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詞語中劃線字的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A.桌(wéi)

(zōu)

享(xīn)

逼人(duō)
B.媚(chǎn) 巡(qūn)樣(mú) 呱墜地(gu。
C.護(hù)(bì) 蓋(xī) 望(liào) 煢煢立(jié)
D.畏(xǐ) 午(shǎng) 長(xīn)不安(zhuì)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7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劃線字的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
A.桌(wéi) (zōu) 享(xīn) 逼人(duō)
B.媚(chǎn) 巡(qūn) 樣(mú) 呱墜地(guā)
C.護(hù)(bì) 蓋(xī) 望(liào) 煢煢立(jié)
D.畏(xǐ) 午(shǎng) 長(xīn) 不安(zhu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浙江省瑞安十校高二第二學(xué)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選出下列各組詞語中劃線字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   )

A.寶 (zàng)染 (xuān)躑 (zhú)不寒而 (lì)

B.意 (qiè)靦 (tiǎn)船 (xián)風(fēng)馳電 (zhì)

C.齷 (chuò)戲 (xuè)玩 (nòng)戰(zhàn)戰(zhàn)兢 (jīng)

D.痙 (ruán)品 (yàn)草 (duò)躊滿志 (ch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選出下列各組詞語中劃線字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   )
A.寶 (zàng)染 (xuān)躑 (zhú)不寒而 (lì)
B.意 (qiè)靦 (tiǎn)船 (xián)風(fēng)馳電 (zhì)
C.齷 (chuò)戲 (xuè)玩 (nòng)戰(zhàn)戰(zhàn)兢 (jīng)
D.痙 (ruán)品 (yàn)草 (duò)躊滿志 (ch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選出下列各組詞語中劃線字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


  1. A.
    (zàng)  染 (xuān)  躑 (zhú)  不寒而 (lì)
  2. B.
    意 (qiè)  靦 (tiǎn)  船 (xián)  風(fēng)馳電 (zhì)
  3. C.
    (chuò)  戲 (xuè)  玩 (nòng)  戰(zhàn)戰(zhàn)兢 (jīng)
  4. D.
    (ruán)  品 (yàn)  草 (duò)   躊滿志 (ch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浙江省瑞安十校高二第二學(xué)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選出下列各組詞語中劃線字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   )

A.寶 (zàng)染 (xuān)躑 (zhú)不寒而 (lì)
B.意 (qiè)靦 (tiǎn)船 (xián)風(fēng)馳電 (zhì)
C.齷 (chuò)戲 (xuè)玩 (nòng)戰(zhàn)戰(zhàn)兢 (jīng)
D.痙 (ruán)品 (yàn)草 (duò)躊滿志 (ch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下劃線字的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1. A.
    (wéi)  牛(wáng) 帷(cháng) 沌初開(hùn)
  2. B.
    媚(chǎn)  整(shāng) 桑(shèn)  極泰來(pǐ)
  3. C.
    護(hù)(bì)  珍(xié)  怒(yùn)  爾卜爾(shì)
  4. D.
    發(fā)(bèng)  犬(fèi)  傺(zhá)  舉酒客(zh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年人教新課標(biāo)版語文必修二《燭之武退秦師》練習(xí)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小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1.選出下列劃線字注音有誤的一項:

A.   夜而出                         zhuì

B.   其乏困                         gòng

C.   秦伯                             yuè

D.   使杞子、孫、楊孫戍之                 páng

2.下列各句中劃線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A.      焉用亡鄭以鄰             陪:增加

B.      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             濟(jì):救濟(jì)

C.      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擴(kuò)張

D.      秦以利晉                 闕:侵損,削減

3.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4.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   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過也

