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語文 > 題目詳情

17、命題作文

題目:真情源自你我他,

要求:篇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17、略

請在這里輸入關鍵詞: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命題作文

題目:真情源自你我他,

要求:篇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作文

作文一:
給我一縷陽光,我會用生命揮灑燦爛的色彩;給我一絲清風,我會用全力吹走世間的塵埃;給我一抹春雨,我會用甘霖豐潤人們的心田。
給我溫暖,給我關愛,給我信心,給我力量,給我心靈的慰藉,給我一對美麗的翅膀……
對自己而言,“給我”是需求,是愿望,是信念,是力量之源;對他人而言,“給我”是賜予,是大度,是友善,是大愛,是無私之舉……
請以“給我                ”為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先補全題目;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美觀。
作文二:
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會表達自己。花兒開放,魚兒戲水,鳥兒鳴叫,都在傳遞某種信息。人類更是如此生活中隨時隨地可能都需要我們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即便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效果就會不同。而有時不同的表達方式,也可能產生相同的效果……
讀了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有何感受請以“表達”為話題,自選角度,自定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①我們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家庭、親朋,大至對國家、社會。這些責任多半是應該承擔的。不過,不要忘記,除之外,我們還有一種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②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怎能不產生強烈的責任心呢?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世間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惟有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

③不止于,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還是其余一切責任心的根源。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樹立了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才可能由此出發(fā),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币驗橛羞@種愛,所以盡責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反,一個不愛自己人生的人怎會愛他人、愛事業(yè)?一個在生活中隨波逐流的人怎會堅定地負起人生的責任?這樣的人常常把盡責任看作是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

④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么責任的人,也就無法弄清他對這個世界負什么責任,F實中,某些人雖然正承擔著一些責任,但卻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出于自覺的選擇,而是由于習慣、時尚、輿論等原因。譬如說,他們把偶然卻又長期從事的某一職業(yè)當作了自己的責任,從不嘗試去擁有真正適合自己本性的事業(yè);他們一發(fā)現社會上流行什么,就覺得自己應該緊緊地跟上去;他們十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謹小慎微地為這種評價活著。他們由于不曾認真地想過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責任問題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一個人如果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么在一切社會活動中,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持一種負責的態(tài)度。一個社會如果由這些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成員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質量的有效率的社會。

1  第①段“除此之外”、第③段“不止于此”兩句話中的“此”在文中分別指代什么?

2  從第③段看,有些人會“常常把盡責任看作是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第④段中畫橫線的三句話的順序可否調換?請說明理由。

4  讀了此文,你認為怎樣做才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現代文閱讀

    ①不少人都是通過我的筆知道了格爾木[注]城的這個望柳莊?墒,有誰知道格爾木城起始于望柳莊,有誰知道望柳莊的第一棵柳樹何時栽下,又有誰知道一位將軍在飛雪的戈壁灘播種春天的故事。

    ②五十年前的那個初春,昆侖莽原上彌漫的風沙卷著雪粒石子在狂吼,格爾木混沌一片。春天在哪里?

    ③一位軍人攥著一棵柳樹在敲格爾木冬眠的門:醒來吧,我要給你換新衣!他揮鍬鏟土,一愀鏟下去,沙地上就鏟出了個盆狀的坑坑,格爾木的第一棵樹便栽在了這坑里。這個軍人就是修建青藏公路的總指揮慕生忠將軍。

④還是在修路隊伍離開西寧途經湟源縣城時,慕生忠買了一百棵楊柳樹苗。  [甲]他對隨行人員說:“我們要做第一代格爾木人,我們要在格爾木扎根安家。人和樹一起扎根這根才扎得牢靠!”   

