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蘆花蕩》的作者是_______,本文是他的“ 白洋淀紀事之二”,他的另一篇小說是《荷花淀》,寫作年代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

A、趙樹理
B、孫犁
C、蕭乾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填空。
①《蘆花蕩》的作者是________,選自《________》,本文是他的“________”,他的另一篇小說是《荷花淀》,寫作年代是________。
②《蘆花蕩》的作者是________,他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譽為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桿鐵筆”,他的小說被稱為“________”。課文是他的“白洋淀紀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說《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填空。
《蘆花蕩》的作者是_______,選自《______》,本文是他的“_______ ”,他的另一篇小說是《荷花淀》,寫作年代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 《蘆花蕩》練習卷 題型:文學作品閱讀

填空。

1.《蘆花蕩》的作者是         ,選自《        》,本文是他的“            ”,他的另一篇小說是《荷花淀》,寫作年代是             。

2.《蘆花蕩》的作者是   ,他與   、       被譽為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桿鐵筆”,他的小說被稱為“     ”。課文是他的“白洋淀紀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河南省月考題 題型:填空題

文學常識填空。
(1)《蘆花蕩》的作者是現(xiàn)代作家_________,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紀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說《____________》。
(2)《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國作家______的作品,請寫出你所知道的他的另一部作品:《___________》。
(3)《親愛的爸爸媽媽》是作家_______寫的一篇散文,文中所悼念的慘案發(fā)生在南斯拉夫的哪個城市?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填空。
(1)法國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蘆花蕩》的作者是__________,本文屬于__________。(體裁)
(3)_______________,萬物生光輝。
(4)古今描寫戰(zhàn)爭的詩詞。 ①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填空。
①本單元的兩則新聞的作者是_______。一篇新聞,一般包括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三個部分,有的還有_______和_______。
②《蘆花蕩》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他被文藝界稱為“_______”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③《蠟燭》的作者是_______(國家)作家_______。本文是由_______翻譯的。
④《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國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⑤《親愛的爸爸媽媽》的作者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北京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那條河流》,完成問題。

