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A、德高望眾 溫故知新
B、玲瓏剔透 刻骨明心
C、心曠神怡 小心翼翼
D、絕處逢生 獲益非淺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精神的殿堂
       人死了,便住進一個永久的地方——墓地。生前的親朋好友,如果對他思之過切,便來到墓地,隔著一層冰冷的墓室的石板“看望”他。掃墓的全是親人。
        然而,世上還有一種墓地屬于例外。去到那里的人,非親非故,全是來自異國它鄉(xiāng)的陌生人。有的相隔千山萬水,有的相隔數(shù)代。就像我們,千里迢迢去到法國。當?shù)氐呐笥褑栁覀兿肟凑l。我們說:盧梭、雨果、巴爾扎克,莫奈、德彪西等等一大串名字。
        朋友笑著說:“好好,應該,應該!”
        他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這些人,于是他先把我們領到先賢祠。
        先賢祠就在我們居住的拉丁區(qū)。有時走在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它頗似倫敦保羅教堂的石綠色的圓頂。我一直以為是一座教堂。其實,我猜想得并不錯,它最初確是教堂�?墒窃诜▏蟾锩陂g,曾用來安葬故去的偉人,因此它就有了榮譽性的紀念意義。到了1885年,它被正式確定為安葬已故偉人的處所。從而,這地方就由上帝的天國轉變?yōu)槿碎g的圣殿。人們再來到這里,便不是聆聽神的旨意,而是重溫先賢的思想精神來了。
       重新改建的建筑的人口處,刻意使用古希臘神廟的樣式。寬展的高臺階,一排聳立的石柱,還有被石柱高高舉起來的三角形楣飾,莊重肅穆,表達著一種至高無上的歷史精神。大維·德安在楣飾上制作的古典主義的浮雕,象征著祖國、歷史和自由。上邊還有一句話:“獻給偉人們,祖國感謝他們!” 
       這句話顯示這座建筑的內涵,神圣又崇高,超過了巴黎任何建筑。
       我要見的維克多·雨果就在這里。他和所有這里的偉人一樣,都安放在地下。因為地下才意味著埋葬。但這里的地下是可以參觀與瞻仰的。一條條走道,一間間石室。所有棺木全都擺在非常考究和精致的大理石臺子上。雨果與另一位法國的文豪左拉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兩邊。每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著一片很大的美麗的銅棕櫚。
       我注意到,展示著他們生平的“說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內容卻自有其獨特的角度。比如對于雨果,特別強調由于反對拿破侖政變,堅持自己的政見,遭到迫害,因而到英國與比利時逃亡19年。
1870年回國后,他還拒絕拿破侖第三的特赦。再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為受到法國軍方陷害的猶太血統(tǒng)的軍官德雷福斯嗚冤,因而被判徒刑。顯然,在這里,所注重的不是這些偉人的累累碩果,而是他們非凡的思想歷程與個性精神。
       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為這里“居民”的作家是盧梭和伏爾泰。將盧梭和伏爾泰安葬此處,是一種象征。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征。這兩位作家的文學作品都是思想大于形象。他們的巨大價值,是對法蘭西精神和思想方面做出的偉大貢獻。在這里的盧梭的生平說明上寫道,法蘭西的“自由、平等、博愛”就是由他奠定的。
       盧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細,正面雕了一扇門。門兒微啟,伸出一只手,送出一支花來。世上如此浪漫的棺木大概惟有盧梭了!再一想,他不是一直在把這樣燦爛和芬芳的精神奉獻給人類?從生到死,直到今天,再到永遠。
       于是,我明白了,為什么在先賢祠里,我始終沒有找到巴爾扎克、斯丹達爾、莫伯桑和繆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這里所安放的偉人們所奉獻給世界的,不只是一種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賞價值的杰出的藝術,而是一種思想和精神。他們是魯迅式的人物,卻不是徐志摩。他們都是撐起民族精神大廈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藝術殿堂的棟梁。因此我還明白,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就任總統(tǒng)時,為什么特意要到這里來拜謁這些民族的先賢。
       1955年4月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爾的遺骨被移到此處安葬。顯然,這樣做的原由,不僅由于他們?yōu)槿祟惪茖W做出的卓越的貢獻,更是一種用畢生對磨難的承受來體現(xiàn)的崇高的科學精神。
       讀著這里每一位偉人生平,便會知道他們中間沒有一個世俗的幸運兒。他們全都是人間的受難者,在燒灼著自身肉體的烈火中去找尋真金般的真理。他們本人就是這種真理的化身。當我感受到,他們的遺體就在面前時,我被深深打動著。真正打動人的是一種照亮世界的精神。故而,許多石棺上都堆滿鮮花,紅黃白紫,芬芳撲鼻。這些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獻上的。有的是一小支紅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開的百合花。它們總是新鮮的。
       這里,還有一些“偉人”,并非名人。比如一面墻上雕刻著許多人的姓名。它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為國捐軀的作家的名單。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共560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共197名。我想,兩次大戰(zhàn)中的烈士成千上萬,為什么這里只是作家?大概法國人一直把作家看作是“個體的思想者”。他們更能夠象征一種對個人思想的實踐吧!雖然他們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他們的精神則被后人鐫刻在這民族的圣殿中了。
       一位叫做安東尼·德·圣·遜貝利的充滿勇氣的浪漫派詩人也安葬在這里。除去寫詩,他還是第一個駕駛飛機飛越大西洋,開辟往非洲航郵的功臣。1943年他到英國參加戴高樂將軍的“自由法國”抵抗運動。在地中海的一次空戰(zhàn)中不幸犧牲,尸骨落人大海,無處尋覓。但人們把他機上的螺旋槳找到了,放在這里,作為紀念。他生前不是偉人,死后卻得到偉人般的待遇。因為,先賢祠所敬奉的是一種無上崇高的純粹的精神。
       對于巴黎,我是個外國人,但我認為,巴黎真正的象征不是愛菲爾鐵塔,不是盧浮宮,而是先賢祠。它是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靈魂。只有來到先賢祠,我們才會真正觸摸到法蘭西的民族性,它的氣質,它的根本,以及它內在的美。
       我還想,先賢祠的“祠”字一定是中國人翻譯出來的。祠乃中國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人入祠堂,為的是表達對祖先的一種敬意、崇拜、紀念、感謝,還有延續(xù)下去并發(fā)揚光大的精神。這一切意義,都與法國人這個“先賢祠”的本意極其契合。這譯者真是十分的高明。想到這里,轉而自問: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先賢、先烈、先祖的祠堂如今在哪里呢?                                (選自 馮驥才《巴黎,藝術至上》)
1、作者在文中一再寫到楣門上“獻給偉人們,祖國感謝他們”、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就任時第一件事就是來這里拜謁、“我被深深打動著”以及石館上堆放著世界各地獻上的鮮花有何作用?
                                                                                                                                                           