⑤一百棵樹苗,都栽在了剛剛撐起的帳篷周圍。一共兩大片,楊柳分栽。第二年.這些小苗落地生根,綠茵茵的葉芽把戈壁灘染得翠翠的,叫人看著眼饞。將軍給兩片樹林分別命名為“望柳莊”和“成蔭樹”。

    ⑥直到現在,第一次看到望柳莊的情景還歷歷在日。那天午后,我從拉薩執(zhí)勤回到格爾木,車剛行駛到轉盤路口就拋錨了。我無法承受迎面撲來的風沙無情的撕打,便順勢走向路,的一排平房,站在了房檐下。一抬頭,門楣的方磚上“望柳莊”三個紅漆大字,格外醒目。也就在這時候,我發(fā)現平房前的沙灘上橫七豎八地半躺半立著一棵棵樹苗。這就是將軍帶領大家栽的那些柳樹,有的已經被沙土埋得不見真面日了。這些樹站在冬風與春風之間,經受著風沙的考驗,他們要告別寒冬實在不容易;要把春天迎來,路途也很艱難。在我的感覺里,他們是亭亭站立的硬漢子⑴。此時,昆侖莽原突然間變得親切起來,我的眼前仿佛綠樹成蔭,鮮花遍地。

    ⑦風沙還是那么大,可它絕對吹不走我心中這春天的世界。

    ⑧聽說,當風沙停止以后,慕生忠?guī)е緜儼涯切┑沟氐臉涿?棵-棵都扶了起來,培好土。[乙]他邊收拾殘局邊對大家說:“吹倒一次,咱扶它一次。吹倒一百次,咱扶它一百次,直到它可以結結實實地站在沙灘上為止!

    ⑨又是一個烈日暴曬的午后,我看到望柳莊前不遠的戈壁灘上.一群人圍著一個墳堆默默靜立,空氣好悼凝固了一樣。埋的什么人?我心中疑惑著。

⑩弄清真相后來的事。望柳莊有三株柳樹死了,慕生忠把三棵死去的柳樹掂在手中,端詳了幾番又幾番,末了,【丙】他說:“它們畢竟為咱格爾術綠了一回,是有功之臣。應該把它們埋在沙灘上,還要舉行個葬禮。”于是就出現了這個土丘-----獨特的柳樹墓。這戈壁灘上死去的樹,人們沒有遺忘它,常有格爾木人給那土丘澆水。誰也沒想到。人們有心無意澆的水,曉醒了死去的柳材。到了第二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兒。那芽兒一夭一個樣.由小變大_由低變高……

經過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瀟灑更堅強了。青鐵的葉子泛著剛氣,粗褐的枝干儲存著力量。大風刮來它不斷腰,飛沙撲面它不后退,寒冬臘月它依然挺立。 

(12)時間年年月月地消逝著。望柳莊前的柳樹越來越多,樹片越來越大。楊柳成林,濃密成蔭……

     (13)青藏公路通車到拉薩后不久,彭德懷元帥來到格爾木,就住在望柳莊。[丁]慕生忠對彭老總說,自己百年之后,就安葬在格爾木,這樣能天天望見昆侖山。自己這一輩子什么都可以舍棄,就是離不開格爾木.離不開昆侖山。

(14)1994年10月18日,84歲的慕生忠將軍在蘭州與世長辭。10月28日,將軍的子女們護送著他的骨灰,踏上了昆侖山的土地……

(15)隨著將軍的骨灰灑向高天,昆侖山忽然飛起了漫天的雪花,天地皆白!

(16)此刻,覆蓋著積雪的望柳莊格外莊嚴、神圣……

                                 (作者:王宗仁原文較長有刪改)

[注]格爾木:現為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國家命名的“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1.選文講述了慕生忠將軍的故事,請根據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用簡潔的語言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

              ;將軍帶領大家護樹;               ;將軍與樹同在。

2、選文第⑤段慕生忠給兩片樹林分別命名為望柳莊”和“成蔭樹”,請根據文意說說將軍這樣命名表達了他哪些心愿。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哪一項?請選擇答案,將它的字母填寫在答題卡的括號內。

A.選文明寫樹扎根的經過,暗寫人扎根的經過,寫樹扎根的艱難暗示了人扎根的艱難。

B.選文第⑦段中“我心中這春天的世界”是指此時的望柳莊已經是綠樹成蔭,鮮花遍地。

C.選文表現了以將軍為代表的一代建設者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表達了作者的贊頌與崇敬之情。

D.選文結尾部分的景物描寫,渲染了悲壯的氣氛,突出了將軍感天動地的崇高精神,從而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4、選文善用修辭,用詞富有表現力,請從文中劃線的⑴⑵兩處中選擇一處進行賞析。 5、下而的鏈接材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慕生忠將軍,請綜合文中【甲】【乙】

