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命題作文
題目:真情源自你我他,
要求:篇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作文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①我們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家庭、親朋,大至對國家、社會。這些責任多半是應該承擔的。不過,不要忘記,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種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②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怎能不產生強烈的責任心呢?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世間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惟有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
③不止于此,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還是其余一切責任心的根源。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樹立了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才可能由此出發(fā),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币驗橛羞@種愛,所以盡責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反,一個不愛自己人生的人怎會愛他人、愛事業(yè)?一個在生活中隨波逐流的人怎會堅定地負起人生的責任?這樣的人常常把盡責任看作是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
④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么責任的人,也就無法弄清他對這個世界負什么責任,F實中,某些人雖然正承擔著一些責任,但卻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出于自覺的選擇,而是由于習慣、時尚、輿論等原因。譬如說,他們把偶然卻又長期從事的某一職業(yè)當作了自己的責任,從不嘗試去擁有真正適合自己本性的事業(yè);他們一發(fā)現社會上流行什么,就覺得自己應該緊緊地跟上去;他們十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謹小慎微地為這種評價活著。他們由于不曾認真地想過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責任問題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一個人如果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么在一切社會活動中,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持一種負責的態(tài)度。一個社會如果由這些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成員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質量的有效率的社會。
1 第①段“除此之外”、第③段“不止于此”兩句話中的“此”在文中分別指代什么?
2 從第③段看,有些人會“常常把盡責任看作是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第④段中畫橫線的三句話的順序可否調換?請說明理由。
4 讀了此文,你認為怎樣做才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現代文閱讀
①不少人都是通過我的筆知道了格爾木[注]城的這個望柳莊?墒,有誰知道格爾木城起始于望柳莊,有誰知道望柳莊的第一棵柳樹何時栽下,又有誰知道一位將軍在飛雪的戈壁灘播種春天的故事。
②五十年前的那個初春,昆侖莽原上彌漫的風沙卷著雪粒石子在狂吼,格爾木混沌一片。春天在哪里?
③一位軍人攥著一棵柳樹在敲格爾木冬眠的門:醒來吧,我要給你換新衣!他揮鍬鏟土,一愀鏟下去,沙地上就鏟出了個盆狀的坑坑,格爾木的第一棵樹便栽在了這坑里。這個軍人就是修建青藏公路的總指揮慕生忠將軍。
④還是在修路隊伍離開西寧途經湟源縣城時,慕生忠買了一百棵楊柳樹苗。 [甲]他對隨行人員說:“我們要做第一代格爾木人,我們要在格爾木扎根安家。人和樹一起扎根這根才扎得牢靠!”
⑤一百棵樹苗,都栽在了剛剛撐起的帳篷周圍。一共兩大片,楊柳分栽。第二年.這些小苗落地生根,綠茵茵的葉芽把戈壁灘染得翠翠的,叫人看著眼饞。將軍給兩片樹林分別命名為“望柳莊”和“成蔭樹”。
⑥直到現在,第一次看到望柳莊的情景還歷歷在日。那天午后,我從拉薩執(zhí)勤回到格爾木,車剛行駛到轉盤路口就拋錨了。我無法承受迎面撲來的風沙無情的撕打,便順勢走向路,的一排平房,站在了房檐下。一抬頭,門楣的方磚上“望柳莊”三個紅漆大字,格外醒目。也就在這時候,我發(fā)現平房前的沙灘上橫七豎八地半躺半立著一棵棵樹苗。這就是將軍帶領大家栽的那些柳樹,有的已經被沙土埋得不見真面日了。這些樹站在冬風與春風之間,經受著風沙的考驗,他們要告別寒冬實在不容易;要把春天迎來,路途也很艱難。在我的感覺里,他們是亭亭站立的硬漢子⑴。此時,昆侖莽原突然間變得親切起來,我的眼前仿佛綠樹成蔭,鮮花遍地。
⑦風沙還是那么大,可它絕對吹不走我心中這春天的世界。
⑧聽說,當風沙停止以后,慕生忠?guī)е緜儼涯切┑沟氐臉涿?棵-棵都扶了起來,培好土。[乙]他邊收拾殘局邊對大家說:“吹倒一次,咱扶它一次。吹倒一百次,咱扶它一百次,直到它可以結結實實地站在沙灘上為止!
⑨又是一個烈日暴曬的午后,我看到望柳莊前不遠的戈壁灘上.一群人圍著一個墳堆默默靜立,空氣好悼凝固了一樣。埋的什么人?我心中疑惑著。
⑩弄清真相后來的事。望柳莊有三株柳樹死了,慕生忠把三棵死去的柳樹掂在手中,端詳了幾番又幾番,末了,【丙】他說:“它們畢竟為咱格爾術綠了一回,是有功之臣。應該把它們埋在沙灘上,還要舉行個葬禮。”于是就出現了這個土丘-----獨特的柳樹墓。這戈壁灘上死去的樹,人們沒有遺忘它,常有格爾木人給那土丘澆水。誰也沒想到。人們有心無意澆的水,曉醒了死去的柳材。到了第二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兒。那芽兒一夭一個樣.由小變大_由低變高……
⑾經過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瀟灑更堅強了。青鐵的葉子泛著剛氣,粗褐的枝干儲存著力量。大風刮來它不斷腰,飛沙撲面它不后退,寒冬臘月它依然挺立。
(12)時間年年月月地消逝著。望柳莊前的柳樹越來越多,樹片越來越大。楊柳成林,濃密成蔭……
(13)青藏公路通車到拉薩后不久,彭德懷元帥來到格爾木,就住在望柳莊。[丁]慕生忠對彭老總說,自己百年之后,就安葬在格爾木,這樣能天天望見昆侖山。自己這一輩子什么都可以舍棄,就是離不開格爾木.離不開昆侖山。
(14)1994年10月18日,84歲的慕生忠將軍在蘭州與世長辭。10月28日,將軍的子女們護送著他的骨灰,踏上了昆侖山的土地……
(15)隨著將軍的骨灰灑向高天,昆侖山忽然飛起了漫天的雪花,天地皆白!
