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分別表示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
(1)M 點的含義是
.
(2)溫度為t
2℃時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的大小關(guān)系是
.
(3)將C物質(zhì)接近飽和的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撼S玫姆椒ㄊ?u> .
(4)t
2℃的等質(zhì)量的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
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
物質(zhì).
(5)在20℃時,向50克的水中加入10克A物質(zhì),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為
(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若是飽和溶液,以下兩空可以不填.若是不飽和溶液,如果要使它成為20℃時的飽和溶液,則可以加入
克的A物質(zhì);或是蒸發(fā)
克的水.
(6)若A中混有少量的B物質(zhì),分離出A物質(zhì)常用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