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詞語中加橫線的字的讀音,與所給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A.解jiě 解決 押解 解釋 解數(shù) B.宿sù 宿舍 宿營 宿命 歸宿 C.惡wù 厭惡 惡心 惡習 惡劣 D.差chā 差錯 誤差 出差 差距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
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從你跟前走過,雖是驚鴻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妝,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風,就會給人留下一種純凈的感覺。
如果濃妝艷抹的話,除了這個女孩表面上的光麗之外,就不大會產(chǎn)生更多的有韻的遐想了。
其實,濃妝加上艷抹,這四個字本身,已經(jīng)多少帶有一絲貶義。
淡比之濃,或許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潤物無聲,容易被人接受。
蘇東坡寫西湖,曾經(jīng)有一名“淡妝濃抹總相宜”,但他這首詩所贊美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雖然蘇東坡時代的西湖,并不是現(xiàn)在這種樣子的,但真正欣賞西湖的游客,對那些大紅大綠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車水馬龍的濃麗景色,未必多么感興趣。
識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時節(jié),在那細雨,碧水,微風,柳枝,槳聲,船影,淡霧,山嵐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畫,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種藝術(shù)。
在中國畫中,濃得化不開的工筆重彩,毫無疑義是美。但在一張玉版宣上,寥寥數(shù)筆便經(jīng)營出一個意境,當然也是美。前者,統(tǒng)統(tǒng)呈現(xiàn)在你眼前,一覽無余。后者,是一種省略的藝術(shù),墨色有時淡得接近于無�?杀砻娴臒o,并不等于觀眾眼光的無,作者在心中的無,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實是給你留下的想象空間�!翱丈讲灰娙�,但聞人語響�!睕]畫出來的,要比畫出來的,更耐思索。
西方的油畫,多濃重,每一種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現(xiàn)自己,而中國的水墨畫,則以淡見長,能省一筆,決不贅語,近謂“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說,濃到好處,不易;不過,淡而韻味猶存,似乎更難。
咖啡是濃的,從色澤到給中樞神經(jīng)的興奮作用,以強烈為主調(diào)。有一種土耳其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釅黑如漆,飲在口中,苦香無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飲者徹夜不眠,不覺東方之既白。茶則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龍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種感覺的怡悅,心胸的慰貼,腋下似有風生的愜意,也非筆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無法加以比較的。
但是,若我而言,寧可傾向于淡。強勁持久的興奮,總是會產(chǎn)生負面效應。
人生,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濃是一種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兩者,因人而異,是不能簡單地以是或非來判斷的。我呢,覺得淡一點,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濃烈人生哲學者,自然是積極主義了;但執(zhí)恬淡生活觀者,也不能說是消極主義。奮斗者可敬,進取者可欽,所向披靡者可佩,熱烈擁抱生活者可親;但是,從容而不急趨,自如而不窘迫,審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種的積極。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還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圍,你就會成為坐標中的一個點,而這個點必然有著縱向和橫向的聯(lián)系。于是,這就構(gòu)成了家庭、鄰里、單位、社會中的各式各樣繁復的感情關(guān)系。
夫妻也好,兒女也好,親戚、朋友也好,鄰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這個坐標系上的點,看得濃一點,你感情負擔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點,你也許可以灑脫些、輕松些。
譬如交朋友,好得像穿一條褲子,自然是夠濃的了�!熬又坏缢�,肯定是百分之百地淡了。不過,密如膠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樣地淡然相處,無昵無隙,彼此更怡洽些。
近莫乎夫婦,親莫乎子女,其道理,也應該這樣。太濃烈了,便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
尤其落到頭上,一旦要給自己畫一張什么圖畫時,倒是寧可淡一點的好。
物質(zhì)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謀取,追求和獲得,大概是與生俱來的。清教徒當然也無必要,但欲望膨脹到無限大,或爭名于朝,爭利于市,或欲壑難填,無有窮其;或不某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盜名,招搖過市。得則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則大懊喪,大失落。神經(jīng)像淬火一般地經(jīng)受極熱與極冷的考驗,難免要瀕臨崩潰邊緣,疲于奔命的勞累爭斗,保不準最后落一個身心俱弛的結(jié)果,活得也實在是不輕松��!其實,看得淡一點,可為而為之,不可為而不強為之的話,那么,得和失,成和敗,就能夠淡然處之,而免掉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淡之美,某種程度近乎古人所說的禪,而那些禪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實際上是在追求這種淡之美的境界。
禪,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個淡字。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禪趣,不亦樂乎?
