕這才叫養(yǎng)花種草!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⑧一件事要做好,豈能憑你心中有一點喜歡?有一點迷戀?三天澆點水,五天上點肥?
⑨曾少年狂妄,自以為聰明。把表面的一些由頭借來,實際標榜自己為至情至性之人。這也做做,那也試試,好聽人評價個多才多藝。近年來國家大興經(jīng)濟,文人紛紛“下!,我也曾與人發(fā)議論說作家的智商是足夠經(jīng)商的。最近由讀《花經(jīng)》而獲頓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們終身搞陰謀,商人們終身搞欺騙,情種終身搞愛情(比如賈寶玉),黃岳淵先生終身搞花草。一生的時間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實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夠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有搞好一件事。
⑩總之,我是不敢再說文人經(jīng)商之類的話了,也不敢再狂熱地養(yǎng)花弄草。就連剪裁時裝、研究烹調(diào)之類的興趣也淡了下來,興致所至,偶爾為之,拿得起,放得下,決不長期牽腸掛肚。傻一點兒,笨一點兒,懶一點兒,冷一點兒,就做一件事——寫作,我這一生。
【小題1】下列對作品的分析與概括,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nbsp; )(  )(5分)
A.外婆家后園的花紅柳綠、蟲鳴燕舞給兒時的“我”留下深深的印象,為“我”成年后的養(yǎng)花之渴望做了鋪墊。
B.作者認為,自己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只長年歲不長心眼,是因為自己連養(yǎng)花種草都做不好。
C.第⑥段敘述黃岳淵先生辭官種花之事,多用四字句和文言詞語,既使文章語言凝練典雅,也可借此暗示黃岳淵先生的高雅。
D.文章先從自己種花草的經(jīng)歷談起,再對照黃岳淵種花草的故事,頓悟出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道理,由事入理,說理既深刻又形象。
E.作者對種花草一事的感情變化經(jīng)歷了未種時的渴望、如愿后的高興、秋收時的苦惱、徹悟后的淡然的過程。
【小題2】作者翻閱《花經(jīng)》本是要尋找種花方法的,卻轉(zhuǎn)述了“序言”中黃岳淵先生的事跡,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3】品讀文章第⑨段,簡要解說作者所“頓悟”的“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內(nèi)涵,再結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人生只做一件事”。(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
城市里的樹
王亞田
樹是城市的客人,樹要在客人家里度過一生。
樹的故鄉(xiāng)在山林和曠野,那里有鳥語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們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如果它們的數(shù)量足夠多,就構成了森林。自從有了城市,樹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員就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樹一到城市,面臨的是另一種森林——由高樓大廈構成的叢林。這里沒有鳥語花香,只有車水馬龍;沒有潺潺溪水,只有鋼筋水泥。從此,樹看不見了土地。
人把自己弄得徹底與大地隔絕,而樹永遠需要腳踏實地。但是在城市水泥、柏油、磚塊把土地覆蓋.像古代犯人脖子上的枷板,把樹干和樹根隔開。水、泥,這是多么柔軟的兩個字眼,但組合成一個詞時,就成為最堅硬的一種東西。城市的路面是不吸水的,每到下大點的雨,雨水便會沿路面滾滾而下,流進下水道,而不是樹根,我就想樹渴了怎么辦?它會不會渴死呢,因為有了堅固的路面。城市的樹也就不會“落葉歸根”,樹把葉子生出來,但葉子卻找不到根,它們隨風而飄,就像丟失的找不到父母的孩子。
