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2012屆九年級5月調(diào)研測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吟賞炊煙》(作者:王苗苗)一文,回答12~16題(共14分)
①炊煙是鄉(xiāng)村的符號,我這個城里長大的女孩,很少有機會細品它。而在最近的一次搬遷中,我來到了城郊定居,得以吟賞炊煙。那炊煙和青天、夕陽一起,組成了打動人心的鄉(xiāng)村意境。
②在我的想象空間里,炊煙是一個村落的氣息,一個村落的召喚,一個村落的靈魂。炊煙應該與季節(jié)無關,它僅與鄉(xiāng)村相伴。但當我近距離地感受炊煙,卻發(fā)現(xiàn)它竟和季節(jié)有關。【甲】春天的炊煙,有的是青青的野菜芳香,而【乙】秋天的炊煙,安靜,輕盈,古老,卻多了一份金黃的濃烈,【丙】冬天的炊煙,更多了家的暖意。
③時代確實發(fā)生了變革,炊煙和老牛一起,正慢慢成為了一個似乎陳舊的故事。許多農(nóng)家的灶火暗了下去,灶洞里沒有了紅色的熱鬧,顯得冰涼而孤獨。每天傍晚,我漫步鄉(xiāng)間,眼睛里掠過了碧綠的田野,掠過了低矮的鄉(xiāng)村老屋,掠過了放學的歡快的孩子,而最讓我驚喜的,是偶而一個低矮的鄉(xiāng)村老屋上升起一縷長長的炊煙,想象著放學的兒童望見自家屋上的炊煙,也
就望見了廚房里的母親,望見了從田間回來的父親。
④炊煙,是鄉(xiāng)村原始古樸的風景,它因家而誕生,因家而美麗。我?guī)е娨獾男那槿バ蕾p炊煙:低矮的房舍是炊煙的老家,寥廓的天空是炊煙的歸宿,綠樹灌叢是炊煙的衣衫,小河流水是炊煙綿長的思念。炊煙、村落、綠樹、小溪,就是這樣一些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古樸悠遠的鄉(xiāng)村風景畫。我們可以在夢里追憶煙雨江南輕盈如水的柔美,還有朦朧炊煙下放歌的纖纖女子的柔媚;我們心靈的畫布上重見曠野村落炊煙的飄逸,還有裊裊炊煙下村姑燦爛羞澀的笑臉。
⑤因為炊煙,我想起了外婆。童年的每個假期,我都去鄉(xiāng)下,看男人的鋤頭和扁擔把糧食從地里挑到了家里,女人的菜刀和鍋鏟把糧食變成了食物。炊煙日復一日地升起,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鄉(xiāng)村,外婆用一種最質(zhì)樸的生命方式,送給了我們平淡而溫暖的假期生活。
⑥裊裊的炊煙,是一個 ,是一道 ,是一段 。它曲線優(yōu)美的身姿勾起的不僅是對它的回憶,更是對鄉(xiāng)村的依戀。
⑦而今,炊煙在從鄉(xiāng)村慢慢淡去,甚至那些晚歸的男女,都是剛從城里打工歸來。他們的家中,尚有老人為他們?nèi)计鸫稛煟?img width=2 height=1 src='http://thumb.1010pic.com/pic1/2220/13/06/25/2220130625085300448527.files/image002.gif' >而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炊煙將會消失。
⑧炊煙是鄉(xiāng)村最后的牧歌,而我卻像一個鄉(xiāng)村長不大的孩子,常常在暮煙四起時尋找它、欣賞它……
(選自《中華活頁文選》2011年第10期)
12.依據(jù)上文內(nèi)容在第⑥小節(jié)橫線處填上恰當?shù)亩陶Z(寫在下面橫線上)。(3分)
是一個 ,是一道 ,是一段 。
13.選出下列古詩句中跟上文所寫的內(nèi)容和意境最相近的一項:(2分)--------------- 【 】
----- A.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B.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D.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14.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頗具畫面感和意境美,試以第④小節(jié)劃線句為例進行賞析。(3分)
15.第②小節(jié)中有甲、乙、丙三個描寫不同季節(jié)炊煙特點的句子,請任選一句并發(fā)揮想象寫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不少于30字。(2分)
我選擇的是【 】:
16.第⑧小節(jié)作為全文的結(jié)尾,可謂意味深長,請仔細琢磨句中的關鍵詞語“最后的牧歌”和“尋找它、欣賞它”,簡要闡述這個結(jié)尾的深刻含義。(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吟賞炊煙》(作者:王苗苗)一文,回答12~16題(共14分)
①炊煙是鄉(xiāng)村的符號,我這個城里長大的女孩,很少有機會細品它。而在最近的一次搬遷中,我來到了城郊定居,得以吟賞炊煙。那炊煙和青天、夕陽一起,組成了打動人心的鄉(xiāng)村意境。
②在我的想象空間里,炊煙是一個村落的氣息,一個村落的召喚,一個村落的靈魂。炊煙應該與季節(jié)無關,它僅與鄉(xiāng)村相伴。但當我近距離地感受炊煙,卻發(fā)現(xiàn)它竟和季節(jié)有關。【甲】春天的炊煙,有的是青青的野菜芳香,而【乙】秋天的炊煙,安靜,輕盈,古老,卻多了一份金黃的濃烈,【丙】冬天的炊煙,更多了家的暖意。
③時代確實發(fā)生了變革,炊煙和老牛一起,正慢慢成為了一個似乎陳舊的故事。許多農(nóng)家的灶火暗了下去,灶洞里沒有了紅色的熱鬧,顯得冰涼而孤獨。每天傍晚,我漫步鄉(xiāng)間,眼睛里掠過了碧綠的田野,掠過了低矮的鄉(xiāng)村老屋,掠過了放學的歡快的孩子,而最讓我驚喜的,是偶而一個低矮的鄉(xiāng)村老屋上升起一縷長長的炊煙,想象著放學的兒童望見自家屋上的炊煙,也就望見了廚房里的母親,望見了從田間回來的父親。
④炊煙,是鄉(xiāng)村原始古樸的風景,它因家而誕生,因家而美麗。我?guī)е娨獾男那槿バ蕾p炊煙:低矮的房舍是炊煙的老家,寥廓的天空是炊煙的歸宿,綠樹灌叢是炊煙的衣衫,小河流水是炊煙綿長的思念。炊煙、村落、綠樹、小溪,就是這樣一些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古樸悠遠的鄉(xiāng)村風景畫。我們可以在夢里追憶煙雨江南輕盈如水的柔美,還有朦朧炊煙下放歌的纖纖女子的柔媚;我們心靈的畫布上重見曠野村落炊煙的飄逸,還有裊裊炊煙下村姑燦爛羞澀的笑臉。