                                                                                                                                                           

2、為什么作者要說“巴黎真正的象征是先賢祠”呢?
                                                                                                                                                           
                                                                                                                                                           

3、作者在先賢祠中看到的“偉人”,你認為可以分為哪幾類,請簡單概括各類“偉人”們能夠安置在這里的原因。
                                                                                                                                                             
                                                                                                                                                             

4、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文章第一自然段寫人死后親朋好友到墓地表達對他的思念,并強調“掃墓的全是親人”,其作用是既引起下文,又映襯了先賢祠里“偉人”們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敬仰。
      B、作者在先賢祠里始終沒有找到巴爾扎克、斯丹達爾、莫泊桑和繆塞是因為他們不是法國人,沒有被安置在這里。 
      C、“魯迅式的人物”指不僅具有永久的欣賞價值的杰出藝術,更有撐起民族精神大廈的思想和精神;“徐志摩”指只是奉獻給世界一種美--具有欣賞價值的杰出藝術作品。
      D、文中劃線句子運用比喻和反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盧梭象征著的民族精神過現(xiàn)將來永久地影響著人類。
      E、文章最后一句“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先賢、先烈、先祖的祠堂如今在哪里呢?”,點明作者呼吁要建立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祠堂,讓自己的先賢、先烈、先祖安有定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新教材完全解讀 九年級語文�。ㄏ聝裕。ㄈ私贪妫� 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對鮑西亞的一段話,評價錯誤的選項是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像甘霖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無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顯出一個帝王的高貴:御杖不過象征著俗世的威權,使人民對于君主的尊嚴凜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卻高出于權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內心,是一種屬于上帝的德行,執(zhí)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調劑著公道,人間的權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所以,猶太人,雖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請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執(zhí)行起賞罰來,誰也沒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們既然祈禱著上帝的慈悲,就應該按照祈禱的指點,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我說了這一番話,為的是希望你能夠從你的法律的立場上作幾分讓步;可是如果你堅持著原來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執(zhí)法無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  ]

A.鮑西婭勸說夏洛克做人應當以慈悲為懷是幫助夏洛克。

B.鮑西婭把慈悲比作甘霖;把慈悲與皇冠、御杖相比,與神力相比,強調慈悲的作用、威力強大。

C.從法律觀點著眼,鮑西婭肯定夏洛克按照借約割肉是合法的。

D.此段文字生動、形象、華美、流暢,富有詩意的藝術美感。同時表現(xiàn)了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被负畈粦�。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被负钣植粦�。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本游迦�,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负钏焖�。

1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望:遠遠地看

B、居十日            居:居住

C、不治將益深        益:更加

D、使人索扁鵲        索:尋找

15、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虛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針石之所及也      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獨立。   

B、君之病在肌膚      之:助詞,的。

C、桓候故使人問之     之:代詞,指扁鵲。

D、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之:助詞,的。

16、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譯文:醫(y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來撈取功勞。

B、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譯文:扁鵲遠遠地望見桓侯,還是走了。

C、不治將益深           譯文:如果不醫(yī)治將更加嚴重。

D、臣是以無請也         譯文:我因此不再過問了。

17、下列對原文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出自《韓非子•喻老》。作者韓非,戰(zhàn)國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文中扁鵲,戰(zhàn)國時醫(yī)學家,因醫(yī)術高明,所以人們就用傳說中上古名醫(y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

B、扁鵲共三次進見蔡桓公,并指出其病在腠理、在肌膚、在骨髓,但桓候卻固執(zhí)己見,剛愎自用,一而再,再而三的諱疾忌醫(yī),導致病情越發(fā)嚴重,不可救藥,并最終不治而死。

C、扁鵲作為一代名醫(yī),當蔡桓公病情加重以后,扁鵲卻“望桓候而還走”,說明扁鵲醫(yī)術高明,在很遠就能看出人有沒有病,但他卻沒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對病人沒有做耐心細致的工作,望而“還走”是為了逃避,方法生硬簡單。

D、《扁鵲見蔡桓公》說明了盲目自信,諱疾忌醫(yī)必傷自身的道理,告誡人們不要掩飾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于正視自己,敢于接受別人的批評勸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8-—11題。(14分)

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下列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備由是

太守說如此

B.

 

大義于天下

《書》,則不如無《書》

C.

 

將軍既帝室

無絲竹亂耳

D.

 

信義著四海

皆以美徐公

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

(1)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

                                                                               

3.. 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其中“結好孫權”的依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分析。(4分)

                                                                              

                                                                               

4..上面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         主編的《              》一書。(2分)

【答案】

5.(3分)A

6.(5分)(1)可是(我)智短謀淺,因此失敗,直到今天這個地步。(譯出大意2分,關鍵字“猖蹶”1分。)

(2)這大概是上天用來資助將軍的。(譯出大意1分,關鍵字“殆”1分。)

7.(4分)孫權的政權,已歷三世,政權鞏固;(2分)孫權占據(jù)的江東,地形險要(地理條件優(yōu)越),人才眾多(人心歸附)。(2分)

8.(2分)司馬光 《資治通鑒》(出現(xiàn)錯別字不給分)

【解析】略

【題型】文言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文言文

【結束】

8【題文】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2—14題。(8分)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9..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暮冥冥

厚此

B.

 

國懷鄉(xiāng)

偽存真

C.

 

春和

良辰美

D.

 

寵辱

白頭

10..兩段寫景的文字,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請說說引起“登樓者”情感變化的兩個原因。(2分)

                                                                              

11..賞析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答案】

12.(3分)D

13.(2分)個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觸發(fā)(以物喜)

14.(3分)比喻貼切(動靜互襯),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躍動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態(tài)。(手法1分,結合手法分析畫面2分。)

【解析】略

【題型】文言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文言文

【結束】

9【題文】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題。(20分)

悠長的鈴聲

畢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綠綠的傘,填滿每條街道,到處堵車。我大清早出門,趕到讀書的學院,還差一分鐘就要上課了。

“今天你晚了�!笨创箝T兼打鈴的老師傅說。他瘦而黑,像一根鐵釘。別的同學都住

校,唯我走讀。開學才幾天,他這是第一次同我講話。

“不晚�!蔽胰鐾染团堋拇箝T口到教室的路很長,就是有本·約翰速度再加了興奮劑,也來不及。課堂紀律嚴格,我只是想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上課的鈴聲在我背后響起來了,像一條鞭子,抽我的雙腿。有一瞬,幾乎想席地坐下,喉嚨里發(fā)咸,仿佛要吐出紅色來。遲到就遲到吧!紀律雖嚴,健康還是最重要的!