那條河流

  我懷念那條河流。
  遠遠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獨的琴弦繃在原野上,任風雨和歲月彈撥。
  我是生長在它旁邊的一雙耳朵。當時我不覺得幸運,以為這音樂、這波濤的訴說、
  這不盡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柳蔭是理所當然的,洋槐潔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當然的,竹林里布谷鳥黃鵬鳥的啼鳴是理所當然的,兩岸濕潤的炊煙和歌謠是理所當然的。當時幼稚的心里,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念頭:這河流以及與它有關的一切,理所當然屬于我們。
  我在河灣里學會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勢、青蛙的姿勢展示給水中的魚;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藍和水藍之間,我是漂浮的夢。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沒有多余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在橫波河灣的時候,我遭遇過一條水蛇,小小的頭昂著,更小的眼睛圓睜著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測的水里橫渡它的命運。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個音孔),我在靜夜里向身后的村莊和遠方的歲月吹奏。
  當時,我不覺得這一切都是奇跡,我不覺得我內(nèi)心的水域,有一多半來自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淺、單純、蒙昧的心里,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沒有想過這河流會有斷流的時候,我沒有想過它似乎源遠流長的水,是來自哪里?它的溫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樣一點一滴匯成?
  帶著它的濤聲和波光,我濕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帶到哪里,我是它站起來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記憶里流淌著它的乳汁。
  我仍然覺得它理所當然存在于那里,理所當然屬于我,屬于我們,而且永遠。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臥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蘆葦蕩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頭挖坑淘金;三五個小孩,在放一只風箏,幾雙眼睛一齊向上,望著空蕩蕩的天空,和那只搖搖晃晃的風箏。
  我已找不到當年游泳的地方,那讓我感到河水深度、照過我少年倒影、用藍色的旋渦激起我最初詩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蓋。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頭,去大哭一場,讓淚水復活這條夢中的河流。
  這時候,才痛徹心肺地明白:天地間沒有理所當然永遠屬于我們的事物。
  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地去珍惜——這才是惟一屬于我們的理所當然。
  我們不過也是游蕩于河流中的另一種魚。我們不愿成為干魚,但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許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愛,枯竭了;我們內(nèi)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滿了污水,堆滿了垃圾。
  我該怎樣打開內(nèi)心的純潔水源,復活那死去的河流?(節(jié)選自《散文》2001·2)
1.結合語境,揣摩并解釋下列加粗詞語的含義及表達作用。
①“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沒有多余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眱蓚“小小的”描寫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戰(zhàn)爭的恐懼”、“過分的傷害”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臥在前面的,是它干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北揪洳捎昧藬M人手法,“遺體”描寫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慘境,“無言訴說”呈現(xiàn)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氣氛,全句抒發(fā)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結合全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空
統(tǒng)觀全文,作者用了對比的寫法:寫河流,當初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反差強烈;寫“我”對河流的認識,當初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在意識到要“____________________”,變化巨大。
4.請根據(jù)你對本文的感受,以“我懷念……,它曾使我……”的形式寫一句話。(不超過20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15分)
消逝的“放學路上”
王開嶺
①“小呀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說我懶呀,沒有學問我無臉見爹娘!比昵暗膬焊栀咳惶K醒,在我經(jīng)過一所小學的時候。下午四點半,方才還空蕩蕩的小街,像迅速充脹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車和眼巴巴的家長塞滿了。
②開閘了,小人兒魚貫而出,大人們蜂擁而上。一瞬間,無數(shù)的昵稱像蟬鳴般綻放,在空中結成一團熱云。這個激動人心的場面,只能用“失物招領”來形容。
③就在這時,那首歌突然躍出了記憶,一字不差。
④我覺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響了。
⑤這首叫《讀書郎》的兒歌,陪伴了我整個童年和紅領巾季節(jié)。那會兒,它幾乎是我每天上學路上的喉嚨伴奏,或叫腦海音樂罷。偏愛有個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書不是為“四個現(xiàn)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覺得新鮮,莫名的親切。哼唱時,我覺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兒郎。甚至想,要是老師變成“先生”該多好啊。好在哪兒,不知道。
⑥那個黃昏,當它突然奏響時,我感覺后背爬上了一只書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頭……
⑦從前,上學或放學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沒紀律的麻雀。
⑧無人護駕,無人押送,嘰嘰喳喳,興高采烈,玩透了、玩餓了再回家。
⑨回頭想,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學路上。
⑩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戲臺,那是面孔、語言、腔調(diào)、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個孩子獨闖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發(fā)育的露天課堂、人生歷練的風雨操場……我孩提時代幾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聞,都是放學路上邂逅的。那是個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間,每天充滿新奇與陌生,充滿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實或瞎編的“拾金不昧”“助人為樂”“一件有意義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條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墻頭貓,那燒餅鋪、裁縫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錫壺的小爐灶、賣冰糖葫蘆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彈棉弓的錚錚響,還有誰家出墻的杏子最甜、誰家樹上新筑了鳥窩……都會在某一時分與我發(fā)生聯(lián)系。
?對成長來說,這是最肥沃的土壤。
?很難想象,若抽掉“放學路上”這個頁碼,童年還剩下什么呢?
?于我而言,啥都沒有了,連日記都不會寫了。
?那個黃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們不會再有“放學路上”了。
?他們被裝進一只只豪華籠子,直接運回了家,像貴重行李。
?我暗暗為自己的童年慶幸。如果說我們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曠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則是(   )童年、(   )童年、(   )童年了。
?面對現(xiàn)代街區(qū)、路途和現(xiàn)實的社會環(huán)境,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輕易交出去了,不允許童年有任何閃失。
?就像風箏,從天空撤下,把繩剪掉,掛在墻上。
?再不用擔心被風吹跑,被樹刮住了。翅膀,就此成為傳說和紀念。
?或許,你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情景了——
21一群像風箏一樣在街上晃蕩的孩子。
22我終于想起來了,《讀書郎》的詞、曲,作者乃同一人。
23宋揚,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
小題1:讀完全文,你感覺標題中的“放學路上”具體指什么?它為何會消逝?(4分)
小題2:賞析第⑩段的劃線句。(4分)
小題3:結合全文內(nèi)容,根據(jù)你的理解,在第?段的括號中填入恰當?shù)脑~語。(3分)
(     )童年、(     )童年、(     )童年
小題4:本文以歌曲《讀書郎》開始,又以《讀書郎》結束,結尾處,更是意味深長地說“此歌于1944”而不是“于1944”,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15分)

