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語文 > 題目詳情
選擇正確的文學體裁填空。
童年像一篇充滿天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童話
B、詩歌
C、散文
D、小說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上海市寶山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解答問題。(22分)

你吃的食物里有沒有激素

①在古代,人們把青的梨子采摘下來,放在屋子里熏香,梨子就會很快變甜變熟;采了生的獼猴桃,老人們也會說,把它們跟蘋果放在一起,會軟得更快。幾千年前,古埃及人在無花果結果之后,會在樹上劃出一些口子,認為這樣可以讓果實更大、成熟更快。而在中國的農村,許多核桃樹上布滿了傷痕,都是人們故意砍的,人們甚至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

②到了近代,科學家們發(fā)現,古人或許是“歪打正著”了。這些做法是合理的,而其中的原因竟然都是乙烯,也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植物激素”中的一種。

③最先對此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是俄國一位名叫奈留波夫的植物生理學研究生。1901年,他在種豌豆的時候發(fā)現,室內的豌豆會長得更短、更粗,而且橫向生長。經過大量的實驗,他最后發(fā)現,是照明氣體中的乙烯刺激了豌豆苗的生長。十幾年后,另一位科學家發(fā)現,乙烯可以使果實提前落下,于是它“催熟”的能力從此得以確認。又過了十幾年,一位英國科學家在成熟的蘋果中分離出了乙烯。從此,乙烯作為一種“植物激素”引起人們的巨大興趣。

④隨著乙烯的面紗被揭開,那些“傳統(tǒng)智慧”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從而促進青梨的成熟;成熟的蘋果會不斷釋放乙烯,也就能促進獼猴桃的軟化;砍傷無花果樹和核桃樹促進結果的原因,竟然是傷害會讓無花果樹或者核桃樹釋放出大量乙烯。

⑤劃傷果樹是為了讓它自己產生乙烯,用外加的乙烯處理也能促進植物的生長——這就是“植物激素”促進生長的原理。在現代農業(yè)中,使用的是一種叫做乙烯利的東西,它被植物吸收之后轉化成乙烯,從而產生“激素”效應。這種方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當你聽說“激素催熟果實”的時候,不要以為那是“黑心農民”的非法操作。實際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用它來提高作物產量、縮短周期。

⑥經�?吹接浾呓衣丁昂谛纳特湣庇谩盎瘜W商品”把生的葡萄或者香蕉變熟的“黑幕”。其實,葡萄和香蕉這樣的水果如果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摘,就根本無法進行長途運輸和長期保存。為了突破時空的限制,在產地把這些果實提前采摘,運送到遠方或者保存到另一個季節(jié),拿出來施以乙烯利,讓它們從沉睡中醒來,就可以進一步“成熟”。且不管這樣得到的水果是否跟在樹上成熟的一樣美味,這至少讓遠方的人們或許在不同的季節(jié)吃上這些水果。

⑦人們總是擔心這種能夠催熟水果的“激素”會促進人的發(fā)育。想想,它本來就是植物生長中會自然產生的氣體,如果人工施用的能夠讓人“早熟”,那么天然的也一樣——人體并不能分辨出乙烯是否天然產生。

⑧實際上,任何激素都需要與特定的受體結合才能產生作用,植物的激素只對植物才有刺激作用。

⑨相對于植物激素,人們更關心動物激素。這個問題更加復雜。一方面,許多動物激素對人是有活性的,注意避免進入人體;另一方面,一些動物激素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并不會對動物的肉或者奶產生不利影響。比如讓奶牛受孕,催產的激素并不會增加牛奶產量,也不會留存在牛奶中。而真正能增加牛奶產量的牛生長激素,對人并沒有激素活性。

⑩總之,不管是植物激素還是動物激素,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其使用是否合法,而不是聽到“激素”就本能地反對。那些經過科學論證的激素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不僅對生產者有利,對于消費者也是有利的——歸根結底,生產成本的降低會導致商品價格的降低。

(選文有刪改)

1. 第②段“歪打正著”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 第①段畫線句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3. 聯系上下文,選擇正確的一項填入文中第④段橫線處   (3分)

A.砍傷樹枝產生一定量的乙烯

B.熏香時能產生一定量的乙烯

C.青梨自身產生一定量的乙烯

D.屋里氣味產生一定量的乙烯

4. 第⑨段加線詞“許多”與“一些”能否互換?為什么?               (3分)

5. 第③段的說明順序是           ,說明的內容是           。(4分)

6.聯系全文,概括激素的功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