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對句子中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圣的義務(wù),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
      退了回來。
 “空頭支票”喻指林肯簽署的黑奴解放宣言,它沒有得到兌現(xiàn),對黑人來講無實際意義。
B.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yōu)美交響曲。
 “交響曲”是大型管弦樂套曲,多重樂聲合奏,比喻作者夢想有那么一天,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
      地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
C.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dāng)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停止思想了”不單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諱飾”的手法,而且是為了突出馬克思的偉
      大,因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
D.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dāng)作蛛絲一樣輕輕抹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予答復(fù)。
 “當(dāng)作蛛絲一樣輕輕抹去”以形象的比喻表現(xiàn)了馬克思的無畏氣概和對政敵的極大蔑視,對敵人的
      誹謗和誣蔑毫不在意,充分表現(xiàn)了馬克思的人格魅力。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3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面對句子中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圣的義務(wù),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
  “空頭支票”喻指林肯簽署的黑奴解放宣言,它沒有得到兌現(xiàn),對黑人來講無實際意義。
B.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yōu)美交響曲。
  “交響曲”是大型管弦樂套曲,多重樂聲合奏,比喻作者夢想有那么一天,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地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
C.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dāng)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停止思想了”不單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諱飾”的手法,而且是為了突出馬克思的偉大,因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
D.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dāng)作蛛絲一樣輕輕抹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予答復(fù)。
  “當(dāng)作蛛絲一樣輕輕抹去”以形象的比喻表現(xiàn)了馬克思的無畏氣概和對政敵的極大蔑視,對敵人的誹謗和誣蔑毫不在意,充分表現(xiàn)了馬克思的人格魅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英雄的葬禮

翔子

(1)三叔,不,該稱他是兄長更合適,F(xiàn)在,他,走了。已經(jīng)永遠地走了。小華是今天一早才知道的。父親在電話里用凄婉的語調(diào)告訴他,昨晚發(fā)生了一次非常慘烈的車禍,三叔正走在回家的人行道上,一輛發(fā)了瘋似的工程車沖上了人行道。三叔就是這樣走的。

(2)小華在趕往焚化場的路上,怎么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滿腦子都還是自己跟這個忘了輩分的三叔在一起的歷歷往事。

(3)“三叔,如果有一天早上你起來時什么都看不見會怎么辦?”

(4)“讓我想想……”三叔仰首望天片刻,突然略有所悟地用手敲了敲頭說:“嗯,對了!天還沒亮嘛,笨蛋!”然后,一米七五高的三叔會抱起他在空中打轉(zhuǎn),發(fā)出一陣足以驅(qū)走任何惡魔恐懼的爽朗的大笑聲。

(5)后來一次,該是高中的事了吧。三叔搭著他的肩膀走出眼科醫(yī)務(wù)所時,已快和三叔齊高的小華沉郁地說:“三叔,瞎了眼是不是件很悲哀的事?”

(6)三叔噴出滿口滿鼻的煙說:“小華,不幸的大小,是由當(dāng)事人來決定的,而不是局外者來衡量的!比宕钤谒缟系氖终坡湛s,他感到手掌透過自己堅實的肩肌,注入一股散發(fā)全身的信心。

(7)小華自小就喜歡三叔搭著他肩膀,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及至他對人世有啟蒙性的認(rèn)識,他才曉得這是種安全感的尋求。成年后,小華把這詮釋為“一種松脫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鎖的堅毅與樂觀!

