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A、德高望眾 溫故知新 B、玲瓏剔透 刻骨明心 C、心曠神怡 小心翼翼 D、絕處逢生 獲益非淺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新教材完全解讀 九年級語文�。ㄏ聝裕。ㄈ私贪妫� 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對鮑西亞的一段話,評價錯誤的選項是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像甘霖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無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顯出一個帝王的高貴:御杖不過象征著俗世的威權,使人民對于君主的尊嚴凜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卻高出于權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內心,是一種屬于上帝的德行,執(zhí)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調劑著公道,人間的權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所以,猶太人,雖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請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執(zhí)行起賞罰來,誰也沒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們既然祈禱著上帝的慈悲,就應該按照祈禱的指點,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我說了這一番話,為的是希望你能夠從你的法律的立場上作幾分讓步;可是如果你堅持著原來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執(zhí)法無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A.鮑西婭勸說夏洛克做人應當以慈悲為懷是幫助夏洛克。
B.鮑西婭把慈悲比作甘霖;把慈悲與皇冠、御杖相比,與神力相比,強調慈悲的作用、威力強大。
C.從法律觀點著眼,鮑西婭肯定夏洛克按照借約割肉是合法的。
D.此段文字生動、形象、華美、流暢,富有詩意的藝術美感。同時表現(xiàn)了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负罟适谷藛栔�,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负钏焖�。
1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望:遠遠地看
B、居十日 居:居住
C、不治將益深 益:更加
D、使人索扁鵲 索:尋找
15、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虛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針石之所及也 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獨立。
B、君之病在肌膚 之:助詞,的。
C、桓候故使人問之 之:代詞,指扁鵲。
D、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之:助詞,的。
16、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譯文:醫(y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來撈取功勞。
B、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譯文:扁鵲遠遠地望見桓侯,還是走了。
C、不治將益深 譯文:如果不醫(yī)治將更加嚴重。
D、臣是以無請也 譯文:我因此不再過問了。
17、下列對原文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出自《韓非子•喻老》。作者韓非,戰(zhàn)國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文中扁鵲,戰(zhàn)國時醫(yī)學家,因醫(yī)術高明,所以人們就用傳說中上古名醫(y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
B、扁鵲共三次進見蔡桓公,并指出其病在腠理、在肌膚、在骨髓,但桓候卻固執(zhí)己見,剛愎自用,一而再,再而三的諱疾忌醫(yī),導致病情越發(fā)嚴重,不可救藥,并最終不治而死。
C、扁鵲作為一代名醫(yī),當蔡桓公病情加重以后,扁鵲卻“望桓候而還走”,說明扁鵲醫(yī)術高明,在很遠就能看出人有沒有病,但他卻沒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對病人沒有做耐心細致的工作,望而“還走”是為了逃避,方法生硬簡單。
D、《扁鵲見蔡桓公》說明了盲目自信,諱疾忌醫(yī)必傷自身的道理,告誡人們不要掩飾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于正視自己,敢于接受別人的批評勸告。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8-—11題。(14分)
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下列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 (1)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
3.. 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其中“結好孫權”的依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分析。(4分)