⑤因為炊煙,我想起了外婆。童年的每個假期,我都去鄉(xiāng)下,看男人的鋤頭和扁擔把糧食從地里挑到了家里,女人的菜刀和鍋鏟把糧食變成了食物。炊煙日復一日地升起,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鄉(xiāng)村,外婆用一種最質(zhì)樸的生命方式,送給了我們平淡而溫暖的假期生活。
⑥裊裊的炊煙,是一個 ,是一道 ,是一段 。它曲線優(yōu)美的身姿勾起的不僅是對它的回憶,更是對鄉(xiāng)村的依戀。
⑦而今,炊煙在從鄉(xiāng)村慢慢淡去,甚至那些晚歸的男女,都是剛從城里打工歸來。他們的家中,尚有老人為他們?nèi)计鸫稛�,而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炊煙將會消失。
⑧炊煙是鄉(xiāng)村最后的牧歌,而我卻像一個鄉(xiāng)村長不大的孩子,常常在暮煙四起時尋找它、欣賞它……
(選自《中華活頁文選》2011年第10期)
12.依據(jù)上文內(nèi)容在第⑥小節(jié)橫線處填上恰當?shù)亩陶Z(寫在下面橫線上)。(3分)
是一個 ,是一道 ,是一段 。
13.選出下列古詩句中跟上文所寫的內(nèi)容和意境最相近的一項:(2分)--------------- 【 】
----- A.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B.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D.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14.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頗具畫面感和意境美,試以第④小節(jié)劃線句為例進行賞析。(3分)
15.第②小節(jié)中有甲、乙、丙三個描寫不同季節(jié)炊煙特點的句子,請任選一句并發(fā)揮想象寫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不少于30字。(2分)
我選擇的是【 】:
16.第⑧小節(jié)作為全文的結(jié)尾,可謂意味深長,請仔細琢磨句中的關鍵詞語“最后的牧歌”和“尋找它、欣賞它”,簡要闡述這個結(jié)尾的深刻含義。(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初中語文一課一練(開明版)初二(三冊)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巍巍中山陵劉敘杰
①在浩蕩的大江之濱,在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之間,坐落著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南京。其中位于東郊鐘山南麓的中山陵園,是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
�、阽娚降谋驹闯鲎越K南部的茅山山脈,它北延至南京、鎮(zhèn)江之間,稱為寧鎮(zhèn)山脈。鐘山是后者的最高峰,海拔約460米,東西走向,長約7000米,南北寬度僅3000米。由于附近大多是沖積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顯得分外雄偉高大。它的山頂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險峻,但山腰以下漸趨平緩,松柏森郁,草莽綿連。在蒼翠的林海與山巔紫紅色的頁巖相互襯映的藍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鮮麗而又和諧的大自然圖畫。相傳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的職務以后,曾到鐘山來打獵,看到周圍的風景優(yōu)美,地勢也很開闊,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因肝癌醫(yī)治無效,病逝于北京。根據(jù)他生前的愿望,決定將陵園建筑在南京的鐘山南麓。
�、哿陥@的設計是通過方案競賽入選的,對送選的四十余份圖紙,采取了密封評議的方式。當時有許多中外建筑師參加,但入選的前三名都是中國建筑師。首獎是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由于他較好地考慮了陵園與周圍環(huán)境、地形的結(jié)合,并參照了我國古代建筑中若干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采用了中軸對稱、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觀、淳樸的色調(diào)、簡潔的裝修和大面積綠化等手法,基本上達到了表現(xiàn)陵園莊嚴氣氛和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實用上也取得滿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動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運來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園用地面積4.6萬畝,先后施工6年,使用的經(jīng)費按當時的幣值計算,共達400余萬元。
�、芰陥@的總體依南北中軸線,布置在鐘山南麓的緩坡上,東、西距靈谷寺與明孝陵各約1000米(其間有道路相連)。這樣就將三區(qū)著名的名勝聯(lián)為一體,從而擴大了東郊風景區(qū)的游覽范圍和內(nèi)容,在區(qū)域規(guī)劃上是值得的。由中山門開始的寬闊陵園大道,至陵前長6000米,兩旁栽種著許多法國梧桐,這些行道樹在長成后,枝繁葉茂,丫杈交錯,形成了一條濃翠蔽日的林蔭大道。道外的丘崗坡坨之上,密植著眾多的落葉樹和常綠樹,林叢覆疊,莽蒼深邃,使人們在未達陵墓以前,就已逐步進入莊嚴
的氣氛之中。
�、萘陥@的總平面布局,大致可分為南、北兩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緩長的墓道(在總圖上表現(xiàn)如鐘下的懸索)。北部包括陵門、碑亭、石階、大平臺、祭堂、墓室等(在總圖上表現(xiàn)為鐘的本體)。