C.   鄰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

5.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燭之武從秦國的立場上勸說秦伯退兵。

B.              燭之武在勸說秦伯的過程中指出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

C.              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比秦國強(qiáng)。

D.              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jīng)答應(yīng)過給秦國兩座城池,但并沒有履行諾言。

6.翻譯下面兩句話。

①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②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湖南長沙縣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夜渡兩關(guān)記     [明]程敏政
予謁告南歸,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行。但問驛吏,吏紿言:“雖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馬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guān),頗險惡多虎,心識之。
我告假回到南方去,在成化年間戊戌年的冬天十月十六日翻過大槍嶺。到達(dá)大柳樹驛,當(dāng)時天已經(jīng)過了正午。不想走,但是問驛站里的官吏,驛吏欺騙我說:“雖然到達(dá)的時候晚了點,還是可以到達(dá)滁州。”上馬走了三十里,漸漸聽跟從的人說前面有一個清流關(guān),地勢很險,有很多老虎。我心里記住了這件事。 
抵關(guān),已昏黑,退無所止,即遣人驅(qū)山下郵卒,挾銅鉦束燎以行。山口兩峰夾峙,高數(shù)百尋,仰視不極。石棧嶇崟①,悉下馬,累肩而上。仍相約:有警,即前后呼噪。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寒風(fēng)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銅鉦哄發(fā),山谷響動。行六、七里,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計此關(guān)乃趙檢點②破南唐擒其二將處。茲游雖險而奇,當(dāng)為平生絕冠。夜二鼓,抵滁陽。
到了清流關(guān),天已經(jīng)黑了,退回去也沒有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郵卒帶著銅鑼火把繼續(xù)趕路。山口兩座山峰對峙,高幾百尋,向上看不到山頂。石頭棧道崎嶇險要,我們都下了馬,踩著肩膀向上攀登。頻頻相約定:如果有危險情況,就前后喊叫呼應(yīng)。恰在這時有一個大星,光芒明亮,從東向西劃過天空。寒風(fēng)突然刮起來,火把都滅了,四面山上的草木發(fā)出颯颯的聲響。于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聲喊叫不停。銅鑼一起敲起來,響聲震動山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頂。忽然看見月亮出來了,像一個燦爛的銀盤,照耀著無邊無際的大地,我們才開始舉手互相慶賀。然而下山的時候,還長時
間心中害怕不能平靜。我暗自估計,這個山關(guān)就是趙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兩個大將的地方。這次游歷雖然很驚險,但卻是一生中最奇特的。夜里二更的時候,到達(dá)了滁陽。
十七日午,過全椒,趨和州。自幸脫險即夷,無復(fù)置慮。行四十里,渡后河,見面山隱隱,問從者,云:“當(dāng)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币讯,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為何山,曰:“古昭關(guān)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qū)虎也!
十七日中午,過了全椒縣,往和州去。心里正慶幸離開險境走上平坦的路途,不用再擔(dān)心。走了四十里,渡過后河,看見前面隱隱約約的山,詢問隨從,說:“只有翻過這座山,才到了到了和州香林院!辈痪,太陽慢慢落入后山,馬走到山口,峰巒環(huán)抱,桑田錯落有致,總共有幾個村落,宛然像武陵桃花源、仇池勝景,才不覺歡喜起來。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來越多,草木把山路封堵,遙遠(yuǎn)得看不到它的盡頭,這才開始害怕得淌出汗來。路過一座野廟時,遇上一位老漢,問他這是什么山,他說:"這就古時候的昭關(guān)。離香林院還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燒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燒山趕老虎。"
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為之避易;眾以為伏虎,卻顧反走,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qiáng)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復(fù)循嶺以行,諦視崖塹,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fēng)疾徐。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員③昔嘗厄于此關(guān),豈惡地固應(yīng)爾耶?盡二鼓,抵香林。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這時候,銅鑼火把都來不及準(zhǔn)備了,靠著山崖,沿著山溝,奇形怪狀的石頭一塊連著一塊,馬被嚇得往后躲避。大家以為那里伏著老虎,轉(zhuǎn)身逃跑,跌倒的人交錯地躺在一起,叫喊的聲音很低,即使強(qiáng)要他們大喊,也不敢大喊。過了好一會大家才爬起來,沿著山梁走,仔細(xì)看看崖下的溝谷,深得沒法知道;山澗里的水嘩嘩地流淌,和風(fēng)聲一樣時快時慢。抬頭看見滿天星斗,自己估計這一回難逃危險了,同時想起當(dāng)年伍子胥曾經(jīng)在這里被困,難道人在險惡的地勢本該這樣受苦嗎?過了二更,到達(dá)香林院。在燈下忽然清醒放松下來,就像重新活了過來一樣。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guān),犯虎穴,雖瀕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謂不審也已!謹(jǐn)志之,以為后戒!                                  