(8)每次他和三叔笑得扭成一團,三叔因輸了棋或牌局時把棋牌攪亂大喊“你這小子玩臭”時,祖母總是責(zé)備三叔沒長沒輩的。于是三叔會立刻板起嚴(yán)肅的臉孔下令說:“聽著,小華!立刻把棋盤收拾好!我說立刻收!”說完,他們又笑得扭成一團了。

(9)小華對孩提的事沒太深的記憶。他只記得那一天,媽媽又因父親酗酒夜歸吵架了。那晚的情形真糟,兩人越鬧越兇,最后動起手來。小華嚇得哭了。媽媽喊著說不活了。爸爸說,那就跳下去死個夠好了。媽媽一把搶過小華奪門而出,父親沖上前去一拳打在媽媽的胸上。她尖叫了一聲,出于本能把手一抬,第二拳就結(jié)結(jié)實實的落在小華的右眼。小華只感到眼角周圍一片溫濕,整個世界突然發(fā)紅,緊接著燈光突然暗了下來。

(10)三叔每天守在醫(yī)院病床旁。爸爸很久都沒出現(xiàn)。很多天后,小華才知道因為自己的右眼再也看不見東西了,媽媽跳下了樓。

(11)從那天起,小華就和三叔住在一起。爸爸變成了偶爾來訪的冷漠賓客。身體的殘傷使得小華對死亡有種聯(lián)想性的恐懼,三叔也窺出了他的心事。一天,三叔仰天躺在沙灘上,小華默默地用泥沙往三叔的身上堆,海浪的節(jié)奏暫時趕走了可怕的沉寂。三叔突然抓起一把泥沙,自言自語地說:“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將是這些泥沙留給我們唯一無害的禮物!

(12)高中會考成績揭曉那天,小華肯定了自己的無能,絕望得想自殺。三叔強迫他到沙灘跑步,他跑得很快。深深的腳印踏出了滿腔的郁悲。三叔氣喘喘的追上來,很生氣的吼叫:“你給我聽著!你想繼續(xù)活下去,就要學(xué)會不灰心。其余的一切就不由我們做主了。希望和生活是兩回事。你不成功,是因為力量不足。那就去干些你所能干的。你他媽的想成為英雄是嗎?你對英雄懂個屁!我懂:一個竭盡所能而又不自怨的人就是英雄。慢慢去享受你的悲哀吧,超人英雄!”三叔說完轉(zhuǎn)身就跑了。

(13)接下去的各種考試,小華再也不敢怠慢,成績也奇跡般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后來居然還讓他考上了一所離家并不太遠的大學(xué)……可是現(xiàn)在,三叔,他卻走了,永遠地走了。

(14)小華站在焚化場,看著三叔的尸體推進長長的焚化爐里。他已麻木得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麻木得忘了哭,整個世界仿佛在縮小、消失。

(15)爸爸吃力地把他拖出焚化場。小華像突然挨了重重的一拳而清醒過來,眼淚一下子充盈了整個眼眶。他抬起憤怒的眼睛注視著形容憔悴的父親。

(16)父親無力地垂著頭讓他瞪視著,很久才發(fā)出哽咽的聲音:“三叔臨死前只交待我一句話,要我轉(zhuǎn)告你:三叔的右眼跟你的右眼一樣也是瞎的,他要做個英雄,希望你也是個真正的英雄。”

(17)小華從父親身上收回瞪視的眼光,回頭默視著焚化場,足足有三分鐘。

(有改動)

第(1)段,為什么父親電話的聲音是“凄婉”的,而不是“悲傷”的?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理解第(7)和第(11)兩段畫線句的含義。

①一種松脫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鎖的堅毅與樂觀。

②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將是這些泥沙留給我們唯一無害的禮物。

“英雄”在這篇文章中的含義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多次強調(diào)“英雄”這個詞?

指出全文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有什么特點,并簡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有人說文章的標(biāo)題“英雄的葬禮”有兩種理解:一是“去參加英雄的葬禮”,二是“英雄去參加的葬禮”,這兩種理解的關(guān)鍵在于誰是英雄。你是怎樣認(rèn)為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孟子將朝王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fēng)。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泵魅,出吊于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問疾,醫(yī)。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習(xí))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于朝,吾不識能至否乎?”使數(shù)人要于路,曰:“請必?zé)o歸,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內(nèi)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 曰:“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虒⒊玻勍趺觳还玻伺c夫禮若不相似然。” 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故湯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選自《孟子》)

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寒疾,不可以風(fēng)             風(fēng):吹風(fēng),受風(fēng)