【丙】【丁】四處對將軍語言的描寫和鏈接材料,說說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

【鏈接材料】

人們這樣評價慕生忠-他是青藏套路的締造者,更是格爾木的莫基人。整個修路過程中,他和筑路工人們同吃同住,甚至還在醫(yī)療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共同用縫衣針縫合腳后跟上的裂口。青藏公路開通后,在拉薩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祝儀式,剛剛從工地上下來的將軍還沒來得及換上軍裝,穿著一件和工人們一樣的舊棉襖,風塵仆仆來到會場,那一幕令許多人潸然淚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文,完成1—4題。
胡楊之地
鮑爾吉·原野
  人類賦予自己的最為自負的詞叫靈魂。
  人用靈魂這個詞把自己跟動物拉開了距離。因有靈魂,人才有喜悅和悲傷,有良與禁忌。人在靈魂的引導下,會哭泣和歡笑。人并沒有把“靈魂”這個詞送給動物,更不覺得植物有靈魂。一株革,由青到黃,從春到秋,怎么會有靈魂呢?
  但如果你見到胡楊林,這種看法也許會發(fā)生轉變。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與其說是胡楊林,不如說是一個又一個悲泣的靈魂。
  胡楊是樹。但它跟其他樹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姿態(tài)如人。A它們似互相攙扶、涉江而來的婦孺,像仰天太息的壯士,像為自己包扎傷口的士兵。
  我來到速亥的時候,夕陽正好,落日把一腔英雄的塊壘吐在這片寸草不生的荒沙上。胡楊樹虬曲糾結,坐地視天,身子骨披一層滾燙的金紅,讓我想起羅丹的那尊雕塑《拉奧孔》——一個壯碩的男子,與身上纏繞的蟒蛇搏斗,其痛莫可名狀。我想到了一個詞——靈魂。胡楊樹一定因為有靈魂,或者說因有記憶而痛苦過,方有此態(tài)。
  速亥,蒙古語意為“紅柳”,如今是白茫茫的沙地,誰也想不出它60年前的樣子。這里的人告訴我,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速亥人的主要工作是打黃羊。上級給牧民們發(fā)沖鋒檢,讓人們用沖鋒槍掃射黃羊;給縣里和公社干部每人定指標,打不到規(guī)定數目的黃羊就扣工資。
  速亥當年是怎樣的植被?風吹草擺,不見牛羊,植被太茂密了。當年打過黃羊的老人說,速亥這地方黃羊多,它們集群飛跑,不少于幾百只。不光有黃羊,還有蒙古野驢,有藏羚羊。這個地方鳥啊、花啊多的是。當年這里是濕地。
  這個老牧人指著白茫茫的沙礫說“當年這里是濕地”時,真的像是在癡人說夢。如今除了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胡楊屬于有形狀的東西,其他皆為空蕩蕩的虛無。
  “打死的黃羊呢?”我問老師。
  “都讓上級拉走了,”老人說,“我們自己養(yǎng)牛養(yǎng)羊,從來不打黃羊。打黃羊變成了政治任務,肉和皮子都出口換匯了。我們整整打了20年黃羊,現在什么野生動物都沒有了。那些年,每天都有槍聲。槍聲停了,黃羊、鶴、野鴨子、兔子、狐貍……什么都沒了。” 
  我抬眼四望,速亥這地方在一個盆地里,是二連盆地的一部分,依靠的山叫大紅山。可是,打光了黃羊,植物也不能都滅絕啊。
  老人說,從80年代開始,我們這兒又遭一劫——呆發(fā)菜!澳阆胂蟛坏接卸嗌偃说轿覀冞@里采發(fā)菜,可以叫成千上萬。從寧夏來的人,整列火車上全是采發(fā)菜的。有人采,有人收,有人運。運到東南亞一帶。發(fā)菜這東西怪,這片地上午采沒了,落點雨,下午又長出來了。采的人越來越多,最后這里變成了這個樣子!
  老人說“這個樣子”的時候,特別不情愿,聲音迅速被腳下的沙子吸收了。如果土地和天空也會死亡的話,就會是“這個樣子”。這里的天空雖然高遠,卻毫無生氣,與綠洲之上濕潤的天空絕不一樣。沒有飛鳥,沒有層層疊疊的雨云,這是一片失去了肌膚的天空。土地上只有沙子,連蜥蜴爬過的痕跡都看不到。見不到土,地已經死去很多年。今天的速亥,不要以為它默默無聞,它名聲大得很,早就傳到了北京和天津等地,出現在專家們的文案里。速亥,現在成了京津風沙最主要的源頭。這片土地,每年不知向北京輸送了多少沙塵?烧l還記得當年它堪比肯尼亞野生動物園的情景?誰還相信此前這里竟然是一塊濕地呢?
  假如黃羊、灰羽鶴有靈魂,野兔、蘆葦有靈魂的話,如今它們一定一起附體在胡楊樹上。胡楊死去后為什么不倒?倒了為什么不爛?它實在是有話要說,是無數野生動物與植物的靈魂請它們保持痛苦控訴的姿態(tài)而留在人間。有胡楊的地方,都是動植物們的受難地?闪钊诵牢康氖,速亥至今還保持著一“怪”——下點雨,馬上就長出綠茸茸的草。B人們盼著這里多長草、快長草,一直長出黃羊來。     
(選自《讀者》2011年第6期)
1、聯系全文內容,簡要說說文中加粗詞語“60年前的樣子”和“這個祥子”分別是指什么樣子,造成前后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60年前的樣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樣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負”一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自以為了不起”。結合全文內容,說說人類的“自負”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說胡楊“它實在是有話要說”,請聯系以下鏈接內容,試用第一人稱把胡楊要說的話擬寫出來。(不少于30字)
  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向誰伸出求救之手。ā读_布泊,消逝的仙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不步語言生動并飽含情感,從文中A、B兩處任選一句進行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文,完成習題。