我的腳步遲緩下來;仿佛微風將息的風車。然而鈴聲還在寧靜而悠遠地響著,全然沒有即將沉寂的細弱。   

只要鈴聲響著,我就不該停止奔跑,我對自己說。終于,到了。

老師和同學們都在耐心地傾聽著,等待鈴聲的完結。 

放學時,我走過大門,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謝�?墒牵f什么好呢?說謝謝您把鈴繩拽得時間那么長嗎?我想在學府里,最好的謝意莫過于知識者對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鄭重地問:“老師傅,您貴姓?”

“免貴”,然后,他告訴我姓氏。

我的腦幕上管記憶一般人姓氏的區(qū)域,似乎被蟲蛀過,總是容易搞錯。不過這難不住我,我創(chuàng)造了聯(lián)想方式。比如,聽了看門師傅的姓氏,我腦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簾洞的景象。這法子秘不傳人,卻是百試百靈的。 

上學三年,我認真稱呼他的機會并不多。唯有恰恰趕在上課鈴響之時,我經(jīng)過校門,

才會恭恭敬敬地稱他一聲:“侯師傅好!”若是他一個人,會沖著我寬厚地笑笑。有時圍著

做飯、植花的其他師傅,我便格外響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對他的尊重。周圍的人看著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其后,便會有悠長的鈴聲響起,像盤旋的鴿群,陪伴我走進教室。

當我伸直雙腿安穩(wěn)地坐在課桌前,鈴聲才像薄霧一般散去�!翱撮T的老頭拽著鈴繩睡

著了�!蓖勒f。只有我知道這秘密,但我永遠不會說。說出來,便破壞了這一份溫情。這一番默契。

終于,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良好的品行,從學院畢業(yè)。我拎著沉重的書包走出校門,最后一次對鐵釘樣的老人說:“師傅好!”他瞅瞅四周無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

說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躊躇了,“我只是想告訴你…… 唉,不說了……不說了

……”他蒼老的頭顱在秋風中像蘆花一般擺動著,臉色因為窘迫,像生了紅銹。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發(fā)作了。

“他們說你是成心的,我說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著一粒砂糖,慈善地看著我。

“您快說嘛!侯師傅!”聽這口氣,與我有關,忙不迭地追問。   

“你千萬別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孫……”

(選文有改動)

15..聯(lián)系全文內容,談談你對本文標題“悠長的鈴聲”的理解。(4分)

                                                                               

                                                                                

16..本文語言形象、傳神,按要求賞析。(4分)

(1)上課的鈴聲在我背后響起來了,像一條鞭子,抽我的雙腿。

文中加點的字“抽”,原意是“用細長的,軟的東西打”,在文中具體指什么?(2分)

                                                                              

                                                                              

(2)他蒼老的頭顱在秋風中像蘆花一般擺動著,臉色因為窘迫,像生了紅銹。

這個畫線的句子很有表現(xiàn)力,請你結合上下文,對它作簡要賞析。(2分)

                                                                               

                                                                               

17.讀了文章,你一定會喜歡文中的那位老師傅,請你對他作點評價。(4分)

                                                                                  

                                                                                   

18.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進行回答。(4分)

(1)這篇小說的結尾有怎樣的特點?請作簡要評析。

(2)這篇小說講究運用伏筆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錯老師傅姓氏的事情,這其實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筆,請從文中找出來。

我選    題。

                                                                                

                                                                              

19..文中“我”與打鈴的老師傅之間有一種默契,這種默契給人很多的感想。請根據(jù)你對“默契”一詞的理解,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獲得的感悟。(4分)

                                                                               

                                                                                

【答案】

20.(4分)打鈴老師傅為不讓“我”遲到而長時間打鈴。(2分)“悠長的鈴聲”傳遞的是一份善意(溫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記憶。(2分)

21.(4分)

(1)(2分)打鈴的師傅用鈴聲催促我快跑,不要遲到。

(2)(2分)這個句子通過細膩的神態(tài)和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了孫師傅想對我說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態(tài)。(或: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孫師傅想對我說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態(tài))

22.(4分)關鍵詞:善良,寬厚。(言之成理即可)

23.(4分)

(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給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③彰顯了作品的主題;④結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答出任意兩點皆可,每點2分。)

(2)①若是他一個人,會沖著我寬厚地笑笑;②周圍的人看著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頭。③我的腦幕上管記憶一般人姓氏的區(qū)域,似乎被蟲蛀過,總是容易搞錯。(答出任意兩點皆可,每點2分。)

24.(4分)結合“默契”談感悟2分,結合生活實際1分,語言表達1分。

【解析】略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現(xiàn)代文閱讀

【結束】

10【題文】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題。(18分)

另一種珍愛

喬葉

①曾讀過一篇小說《綠墨水》,講一位慈父為使女兒有勇氣面對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義給她寫匿名求愛信的故事。感動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總是需要通過別人的語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熱愛自己。如果有一天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去關懷你愛護你傾聽你鼓勵你——人生中必定會有這樣的時刻,那時你怎么辦呢?

②我深深記著一位老音樂家辛酸的軼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農(nóng)村為牲口鍘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來,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會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按4/4拍鍘的。”為此,我愛上了這位不著名的音樂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樣拯救自己和愛自己。

③我同樣深深記著另一位音樂家——杰出的女鋼琴家顧圣嬰。我不止一次為她扼腕嘆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殺了。我知道她不是不愛自己,而是太愛——愛到了溺愛的程度。音樂使她飄逸空靈清麗秀美,可當美好的東西被踐踏的時候,她便毀了自己。

④為什么不學會愛自己呢?