4..上面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 主編的《 》一書。(2分) 【答案】 5.(3分)A 6.(5分)(1)可是(我)智短謀淺,因此失敗,直到今天這個地步。(譯出大意2分,關鍵字“猖蹶”1分。) (2)這大概是上天用來資助將軍的。(譯出大意1分,關鍵字“殆”1分。) 7.(4分)孫權的政權,已歷三世,政權鞏固;(2分)孫權占據(jù)的江東,地形險要(地理條件優(yōu)越),人才眾多(人心歸附)。(2分) 8.(2分)司馬光 《資治通鑒》(出現(xiàn)錯別字不給分) 【解析】略 【題型】文言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文言文 【結束】 8【題文】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2—14題。(8分)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9..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年甘肅省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8-—11題。(14分)
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下列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 (1)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
3.. 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其中“結好孫權”的依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分析。(4分)
4..上面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 主編的《 》一書。(2分) 【答案】 5.(3分)A 6.(5分)(1)可是(我)智短謀淺,因此失敗,直到今天這個地步。(譯出大意2分,關鍵字“猖蹶”1分。) (2)這大概是上天用來資助將軍的。(譯出大意1分,關鍵字“殆”1分。) 7.(4分)孫權的政權,已歷三世,政權鞏固;(2分)孫權占據(jù)的江東,地形險要(地理條件優(yōu)越),人才眾多(人心歸附)。(2分) 8.(2分)司馬光 《資治通鑒》(出現(xiàn)錯別字不給分) 【解析】略 【題型】文言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文言文 【結束】 8【題文】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2—14題。(8分)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9..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陳東,字少陽,鎮(zhèn)江丹陽人也。早有雋聲,倜儻負氣,不戚戚于貧賤。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獨東無所隱諱。欽宗即位,率其徒伏闕上書,論:“今日之事,蔡京壞亂于前,梁師成陰謀于后,李彥結怨于西北,朱緬結怨于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于遼、金,創(chuàng)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毖詷O憤切。明年春,貫等挾徽宗東行,東獨上書請追貫還,正典刑,別選忠信之人往侍左右。
金人迫京師,李邦彥議與金和,李綱及種師道主戰(zhàn),邦彥因小失利罷綱而割三鎮(zhèn)。東復率諸生伏宣德門下上書曰:“在廷之臣,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綱所謂社稷之臣也。其庸繆不才,幾忌疾賢能,動為身謀不恤國計者,李邦彥之徒是也,所謂社稷之賊也。軍民從者數(shù)萬。書聞,傳旨慰諭者旁午,眾莫肯去,方舁登聞鼓撾壞之,喧呼震地。有中人出,眾臠而磔之,于是亟詔綱入,復領行營,遣撫諭,乃稍引去�!�
金人既解去,學官觀望,時宰議摒伏闕之士,先自東始。高宗即位五日,相李綱,又五日召東還。會綱去,乃上收乞留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不報。會布衣歐陽澈亦上書言事,潛善遽以語激怒高宗,言不亟誅,將復鼓眾伏闕。書獨下善潛所,府尹孟庾召東議事,東請食而行,手書區(qū)處家事,字畫如平時,已乃授其從者早:“我死,爾歸致此于吾親�!笔骋讶鐜�,吏有難色,東笑曰:“我陳東也,畏死既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吏曰:“吾亦知公,安敢相迫?”頃之,東具冠帶出,別同邸,乃與澈同斬于市。四明李猷贖其尸瘞之,②東初未識綱,特以國故,至為之死,識與不識綿為流涕。時年四十有二。 《宋史.忠義傳》
1、對下列句中了劃線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已乃授其從者 從:跟隨
B 不戚戚于貧賤 戚:優(yōu)傷
C 金人迫京師 迫:逼近
D 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謝:感謝
2、下列句子劃線的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
A 明年春,貫等扶徽宗東行
B 有中人去,肉臠而磔之
C 手書區(qū)處家事
D 識與不識只皆為流涕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 眾臠而磔之
B 別選忠信之人往侍左右
C 四明李猷贖其尸瘞之
D 特此國故,到為之死
4、下列句子分為四組,表現(xiàn)陳東“大義凜然,請誅奸賊,視死如歸”的一項是:
① 不戚戚于貧賤
② 人莫敢指言,獨東夫所隱諱
③早有雋聲,倜儻負氣
④率其徒伏闕上書
⑤時宰議摒伏闕之士,先自東始
⑥東復率諸生伏,宣德門下上書
⑦我陳東也,畏死即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
A�、佗冖堍荨 �、冖茛蔻摺� C ②④⑥⑦ D�、佗邰茛�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陳東年輕時就“倜儻負氣”,為官后忠奸分明,曾屢次上書皇帝,要求嚴懲蔡京等“六賊”。
B 當朝名將李綱遭受小人李邦彥等排斥,而被罷官時,陳東挺身而出,率領諸生伏闕上書,請誅奸賊,力保忠良。
C 金人解圍退去,太學府的權貴何對曾上書請愿的人開始報復,陳東被列為首選。
D 陳東面對死亡,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出于敬仰,寧波李猷用錢收買陳東的尸體埋葬了他,其他人只是同情流淚,沒有敢為他伸張正義。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無從致書以觀言行一致 | B.益慕圣賢之道益多弊少 |