B.鄉(xiāng)黨莫如齒                   齒:痛恨

C.今天下地丑德齊               丑:相等

D.吾何慊乎哉                   慊:不足,少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

B.①請必?zé)o歸,而造于朝        ②吾嘗終日而思矣

C.①未見所以敬王也            ②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D.①豈謂是與                  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

下列六句話編為四組,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國主張的一項是(      )

① 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       ② 輔世長民莫如德

③ 欲有謀焉;則就之          

④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

⑤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⑥ 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下面是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本文的標(biāo)題是“孟子將朝王”,它與孟子的《寡人之于國也》一樣,均是以首句做標(biāo)題!懊献訉⒊酢币彩切形牡木索。

B.在景子看,禮不僅是人安身立命的關(guān)鍵,也是治理國家的的一種手段。

C.本文的可讀性強,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層層推進的說理方法,且融敘事與說理為一體。

D.孟子認(rèn)為國君不能因為自己的地位高就輕慢臣子的年齡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把文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

譯:                                                                                                                          

(2)輔世長民莫如德

譯:                                          

(3)故湯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

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七言詩與楚辭體

趙敏俐教授認(rèn)為:從音樂上講,《山鬼》是楚歌,《今有人》則屬于相和歌;從節(jié)奏上講,楚辭體是二分節(jié)奏的詩歌,七言詩是三分節(jié)奏的詩歌;因而后者不可能是從前者演變而成。此觀點極具代表性。

其實論證楚歌與相和歌的傳承,只能說明兩者在音樂上的關(guān)聯(lián),并不能證明七言詩源于楚辭,最核心的問題是楚辭與七言詩的音樂節(jié)奏問題。勿庸諱言,楚辭體的主要句式是二分節(jié)奏,七言詩乃三分節(jié)奏,但在與音樂配合的實際運用中,二分節(jié)奏的楚辭體通過調(diào)節(jié),其節(jié)拍與三分節(jié)奏的七言詩是可能相一致的。節(jié)奏和節(jié)拍雖有聯(lián)系,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不妨仍以《山鬼》中的兩個句子為例:“被薜荔兮/帶女羅”、“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雖是二分節(jié)奏,如果按演唱誦讀的節(jié)拍,則可分為“被/薜荔兮/帶女羅”、“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它們與《今有人》中改寫的相應(yīng)七言詩句“被服/薜荔/帶女羅”、“辛夷/車駕/結(jié)桂旗”,在節(jié)拍上完全一樣。

趙敏俐教授認(rèn)為,要把楚辭體的句式變成七言詩句,就必須把原詩中前面那個三字結(jié)構(gòu)

變成兩個二字結(jié)構(gòu),從而達到把原來的二分節(jié)奏結(jié)構(gòu)變成三分節(jié)奏結(jié)構(gòu)的目的,亦即由二分節(jié)奏的“○○○兮○○○”變成三分節(jié)奏的“○○/○○/○○○”,這是非常正確的;但如果僅僅因為在楚辭體句式轉(zhuǎn)變?yōu)槠哐栽娋鋾r,新增的詞語大多不會出現(xiàn)在原來兮字的位置上,而要更換位置,便斷定“從楚辭體中是不可能自然演變出七言詩來”,那就很難令人信服了。

二分節(jié)奏的“九歌”句型向三分節(jié)奏的七言詩句的轉(zhuǎn)化,有如下幾種情況:其一如張衡《四愁詩》“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山鬼》“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在《今有人》中置換為“辛夷車駕結(jié)桂旗”。其二如漢武帝時唐山夫人所作《房中樂》為楚聲,第六章中的“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乃由楚辭體“大海蕩兮水所歸,高賢愉兮民所懷”改造而成:《山鬼》中的“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在《今有人》中改換為“東風(fēng)飄搖神靈雨”。其三如阮籍《大人先生傳》中的一首“楚歌”:“天地解兮六合開,星辰隕兮日月頹,我騰而上將何懷!”《山鬼》中的“子慕予兮善窈窕”,在《今有人》中變?yōu)椤白討倌接枭岂厚弧,“云容容兮而在下”變(yōu)椤霸坪稳萑荻谙隆薄?/p>