⑤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自我姑息,自我放縱,而是要我們學會勤于律己和矯正自己。這一生總有許多時候沒有人督促我們指導我們告誡我們叮嚀我們,即使是最親愛的父母和最真誠的朋友也不會永遠伴隨我們。我們擁有的關懷和愛撫都有隨時失去的可能。這時候,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修枝打杈澆水培肥,使自己不會沉淪為一棵枯榮隨風的草,而成長為一株筆直蔥蘢的樹。

⑥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讓我們在最痛楚無助最孤立無援的時候,在必須獨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沒有星光也沒有月華的時候,在我們獨立支撐著人生的苦難沒有一個人能為我們分擔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自己送自己一枝鮮花,自己給自己畫一道海岸線,自己給自己一個明媚的笑容。然后,懷著美好的預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堅韌地走過一個又一個鳥聲如洗的清晨。

⑦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自我欺騙,可是如果這種短暫的欺騙能獲得長久的真實的幸福,自我欺騙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學會愛自己。這不是一種羞恥,而是一種光榮。因為這并非出于一種夜郎自大的無知和狹隘,而是源于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這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為豐滿更為健康,也可以讓我們的靈魂更為自由更強壯�?梢宰屛覀冊跓o房可居的時候,親手去砌磚疊瓦,建造出我們自己的宮殿,成為自己精神家園的主人。

⑨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25.題目“另一種珍愛”指的是什么?“另一種”是作者相對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分)

                                                                                                            

26..有人認為第③段的論據(jù)有些多余,你認為呢?請說說你的看法。(4分)

                                                                               

27..第⑤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內容,為其補寫一個事實論據(jù)。(3分)

                                                                                  

29..作者為什么說“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4分)

                                                                               

【答案】

30.(4分)珍愛自己(學會愛自己)。渴望別人的關愛(或:需要通過別人來肯定自己熱愛自己)。

31.(4分)不多余。(1分)這里寫女音樂家毀滅自己的事情,是從反面論證“人應該學會愛自己”,(2分)與第二段中的正面論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觀點。(1分)

32.(3分)比喻論證。(1分)使得說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1分)更好地論證了“愛自己,就是要我們學會勤于律己和矯正自己”這一觀點。

33.(3分)答題要求:圍繞“學會愛自己,讓我們的靈魂更為自由更強壯”這句話舉例2分,語言表達清楚流暢1分。

34.(4分)因為學會愛自己體現(xiàn)了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為這是真正懂得珍愛世界的前提。

【解析】略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現(xiàn)代文閱讀

【結束】

11【題文】作文。(60分)

一次挫敗的經(jīng)歷,一個難忘的勝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勸慰,一種特別的愛好……凡此種種,會使你的知識得以豐富,智慧得以增長,讓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請你以“那一刻,我邁上了新臺階”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寫一篇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章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請以字母代替。③字跡清晰工整,卷面整潔。

【答案】略

【解析】略

【題型】作文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作文

【結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年甘肅省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8-—11題。(14分)

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下列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備由是

太守說如此

B.

 

大義于天下

《書》,則不如無《書》

C.

 

將軍既帝室

無絲竹亂耳

D.

 

信義著四海

皆以美徐公

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

(1)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

                                                                               

3.. 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其中“結好孫權”的依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分析。(4分)

                                                                              

                                                                               

4..上面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         主編的《              》一書。(2分)

【答案】

5.(3分)A

6.(5分)(1)可是(我)智短謀淺,因此失敗,直到今天這個地步。(譯出大意2分,關鍵字“猖蹶”1分。)

(2)這大概是上天用來資助將軍的。(譯出大意1分,關鍵字“殆”1分。)

7.(4分)孫權的政權,已歷三世,政權鞏固;(2分)孫權占據(jù)的江東,地形險要(地理條件優(yōu)越),人才眾多(人心歸附)。(2分)

8.(2分)司馬光 《資治通鑒》(出現(xiàn)錯別字不給分)

【解析】略

【題型】文言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文言文

【結束】

8【題文】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2—14題。(8分)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9..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暮冥冥

厚此

B.

 

國懷鄉(xiāng)

偽存真

C.

 

春和

良辰美

D.

 

寵辱

白頭

10..兩段寫景的文字,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請說說引起“登樓者”情感變化的兩個原因。(2分)

                                                                              

11..賞析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答案】

12.(3分)D

13.(2分)個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觸發(fā)(以物喜)

14.(3分)比喻貼切(動靜互襯),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躍動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態(tài)。(手法1分,結合手法分析畫面2分。)

【解析】略

【題型】文言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文言文

【結束】

9【題文】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題。(20分)

悠長的鈴聲

畢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綠綠的傘,填滿每條街道,到處堵車。我大清早出門,趕到讀書的學院,還差一分鐘就要上課了。

“今天你晚了�!笨创箝T兼打鈴的老師傅說。他瘦而黑,像一根鐵釘。別的同學都住

校,唯我走讀。開學才幾天,他這是第一次同我講話。

“不晚�!蔽胰鐾染团堋拇箝T口到教室的路很長,就是有本·約翰速度再加了興奮劑,也來不及。課堂紀律嚴格,我只是想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上課的鈴聲在我背后響起來了,像一條鞭子,抽我的雙腿。有一瞬,幾乎想席地坐下,喉嚨里發(fā)咸,仿佛要吐出紅色來。遲到就遲到吧!紀律雖嚴,健康還是最重要的!

我的腳步遲緩下來;仿佛微風將息的風車。然而鈴聲還在寧靜而悠遠地響著,全然沒有即將沉寂的細弱。   

只要鈴聲響著,我就不該停止奔跑,我對自己說。終于,到了。

老師和同學們都在耐心地傾聽著,等待鈴聲的完結。 

放學時,我走過大門,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謝。可是,說什么好呢?說謝謝您把鈴繩拽得時間那么長嗎?我想在學府里,最好的謝意莫過于知識者對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鄭重地問:“老師傅,您貴姓?”

“免貴”,然后,他告訴我姓氏。

我的腦幕上管記憶一般人姓氏的區(qū)域,似乎被蟲蛀過,總是容易搞錯。不過這難不住我,我創(chuàng)造了聯(lián)想方式。比如,聽了看門師傅的姓氏,我腦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簾洞的景象。這法子秘不傳人,卻是百試百靈的。 

上學三年,我認真稱呼他的機會并不多。唯有恰恰趕在上課鈴響之時,我經(jīng)過校門,

才會恭恭敬敬地稱他一聲:“侯師傅好!”若是他一個人,會沖著我寬厚地笑笑。有時圍著

做飯、植花的其他師傅,我便格外響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對他的尊重。周圍的人看著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其后,便會有悠長的鈴聲響起,像盤旋的鴿群,陪伴我走進教室。

當我伸直雙腿安穩(wěn)地坐在課桌前,鈴聲才像薄霧一般散去。“看門的老頭拽著鈴繩睡

著了�!蓖勒f。只有我知道這秘密,但我永遠不會說。說出來,便破壞了這一份溫情。這一番默契。

終于,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良好的品行,從學院畢業(yè)。我拎著沉重的書包走出校門,最后一次對鐵釘樣的老人說:“師傅好!”他瞅瞅四周無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