心中的蘆葦
張弛

 、僭谖业挠洃浿,有一片茂密的蘆葦。她像自由的精靈,在遠離世俗的淡泊中,獨守江畔一方瘠土,瀟灑倜儻。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詩意一縷縷地挑亮,密密的蘆花像一片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永恒的沉默。
 、谲奋诽J葦,在灘涂上扎根,無拘無束;在纖橋旁A______(搖撼 搖動 搖曳),蓬蓬勃勃。從蒼翠的湖綠,漸漸化作凝重的黑色,卻依舊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節(jié)的山巒,靜候白露降臨,那滿目的蘆花與天上的白云融為一體,綿延至月光不能觸及的地方,也依舊潔白,充滿蓬勃的張力,然后在冰冷的純潔里面畫上生命的句號。
  ③這白發(fā)蒼蒼的蘆葦,是樵夫柴擔上悠然飄起的一縷秋光。是村姑眉宇間揮之不去的一抹蒼涼的嫵媚。像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從古代,從《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遂成千古絕唱。洄流中,弄蒿蕩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襯著茂密的蘆葦,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國最優(yōu)美的詩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蘆葦之源,你也會發(fā)現,蒼涼凄美的蘆花那么輕易就能撥動深藏的滄桑和歷史的痛苦。
 、菀姿疄I,悲涼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他身后的蘆花,一定在蕭蕭寒風中輕揚,汩羅江邊,披發(fā)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奸臣專權,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xiāng)野,不能替君分憂。生命的大寂寞郁結于心,奔涌于胸,使詩人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為端午節(jié)最深沉的紀念。
 、拚嬲龘碛刑J葦,是在大學時代。我喜歡在學校后面的江邊漫步——那里,茂密的蘆葦像無邊的綢帶,向著遠處緩緩鋪開。流蘇似的蘆葦,像云,陣陣清香在如紗似霧的月光中B______(消失 彌散 彌漫)。牛乳般的暮靄流動如煙,小鳥在葦叢中呢喃,還有幾聲蟬鳴,幾聲蟲唱,寧靜,溫和,洋溢的詩情觸手可及。倘是周日,陽光緩緩地流瀉,我用葦葉編一只小船,輕輕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隨風而去。更多的時候,我一卷在握,于蘆花下,和屈原同憤,跟太白同醉,與東坡同發(fā)少年狂。在綿綿秋雨和茸茸的蘆花織成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讀懂了字里行間的辛酸、痛苦、孤獨、濃醇、率真和苦澀。人世滄桑和歷史悲劇熔鑄的慘痛,猶如滴血的利刃,我們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寧可肝腸寸斷。也要噙著淚帶著微笑,輕輕地說,往事如煙!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蘆葦,但人又是堅強的,從柔弱中煥發(fā)出無窮的韌性,那種連自己都有可能意識不到的堅韌,陪伴著我們一路向前。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
  ⑧這根能思想的蘆葦,就是你,就是我……
[注:①荊軻:戰(zhàn)國末刺客。因刺秦王嬴政未遂被殺。②孱(chán)弱:瘦弱,軟弱。]
1.根據文章內容,分別在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括號內,選擇最恰當的詞填在下面“A”、“B”兩處。
A處( 。〣處(  )
2.從文中找出與第⑤段內容相照應的兩個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下面各句,說說你對句子的理解。
(1)她像自由的精靈,在遠離世俗的淡泊中,獨守江畔一方瘠土,瀟灑倜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簡要概括第⑥段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話說:“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而文中作者卻熱情贊美了蘆葦的品性與氣節(jié)。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贊美?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006年湖北宜昌市中考題)