啊呀,我因為離開親人久了,一切都不考慮,冒著危險連夜趕路,越過兩座關(guān)卡,擾犯了老虎窩,雖說臨近危險而能避免,大概也可以算是很不謹(jǐn)慎了!認(rèn)真地把這些記下來,作為以后的警戒吧。
【注釋】①嶇崟(yín):山石險峻的樣子。②趙檢點:指趙匡胤,在他后周任殿前都點檢。后文的二將,指南唐大將軍姚鳳、皇甫暉。③伍員: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殺害,逃往吳國。
【小題1】對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但問驛吏,吏紿言紿:欺騙
B.當(dāng)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陟:到達(dá)
C.杳不知其所窮杳:遙遠(yuǎn)
D.其亦可謂不審也已審:慎重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
②乃問使者,使者妄稱以應(yīng)之耳
B.①悉下馬,累肩而上
②提刀而立,為之四顧
C.①予默計此關(guān)乃趙檢點破南唐擒其二將處
②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D.①雖瀕危而幸免焉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小題3】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B.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C.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D.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小題4】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記載了作者夜渡清流關(guān)和昭關(guān)遇險的事。雖然是一篇紀(jì)實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敘述有致,跌宕起伏,讓人感覺險象環(huán)生。
B.文章記敘了作者兩次深夜歷險渡關(guān)的經(jīng)過,但兩次渡關(guān)歷險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關(guān)是因誤聽“驛吏紿言”;而夜渡昭關(guān)則是因“自幸脫險即夷,無復(fù)置慮”。
C.兩次渡關(guān)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風(fēng)助聲,吹滅束燎,致使險象環(huán)生;第二次雖無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猙獰,以至驚馬難行。
D.清流關(guān)是趙匡胤獲勝之地,昭關(guān)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運(yùn)用這兩個歷史典故,增強(qiáng)了文章的歷史厚重感,也表明作者有此游雖險而感到慶幸的心情。
【小題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guān),頗險惡多虎,心識之。(4分)
(2)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qiáng)之大噪,不能也。(3分)
(3)且念伍員昔嘗厄于此關(guān),豈惡地固應(yīng)爾耶?(3分)
(選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夜渡兩關(guān)記     [明]程敏政
予謁告南歸,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行。但問驛吏,吏紿言:“雖晚尚可及滁州也!鄙像R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guān),頗險惡多虎,心識之。
我告假回到南方去,在成化年間戊戌年的冬天十月十六日翻過大槍嶺。到達(dá)大柳樹驛,當(dāng)時天已經(jīng)過了正午。不想走,但是問驛站里的官吏,驛吏欺騙我說:“雖然到達(dá)的時候晚了點,還是可以到達(dá)滁州!鄙像R走了三十里,漸漸聽跟從的人說前面有一個清流關(guān),地勢很險,有很多老虎。我心里記住了這件事。 
抵關(guān),已昏黑,退無所止,即遣人驅(qū)山下郵卒,挾銅鉦束燎以行。山口兩峰夾峙,高數(shù)百尋,仰視不極。石棧嶇崟①,悉下馬,累肩而上。仍相約:有警,即前后呼噪。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寒風(fēng)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銅鉦哄發(fā),山谷響動。行六、七里,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計此關(guān)乃趙檢點②破南唐擒其二將處。茲游雖險而奇,當(dāng)為平生絕冠。夜二鼓,抵滁陽。
到了清流關(guān),天已經(jīng)黑了,退回去也沒有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郵卒帶著銅鑼火把繼續(xù)趕路。山口兩座山峰對峙,高幾百尋,向上看不到山頂。石頭棧道崎嶇險要,我們都下了馬,踩著肩膀向上攀登。頻頻相約定:如果有危險情況,就前后喊叫呼應(yīng)。恰在這時有一個大星,光芒明亮,從東向西劃過天空。寒風(fēng)突然刮起來,火把都滅了,四面山上的草木發(fā)出颯颯的聲響。于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聲喊叫不停。銅鑼一起敲起來,響聲震動山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頂。忽然看見月亮出來了,像一個燦爛的銀盤,照耀著無邊無際的大地,我們才開始舉手互相慶賀。然而下山的時候,還長時
間心中害怕不能平靜。我暗自估計,這個山關(guān)就是趙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兩個大將的地方。這次游歷雖然很驚險,但卻是一生中最奇特的。夜里二更的時候,到達(dá)了滁陽。