1.給下列詞語中劃線的字注音。
(1)一瞥( �。�
(2)遐想( �。�
(3)市廛( �。�
(4)贅語( )
2.你如何理解第二段中“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風,就會給你留下一種純凈的感覺”一句中“純凈”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八段中作者用中國畫的淡與濃對比而談,更能使讀者領(lǐng)略淡的妙處,你能從我們學習過的詩文中也舉出一個這樣的句子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說“奮斗者可敬,進取者可欽,所向披靡者可佩,熱烈擁抱生活者可親”。若是針對“淡之美”而言應該怎樣表達呢?請你結(jié)合作者對淡味人生的理解用“可敬”、“可欽”、“可佩”、“可親”四個詞仿寫一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以淡然處事的觀點對待生活,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請你針對文中的某一點,談一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寓情于景,寓情于理,形散神聚,用一個“淡”字貫穿全文,請你綜合分析一下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觀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江行的晨暮
朱湘
美在任何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
等船,在劃子上,在暮秋夜里九點鐘的時候,有一點冷的風。天與江,都暗了;不過,仔細的看去,江水還浮著黃色。中間所橫著的一條深黑,那是江的南岸。
在眾星的點綴里,長庚星閃耀得像一盞較遠的電燈。一條水銀色的光帶晃動在江水之上。看得出一盞紅色的漁燈。岸上的房屋是一排黑的輪廓。
一條躉船在四五丈以外的地點。模糊的電燈,平時令人不快的,在這時候,在這條躉船上,反而,不僅是悅目,簡直是美了。在它的光圍下面,聚集著一些人形的輪廓。不過,并聽不見人聲,像這條劃子上這樣。
忽然間,在前面江心里,有一些黝黯的帆船順流而下,沒有聲音,像一些巨大的鳥。
一個商埠旁邊的清晨。太陽升上了有20度;覆碗的月亮與地平線還有40度的距離。幾大片鱗云黏在淺碧的天空里;看來,云好像是在太陽的后面,并且遠了不少。山嶺披著古銅色的衣,褶痕是大有畫意的。水汽騰上有兩尺多高。有幾只肥大的鷗鳥,它們,在陽光之內(nèi),暫時的閃白。月亮是在左舷的這邊。
水汽騰上有一尺多高;在這邊,它是時隱時顯的。在船影之內(nèi),它簡直是看不見了。顏色十分清潤的,是遠洲上的列樹,水平線上的帆船。江水由船邊的黃到中心的鐵青到岸邊的銀灰色。有幾只小輪船在噴吐著煤煙: 在煙囪的端際,它是黑色;在船影里,淡青,米色,蒼白;在斜映著的陽光里,棕黃。清晨時候的江行是彩色的。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粘( )貼 商埠( )
2.文中,作者選擇了兩個空間、兩個時間看江,即________和________,把一個個特寫鏡頭巧妙地連在一起,使人耳目一新。
3.下面有關(guān)課文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span>( )
A.作者描寫暮色燈光下黃色的江水,深黑的江岸,水銀的光帶,紅色的漁燈和黝黑的帆船。作者把這些本來互不相干的色彩融洽地組合在一起,充滿了詩情畫意,形成了一種清新幽遠的意境。
B.小火輪噴吐的煤煙,令人厭惡。然而作者把煤煙分別安排在不同的背景之中,于是出現(xiàn)了一幅色彩斑斕圖。
C.文中作者不厭其煩地數(shù)說江邊的各種顏色。作者寫顏色之變化,有對美的贊頌,也有對污染的批判。
D.“清晨時候的江行是彩色的”一句流露出作者在發(fā)現(xiàn)美、享受美后的一種心曠神怡的欣喜之情。
E.文章大量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如: “長庚星閃耀得像一盞較遠的電燈”“并聽不見人聲像這條劃子上這樣”“有一些帆船順流而下,沒有聲音,像一些巨大的鳥”等。
4.有人說,把這篇文章分一下行,那就近于詩了。詩歌的顯著特點是節(jié)奏鮮明。本文在行文的節(jié)奏上有何特點?這樣寫有何作用?