說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躊躇了,“我只是想告訴你…… 唉,不說了……不說了

……”他蒼老的頭顱在秋風中像蘆花一般擺動著,臉色因為窘迫,像生了紅銹。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發(fā)作了。

“他們說你是成心的,我說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著一粒砂糖,慈善地看著我。

“您快說嘛!侯師傅!”聽這口氣,與我有關,忙不迭地追問。   

“你千萬別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孫……”

(選文有改動)

15..聯(lián)系全文內容,談談你對本文標題“悠長的鈴聲”的理解。(4分)

                                                                               

                                                                                

16..本文語言形象、傳神,按要求賞析。(4分)

(1)上課的鈴聲在我背后響起來了,像一條鞭子,抽我的雙腿。

文中加點的字“抽”,原意是“用細長的,軟的東西打”,在文中具體指什么?(2分)

                                                                              

                                                                              

(2)他蒼老的頭顱在秋風中像蘆花一般擺動著,臉色因為窘迫,像生了紅銹。

這個畫線的句子很有表現(xiàn)力,請你結合上下文,對它作簡要賞析。(2分)

                                                                               

                                                                               

17.讀了文章,你一定會喜歡文中的那位老師傅,請你對他作點評價。(4分)

                                                                                  

                                                                                   

18.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進行回答。(4分)

(1)這篇小說的結尾有怎樣的特點?請作簡要評析。

(2)這篇小說講究運用伏筆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錯老師傅姓氏的事情,這其實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筆,請從文中找出來。

我選    題。

                                                                                

                                                                              

19..文中“我”與打鈴的老師傅之間有一種默契,這種默契給人很多的感想。請根據(jù)你對“默契”一詞的理解,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獲得的感悟。(4分)

                                                                               

                                                                                

【答案】

20.(4分)打鈴老師傅為不讓“我”遲到而長時間打鈴。(2分)“悠長的鈴聲”傳遞的是一份善意(溫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記憶。(2分)

21.(4分)

(1)(2分)打鈴的師傅用鈴聲催促我快跑,不要遲到。

(2)(2分)這個句子通過細膩的神態(tài)和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了孫師傅想對我說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態(tài)。(或: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孫師傅想對我說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態(tài))

22.(4分)關鍵詞:善良,寬厚。(言之成理即可)

23.(4分)

(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給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③彰顯了作品的主題;④結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答出任意兩點皆可,每點2分。)

(2)①若是他一個人,會沖著我寬厚地笑笑;②周圍的人看著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頭。③我的腦幕上管記憶一般人姓氏的區(qū)域,似乎被蟲蛀過,總是容易搞錯。(答出任意兩點皆可,每點2分。)

24.(4分)結合“默契”談感悟2分,結合生活實際1分,語言表達1分。

【解析】略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現(xiàn)代文閱讀

【結束】

10【題文】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題。(18分)

另一種珍愛

喬葉

①曾讀過一篇小說《綠墨水》,講一位慈父為使女兒有勇氣面對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義給她寫匿名求愛信的故事。感動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總是需要通過別人的語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熱愛自己。如果有一天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去關懷你愛護你傾聽你鼓勵你——人生中必定會有這樣的時刻,那時你怎么辦呢?

②我深深記著一位老音樂家辛酸的軼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農(nóng)村為牲口鍘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來,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會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按4/4拍鍘的。”為此,我愛上了這位不著名的音樂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樣拯救自己和愛自己。

③我同樣深深記著另一位音樂家——杰出的女鋼琴家顧圣嬰。我不止一次為她扼腕嘆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殺了。我知道她不是不愛自己,而是太愛——愛到了溺愛的程度。音樂使她飄逸空靈清麗秀美,可當美好的東西被踐踏的時候,她便毀了自己。

④為什么不學會愛自己呢?

⑤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自我姑息,自我放縱,而是要我們學會勤于律己和矯正自己。這一生總有許多時候沒有人督促我們指導我們告誡我們叮嚀我們,即使是最親愛的父母和最真誠的朋友也不會永遠伴隨我們。我們擁有的關懷和愛撫都有隨時失去的可能。這時候,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修枝打杈澆水培肥,使自己不會沉淪為一棵枯榮隨風的草,而成長為一株筆直蔥蘢的樹。

⑥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讓我們在最痛楚無助最孤立無援的時候,在必須獨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沒有星光也沒有月華的時候,在我們獨立支撐著人生的苦難沒有一個人能為我們分擔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自己送自己一枝鮮花,自己給自己畫一道海岸線,自己給自己一個明媚的笑容。然后,懷著美好的預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堅韌地走過一個又一個鳥聲如洗的清晨。

⑦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自我欺騙,可是如果這種短暫的欺騙能獲得長久的真實的幸福,自我欺騙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學會愛自己。這不是一種羞恥,而是一種光榮。因為這并非出于一種夜郎自大的無知和狹隘,而是源于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這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為豐滿更為健康,也可以讓我們的靈魂更為自由更強壯�?梢宰屛覀冊跓o房可居的時候,親手去砌磚疊瓦,建造出我們自己的宮殿,成為自己精神家園的主人。

⑨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25.題目“另一種珍愛”指的是什么?“另一種”是作者相對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分)

                                                                                                            

26..有人認為第③段的論據(jù)有些多余,你認為呢?請說說你的看法。(4分)

                                                                               

27..第⑤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內容,為其補寫一個事實論據(jù)。(3分)

                                                                                  

29..作者為什么說“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4分)

                                                                               

【答案】

30.(4分)珍愛自己(學會愛自己)�?释麆e人的關愛(或:需要通過別人來肯定自己熱愛自己)。

31.(4分)不多余。(1分)這里寫女音樂家毀滅自己的事情,是從反面論證“人應該學會愛自己”,(2分)與第二段中的正面論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觀點。(1分)

32.(3分)比喻論證。(1分)使得說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1分)更好地論證了“愛自己,就是要我們學會勤于律己和矯正自己”這一觀點。

33.(3分)答題要求:圍繞“學會愛自己,讓我們的靈魂更為自由更強壯”這句話舉例2分,語言表達清楚流暢1分。

34.(4分)因為學會愛自己體現(xiàn)了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為這是真正懂得珍愛世界的前提。

【解析】略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現(xiàn)代文閱讀

【結束】

11【題文】作文。(60分)