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患得患失 | D.未嘗稍降辭色婉言辭謝 |
A.弗之怠之:代詞,指代抄書 |
B.或遇其叱咄或:或者 |
C.俟其欣悅其:代詞,指老師 |
D.以中有足樂者以:因為 |
A.詞的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對月懷人,表達政治上失意、思念兄弟的抑郁惆悵之情。 |
B.“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币痪�,直接描寫的月光的移動,表現(xiàn)了離別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入眠的情景。 |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表現(xiàn)詞人由心中有所郁結,到心胸開闊、豁達開朗的心理變化。 |
D.全詞將寫景、敘事、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既表現(xiàn)了詞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也表達了詞人對月懷人、樂觀曠達的情懷。 |
A.常常向藏書之家借書來抄。隆冬時節(jié),十指凍僵仍毫不懈怠,足見“我”求學之“勤”。 |
B.遇師斥責,表情更恭順,禮節(jié)更周到,沒有爭辯一句,足見“我”求學之“誠”。 |
C.寒冬大雪,身背書箱,拖著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見“我”求學之“艱”。 |
D.處服飾華麗的同學之間,雖然羨慕,卻堅守心中之樂,足見“我”求學之“精”。 |
A.“衡乃穿壁引其光”一句是說匡衡就穿過墻壁引來了鄰居家的亮光。 |
B.“主人怪問衡”一句中“怪”可理解為“感到奇怪”。 |
C.“愿得主人書遍讀之�!币痪淇煞g為“(我)想讀遍您家里所有的書�!� |
D.本文講敘了匡衡鑿壁偷光、傭作只求書兩則的故事。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25分)
陰影和陽光
徐慧芬
14歲的中學生小蒙覺得自己這幾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為出黑板報的緣故,他是最后一個離校的學生。黑板報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級的黑板報出得怎么樣,取取經。但是人家教室的門已經鎖上了。于是他從自己教室搬來一張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這樣他就可以通過墻上的氣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報。正在他臉貼玻璃、專心張望的時候,值班老師走了過來,有點狐疑地問了一番后,就要他趕快回家。巧的是,這天夜里,這一層的辦公室遭竊,所有老師的抽屜都被翻過,連零星小錢都被搜走了。
這樣,作為最后一個離校又有點古怪行為的學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喚到教務處談話。雖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課老師全部擔保他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但是從教務處出來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淚,因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學用一種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學。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小蒙向媽媽哭訴今天的遭遇:他放學回途經一個專賣復習資料的書屋,買了兩本書,剛準備跨上自行車,迎面一輛卡車上突然掉下一個大紙箱。紙箱破了,里面的兒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車上司機發(fā)現(xiàn),將車停下來時,周圍已有人趁機撿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機挺急,就幫著司機把玩具撿起裝回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車卻不見了!那是才買不久的新車��!
“好心沒好報!小偷太壞了!嗚……”小蒙邊說邊哭,眼淚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車子就能回來嗎?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訓。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媽媽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問題是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多管閑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媽媽嘮嘮叨叨邊勸邊教訓兒子。
“你在培養(yǎng)兒子朝自私發(fā)展嗎?”小蒙的爸爸從外面踏進門,聽到妻子的話,打趣道。
“你倒還有心情說笑話!你兒子前天為班級做事,被人疑心當賊;今天做好事,被賊偷了車!”小蒙的媽媽把兒子今天的遭遇憤憤地說給丈夫聽,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厲害了。
“噢,是這樣。兒子,你的運氣確實太壞了!爸爸今天的運氣倒有點好。剛才,碰上了一個大好人。你知道的,我是去攝影社取照片的,取完后,回來路上覺得今天天氣挺熱的,正好有個人用自行車推著兩袋西瓜賣。我挑了一只,過了秤,正好10元錢,我付了錢,騎上車子就走了。
“騎了大約20米,忽聽背后有人叫�;仡^看,那個賣西瓜的騎著重重的車子朝我追來,一邊招手,一邊叫我停。我停了車,才知道我原來錯將百元大鈔當成10元錢給了他,他是追來還我90元錢的!兒子,你想,他完全可以不管這件事,要還,等我找上來,也不遲;他也完全可以賴掉,因為我沒有憑證;他還可以發(fā)現(xiàn)此事后馬上溜走,那就不會引起任何糾葛�,F(xiàn)在他卻冒著烈日,騎著笨重的車子一路追來,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這世上誰說沒有好人!要不,今天這只瓜就太貴了!”
