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我們得知湖北荊門的“油菜花節(jié)”在網(wǎng)上投票排名第二的消息之后,不禁十分嘆為觀止。 B.一丈青大娘罵人,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C.陳水扁在丑聞曝光后,心里發(fā)虛了,但還是在公眾媒體面前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D.當“甲型H1N1流感”這名名詞頻頻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時,國家衛(wèi)生部呼吁,切勿草木皆兵,應保持足夠的冷靜與理智。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3分) ( )
A.他說話言簡意賅,一針見血,直指問題本質(zhì)。 |
B.誦讀經(jīng)典作品須講究方法,如若止于浮光掠影,讀書人怕是難以從中看到人,看不到人性,也看不到好的故事和戲劇性。 |
C.他們原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畢業(yè)后各自回到故鄉(xiāng),從此便分道揚鑣了。 |
D.文章的修辭應當先求準確;應當恰如其分;不要矯揉造作;以辭害意。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實驗學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3分) ( )
A.他說話言簡意賅,一針見血,直指問題本質(zhì)。
B.誦讀經(jīng)典作品須講究方法,如若止于浮光掠影,讀書人怕是難以從中看到人,看不到人性,也看不到好的故事和戲劇性。
C.他們原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畢業(yè)后各自回到故鄉(xiāng),從此便分道揚鑣了。
D.文章的修辭應當先求準確;應當恰如其分;不要矯揉造作;以辭害意。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他說話言簡意賅,一針見血,直指問題本質(zhì)。 |
B.誦讀經(jīng)典作品須講究方法,如若止于浮光掠影,讀書人怕是難以從中看到人,看不到人性,也看不到好的故事和戲劇性。 |
C.他們原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畢業(yè)后各自回到故鄉(xiāng),從此便分道揚鑣了。 |
D.文章的修辭應當先求準確;應當恰如其分;不要矯揉造作;以辭害意。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一) 小心涂改液傷著你
①目前,涂改液已經(jīng)成為使用率較高的學生文具。據(jù)調(diào)查,大中城市中小學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學生的使用比例則高達95%以上。書寫出現(xiàn)差錯時,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錯誤,確實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識到它散發(fā)出的十分刺鼻的氣味對人體有害?
②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學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學生在一位化學教授的幫助下,先后兩次對涂改液的成分進行了測定,發(fā)現(xiàn)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對二甲苯等物質(zhì)。據(jù)專家介紹,它們非常容易揮發(fā)游離于空氣中。一旦被人吸入,就會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組成發(fā)生變化,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人頭疼、惡心,吸入量過大,會危及生命。
③為了驗證涂改液的危害程度,這三名中學生又找來六只小白鼠,分三組做了對比模擬實驗。他們將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對二甲苯三種試劑的棉花,放入兩組小白鼠的籠子邊上。試劑用量大的一組,只5分鐘小白鼠就驚慌、抽搐而死;劑量小的一組,每天試驗5-8分鐘,與剩下的一組對比觀察。五天中,實驗組小白鼠的驚慌不安日益嚴重,進食減少,動作遲緩,體重下降,與對比組小白鼠體重連日增加形成明顯對比,停止試驗15天,慢性中毒現(xiàn)象逐漸消失,一切恢復正常。
④最近,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對市場上銷售的79種牌號的涂改液進行了檢測實驗。檢測結(jié)果表明,全部樣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種有毒物質(zhì),并散發(fā)出刺鼻氣味。實驗證明,這類物質(zhì)吸入人體內(nèi)或粘在皮膚上,會危害人體健康,進入大氣層后還會破壞臭氧層。 涂改液必須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揮發(fā)的特點, , 作為涂改液溶劑的鹵代烴和苯系物對身體有害, 在未找到合適替代物之前還要沿用,因此,短時間內(nèi)國內(nèi)市場上的涂改液成分不會有大的改變。
⑤鑒于這種情況,我們有必要加強自我保護,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4、請概括說明涂改液是怎樣危害人體的。(2分)