顯然,“欲往從之梁父艱”與“欲往從兮梁父艱”、“東風(fēng)飄搖神靈雨”與“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語言組構(gòu)方式相類,在誦讀或演唱的節(jié)拍上也完全一樣,因此可以說,楚辭體的“九歌”句型,通過前兩種途徑轉(zhuǎn)變成三分節(jié)奏的七言詩句,是在中國古代韻文發(fā)展過程中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演變,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那么,為什么會有第三種情況出現(xiàn),而且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呢?我認(rèn)為,這主要是“兮”字去掉后,適應(yīng)句式結(jié)構(gòu)改變之內(nèi)在需求而形成的張力所致。這種張力要求作者充分地運用靈活的修辭策略,在最適合的位置增添一個語言要素,以方便地改造并構(gòu)筑一個三分節(jié)奏的七言結(jié)構(gòu)。——選自《光明日報》2008、12、2有刪節(jié)

下列不屬于趙敏俐教授觀點的一項是(  )  

A.《山鬼》是二分節(jié)奏的詩歌,而《今有人》則是三分節(jié)奏的詩歌。

B.楚辭體句式變成七言詩句關(guān)鍵是把“兮”和前面的三字結(jié)構(gòu)變成兩個二字結(jié)構(gòu)。

C.即使楚歌與相和歌有傳承關(guān)系,也不能證明七言詩與楚辭有淵源關(guān)系。

D.楚辭體不能自然演變出七言詩的主要原因,是新增的詞語大多不出現(xiàn)在“兮”字的位置上。

對楚辭體句式向七言詩句轉(zhuǎn)化情形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直接將句中的“兮”字置換成有實際意義的詞。

B.去掉“兮”字,將“兮”前的實詞重疊。

C.去掉“兮”字后,在原詩“兮”字之前的某個位置增添一個字。

D.為了改造并構(gòu)筑一個三分節(jié)奏的七言結(jié)構(gòu),新增詞語往往需要很大的張力。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要證明七言詩源于楚辭,最核心的問題是要證明二者在音樂節(jié)奏上有聯(lián)系。