父親拍拍剛買來的西瓜,又拍了拍兒子的頭,邊敘邊議。兒子停止了抽泣,聽得很專注。
不錯,小蒙的爸爸是取了照片回來路上買了西瓜。但是關于10元與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虛構。作家與父親的雙重責任,讓他編了個美麗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這個14歲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陽光。
(選自《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小小說精選》)
【小題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小說結構簡單,語言含蓄雋永,結尾處設計了小蒙的父親編造故事、播灑“陽光”的情節(jié),可謂別出心裁,但也使小說蒙上了理想主義的色彩。 |
B.小說中小蒙的生活經歷提示我們,青少年仿佛一張白紙,指導他們在這張紙上抒寫什么樣的人生,社會、學校、家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
C.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有很多巧合,但又讓人覺得合情合理;文中多次寫到了小蒙的“眼淚”,這樣寫有助于情節(jié)的推動,也使小蒙的形象更加豐滿。 |
D.板報事件中,小蒙不但被老師誤解,還失去了身邊朋友的信任,他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由此小說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學校和教師。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2014學年吉林省長春市第三次調研測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25分)
陰影和陽光
徐慧芬
14歲的中學生小蒙覺得自己這幾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為出黑板報的緣故,他是最后一個離校的學生。黑板報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級的黑板報出得怎么樣,取取經。但是人家教室的門已經鎖上了。于是他從自己教室搬來一張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這樣他就可以通過墻上的氣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報。正在他臉貼玻璃、專心張望的時候,值班老師走了過來,有點狐疑地問了一番后,就要他趕快回家。巧的是,這天夜里,這一層的辦公室遭竊,所有老師的抽屜都被翻過,連零星小錢都被搜走了。
這樣,作為最后一個離校又有點古怪行為的學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喚到教務處談話。雖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課老師全部擔保他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但是從教務處出來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淚,因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學用一種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學。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小蒙向媽媽哭訴今天的遭遇:他放學回途經一個專賣復習資料的書屋,買了兩本書,剛準備跨上自行車,迎面一輛卡車上突然掉下一個大紙箱。紙箱破了,里面的兒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車上司機發(fā)現(xiàn),將車停下來時,周圍已有人趁機撿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機挺急,就幫著司機把玩具撿起裝回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車卻不見了!那是才買不久的新車�。�
“好心沒好報!小偷太壞了!嗚……”小蒙邊說邊哭,眼淚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車子就能回來嗎?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訓。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媽媽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問題是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多管閑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媽媽嘮嘮叨叨邊勸邊教訓兒子。
“你在培養(yǎng)兒子朝自私發(fā)展嗎?”小蒙的爸爸從外面踏進門,聽到妻子的話,打趣道。
“你倒還有心情說笑話!你兒子前天為班級做事,被人疑心當賊;今天做好事,被賊偷了車!”小蒙的媽媽把兒子今天的遭遇憤憤地說給丈夫聽,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厲害了。
“噢,是這樣。兒子,你的運氣確實太壞了!爸爸今天的運氣倒有點好。剛才,碰上了一個大好人。你知道的,我是去攝影社取照片的,取完后,回來路上覺得今天天氣挺熱的,正好有個人用自行車推著兩袋西瓜賣。我挑了一只,過了秤,正好10元錢,我付了錢,騎上車子就走了。
“騎了大約20米,忽聽背后有人叫�;仡^看,那個賣西瓜的騎著重重的車子朝我追來,一邊招手,一邊叫我停。我停了車,才知道我原來錯將百元大鈔當成10元錢給了他,他是追來還我90元錢的!兒子,你想,他完全可以不管這件事,要還,等我找上來,也不遲;他也完全可以賴掉,因為我沒有憑證;他還可以發(fā)現(xiàn)此事后馬上溜走,那就不會引起任何糾葛�,F(xiàn)在他卻冒著烈日,騎著笨重的車子一路追來,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這世上誰說沒有好人!要不,今天這只瓜就太貴了!”
父親拍拍剛買來的西瓜,又拍了拍兒子的頭,邊敘邊議。兒子停止了抽泣,聽得很專注。
不錯,小蒙的爸爸是取了照片回來路上買了西瓜。但是關于10元與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虛構。作家與父親的雙重責任,讓他編了個美麗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這個14歲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陽光。
(選自《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小小說精選》)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小說結構簡單,語言含蓄雋永,結尾處設計了小蒙的父親編造故事、播灑“陽光”的情節(jié),可謂別出心裁,但也使小說蒙上了理想主義的色彩。
B.小說中小蒙的生活經歷提示我們,青少年仿佛一張白紙,指導他們在這張紙上抒寫什么樣的人生,社會、學校、家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C.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有很多巧合,但又讓人覺得合情合理;文中多次寫到了小蒙的“眼淚”,這樣寫有助于情節(jié)的推動,也使小蒙的形象更加豐滿。
D.板報事件中,小蒙不但被老師誤解,還失去了身邊朋友的信任,他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由此小說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學校和教師。
E.小蒙媽媽說“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但又說“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這種嘮叨體現(xiàn)出了媽媽做人的虛偽,同時擴大了孩子心中的陰影。
2.請簡要分析小蒙的形象。(6分)
3.你怎樣看待小說中爸爸虛構故事這個情節(jié)?(6分)
4.有人認為把文章標題“陰影與陽光”改為“播撒陽光”更能貼近主題,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這篇小說給了你怎樣的啟示。(8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小說結構簡單,語言含蓄雋永,結尾處設計了小蒙的父親編造故事、播灑“陽光”的情節(jié),可謂別出心裁,但也使小說蒙上了理想主義的色彩。 |
B.小說中小蒙的生活經歷提示我們,青少年仿佛一張白紙,指導他們在這張紙上抒寫什么樣的人生,社會、學校、家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
C.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有很多巧合,但又讓人覺得合情合理;文中多次寫到了小蒙的“眼淚”,這樣寫有助于情節(jié)的推動,也使小蒙的形象更加豐滿。 |
D.板報事件中,小蒙不但被老師誤解,還失去了身邊朋友的信任,他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由此小說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學校和教師。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