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Cu+8HNO3(稀)====3Cu(NO3)2+2NO +4H2O C.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京京同學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等知識進行了研究.
(1)根據(jù)圖中的實驗現(xiàn)象判斷,稀鹽酸里的A、B、C、D四種金屬中,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后面的金屬是(填字母)
 

精英家教網(wǎng)
(2)將甲、乙兩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紅色固體,申沒有明顯現(xiàn)象.判斷甲、乙、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3)查閱資料:金屬在活動性順序里的位置越后,其化合物越不穩(wěn)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還原.在下列①②中各寫一個化學方程式,③中寫出還原金屑氧化物的方法.精英家教網(wǎng)精英家教網(wǎng)

(4)查閱資料: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后面的金屬Cu,在常溫下雖然不能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但可以與稀硝酸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3Cu+8HNO3(。=3Cu(NO32+2NO↑+4H2O
反應生成的NO是無色、難溶于水的氣體,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  N02,N02是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
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可以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是NO.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彈簧夾,將干燥管放入帶有水的燒杯
中,若觀察到
 
,
則表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打開彈簧夾,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內(nèi)的氣體,稀硝酸沿著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
 
,
停止抽拉注射器,關閉彈簧夾,觀察干燥管內(nèi)的現(xiàn)象:
 

反應停止后,打開彈簧夾,用注射器抽取千燥管內(nèi)的氣體(事先已將注射器內(nèi)原有的氣體推出),關閉彈簧夾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氣,觀察到氣體變?yōu)榧t棕色.
③上述實驗完成后,用足量NaOH溶液將氣體吸收,其目的是
 

④如圖是NO2氣體和空氣混合的實驗示意圖,觀察圖中A、B、D的表示方法,在C處  畫出相應的氣體組成的粒子示意圖.
精英家教網(wǎng)
⑤在3.84g 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應,計算生成NO的質量(化學方程式見上)和反應前稀HN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1)根據(jù)圖1回答:①寫出a的名稱
試管
試管
;②在連接c和d時,使d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用水濕潤
用水濕潤
;
(2)采用圖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試管破裂
試管破裂
;
(3)利用圖3裝置(夾持裝置未畫出)能進行的實驗是
CD
CD
(選填序號);A.用高錳酸鉀制氧氣; B.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制二氧化碳;C.用鋅與稀硫酸制氫氣;  D.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制氧氣.
(4)圖3中的氣體發(fā)生裝置雖然簡單,操作方便,但無法控制反應速率.請從圖4中選取
B或C
B或C
(選填序號)與圖1中a組裝成新的氣體發(fā)生裝置,以達到控制反應速率的目的.
(5)實驗室用圖5中A裝置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反應結束后冷卻,往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攪拌、過濾,得到黑色粉末.該黑色粉末與過氧化氫接觸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黑色粉末在反應中的作用是
催化
催化
.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jù)是
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已滿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已滿

(6)機動車排放的尾氣是空氣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查閱資料后得知:①NO常溫下是一種無色、難溶于水的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略大;②NO常溫下能與氧氣迅速反應,生成紅棕色的NO2氣體:2NO2+O2═2NO2;③實驗室常用銅與稀硝酸反應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4X.  根據(jù)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①物質X的化學式為
H2O
H2O
.  
②若選擇合適的裝置來制取并收集NO氣體,你選擇圖5中的發(fā)生裝置是
B
B
,收集裝置是
C
C

③該小組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還得知:a.NO容易和血紅蛋白結合而使人中毒;b.NO能抗擊侵入人體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細胞的繁殖和腫瘤細胞的擴散.綜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啟示是
任何物質都具有兩面性
任何物質都具有兩面性

④某化工廠準備生產(chǎn)Cu(NO32,以銅和稀硝酸為主要原料設計了兩種方案:
方案一:3Cu+8HNO3(。┄T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  
.
 
2CuO,CuO+2HNO3═Cu(NO32+H2O.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你認為較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從經(jīng)濟角度考慮選擇此方案的理由是
產(chǎn)生相同質量的硝酸銅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產(chǎn)生相同質量的硝酸銅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7)某化學調(diào)查小組的同學到鋼鐵廠做社會調(diào)查.他們抽取組成完全相同的質量為2.84g、4.26g、6.23g的三份鋼樣(假設鋼樣中只含鐵和碳),分別加入100g稀硫酸中進行實驗(實驗I、Ⅱ、Ⅲ),充分反應后,將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如圖象圖6:試回答(計算結果精確到0.1%):
①寫出實驗中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②實驗I中鐵參加反應的質量為
2.8g
2.8g

③稀硫酸完全參加反應的實驗中,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3?南寧)已知NO2、SO2、NO是大氣污染物.擬以銅、硫酸和硝酸等原料制備Cu(NO32溶液,現(xiàn)設計出4種制備方案,其原理分別是:
①Cu+4HNO3(濃)
  △  
.
 
Cu(NO32+2NO2↑+2H2O
②3Cu+8HNO3(稀)
  △  
.
 
3Cu(NO32+2NO2↑+4H2O
③2Cu+O2
  △  
.
 
2CuOCuO+2HNO3═Cu(NO32+H2O
④Cu+2H2SO4(濃)
  △  
.
 
CuSO4+SO2↑+2H2OCuSO4+Ba(NO32═Cu(NO32+BaSO4
其中,最佳方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是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建立宏觀與微觀的聯(lián)系是化學學習的獨特思維方法.
(Ⅰ)如圖是甲烷(CH4)燃燒的微觀反應示意圖.認真讀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①由圖A可知:每一個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每一個甲烷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
4個氫原子
4個氫原子
構成.
②A到B的過程表示的是點燃時,甲烷分子分開成碳原子和氫原子,氧分子分開成氧原子;B到C的過程中,有關二氧化碳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
每一個碳原子與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或:碳原子與氧原子構成二氧化碳分子)
每一個碳原子與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或:碳原子與氧原子構成二氧化碳分子)

③點燃條件下,甲烷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H4+2O2
 點燃 
.
 
CO2+2H2O
CH4+2O2
 點燃 
.
 
CO2+2H2O

(Ⅱ)經(jīng)比較發(fā)現(xiàn)相同的反應物在不同條件下,會發(fā)生不同反應.請參照示例歸納:
組別 化學方程式 規(guī)律
示例 C+O2
 點燃 
.
 
CO2
2C+O2
 點燃 
.
 
2CO
反應物相同時,反應物的量
不同,生成物不同.
4Na+O2═2Na2O
2Na+O2
  △  
.
 
Na2O2
反應物相同時,反應的
反應條件
反應條件
不同,生成物不同
3Cu+8HNO3(。┄T3Cu(NO32+2NO↑+4H2O
3Cu+4HNO3(濃)═3Cu(NO32+2NO2↑+2H2O
反應物相同時,反應物的
濃度
濃度
不同,生成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3Cu+8HNO3(。┄T3Cu(NO32+2NO↑+4H2O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