一次挫敗的經(jīng)歷,一個難忘的勝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勸慰,一種特別的愛好……凡此種種,會使你的知識得以豐富,智慧得以增長,讓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請你以“那一刻,我邁上了新臺階”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寫一篇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章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請以字母代替。③字跡清晰工整,卷面整潔。

【答案】略

【解析】略

【題型】作文

【適用】一般

【標題】20102011學年甘肅省瓜州二中九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關鍵字標簽】作文

【結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陳東,字少陽,鎮(zhèn)江丹陽人也。早有雋聲,倜儻負氣,不戚戚于貧賤。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獨東無所隱諱。欽宗即位,率其徒伏闕上書,論:“今日之事,蔡京壞亂于前,梁師成陰謀于后,李彥結怨于西北,朱緬結怨于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于遼、金,創(chuàng)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毖詷O憤切。明年春,貫等挾徽宗東行,東獨上書請追貫還,正典刑,別選忠信之人往侍左右。

金人迫京師,李邦彥議與金和,李綱及種師道主戰(zhàn),邦彥因小失利罷綱而割三鎮(zhèn)。東復率諸生伏宣德門下上書曰:“在廷之臣,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綱所謂社稷之臣也。其庸繆不才,幾忌疾賢能,動為身謀不恤國計者,李邦彥之徒是也,所謂社稷之賊也。軍民從者數(shù)萬。書聞,傳旨慰諭者旁午,眾莫肯去,方舁登聞鼓撾壞之,喧呼震地。有中人出,眾臠而磔之,于是亟詔綱入,復領行營,遣撫諭,乃稍引去。”

金人既解去,學官觀望,時宰議摒伏闕之士,先自東始。高宗即位五日,相李綱,又五日召東還。會綱去,乃上收乞留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不報。會布衣歐陽澈亦上書言事,潛善遽以語激怒高宗,言不亟誅,將復鼓眾伏闕。書獨下善潛所,府尹孟庾召東議事,東請食而行,手書區(qū)處家事,字畫如平時,已乃授其從者早:“我死,爾歸致此于吾親�!笔骋讶鐜粲须y色,東笑曰:“我陳東也,畏死既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吏曰:“吾亦知公,安敢相迫?”頃之,東具冠帶出,別同邸,乃與澈同斬于市。四明李猷贖其尸瘞之,②東初未識綱,特以國故,至為之死,識與不識綿為流涕。時年四十有二。     《宋史.忠義傳》

1、對下列句中了劃線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已乃授其者    從:跟隨

B 不戚于貧賤    戚:優(yōu)傷

C 金人京師     迫:逼近

D 傳首四方,以天下 謝:感謝

2、下列句子劃線的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

A 明年春,貫等扶徽宗東行

B 有中人去,肉臠而磔之

C 手書區(qū)處家事

D 識與不識只皆為流涕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 眾臠而磔

B 別選忠信人往侍左右

C 四明李猷贖其尸瘞

D 特此國故,到為

4、下列句子分為四組,表現(xiàn)陳東“大義凜然,請誅奸賊,視死如歸”的一項是:

   不戚戚于貧賤     

② 人莫敢指言,獨東夫所隱諱

③早有雋聲,倜儻負氣  

④率其徒伏闕上書

   ⑤時宰議摒伏闕之士,先自東始

⑥東復率諸生伏,宣德門下上書

⑦我陳東也,畏死即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

A�、佗冖堍荨 �、冖茛蔻摺� C�、冖堍蔻摺 �、佗邰茛�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陳東年輕時就“倜儻負氣”,為官后忠奸分明,曾屢次上書皇帝,要求嚴懲蔡京等“六賊”。