B.二分節(jié)奏的楚辭體在與音樂配合的實際運用中,也可能會出現(xiàn)與七言詩一樣的節(jié)拍。

C.認(rèn)為相和歌不是從楚歌演變而成的人很多,但其理由卻很難令人信服。 

D.楚辭體句型在轉(zhuǎn)變成三分節(jié)奏的七言詩句時,新增詞不出現(xiàn)在“兮”字位置是為了修辭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屆河南省長葛市第三實驗高中高二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孟子將朝王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fēng)。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泵魅,出吊于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問疾,醫(yī)。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習(xí))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于朝,吾不識能至否乎?”使數(shù)人要于路,曰:“請必?zé)o歸,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內(nèi)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 曰:“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虒⒊玻勍趺觳还,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 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惫蕼谝烈啥蟪贾,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選自《孟子》)
【小題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寒疾,不可以風(fēng) 風(fēng):吹風(fēng),受風(fēng)
B.鄉(xiāng)黨莫如齒 齒:痛恨
C.今天下地丑德齊丑:相等
D.吾何慊乎哉慊:不足,少
【小題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②猶且從師而問焉
B.①請必?zé)o歸,而造于朝②吾嘗終日而思矣
C.①未見所以敬王也②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D.①豈謂是與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
【小題3】下列六句話編為四組,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國主張的一項是(     )
① 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      ② 輔世長民莫如德
③ 欲有謀焉;則就之          
④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
⑤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⑥ 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
A.①②③B.②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
【小題4】下面是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本文的標(biāo)題是“孟子將朝王”,它與孟子的《寡人之于國也》一樣,均是以首句做標(biāo)題!懊献訉⒊酢币彩切形牡木索。
B.在景子看,禮不僅是人安身立命的關(guān)鍵,也是治理國家的的一種手段。
C.本文的可讀性強,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層層推進的說理方法,且融敘事與說理為一體。
D.孟子認(rèn)為國君不能因為自己的地位高就輕慢臣子的年齡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小題5】把文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4分)
譯:                                                                                                                         
(2)輔世長民莫如德(2分)
譯:                                          
(3)故湯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4分)
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廣東省湛江一中高三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文人畫的藝術(shù)境界是癡狂,這個論斷似乎不怎么新鮮,但是,中國文人藝術(shù)家的癡狂與西方藝術(shù)家的癡狂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中國文化的早期,就將癡狂當(dāng)作一種智慧的表現(xiàn)。從人文的角度看,最早的狂人要推接輿。這位狂者的特點,一是看破世事,二是語發(fā)真情,三是獨往獨來,我行我素。從后人對這些典籍的注釋來看,皆認(rèn)為是先賢借狂人之語來寄托自己的某種思想觀念?鬃优c莊子這兩位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都將狂夫之言之行看做是超凡脫俗之舉,有發(fā)聾振聵之作用,以至于后代不管什么社會力量和政治力量對“狂狷之行”、“狂夫之言”都采用了容忍甚至予以關(guān)注的態(tài)度,造成了中國兩千年文明史對狂人狂言的一種特殊認(rèn)識:太聰明會致狂,所謂大智若愚。而愚者狂人之言行是客觀真理的顯現(xiàn)。從接輿到《紅樓夢》里的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完整塑造出中國人心目中“狂人通道”的藝術(shù)典型。“狂”的寄情達意功能——“狂"所具備的種種特質(zhì),與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無不息息相通,因而十分自然地引入了藝術(shù)領(lǐng)域。
由于狂言狂行能夠得到社會的寬容與保護,所以藝術(shù)家就容易選擇“狂”的藝術(shù)語言,隱晦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聲,從而揭示客觀真理。中國藝術(shù)史到了魏晉時代,“狂”就成為一種風(fēng)尚。嵇康與阮籍兩位狂士之別,關(guān)鍵是一個“佯”字上,這就是生存的智慧,正所謂“瘋狂乃機變之一道"。魏晉之后,癡狂成為通達、脫俗、自由的代名詞,成為文人藝術(shù)家生活的風(fēng)格;蛘哒f,他們的狂言狂行就成為自己的一種行為藝術(shù)。
我們再看,由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主體的癡狂風(fēng)格,就決定了藝術(shù)形式的癡狂性質(zhì),中國古典藝術(shù)中,書法的最高形式是草書,乃至大草、狂草。繪畫的最高形式是寫意,乃至大寫意、潑墨大寫意。達不到這個境界,那就淪為匠人、匠氣。
西方文化從它的源頭就對于非理性的“癡狂”持有否定態(tài)度。米歇爾·福柯有一句話概括得很好,他說:“希臘的理性沒有反對命題!敝惺兰o(jì)以來,“癲狂”被西方人認(rèn)為是一種“罪惡”,因此對精神病采取隔離、驅(qū)逐的殘酷手段。到了l7世紀(jì)中葉,排斥的態(tài)度就更加激烈起來,笛卡爾的哲學(xué)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確立理性至高無上的地位,癲狂被視為非人性的東西。
同普遍的藝術(shù)風(fēng)尚相同,癡狂之風(fēng)也是以“雅”始,以“俗”終。不狂而名之為狂的畫家,為了向社會宣稱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常常自稱為“狂”。就說“揚州八怪”吧,其實他們一點也不怪,不狂,這些文人畫家開始具備專業(yè)畫家的性質(zhì),他們還要進行書畫交易,借此為生!鞍V狂”進入世俗化階段,它作為一種藝術(shù)風(fēng)格穩(wěn)定下來。一方面,藝術(shù)家從事藝術(shù)而不必為此而發(fā)瘋;另一方面,具有瘋狂藝術(shù)個性的作品能夠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來,滿足欣賞者那種歇斯底里的情緒。
【小題1】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A.在中國,人們對狂夫之言之行都采用了容忍的態(tài)度,那是因為當(dāng)年孔子與莊子這兩位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都將狂夫之言之行看做是超凡脫俗之舉,有發(fā)聾振聵之作用。
B.揚州八怪”一點也不怪,不狂,他們的“狂言狂行”已成為自己的一種行為藝術(shù)。
C.中國藝術(shù)史到了魏晉時代,癡狂成為通達、脫俗、自由的代名詞,成為文人藝術(shù)家生活的風(fēng)格。
D.在中國古典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書法的最高形式是草書,繪畫的最高形式是寫意,達不到這個境界,那就淪為匠人、匠氣。
E.從楚狂接輿、癩頭和尚、跛足道人到嵇康與阮籍,他們完整塑造了中國人心目中“狂人通道”的藝術(shù)典型。
【小題2】下面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狂人雖有真?zhèn)沃畡e,但他們都一樣會語發(fā)真情,道破真理。
B.l7世紀(jì)中葉的西方,理性是至高無上的。
C.文中引用米歇爾·福柯話是想說明,西方文化從它的源頭就對非理性的“癡狂”持否定態(tài)度。
D.欣賞者歇斯底里的審美情趣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瘋狂藝術(shù)個性作品的產(chǎn)生。
【小題3】文中說: “癡狂之風(fēng)也是以‘雅’始,以 ‘俗’終。”請分別解釋這“癡狂之雅”與“癡狂之俗”的具體內(nèi)涵。(4分)
【小題4】根據(jù)文意,簡要說明中西方文化看待“癡狂”的根本不同。(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屆浙江省六校高三2月聯(lián)考語文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20分)