讀三峽

 、佟按暗蛠喰诟桑側涨嗌疆嬂锟础。我滿懷著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暢游三峽,飽覽著山川勝景。

  ②三峽,這部上接蒼冥、下臨江底,近四百里長的碩大無朋的典籍,是異常古老的。早在語言文字出現之前,不,應該說早在混沌初開、乾坤始奠之際,它就已經攤開在這里了。它的每一疊巖頁,都是歷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鏤刻著歲月的屐痕。

 、畚覀儾荒茉O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讀盡它的無限內涵,但總可以觀嬗變于煙波浩淼之外,啟哲思于殘編斷簡之中。作為現實與有限的存在物,人們徜徉其間,一種對山川形勝的原始戀情與源遠流長的歷史激動會不期而然地被呼喚出來。

 、茉缭谖迩昵,這錦山秀水就曾閃爍著大溪文化的異彩。兩千年前,扁舟一葉從那條喚作香溪的水流里,載出一位絕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不獨閭里之榮,也是邦家之光。兩漢之交,公孫述梟踞白帝城,躍馬稱帝。過了三周甲子,這里又成了吳蜀爭雄的戰(zhàn)場,年輕的陸遜創(chuàng)了“火燒連營七百里”的赫赫戰(zhàn)功。劉先主永安宮一病不起,將他的嗣子、未竟事業(yè)連同未來的千般險阻,一股腦兒托付給他的軍師。諸葛公神機妙算,在魚腹浦擺下了“八陣圖”……

  ⑤今日舟行訪古,不僅史跡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復識矣。以詩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說是一部不是靠語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圍釀成的朦朧詩卷。兩岸諸峰時隱時現,忽近忽遠,籠罩在云氣氤氳、雨意迷離的萬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種“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朦朧意態(tài)。比之以繪畫,巫山十二峰無疑是整個三峽風景線上一條最為雄奇秀美的山水畫廊。在這里,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疏密虛實等各種表現手法兼?zhèn)洚吘。那群峰競秀、斷崖千尺的高峽奇觀,宛如刀鋒峻勁、層次分明的版畫。而云封霧障中的似有若無,令人神凝意遠的萬疊青巒,則與水墨畫同其韻致。

 、拗麑W者王國維有過“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三種之境界”的說法,還有人把繪畫分為寫實、傳神、悟妙三個層次。我以為,讀三峽可能也有三種靈境:_______讀之,止于心靈對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馳,怦然心動。_________讀之,會感到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景物交融互滲,物我融為一體,亦即辛棄疾詞中所說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________讀之,則深入畫境,濃酣忘我,“沖然而澹,悠然而遠”,進入《易經》中那“天地因蘊,萬物化醇”的靈境,此刻該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本文有刪改)

1)聯系上下文,說說第②段中加粗的“攤開”一詞為什么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將“卒”“始”“再”三個詞按正確順序填寫到第⑥段中的橫線上。

3)第⑥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詩。請寫出這句詩的作者。

_________

4)你對三峽的風物(如山峰、溪水、森林、云霞……)有怎樣的感悟?請任選一項,仿照第②段中最后一句寫出你對它的感悟。

它的_________,都是_________,里面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