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大自然的語言》中“語言”是指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 B.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的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學。 C.《大自然的語言》以平實的語言按照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介紹了物候學。 D.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是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遲早的因素。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13
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李煜《相見歡》一詞,全篇如訴如嘆,凄婉動人,語言含蓄,耐人尋味。
B.抒情散文《岳陽樓記》、寫景散文《醉翁亭記》分別表達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和“與民同樂”的思想。
C.《陳涉世家》節(jié)選自《史記》,節(jié)選的這一部分記敘了大澤鄉(xiāng)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的最終結局。
D.南朝文學家吳均在《與朱元思書》這封信中生動而簡練地描寫了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優(yōu)美的景色,抒發(fā)了向往自然、厭棄世俗的心態(tài)。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題網八年級上語文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大自然的語言》中“語言”是指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
B.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的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學。
C.本文以平實的語言按照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介紹了物候學。
D.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是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遲早的因素。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湖南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09年湖南省益陽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蕭紅中學(四年制)新概念語文 八年級上(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自然的語言》的作者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
B.《恐龍無處不在》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阿西莫夫。
C.在克隆鯽魚出現(xiàn)之前,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已經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種有爪的蟾蜍進行過克隆試驗。
D.《被壓扁的沙子》一文最后得出了如下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猶魚之有水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
B.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zhàn)》) |
C.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
D.曹操比于袁紹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
A.在“隆中對策”前,作者先采用側面敘寫的方式襯托出諸葛亮的與眾不同和非凡才智。 |
B.諸葛亮以高祖劉邦在益州成就帝業(yè)為例提示劉備可以將益州作為建立蜀漢大業(yè)的基地。 |
C.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既論及地理、經濟、軍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賢的重要。 |
D.文章通過隆中對策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諸葛亮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遠見卓識。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