十七日午,過全椒,趨和州。自幸脫險即夷,無復(fù)置慮。行四十里,渡后河,見面山隱隱,問從者,云:“當(dāng)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币讯,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為何山,曰:“古昭關(guān)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qū)虎也。”
十七日中午,過了全椒縣,往和州去。心里正慶幸離開險境走上平坦的路途,不用再擔(dān)心。走了四十里,渡過后河,看見前面隱隱約約的山,詢問隨從,說:“只有翻過這座山,才到了到了和州香林院。”不久,太陽慢慢落入后山,馬走到山口,峰巒環(huán)抱,桑田錯落有致,總共有幾個村落,宛然像武陵桃花源、仇池勝景,才不覺歡喜起來。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來越多,草木把山路封堵,遙遠(yuǎn)得看不到它的盡頭,這才開始害怕得淌出汗來。路過一座野廟時,遇上一位老漢,問他這是什么山,他說:"這就古時候的昭關(guān)。離香林院還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燒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燒山趕老虎。"
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為之避易;眾以為伏虎,卻顧反走,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qiáng)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復(fù)循嶺以行,諦視崖塹,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fēng)疾徐。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員③昔嘗厄于此關(guān),豈惡地固應(yīng)爾耶?盡二鼓,抵香林。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這時候,銅鑼火把都來不及準(zhǔn)備了,靠著山崖,沿著山溝,奇形怪狀的石頭一塊連著一塊,馬被嚇得往后躲避。大家以為那里伏著老虎,轉(zhuǎn)身逃跑,跌倒的人交錯地躺在一起,叫喊的聲音很低,即使強(qiáng)要他們大喊,也不敢大喊。過了好一會大家才爬起來,沿著山梁走,仔細(xì)看看崖下的溝谷,深得沒法知道;山澗里的水嘩嘩地流淌,和風(fēng)聲一樣時快時慢。抬頭看見滿天星斗,自己估計這一回難逃危險了,同時想起當(dāng)年伍子胥曾經(jīng)在這里被困,難道人在險惡的地勢本該這樣受苦嗎?過了二更,到達(dá)香林院。在燈下忽然清醒放松下來,就像重新活了過來一樣。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guān),犯虎穴,雖瀕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謂不審也已!謹(jǐn)志之,以為后戒!                                  
啊呀,我因為離開親人久了,一切都不考慮,冒著危險連夜趕路,越過兩座關(guān)卡,擾犯了老虎窩,雖說臨近危險而能避免,大概也可以算是很不謹(jǐn)慎了!認(rèn)真地把這些記下來,作為以后的警戒吧。
【注釋】①嶇崟(yín):山石險峻的樣子。②趙檢點:指趙匡胤,在他后周任殿前都點檢。后文的二將,指南唐大將軍姚鳳、皇甫暉。③伍員: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殺害,逃往吳國。
小題1:對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但問驛吏,吏紿言紿:欺騙
B.當(dāng)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陟:到達(dá)
C.杳不知其所窮杳:遙遠(yuǎn)
D.其亦可謂不審也已審:慎重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
②乃問使者,使者妄稱以應(yīng)之耳
B.①悉下馬,累肩而上
②提刀而立,為之四顧
C.①予默計此關(guān)乃趙檢點破南唐擒其二將處
②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D.①雖瀕危而幸免焉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小題3: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B.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C.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D.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小題4: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記載了作者夜渡清流關(guān)和昭關(guān)遇險的事。雖然是一篇紀(jì)實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敘述有致,跌宕起伏,讓人感覺險象環(huán)生。
B.文章記敘了作者兩次深夜歷險渡關(guān)的經(jīng)過,但兩次渡關(guān)歷險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關(guān)是因誤聽“驛吏紿言”;而夜渡昭關(guān)則是因“自幸脫險即夷,無復(fù)置慮”。
C.兩次渡關(guān)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風(fēng)助聲,吹滅束燎,致使險象環(huán)生;第二次雖無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猙獰,以至驚馬難行。
D.清流關(guān)是趙匡胤獲勝之地,昭關(guān)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運(yùn)用這兩個歷史典故,增強(qiáng)了文章的歷史厚重感,也表明作者有此游雖險而感到慶幸的心情。
小題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guān),頗險惡多虎,心識之。(4分)
(2)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qiáng)之大噪,不能也。(3分)
(3)且念伍員昔嘗厄于此關(guān),豈惡地固應(yīng)爾耶?(3分)