B 當朝名將李綱遭受小人李邦彥等排斥,而被罷官時,陳東挺身而出,率領諸生伏闕上書,請誅奸賊,力保忠良。

C 金人解圍退去,太學府的權貴何對曾上書請愿的人開始報復,陳東被列為首選。

D 陳東面對死亡,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出于敬仰,寧波李猷用錢收買陳東的尸體埋葬了他,其他人只是同情流淚,沒有敢為他伸張正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古詩文閱讀(24分)
【甲】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丙】                     鑿壁偷光
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dài達到)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③大姓④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⑤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衅溲耘c之書遂成大學。
(注釋:①匡衡:西漢經(jīng)學家。②不逮,指燭光照不到。③邑人,同鄉(xiāng)人。④大姓,有錢的大戶人家。⑤傭作,被雇傭勞作。)
小題1:(2分)下列各組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
A.無從書以觀言行一B.慕圣賢之道多弊少
C.又無碩師名人與游D.未嘗稍降色婉言
小題2:(2分)下面加點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弗怠之:代詞,指代抄書
B.遇其叱咄或:或者
C.俟欣悅其:代詞,指老師
D.中有足樂者以:因為
小題3:(2分)下列對【甲】詩賞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詞的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對月懷人,表達政治上失意、思念兄弟的抑郁惆悵之情。
B.“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币痪�,直接描寫的月光的移動,表現(xiàn)了離別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入眠的情景。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表現(xiàn)詞人由心中有所郁結,到心胸開闊、豁達開朗的心理變化。
D.全詞將寫景、敘事、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既表現(xiàn)了詞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也表達了詞人對月懷人、樂觀曠達的情懷。
小題4:(2分)下列對【乙】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常常向藏書之家借書來抄。隆冬時節(jié),十指凍僵仍毫不懈怠,足見“我”求學之“勤”。
B.遇師斥責,表情更恭順,禮節(jié)更周到,沒有爭辯一句,足見“我”求學之“誠”。
C.寒冬大雪,身背書箱,拖著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見“我”求學之“艱”。
D.處服飾華麗的同學之間,雖然羨慕,卻堅守心中之樂,足見“我”求學之“精”。
小題5:(2分)下面對【丙】文《鑿壁偷光》理解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衡乃穿壁引其光”一句是說匡衡就穿過墻壁引來了鄰居家的亮光。
B.“主人怪問衡”一句中“怪”可理解為“感到奇怪”。
C.“愿得主人書遍讀之�!币痪淇煞g為“(我)想讀遍您家里所有的書�!�
D.本文講敘了匡衡鑿壁偷光、傭作只求書兩則的故事。
小題6:(3分)請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只畫兩處)
主 人 感 其 言 與 之 書 遂 成 大 學。
小題7:(3分)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25分)
陰影和陽光
徐慧芬
14歲的中學生小蒙覺得自己這幾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為出黑板報的緣故,他是最后一個離校的學生。黑板報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級的黑板報出得怎么樣,取取經(jīng)。但是人家教室的門已經(jīng)鎖上了。于是他從自己教室搬來一張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這樣他就可以通過墻上的氣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報。正在他臉貼玻璃、專心張望的時候,值班老師走了過來,有點狐疑地問了一番后,就要他趕快回家。巧的是,這天夜里,這一層的辦公室遭竊,所有老師的抽屜都被翻過,連零星小錢都被搜走了。
這樣,作為最后一個離校又有點古怪行為的學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喚到教務處談話。雖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課老師全部擔保他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但是從教務處出來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淚,因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學用一種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學。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小蒙向媽媽哭訴今天的遭遇:他放學回途經(jīng)一個專賣復習資料的書屋,買了兩本書,剛準備跨上自行車,迎面一輛卡車上突然掉下一個大紙箱。紙箱破了,里面的兒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車上司機發(fā)現(xiàn),將車停下來時,周圍已有人趁機撿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機挺急,就幫著司機把玩具撿起裝回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車卻不見了!那是才買不久的新車啊!
“好心沒好報!小偷太壞了!嗚……”小蒙邊說邊哭,眼淚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車子就能回來嗎?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訓。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媽媽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問題是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多管閑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媽媽嘮嘮叨叨邊勸邊教訓兒子。
“你在培養(yǎng)兒子朝自私發(fā)展嗎?”小蒙的爸爸從外面踏進門,聽到妻子的話,打趣道。
“你倒還有心情說笑話!你兒子前天為班級做事,被人疑心當賊;今天做好事,被賊偷了車!”小蒙的媽媽把兒子今天的遭遇憤憤地說給丈夫聽,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厲害了。
“噢,是這樣。兒子,你的運氣確實太壞了!爸爸今天的運氣倒有點好。剛才,碰上了一個大好人。你知道的,我是去攝影社取照片的,取完后,回來路上覺得今天天氣挺熱的,正好有個人用自行車推著兩袋西瓜賣。我挑了一只,過了秤,正好10元錢,我付了錢,騎上車子就走了。
“騎了大約20米,忽聽背后有人叫�;仡^看,那個賣西瓜的騎著重重的車子朝我追來,一邊招手,一邊叫我停。我停了車,才知道我原來錯將百元大鈔當成10元錢給了他,他是追來還我90元錢的!兒子,你想,他完全可以不管這件事,要還,等我找上來,也不遲;他也完全可以賴掉,因為我沒有憑證;他還可以發(fā)現(xiàn)此事后馬上溜走,那就不會引起任何糾葛�,F(xiàn)在他卻冒著烈日,騎著笨重的車子一路追來,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這世上誰說沒有好人!要不,今天這只瓜就太貴了!”
父親拍拍剛買來的西瓜,又拍了拍兒子的頭,邊敘邊議。兒子停止了抽泣,聽得很專注。
不錯,小蒙的爸爸是取了照片回來路上買了西瓜。但是關于10元與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虛構。作家與父親的雙重責任,讓他編了個美麗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這個14歲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陽光。 
(選自《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小小說精選》)
【小題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小說結構簡單,語言含蓄雋永,結尾處設計了小蒙的父親編造故事、播灑“陽光”的情節(jié),可謂別出心裁,但也使小說蒙上了理想主義的色彩。
B.小說中小蒙的生活經(jīng)歷提示我們,青少年仿佛一張白紙,指導他們在這張紙上抒寫什么樣的人生,社會、學校、家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C.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有很多巧合,但又讓人覺得合情合理;文中多次寫到了小蒙的“眼淚”,這樣寫有助于情節(jié)的推動,也使小蒙的形象更加豐滿。
D.板報事件中,小蒙不但被老師誤解,還失去了身邊朋友的信任,他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由此小說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學校和教師。
E.小蒙媽媽說“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但又說“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這種嘮叨體現(xiàn)出了媽媽做人的虛偽,同時擴大了孩子心中的陰影。
【小題2】請簡要分析小蒙的形象。(6分)
【小題3】你怎樣看待小說中爸爸虛構故事這個情節(jié)?(6分)
【小題4】有人認為把文章標題“陰影與陽光”改為“播撒陽光”更能貼近主題,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這篇小說給了你怎樣的啟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2014學年吉林省長春市第三次調研測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25分)

陰影和陽光

徐慧芬

14歲的中學生小蒙覺得自己這幾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為出黑板報的緣故,他是最后一個離校的學生。黑板報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級的黑板報出得怎么樣,取取經(jīng)。但是人家教室的門已經(jīng)鎖上了。于是他從自己教室搬來一張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這樣他就可以通過墻上的氣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報。正在他臉貼玻璃、專心張望的時候,值老師走了過來,有點狐疑地問了一番后,就要他趕快回家。巧的是,這天夜里,這一層的辦公室遭竊,所有老師的抽屜都被翻過,連零星小錢都被搜走了。

這樣,作為最后一個離校又有點古怪行為的學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喚到教務處談話。雖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課老師全部擔保他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但是從教務處出來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淚,因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學用一種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學。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小蒙向媽媽哭訴今天的遭遇:他放學回途經(jīng)一個專賣復習資料的書屋,買了兩本書,剛準備跨上自行車,迎面一輛卡車上突然掉下一個大紙箱。紙箱破了,里面的兒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車上司機發(fā)現(xiàn),將車停下來時,周圍已有人趁機撿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機挺急,就幫著司機把玩具撿起裝回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車卻不見了!那是才買不久的新車��!

“好心沒好報!小偷太壞了!嗚……”小蒙邊說邊哭,眼淚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車子就能回來嗎?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訓。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媽媽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問題是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多管閑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媽媽嘮嘮叨叨邊勸邊教訓兒子。

“你在培養(yǎng)兒子朝自私發(fā)展嗎?”小蒙的爸爸從外面踏進門,聽到妻子的話,打趣道。

“你倒還有心情說笑話!你兒子前天為班級做事,被人疑心當賊;今天做好事,被賊偷了車!”小蒙的媽媽把兒子今天的遭遇憤憤地說給丈夫聽,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厲害了。

“噢,是這樣。兒子,你的運氣確實太壞了!爸爸今天的運氣倒有點好。剛才,碰上了一個大好人。你知道的,我是去攝影社取照片的,取完后,回來路上覺得今天天氣挺熱的,正好有個人用自行車推著兩袋西瓜賣。我挑了一只,過了秤,正好10元錢,我付了錢,騎上車子就走了。

“騎了大約20米,忽聽背后有人叫�;仡^看,那個賣西瓜的騎著重重的車子朝我追來,一邊招手,一邊叫我停。我停了車,才知道我原來錯將百元大鈔當成10元錢給了他,他是追來還我90元錢的!兒子,你想,他完全可以不管這件事,要還,等我找上來,也不遲;他也完全可以賴掉,因為我沒有憑證;他還可以發(fā)現(xiàn)此事后馬上溜走,那就不會引起任何糾葛。現(xiàn)在他卻冒著烈日,騎著笨重的車子一路追來,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這世上誰說沒有好人!要不,今天這只瓜就太貴了!”