木格花窗的眺望

□李漢榮

①是松木做的,陽光照射的時候,窗欞就飄出令人驚喜的、特有的清香。這是我們能夠嗅到的鄉(xiāng)村氣息的一部分。植物的魂靈遍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桐木的門、樺木的椽、榆木的門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蘆瓢,就連脾氣難免尖刻的菜刀也有著柔和的柳木把柄……

②就這樣,一些松木來到母親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幫助著母親,也恰到好處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遠山引進了她的日子;到了夜晚,則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銀河領進了她的屋子、她的夢境。

③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園:韭菜整齊地排列著,令人想起千年的禮儀,透出一種代代傳遞的肅靜與活潑;白菜那白凈的臉,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種永不走樣的平民美貌;蔥那不諳世事的單純的手,卻能在不動聲色的土里取出沁人心脾的情義;花椒樹,經(jīng)營著渾身的刺,守著那古老的脾氣——鮮美的麻,一種地道的民間味道。

④人在愁苦的時候,倚在窗前,看一眼這菜園,內(nèi)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擾亂而丟失或減少的那種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這就是天地生命的顏色。

⑤我能想象,母親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園,那經(jīng)她的手侍弄的植物們。那些綠,星星點點竟綠成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縛了它們的腳跟,它們也許會翻過窗,走進屋子里來的。

⑥母親曾說,她年輕的時候,也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看。好幾次看見月光從窗格里進來,就變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這是一封封信,是從天上寄來的,靜靜地放在窗臺,等她收閱。我知道母親這一生是沒有收到幾封信的,也許她是在想象天意里有一個夫君,等著她,卻無緣相遇,就在遠天遠地的夜晚輾轉(zhuǎn)投寄來一封封素箋。

⑦窗框上雕有簡單的圖案:喜鵲、蝴蝶、蓮花、仙桃。這些中國的古老圖騰,是自然里美的生靈。人居住在它們中間,受它們庇護,也庇護著它們。人與天地就這樣互相凝視、互相友善,人也變成了自然的情義。

⑧陽光灑進來,月光照進來,星星走進來,風有時也跑進來,雨有時也會兩三點跳進來,更有時,那迷路的蝴蝶也會因了惹眼的窗花飄進來,在屋里逗留片刻。窗外墻根下,時不時就冒出幾叢喇叭花藤,順著墻壁爬上窗子,在母親有些寂寞的窗口,吹奏起淡紫的、藍色的音樂;那些蛐蛐們、蟈蟈們,還有根本見不到面的無名無姓的蟲兒們,就伴和著唱它們的歌——那從遠古一直傳下來的老歌;喜鵲、斑鳩、麻雀、八哥、云雀、布谷鳥、陽雀、清明鳥……也遠遠近近地唱著、唱著。從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見萬里,你側耳能聽見千秋。__

⑨我站在窗前,嗅著淡淡的松木香氣和從窗外深遠的天地飄來的草木風月的氣息,我在想我小小的母親,她僅是這窗里的一個小小婦人嗎?__

⑩此時,雞叫二遍,已是深夜時分,母親熟睡了。我靜立窗口,看見月亮偏西,泊在遙遠的一個山脊上。銀河__A__,展開了它波瀾壯闊的氣象,我似乎聽到天上漲潮的聲音,嘩啦啦的聲音,它的波浪洶涌而來,拍打著夜深人靜的民間,拍打著這小小的窗口,籠罩著我小小的母親。

{11}哦,小小的窗口,小小的母親,小小的我們,與__B__的天意一起,我們很小,但是,人世悠遠,天道永恒……

(選自《經(jīng)典美文》2009年第8期)

15.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從“浩蕩、浩瀚、浩渺、浩大”中選擇最恰當?shù)脑~語填在文中的橫線處。 (2分)

[A]處應填______ [B]處應填______

16.把握文意,補充下列畫線處內(nèi)容。(3分)

木格花窗的眺望,作者透過木格花窗,眺望到的白天的實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眺望到的晚上的實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眺望到的想象的虛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聯(lián)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語句。(4分)