5.選出能體現(xiàn)全文美的基調(diào)的一項是( )
A.清晨時候的江行是彩色的。
B.美在任何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
C.不僅是悅目,簡直是美了。
D.顏色十分清潤的,是遠洲上的列樹,水平線上的帆船。
6.有評論文章說作者寫這篇散文,并非為了借景抒情,另有真正目的,你對此怎么看?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初中語文一課一練(開明版)初二(三冊)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巍巍中山陵劉敘杰
①在浩蕩的大江之濱,在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之間,坐落著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南京。其中位于東郊鐘山南麓的中山陵園,是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
�、阽娚降谋驹闯鲎越K南部的茅山山脈,它北延至南京、鎮(zhèn)江之間,稱為寧鎮(zhèn)山脈。鐘山是后者的最高峰,海拔約460米,東西走向,長約7000米,南北寬度僅3000米。由于附近大多是沖積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顯得分外雄偉高大。它的山頂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險峻,但山腰以下漸趨平緩,松柏森郁,草莽綿連。在蒼翠的林海與山巔紫紅色的頁巖相互襯映的藍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鮮麗而又和諧的大自然圖畫。相傳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的職務以后,曾到鐘山來打獵,看到周圍的風景優(yōu)美,地勢也很開闊,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因肝癌醫(yī)治無效,病逝于北京。根據(jù)他生前的愿望,決定將陵園建筑在南京的鐘山南麓。
�、哿陥@的設計是通過方案競賽入選的,對送選的四十余份圖紙,采取了密封評議的方式。當時有許多中外建筑師參加,但入選的前三名都是中國建筑師。首獎是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由于他較好地考慮了陵園與周圍環(huán)境、地形的結(jié)合,并參照了我國古代建筑中若干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采用了中軸對稱、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觀、淳樸的色調(diào)、簡潔的裝修和大面積綠化等手法,基本上達到了表現(xiàn)陵園莊嚴氣氛和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實用上也取得滿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動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運來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園用地面積4.6萬畝,先后施工6年,使用的經(jīng)費按當時的幣值計算,共達400余萬元。
④陵園的總體依南北中軸線,布置在鐘山南麓的緩坡上,東、西距靈谷寺與明孝陵各約1000米(其間有道路相連)。這樣就將三區(qū)著名的名勝聯(lián)為一體,從而擴大了東郊風景區(qū)的游覽范圍和內(nèi)容,在區(qū)域規(guī)劃上是值得的。由中山門開始的寬闊陵園大道,至陵前長6000米,兩旁栽種著許多法國梧桐,這些行道樹在長成后,枝繁葉茂,丫杈交錯,形成了一條濃翠蔽日的林蔭大道。道外的丘崗坡坨之上,密植著眾多的落葉樹和常綠樹,林叢覆疊,莽蒼深邃,使人們在未達陵墓以前,就已逐步進入莊嚴
的氣氛之中。
�、萘陥@的總平面布局,大致可分為南、北兩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緩長的墓道(在總圖上表現(xiàn)如鐘下的懸索)。北部包括陵門、碑亭、石階、大平臺、祭堂、墓室等(在總圖上表現(xiàn)為鐘的本體)。
�、蘖昴沟娜肟谖挥谧钅隙耍瑯酥臼且蛔g三樓的石牌坊。在明間的檐下,懸掛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橫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門的緩長坡道,汽車可循此直達陵門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傾斜臺地,東、西側(cè)各建面闊三間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為過去守陵衛(wèi)士的駐所。正面建陵門,高15米,寬24米,深8米,藍琉璃單檐歇山頂。屋身用花崗石砌成無梁殿式樣,正中拱門楣上鐫刻著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四個金光大字。
⑦循陵門后石階即至碑亭,亭內(nèi)在龜?shù)狭?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書:“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于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嘧员ぴ俦�,地勢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臺,全部砌以寬大的石階。石階分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級。石階盡處,就是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臺,中央則矗立著陵園的主體建筑——祭殿。平臺是全陵的制高點,與入口處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過70米,這里視野遼闊,氣象萬千,既便近觀,又宜遠眺。當陽光燦爛時,遠處萬山如屏,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望,田圃縱橫,道路津梁,行人車馬,無不纖細入微,仿佛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而當日出日沒之際,在晨煙夕霧的迷蒙中,城猶潛蛇,山若伏鱉,館閣樓臺,隱約參錯,遠峰近樹,依稀可辨,人們又好像面對著大幅的潑墨山水。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風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們展示它那變幻無窮的景色。
⑨祭堂是一座寬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內(nèi)立有12根黑色花崗石圓柱,護壁則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著中山先生的《告誡黨員演說詞》全文。中央偏北處,置有這位偉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視,神態(tài)安詳,栩栩如生。