(選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湖南長沙縣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夜渡兩關(guān)記     [明]程敏政
予謁告南歸,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行。但問驛吏,吏紿言:“雖晚尚可及滁州也!鄙像R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guān),頗險惡多虎,心識之。
我告假回到南方去,在成化年間戊戌年的冬天十月十六日翻過大槍嶺。到達(dá)大柳樹驛,當(dāng)時天已經(jīng)過了正午。不想走,但是問驛站里的官吏,驛吏欺騙我說:“雖然到達(dá)的時候晚了點,還是可以到達(dá)滁州!鄙像R走了三十里,漸漸聽跟從的人說前面有一個清流關(guān),地勢很險,有很多老虎。我心里記住了這件事。 
抵關(guān),已昏黑,退無所止,即遣人驅(qū)山下郵卒,挾銅鉦束燎以行。山口兩峰夾峙,高數(shù)百尋,仰視不極。石棧嶇崟①,悉下馬,累肩而上。仍相約:有警,即前后呼噪。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寒風(fēng)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銅鉦哄發(fā),山谷響動。行六、七里,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計此關(guān)乃趙檢點②破南唐擒其二將處。茲游雖險而奇,當(dāng)為平生絕冠。夜二鼓,抵滁陽。
到了清流關(guān),天已經(jīng)黑了,退回去也沒有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郵卒帶著銅鑼火把繼續(xù)趕路。山口兩座山峰對峙,高幾百尋,向上看不到山頂。石頭棧道崎嶇險要,我們都下了馬,踩著肩膀向上攀登。頻頻相約定:如果有危險情況,就前后喊叫呼應(yīng)。恰在這時有一個大星,光芒明亮,從東向西劃過天空。寒風(fēng)突然刮起來,火把都滅了,四面山上的草木發(fā)出颯颯的聲響。于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聲喊叫不停。銅鑼一起敲起來,響聲震動山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頂。忽然看見月亮出來了,像一個燦爛的銀盤,照耀著無邊無際的大地,我們才開始舉手互相慶賀。然而下山的時候,還長時
間心中害怕不能平靜。我暗自估計,這個山關(guān)就是趙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兩個大將的地方。這次游歷雖然很驚險,但卻是一生中最奇特的。夜里二更的時候,到達(dá)了滁陽。
十七日午,過全椒,趨和州。自幸脫險即夷,無復(fù)置慮。行四十里,渡后河,見面山隱隱,問從者,云:“當(dāng)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币讯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為何山,曰:“古昭關(guān)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qū)虎也!
十七日中午,過了全椒縣,往和州去。心里正慶幸離開險境走上平坦的路途,不用再擔(dān)心。走了四十里,渡過后河,看見前面隱隱約約的山,詢問隨從,說:“只有翻過這座山,才到了到了和州香林院。”不久,太陽慢慢落入后山,馬走到山口,峰巒環(huán)抱,桑田錯落有致,總共有幾個村落,宛然像武陵桃花源、仇池勝景,才不覺歡喜起來。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來越多,草木把山路封堵,遙遠(yuǎn)得看不到它的盡頭,這才開始害怕得淌出汗來。路過一座野廟時,遇上一位老漢,問他這是什么山,他說:"這就古時候的昭關(guān)。離香林院還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燒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燒山趕老虎。"
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為之避易;眾以為伏虎,卻顧反走,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qiáng)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復(fù)循嶺以行,諦視崖塹,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fēng)疾徐。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員昔嘗厄于此關(guān),豈惡地固應(yīng)爾耶?盡二鼓,抵香林。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這時候,銅鑼火把都來不及準(zhǔn)備了,靠著山崖,沿著山溝,奇形怪狀的石頭一塊連著一塊,馬被嚇得往后躲避。大家以為那里伏著老虎,轉(zhuǎn)身逃跑,跌倒的人交錯地躺在一起,叫喊的聲音很低,即使強(qiáng)要他們大喊,也不敢大喊。過了好一會大家才爬起來,沿著山梁走,仔細(xì)看看崖下的溝谷,深得沒法知道;山澗里的水嘩嘩地流淌,和風(fēng)聲一樣時快時慢。抬頭看見滿天星斗,自己估計這一回難逃危險了,同時想起當(dāng)年伍子胥曾經(jīng)在這里被困,難道人在險惡的地勢本該這樣受苦嗎?過了二更,到達(dá)香林院。在燈下忽然清醒放松下來,就像重新活了過來一樣。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guān),犯虎穴,雖瀕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謂不審也已!謹(jǐn)志之,以為后戒!                                  
啊呀,我因為離開親人久了,一切都不考慮,冒著危險連夜趕路,越過兩座關(guān)卡,擾犯了老虎窩,雖說臨近危險而能避免,大概也可以算是很不謹(jǐn)慎了!認(rèn)真地把這些記下來,作為以后的警戒吧。
【注釋】①嶇崟(yín):山石險峻的樣子。②趙檢點:指趙匡胤,在他后周任殿前都點檢。后文的二將,指南唐大將軍姚鳳、皇甫暉。③伍員: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殺害,逃往吳國。
1.對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但問驛吏,吏紿言紿:欺騙