15、第①段的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16、第③段劃線句子中“逐漸”的表達效果?(3分)
17、下列說法有錯誤的一項( )(4分)
A、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B、第④段中“合適替代物”指的是具有涂改液特點的無毒物質(zhì)
C、“然而你是否意識到它散發(fā)出的十分刺鼻的氣味對人體有害?”運用了反問句,加強陳述語氣,強調(diào)了涂改液散發(fā)出十分刺鼻的氣味對人體有害。
D、第④段劃橫線處可以填入的關聯(lián)詞語依次是“因為”、“所以”、“盡管”“但是”。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文中橫線上應選填的關聯(lián)詞依次是“即使、也、甚至”。 |
B.文中“ 潔凈空氣法規(guī)”應加引號。 |
C.畫波浪線的的句子是一個單句,主謂部分是“科學家們證實”。 |
D.“因此,它一旦進入地下水中,人們就很難將它‘請’出來,”一句用了擬人修辭手法。 |
A.文中橫線上的句子語序紊亂,正確順序應是③④②① |
B.甲基叔丁基乙醚泄露會造成地下飲水源污染的根本原因是這種化學物質(zhì)具有很強的水溶性,對土壤幾乎沒有親和力,同時它又是很難分解的壽命很長的物質(zhì)。 |
C.文中加點的詞“大多數(shù)”、“可能”對準確表達文義關系不大,可刪去。 |
D.文末第④句缺賓語,應在“水源污染”后添加“問題”。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0年高級中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卷(四川省資陽市)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1990年,美國的潔凈空氣法規(guī)強制空氣質(zhì)量差的地區(qū)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劑等化學制品,從而減少一氧化碳和苯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量。但是,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常用的充氧劑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從地下貯油箱中滲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飲水源,使這一地區(qū)可能在幾年內(nèi)成為美國最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區(qū)。科學家認為,水中 (即使、雖然)只有十億分之幾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 (但是、也)會對人的健康有嚴重影響, (甚至、而且)可能會致癌。一些曾堅決反對運用這項技術的團體還認為,加油站的空氣中這種充氧劑氣體含量過高,會使人呼吸困難、頭痛和眩暈,不僅加油站的人,就連路上的行人也會受到影響。麻煩的事遠不止這些。科學家們證實:這種化學物質(zhì)具有很強的水溶性,對土壤幾乎沒有親和力,同時它又是很難分解的壽命很長的物質(zhì)。雖說甲基叔丁基乙醚見光可分解, 但陽光很難進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進入地下水中,人們就很難將它“請”出來,而它滲入到更深水層的可能性則是不可避免的了。①據(jù)說,PM1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吸收較大劑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②目前,美國的科學家們正在制定一個從水源中清除這種有害物質(zhì)的計劃,他們試圖把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的被稱作PM1的細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③美國政府有關部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關閉受污染的水井,斷絕受污染的水源,設法從受污染區(qū)外部調(diào)水,當然,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要的資金數(shù)量是巨大的。④還有一個辦法是通過改進貯油箱來減少含有有害物質(zhì)的汽油的泄露,但這仍不能解決已經(jīng)發(fā)生的水源污染。
【小題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橫線上應選填的關聯(lián)詞依次是“即使、也、甚至”。 |
B.文中“ 潔凈空氣法規(guī)”應加引號。 |
C.畫波浪線的的句子是一個單句,主謂部分是“科學家們證實”。 |
D.“因此,它一旦進入地下水中,人們就很難將它‘請’出來,”一句用了擬人修辭手法。 |
A.文中橫線上的句子語序紊亂,正確順序應是③④②① |
B.甲基叔丁基乙醚泄露會造成地下飲水源污染的根本原因是這種化學物質(zhì)具有很強的水溶性,對土壤幾乎沒有親和力,同時它又是很難分解的壽命很長的物質(zhì)。 |
C.文中加點的詞“大多數(shù)”、“可能”對準確表達文義關系不大,可刪去。 |
D.文末第④句缺賓語,應在“水源污染”后添加“問題”。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資陽市2010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中考真題 題型:問答題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