⑩墓室直徑約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圓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臥像,周圍有環(huán)形走道及石欄以供瞻仰。室頂為半球形穹窿,對外不開窗,用電氣照明及機械通風。中山先生的靈柩在1929年奉安時,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處,外用鋼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環(huán)形圍墻,外鋪草地,并植以梅、玉蘭等花木。
(11)解放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對陵園十分關(guān)注,除了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gòu)以外,還對整個陵區(qū)進行了維修和整修,使得這位偉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終保持著整齊、寧靜、肅穆的景象。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5分)
①陵墓( �。陟`柩( �。弁�兀( )
④遠眺( �。�纖細( )⑥深邃( �。�
⑦機械( )⑧南麓( �。釞M匾( )
⑩鐫刻( �。�
2.為文中畫□處選擇恰當?shù)囊唤M詞語。(1分)
[ ]
A.甲稱道 乙肅穆 丙奇妙
B.甲稱贊 乙肅穆 丙奇特
C.甲稱頌 乙肅靜 丙奇妙
D.甲贊頌 乙肅靜 丙奇特
3.第②段文字介紹了鐘山怎樣的地勢及環(huán)境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
4.說說第②段畫線句子“南北寬度僅3000米中加粗詞語“僅”的表達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
5.中山陵園在設計上主要突出了什么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寫出第⑥至第⑩段主要介紹的中山陵的結(jié)構(gòu)布局,并指出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說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描寫了大平臺上所見景色,這在文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
8.選出為全文劃分層次正確的一項。(2分)
[ ]
A.①-③|④-⑤|⑥-⑩|(11)
B.①|②-⑤|⑥-⑩|(11)
C.①|②-⑩|(11)
D.①-⑤|⑥-(11)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4題。
太空育種
①近年來,神舟五號和神州六號相繼升空,引起了世人的關(guān)注。但是你知道嗎,除了航天員外,航天器還搭載了多種植物的種子呢。也許你會對此產(chǎn)生疑問,其實,這時科學家在進行太空育種實驗。
②太空育種,就是利用返回式衛(wèi)星或其他可回收型空間飛行器,將農(nóng)作物種子帶到20萬米—40萬米的太空中,通過宇宙輻射、微重力、重粒子和弱地磁場等太空獨有的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使種子的基因產(chǎn)生地面上難以實現(xiàn)的有益競異,生產(chǎn)出地面育種所達不到的新品種。
③但并不是所有的種子經(jīng)過太空搭載后,返回地面進行種植就是太空作物。種子經(jīng)過太空搭載并返回到地面后,必須由專業(yè)的育種人員,經(jīng)歷至少3-3年的選育過程,進行篩選淘汰穩(wěn)定化試驗,從中篩選出一些有價值的,或者有推廣應用前景的品系,進一步穩(wěn)定化以后,在經(jīng)過至少2—3年的品種多點試驗后,經(jīng)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后才可能進行推廣應用。
④那么,為什么科研人員要千里迢迢把植物種子送到太空去育種呢?原來,和其他常規(guī)的育種相比,由于太空的特殊環(huán)境能誘發(fā)作物種子產(chǎn)生遺傳變異。而且變異幅度大,多數(shù)變異性狀穩(wěn)定較快,有利于加速育種過程。航天培育的新品種能夠提高產(chǎn)量。有實驗表明,太空水稻比原品種增產(chǎn)20%左右;小麥比原品種增產(chǎn)9%左右;太空番茄、太空黃瓜不僅口感好,而且產(chǎn)量提高20%以上;太空青椒單果都在250克以上,品均畝產(chǎn)萬斤以上。太空育種還可以改良農(nóng)作物的品質(zhì)。種植實驗表明,太空水稻蛋白質(zhì)含量可提高8.7%—12%;青椒果實大、品質(zhì)優(yōu),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提高10%—25%。太空育種還可能使種子顯示出抗病性交變。比如,江西衣科院對13個小麥品系的航天育種實驗發(fā)現(xiàn),經(jīng)衛(wèi)星搭載過的種子出現(xiàn)高抗不發(fā)病的突變株,赤霉病病情品均降低38.6%。此外,它還可以縮短作物的生育期,促使株高變異等許多常規(guī)育種不易出現(xiàn)的變異。
⑤研究表明,空間條件能引發(fā)許多植物性狀發(fā)生遺傳變異,空間的諸多因子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fā)育。如高真空、微重力、輻射強、超凈工作環(huán)境、高能粒子輻射、宇宙射線、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和變磁場等都能引起染色體的損傷和對損傷染色體的修復。雖然目前尚未搞清楚引起這些變異的確切原因,但一般認為空間環(huán)境引起的變異有可能是多因素的綜合誘變,其中輻射和微重力可能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⑥自1999年發(fā)射神舟一號以來,太空育種已經(jīng)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經(jīng)過太空育種育成的黃瓜、番茄、青椒、玉米等已經(jīng)在北京、上海、蘭州、石家莊、鄭州等地上市,水稻、小麥更是普遍。對此,也許有人要問太空食品是否存在著安全性的問題?其實,太空食品的安全性是不容置疑的。.國際糧農(nóng)組織和國際衛(wèi)生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已聯(lián)合認定,航天種子的安全達到規(guī)定指標的要求,是安全的種子。因為太空育種與轉(zhuǎn)基因食品不同,轉(zhuǎn)基因作物是用外源基因?qū)胫参矬w內(nèi)而培育出的新品種。而太空育種是讓作物種子自身發(fā)生變異。這種變異只是一類基因產(chǎn)生與原來不同的等位基因。從本質(zhì)上看,它產(chǎn)生的染色體突變本質(zhì)與雜交育種產(chǎn)生的遺傳、分離和重組一樣。
1.從選文中撲捉相關(guān)信息,概括說明太空育種的完整過程。
2.太空育種與常規(guī)育種相比,具有哪些優(yōu)點?