英雄的葬禮

翔子

(1)三叔,不,該稱他是兄長更合適,F(xiàn)在,他,走了。已經(jīng)永遠地走了。小華是今天一早才知道的。父親在電話里用凄婉的語調(diào)告訴他,昨晚發(fā)生了一次非常慘烈的車禍,三叔正走在回家的人行道上,一輛發(fā)了瘋似的工程車沖上了人行道。三叔就是這樣走的。

(2)小華在趕往焚化場的路上,怎么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滿腦子都還是自己跟這個忘了輩分的三叔在一起的歷歷往事。

(3)“三叔,如果有一天早上你起來時什么都看不見會怎么辦?”

(4)“讓我想想……”三叔仰首望天片刻,突然略有所悟地用手敲了敲頭說:“嗯,對了!天還沒亮嘛,笨蛋!”然后,一米七五高的三叔會抱起他在空中打轉(zhuǎn),發(fā)出一陣足以驅(qū)走任何惡魔恐懼的爽朗的大笑聲。

(5)后來一次,該是高中的事了吧。三叔搭著他的肩膀走出眼科醫(yī)務(wù)所時,已快和三叔齊高的小華沉郁地說:“三叔,瞎了眼是不是件很悲哀的事?”

(6)三叔噴出滿口滿鼻的煙說:“小華,不幸的大小,是由當(dāng)事人來決定的,而不是局外者來衡量的。”三叔搭在他肩上的手掌慢慢收縮,他感到手掌透過自己堅實的肩肌,注入一股散發(fā)全身的信心。

(7)小華自小就喜歡三叔搭著他肩膀,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及至他對人世有啟蒙性的認(rèn)識,他才曉得這是種安全感的尋求。成年后,小華把這詮釋為“一種松脫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鎖的堅毅與樂觀!