�、蘖昴沟娜肟谖挥谧钅隙耍瑯酥臼且蛔g三樓的石牌坊。在明間的檐下,懸掛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橫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門的緩長坡道,汽車可循此直達陵門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傾斜臺地,東、西側(cè)各建面闊三間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為過去守陵衛(wèi)士的駐所。正面建陵門,高15米,寬24米,深8米,藍琉璃單檐歇山頂。屋身用花崗石砌成無梁殿式樣,正中拱門楣上鐫刻著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四個金光大字。
�、哐觊T后石階即至碑亭,亭內(nèi)在龜?shù)狭?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書:“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于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嘧员ぴ俦�,地勢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臺,全部砌以寬大的石階。石階分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級。石階盡處,就是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臺,中央則矗立著陵園的主體建筑——祭殿。平臺是全陵的制高點,與入口處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過70米,這里視野遼闊,氣象萬千,既便近觀,又宜遠眺。當陽光燦爛時,遠處萬山如屏,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望,田圃縱橫,道路津梁,行人車馬,無不纖細入微,仿佛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而當日出日沒之際,在晨煙夕霧的迷蒙中,城猶潛蛇,山若伏鱉,館閣樓臺,隱約參錯,遠峰近樹,依稀可辨,人們又好像面對著大幅的潑墨山水。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風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們展示它那變幻無窮的景色。
�、峒捞檬且蛔鶎�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內(nèi)立有12根黑色花崗石圓柱,護壁則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著中山先生的《告誡黨員演說詞》全文。中央偏北處,置有這位偉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視,神態(tài)安詳,栩栩如生。
�、饽故抑睆郊s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圓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臥像,周圍有環(huán)形走道及石欄以供瞻仰。室頂為半球形穹窿,對外不開窗,用電氣照明及機械通風。中山先生的靈柩在1929年奉安時,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處,外用鋼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環(huán)形圍墻,外鋪草地,并植以梅、玉蘭等花木。
(11)解放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對陵園十分關注,除了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以外,還對整個陵區(qū)進行了維修和整修,使得這位偉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終保持著整齊、寧靜、肅穆的景象。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5分)
①陵墓( �。陟`柩( �。弁�兀( )
④遠眺( �。�纖細( �。奚�邃( �。�
⑦機械( �。嗄�麓( )⑨橫匾( �。�
⑩鐫刻( �。�
2.為文中畫□處選擇恰當?shù)囊唤M詞語。(1分)
[ ]
A.甲稱道 乙肅穆 丙奇妙
B.甲稱贊 乙肅穆 丙奇特
C.甲稱頌 乙肅靜 丙奇妙
D.甲贊頌 乙肅靜 丙奇特
3.第②段文字介紹了鐘山怎樣的地勢及環(huán)境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
4.說說第②段畫線句子“南北寬度僅3000米中加粗詞語“僅”的表達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
5.中山陵園在設計上主要突出了什么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寫出第⑥至第⑩段主要介紹的中山陵的結(jié)構布局,并指出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說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描寫了大平臺上所見景色,這在文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
8.選出為全文劃分層次正確的一項。(2分)
[ ]
A.①-③|④-⑤|⑥-⑩|(11)
B.①|②-⑤|⑥-⑩|(11)
C.①|②-⑩|(11)
D.①-⑤|⑥-(11)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