B.當(dāng)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陟:到達(dá)

C.杳不知其所窮杳:遙遠(yuǎn)

D.其亦可謂不審也已審:慎重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
②乃問使者,使者妄稱以應(yīng)之耳

B.①悉下馬,累肩而上
②提刀而立,為之四顧

C.①予默計此關(guān)乃趙檢點破南唐擒其二將處
②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D.①雖瀕危而幸免焉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3.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B.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C.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D.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shù)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

4.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記載了作者夜渡清流關(guān)和昭關(guān)遇險的事。雖然是一篇紀(jì)實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敘述有致,跌宕起伏,讓人感覺險象環(huán)生。

B.文章記敘了作者兩次深夜歷險渡關(guān)的經(jīng)過,但兩次渡關(guān)歷險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關(guān)是因誤聽“驛吏紿言”;而夜渡昭關(guān)則是因“自幸脫險即夷,無復(fù)置慮”。

C.兩次渡關(guān)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風(fēng)助聲,吹滅束燎,致使險象環(huán)生;第二次雖無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猙獰,以至驚馬難行。

D.清流關(guān)是趙匡胤獲勝之地,昭關(guān)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運(yùn)用這兩個歷史典故,增強(qiáng)了文章的歷史厚重感,也表明作者有此游雖險而感到慶幸的心情。

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guān),頗險惡多虎,心識之。(4分)
(2)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qiáng)之大噪,不能也。(3分)
(3)且念伍員昔嘗厄于此關(guān),豈惡地固應(yīng)爾耶?(3分)
(選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