(16)此刻,覆蓋著積雪的望柳莊格外莊嚴、神圣……
(作者:王宗仁原文較長有刪改)
[注]格爾木:現為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國家命名的“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1.選文講述了慕生忠將軍的故事,請根據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用簡潔的語言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
;將軍帶領大家護樹; ;將軍與樹同在。
2、選文第⑤段慕生忠給兩片樹林分別命名為望柳莊”和“成蔭樹”,請根據文意說說將軍這樣命名表達了他哪些心愿。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哪一項?請選擇答案,將它的字母填寫在答題卡的括號內。
A.選文明寫樹扎根的經過,暗寫人扎根的經過,寫樹扎根的艱難暗示了人扎根的艱難。
B.選文第⑦段中“我心中這春天的世界”是指此時的望柳莊已經是綠樹成蔭,鮮花遍地。
C.選文表現了以將軍為代表的一代建設者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表達了作者的贊頌與崇敬之情。
D.選文結尾部分的景物描寫,渲染了悲壯的氣氛,突出了將軍感天動地的崇高精神,從而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4、選文善用修辭,用詞富有表現力,請從文中劃線的⑴⑵兩處中選擇一處進行賞析。 5、下而的鏈接材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慕生忠將軍,請綜合文中【甲】【乙】
【丙】【丁】四處對將軍語言的描寫和鏈接材料,說說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
【鏈接材料】
人們這樣評價慕生忠-他是青藏套路的締造者,更是格爾木的莫基人。整個修路過程中,他和筑路工人們同吃同住,甚至還在醫(yī)療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共同用縫衣針縫合腳后跟上的裂口。青藏公路開通后,在拉薩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祝儀式,剛剛從工地上下來的將軍還沒來得及換上軍裝,穿著一件和工人們一樣的舊棉襖,風塵仆仆來到會場,那一幕令許多人潸然淚下。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心中的蘆葦
張弛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題) 讀三峽、佟按暗蛠喰诟桑側涨嗌疆嬂锟础。我滿懷著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暢游三峽,飽覽著山川勝景。
②三峽,這部上接蒼冥、下臨江底,近四百里長的碩大無朋的典籍,是異常古老的。早在語言文字出現之前,不,應該說早在混沌初開、乾坤始奠之際,它就已經攤開在這里了。它的每一疊巖頁,都是歷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鏤刻著歲月的屐痕。
、畚覀儾荒茉O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讀盡它的無限內涵,但總可以觀嬗變于煙波浩淼之外,啟哲思于殘編斷簡之中。作為現實與有限的存在物,人們徜徉其間,一種對山川形勝的原始戀情與源遠流長的歷史激動會不期而然地被呼喚出來。
、茉缭谖迩昵,這錦山秀水就曾閃爍著大溪文化的異彩。兩千年前,扁舟一葉從那條喚作香溪的水流里,載出一位絕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不獨閭里之榮,也是邦家之光。兩漢之交,公孫述梟踞白帝城,躍馬稱帝。過了三周甲子,這里又成了吳蜀爭雄的戰(zhàn)場,年輕的陸遜創(chuàng)了“火燒連營七百里”的赫赫戰(zhàn)功。劉先主永安宮一病不起,將他的嗣子、未竟事業(yè)連同未來的千般險阻,一股腦兒托付給他的軍師。諸葛公神機妙算,在魚腹浦擺下了“八陣圖”……
⑤今日舟行訪古,不僅史跡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復識矣。以詩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說是一部不是靠語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圍釀成的朦朧詩卷。兩岸諸峰時隱時現,忽近忽遠,籠罩在云氣氤氳、雨意迷離的萬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種“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朦朧意態(tài)。比之以繪畫,巫山十二峰無疑是整個三峽風景線上一條最為雄奇秀美的山水畫廊。在這里,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疏密虛實等各種表現手法兼?zhèn)洚吘。那群峰競秀、斷崖千尺的高峽奇觀,宛如刀鋒峻勁、層次分明的版畫。而云封霧障中的似有若無,令人神凝意遠的萬疊青巒,則與水墨畫同其韻致。
、拗麑W者王國維有過“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三種之境界”的說法,還有人把繪畫分為寫實、傳神、悟妙三個層次。我以為,讀三峽可能也有三種靈境:
_______讀之,止于心靈對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馳,怦然心動。_________讀之,會感到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景物交融互滲,物我融為一體,亦即辛棄疾詞中所說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________讀之,則深入畫境,濃酣忘我,“沖然而澹,悠然而遠”,進入《易經》中那“天地因蘊,萬物化醇”的靈境,此刻該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本文有刪改)
(
1)聯系上下文,說說第②段中加粗的“攤開”一詞為什么用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請將“卒”“始”“再”三個詞按正確順序填寫到第⑥段中的橫線上。(
3)第⑥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詩。請寫出這句詩的作者。_________
(
4)你對三峽的風物(如山峰、溪水、森林、云霞……)有怎樣的感悟?請任選一項,仿照第②段中最后一句寫出你對它的感悟。它的
_________,都是_________,里面_________。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