人們不會給一棵樹起一個名字,樹總是以類的名義而存在,比如梧桐、白楊、松柏,其實每棵樹也像每個人一樣是不同的。城市的樹不能像山林里的樹那樣自由生長,經(jīng)常會被修剪,砍去旁逸斜出的枝條.這種修剪不是為了讓樹成材,而是嫌那些多余的枝條礙事。但修剪是人的事,而長成什么樣子是樹的事,現(xiàn)在的樹與一千年前的樹沒有什么區(qū)別,但現(xiàn)在的人與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樣,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按照別人的意志生活。
城市的樹身上,經(jīng)常貼滿了辦證電話、招聘啟事、治病廣告。每天上班路上,就可以看到一排梧桐樹,每棵樹上都密密麻麻地寫上了各種電話號碼,有的樹干上電話能達到一二十個。樹不但承受著污染,有時還得承受疼痛。經(jīng)常會看到有的樹上都釘進了釘子,上面掛著拖把,應該是路旁的幾家小店干的。他們把自家店面拖得干干凈凈,卻把拖把掛在了樹上。
在我上班路上有一家花店就是如此干的,看著那些美麗的鮮花,突然覺得美和丑,距離竟是如此的近。
城市的道路不斷在拓寬,而每次拓寬道路對樹來說都可能是一次災難,因為道路拓寬后原來在路邊的樹就處于了路蹭,這些樹要么被砍伐,要么被重新移到新道路的邊上,反正樹永遠只能靠邊站。但是人挪活,樹挪死。樹被移動后,等于經(jīng)歷了一場浩劫,它枝頭上原先的枝條要被全部砍掉,這就像一個得了重病的人做化療、放療后會失去一頭的秀發(fā)。記得電視上介紹過山西的一個小城,一條主干道的中央長著一棵粗壯的古樹,人流車流都繞著這棵樹走。這是我見過的(而且是在電視上)唯一一棵長在路中間的樹。我在想,這座城市當年修這條路時,可能有關部門對這棵樹的去留進行過激烈的爭論,最終他們決定留下這棵樹,因為這棵樹的年齡比這座城市里所有的人、建筑都要老。一瞬間我竟然有一種感動,覺得這個城市的人真?zhèn)ゴ蟆?br />樹在城市,一生過得傷痕累累。有一次在一個省會城市,我看見一棵合抱粗的梧桐樹,被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攔腰撞斷。從卡車頭部凹進去的深度,能想象到當時的速度和沖擊力。生活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一些善良、正直的人受到傷害,很長時間我想不通這是為什么。看見這棵被撞斷的樹后,我想通了,善良而正直的人與善良而正直的樹有同樣的遭遇,因為善良,他們都手無寸鐵,雖然他們不會傷害別人,但別人卻有可能欺負他們,而且由于善良者不善反擊,那些欺負他們的人更可能有恃無恐,惡人反倒無人敢惹。因為正直,他們都不會彎曲和躲閃。傷害來臨,會受傷更重。
我每天都會看見樹,看見樹的時候常常眼睛發(fā)潮,總是充滿傷感。城市里的樹就像進城的農(nóng)民工,無依無靠。它們受盡委屈,卻毫無怨言,受盡傷害,卻充滿寬容。樹最終會原諒這一切,它必須在城里活下去。與世無爭的樹,笑看忙碌的人類,不知它們能看懂不?走在大街上,我看到所有的東西幾乎都與錢有關,商店、飯店、銀行、汽車、人流、叫賣聲,只有樹與利益無關。樹只與陽光和土地發(fā)生聯(lián)系。也許正因為樹不產(chǎn)生效益,所以它們很多時候生活在人們的視線之外,人們漠視樹,與漠視空氣一樣嚴重。其實樹在城市完全是為人民服務的。樹給人的很多,人給樹的很少.但是似乎并沒有多少人真正對樹心存感激。如果城市沒有樹,只有柏油馬路、鋼筋水泥、高樓大廈,那么城市將會是多么地堅硬和干枯。正是樹搖曳的身姿、蔥籠的綠意.給了我們溫柔、詩意、生動和美。
樹一輩子站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不言不語,一世沉默。你如果與一棵樹交上朋友,它會永遠站在那里等你。
【小題1】為什么說“樹是城里的客人”,文章在一開始就點明“樹是城市的客人”有什么作用?(6分)
【小題2】結合上下文,解釋下列句子的含義(4分)
①現(xiàn)在的樹與一千年前的樹沒有什么區(qū)別,但現(xiàn)在的人與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樣。
②這個城市的人真?zhèn)ゴ蟆?br />【小題3】作者說“我每天都會看見樹,看見樹的時候常常眼睛發(fā)潮,總是充滿傷感”,原因是什么?(6分)
【小題4】有人說,本文表面上是寫城里的樹,實質(zhì)上卻是寫進城務工的農(nóng)民。對此,你的看法如何?請闡述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