父親拍拍剛買來的西瓜,又拍了拍兒子的頭,邊敘邊議。兒子停止了抽泣,聽得很專注。

不錯,小蒙的爸爸是取了照片回來路上買了西瓜。但是關于10元與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虛構。作家與父親的雙重責任,讓他編了個美麗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這個14歲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陽光。

(選自《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小小說精選》)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小說結構簡單,語言含蓄雋永,結尾處設計了小蒙的父親編造故事、播灑陽光的情節(jié),可謂別出心裁,但也使小說蒙上了理想主義的色彩。

B.小說中小蒙的生活經(jīng)歷提示我們,青少年仿佛一張白紙,指導他們在這張紙上抒寫什么樣的人生,社會、學校、家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C.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有很多巧合,但讓人覺得合情合理;文中多次寫到了小蒙的“眼淚”,這樣寫有助于情節(jié)的推動,也使小蒙的形象更加豐滿。

D.板報事件中,小蒙不但被老師誤解,還失去了身邊朋友的信任,他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由此小說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學校和教師。

E.小蒙媽媽說“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但又說“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這種嘮叨體現(xiàn)出了媽媽做人的虛偽,同時擴大了孩子心中的陰影。

2.請簡要分析小蒙的形象。(6分)

3.你怎樣看待小說中爸爸虛構故事這個情節(jié)?(6分)

4.有人認為把文章標題“陰影與陽光”改為“播撒陽光”更能貼近主題,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這篇小說給了你怎樣的啟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25分)
陰影和陽光
徐慧芬
14歲的中學生小蒙覺得自己這幾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為出黑板報的緣故,他是最后一個離校的學生。黑板報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級的黑板報出得怎么樣,取取經(jīng)。但是人家教室的門已經(jīng)鎖上了。于是他從自己教室搬來一張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這樣他就可以通過墻上的氣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報。正在他臉貼玻璃、專心張望的時候,值班老師走了過來,有點狐疑地問了一番后,就要他趕快回家。巧的是,這天夜里,這一層的辦公室遭竊,所有老師的抽屜都被翻過,連零星小錢都被搜走了。
這樣,作為最后一個離校又有點古怪行為的學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喚到教務處談話。雖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課老師全部擔保他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但是從教務處出來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淚,因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學用一種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學。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小蒙向媽媽哭訴今天的遭遇:他放學回途經(jīng)一個專賣復習資料的書屋,買了兩本書,剛準備跨上自行車,迎面一輛卡車上突然掉下一個大紙箱。紙箱破了,里面的兒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車上司機發(fā)現(xiàn),將車停下來時,周圍已有人趁機撿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機挺急,就幫著司機把玩具撿起裝回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車卻不見了!那是才買不久的新車��!
“好心沒好報!小偷太壞了!嗚……”小蒙邊說邊哭,眼淚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車子就能回來嗎?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訓。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媽媽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問題是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多管閑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媽媽嘮嘮叨叨邊勸邊教訓兒子。
“你在培養(yǎng)兒子朝自私發(fā)展嗎?”小蒙的爸爸從外面踏進門,聽到妻子的話,打趣道。
“你倒還有心情說笑話!你兒子前天為班級做事,被人疑心當賊;今天做好事,被賊偷了車!”小蒙的媽媽把兒子今天的遭遇憤憤地說給丈夫聽,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厲害了。
“噢,是這樣。兒子,你的運氣確實太壞了!爸爸今天的運氣倒有點好。剛才,碰上了一個大好人。你知道的,我是去攝影社取照片的,取完后,回來路上覺得今天天氣挺熱的,正好有個人用自行車推著兩袋西瓜賣。我挑了一只,過了秤,正好10元錢,我付了錢,騎上車子就走了。
“騎了大約20米,忽聽背后有人叫。回頭看,那個賣西瓜的騎著重重的車子朝我追來,一邊招手,一邊叫我停。我停了車,才知道我原來錯將百元大鈔當成10元錢給了他,他是追來還我90元錢的!兒子,你想,他完全可以不管這件事,要還,等我找上來,也不遲;他也完全可以賴掉,因為我沒有憑證;他還可以發(fā)現(xiàn)此事后馬上溜走,那就不會引起任何糾葛�,F(xiàn)在他卻冒著烈日,騎著笨重的車子一路追來,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這世上誰說沒有好人!要不,今天這只瓜就太貴了!”
父親拍拍剛買來的西瓜,又拍了拍兒子的頭,邊敘邊議。兒子停止了抽泣,聽得很專注。
不錯,小蒙的爸爸是取了照片回來路上買了西瓜。但是關于10元與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虛構。作家與父親的雙重責任,讓他編了個美麗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這個14歲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陽光。 
(選自《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小小說精選》)
小題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小說結構簡單,語言含蓄雋永,結尾處設計了小蒙的父親編造故事、播灑“陽光”的情節(jié),可謂別出心裁,但也使小說蒙上了理想主義的色彩。
B.小說中小蒙的生活經(jīng)歷提示我們,青少年仿佛一張白紙,指導他們在這張紙上抒寫什么樣的人生,社會、學校、家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C.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有很多巧合,但又讓人覺得合情合理;文中多次寫到了小蒙的“眼淚”,這樣寫有助于情節(jié)的推動,也使小蒙的形象更加豐滿。
D.板報事件中,小蒙不但被老師誤解,還失去了身邊朋友的信任,他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由此小說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學校和教師。
E.小蒙媽媽說“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但又說“現(xiàn)在風氣壞,人心不古……”,這種嘮叨體現(xiàn)出了媽媽做人的虛偽,同時擴大了孩子心中的陰影。
小題2:請簡要分析小蒙的形象。(6分)
小題3:你怎樣看待小說中爸爸虛構故事這個情節(jié)?(6分)
小題4:有人認為把文章標題“陰影與陽光”改為“播撒陽光”更能貼近主題,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這篇小說給了你怎樣的啟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