(1) 白菜那白凈的臉,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種永不走樣的平民美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在想我小小的母親,她僅是這窗里的一個小小婦人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敘述了一件事情來印證第②段中說的“一些松木來到母親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幫助著母親”這一句話,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第⑧段中,作者為什么用較多的筆墨來寫窗外的各種景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透過木格花窗,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詩意的家園圖景。而現(xiàn)在,隨著人類的生產(chǎn)活動空間的拓展,不少這樣的詩意家園只能存在于我們的心中。結合選文,聯(lián)系以下鏈接材料,請你就“如何呵護我們詩意的家園”這一問題提出兩項合理化建議。(2分)

鏈接材料

材料一 鄉(xiāng)村公路的修建,為廣大農(nóng)村注入了新農(nóng)村建設的主動脈。不少工廠也走進了農(nóng)村,如江西省南康市龍嶺鎮(zhèn)黎邊村,建起了許多家具廠,但家具廠簡易的噴漆作業(yè)房噴出的氣味很難聞,村民們都擔心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材料二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環(huán)境問題,靠環(huán)保部門單槍匹馬、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愔腥A(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江蘇姜堰市環(huán)保局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 八年級語文(上) 題型:048

閱讀《那條河流》一文,回答問題。

那條河流

  我懷念那條河流。

  a遠遠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獨的琴弦繃在原野上,任風雨和歲月彈撥。

  我是生長在它旁邊的一雙耳朵。當時我不覺得幸運,以為這音樂、這波濤的訴說、這不盡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柳蔭是理所當然的,洋槐潔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當然的,竹林里布谷鳥黃鸝鳥的啼鳴是理所當然的,兩岸濕潤的炊煙和歌謠是理所當然的。當時幼稚的心里,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念頭:這河流以及與它有關的一切,理所當然屬于我們。

  我在河灣里學會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勢、青蛙的姿勢展示給水中的魚;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藍和水藍之間,我是漂浮的夢。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沒有多余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在橫渡河灣的時候,我遭遇過一條水蛇,小小的頭昂著,更小的眼睛圓睜著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測的水里橫渡它的命運。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個音孔),我在靜夜里向身后的村莊和遠方的歲月吹奏。

  當時,我不覺得這一切都是奇跡,我不覺得我內(nèi)心的水域,有一多半來自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淺、單純、蒙昧的心里,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沒有想過這河流會有斷流的時候,我沒有想過它似乎源遠流長的水,是來自哪里?它的溫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樣一點一滴匯成?

  帶著它的濤聲和波光,我濕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帶到哪里,我是它站起來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記憶里流淌著它的乳汁。

  我仍然覺得它理所當然存在于那里,理所當然屬于我,屬于我們,而且永遠。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臥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蘆葦蕩都已消失,荒灘上,有人在埋頭挖坑淘金;三五個小孩,在放一只風箏,幾雙眼睛一齊向上,望著空蕩蕩的天空,和那只搖搖晃晃的風箏。

  我已找不到當年游泳的地方,那讓我感到河水深度、照過我少年倒影、用藍色的漩渦激起我最初詩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蓋。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頭,去大哭一場,讓淚水復活這條夢中的河流。

  這時候,才痛徹心肺地明白:天地間沒有理所當然永遠屬于我們的事物。

  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地去珍惜這才是唯一屬于我們的理所當然。

  b我們不過也是游蕩于河流中的另一種魚。我們不愿成為干魚,但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許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愛,枯竭了;我們內(nèi)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滿了污水,堆滿了垃圾。

  我該怎樣打開內(nèi)心的純潔水源,復活那死去的河流?

(節(jié)選自2001年2月《散文》)

1.結合語境,揣摩并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的含義及表達作用。

(1)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沒有多余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

兩個“小小的”描寫出________________,“戰(zhàn)爭的恐懼”“過分的傷害”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

(2)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臥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

本句采用了擬人手法,“遺體”描寫出________________的慘景,“無言訴說”呈現(xiàn)出________________的氣氛,全句抒發(fā)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結合全文,簡析畫線句a和b的深層含義。

(1)a句為什么把河流比喻成“孤獨的琴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樣理解b句“我們不過也是游蕩于河流中的另一種魚”?為什么說“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答問。

(1)統(tǒng)觀全文,作者用了對比的寫法:寫河流,當初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差強烈;寫“我”對河流的認識,當初以為“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在意識到要“____________________”,變化巨大。

(2)結尾部分,“我內(nèi)心的河床”指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希望“復活”的不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