3.選文第③段中兩個加點的詞語“至少”能否刪去?說出你的理由。
4.太空育種與轉(zhuǎn)基岡作物培育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什么?
六、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4題。
余秋雨
中國傳統(tǒng)文人有一個不存在例外的共同點;他們都操著一副筆墨,寫著一種在世界上很獨特的毛筆字。
筆是竹竿毛筆,墨由煙膠煉成。濃濃地磨好一硯,用筆一舔,便簌簌地寫出滿紙黑生生的象形文字來。
在毛筆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們的衣衫步履、談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際往來,都與書法構(gòu)成和諧,他們的生命行為,整個兒散發(fā)著墨香。
但如今毛筆文化,似乎已經(jīng)無可挽回的在消逝了。
我們今天失去的不是書法藝術(shù),而是烘托書法藝術(shù)的( )和( )。
古代文人苦練書法,也就是在修煉著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現(xiàn)代西方女子終身不懈地進行著健美訓練,不計時間和辛勞。由此,一系列現(xiàn)代人難以想象的奇跡也隨之產(chǎn)生。傳說有人磨墨寫字,日復一日,把貯在屋檐下的幾缸水都磨干了;有人邊走路邊在衣衫上用手指劃字,把衣衫都劃破了……
在這么一種整體氣氛下,人們也就習慣于從書法來透視各種文化人格。蘇東坡和董其昌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人。在董其昌看來,濃冽、放達、執(zhí)著的蘇東坡連用墨都太濃麗了,竟譏之為“墨豬”。他自己則喜歡找一些難貯墨色的紙張,滑筆寫去,淡遠而又浮飄;有些書法家的人格更趨近自然,因此他們的筆墨也開啟出另一番局面。漢代書法家蔡邕則一心想把大自然的物象納入筆端,他說:“凡欲結(jié)構(gòu)字體i皆須像其一物,若烏之形,若蟲食禾,若山若樹,縱橫有托,運用合度,方可謂書�!边@些書法家在講寫字,更在吐露自己的人生觀念、哲學觀念、宗教觀念。只有把書法與生命合而為一的人,才會把生命對自然的渴求轉(zhuǎn)化成筆底風光。
終于,有了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
終于,有了胡適之和白話文。
終于,有了留學生和“煙土披里純”。(英文“靈感”一詞的音譯,五四前后常見諸報刊,有人還把這5個字寫入白話詩中。)
終于,有了化學分子式和數(shù)學定理。
毛筆文化的一統(tǒng)世界開始動搖了。新文化隊伍中的人士,寫毛筆字在總體上不如前代。對他們來說,“文房四寶”,已完全維系不住他們的人格構(gòu)架:毛筆它敵不過鋼筆和墨水。在總體上,他應該淡隱了。
這并不妨礙書法作為一種傳統(tǒng)藝術(shù)光耀百世。喧鬧迅捷的現(xiàn)代社會時時需要獲得審美慰撫,書法藝術(shù)對此功效獨具。
我知道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丑,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別一些關(guān),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只好請當代書法家們好生努力了,使我們在祭奠之后還能留下較多的安慰。
1.請結(jié)合全文大意給文章命一標題。
2.請根據(jù)下文,揣摩作家內(nèi)心。你認為在余秋雨看來,“我們今天失去的不是書法藝術(shù)”,而是什么呢?請補充括號內(nèi)所缺內(nèi)容。
3.文章連用了四個“終于,有了……”,而且單獨成段,作用何在?蘊含了作家怎樣的情感?
4.文中說“喧鬧迅捷的現(xiàn)代社會時時需要獲得審美慰撫,書法藝術(shù)對此功效獨具”,對此,你怎么看?你有其他“撫慰”的方式嗎?請結(jié)合你的生活實例具體來說。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