(8)每次他和三叔笑得扭成一團,三叔因輸了棋或牌局時把棋牌攪亂大喊“你這小子玩臭”時,祖母總是責(zé)備三叔沒長沒輩的。于是三叔會立刻板起嚴(yán)肅的臉孔下令說:“聽著,小華!立刻把棋盤收拾好!我說立刻收!”說完,他們又笑得扭成一團了。

(9)小華對孩提的事沒太深的記憶。他只記得那一天,媽媽又因父親酗酒夜歸吵架了。那晚的情形真糟,兩人越鬧越兇,最后動起手來。小華嚇得哭了。媽媽喊著說不活了。爸爸說,那就跳下去死個夠好了。媽媽一把搶過小華奪門而出,父親沖上前去一拳打在媽媽的胸上。她尖叫了一聲,出于本能把手一抬,第二拳就結(jié)結(jié)實實的落在小華的右眼。小華只感到眼角周圍一片溫濕,整個世界突然發(fā)紅,緊接著燈光突然暗了下來。

(10)三叔每天守在醫(yī)院病床旁。爸爸很久都沒出現(xiàn)。很多天后,小華才知道因為自己的右眼再也看不見東西了,媽媽跳下了樓。

(11)從那天起,小華就和三叔住在一起。爸爸變成了偶爾來訪的冷漠賓客。身體的殘傷使得小華對死亡有種聯(lián)想性的恐懼,三叔也窺出了他的心事。一天,三叔仰天躺在沙灘上,小華默默地用泥沙往三叔的身上堆,海浪的節(jié)奏暫時趕走了可怕的沉寂。三叔突然抓起一把泥沙,自言自語地說:“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將是這些泥沙留給我們唯一無害的禮物!

(12)高中會考成績揭曉那天,小華肯定了自己的無能,絕望得想自殺。三叔強迫他到沙灘跑步,他跑得很快。深深的腳印踏出了滿腔的郁悲。三叔氣喘喘的追上來,很生氣的吼叫:“你給我聽著!你想繼續(xù)活下去,就要學(xué)會不灰心。其余的一切就不由我們做主了。希望和生活是兩回事。你不成功,是因為力量不足。那就去干些你所能干的。你他媽的想成為英雄是嗎?你對英雄懂個屁!我懂:一個竭盡所能而又不自怨的人就是英雄。慢慢去享受你的悲哀吧,超人英雄!”三叔說完轉(zhuǎn)身就跑了。

(13)接下去的各種考試,小華再也不敢怠慢,成績也奇跡般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后來居然還讓他考上了一所離家并不太遠的大學(xué)……可是現(xiàn)在,三叔,他卻走了,永遠地走了。

(14)小華站在焚化場,看著三叔的尸體推進長長的焚化爐里。他已麻木得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麻木得忘了哭,整個世界仿佛在縮小、消失。

(15)爸爸吃力地把他拖出焚化場。小華像突然挨了重重的一拳而清醒過來,眼淚一下子充盈了整個眼眶。他抬起憤怒的眼睛注視著形容憔悴的父親。

(16)父親無力地垂著頭讓他瞪視著,很久才發(fā)出哽咽的聲音:“三叔臨死前只交待我一句話,要我轉(zhuǎn)告你:三叔的右眼跟你的右眼一樣也是瞎的,他要做個英雄,希望你也是個真正的英雄!

(17)小華從父親身上收回瞪視的眼光,回頭默視著焚化場,足足有三分鐘。

(有改動)

1.第(1)段,為什么父親電話的聲音是“凄婉”的,而不是“悲傷”的?(3分)

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理解第(7)和第(11)兩段畫線句的含義。(4分)

①一種松脫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鎖的堅毅與樂觀。

②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將是這些泥沙留給我們唯一無害的禮物。

3.“英雄”在這篇文章中的含義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多次強調(diào)“英雄”這個詞?(4分)

4.指出全文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有什么特點,并簡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5.有人說文章的標(biāo)題“英雄的葬禮”有兩種理解:一是“去參加英雄的葬禮”,二是“英雄去參加的葬禮”,這兩種理解的關(guān)鍵在于誰是英雄。你是怎樣認(rèn)為的?理由是什么?(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河南省長葛市高二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孟子將朝王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fēng)。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泵魅,出吊于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問疾,醫(yī)。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習(xí))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于朝,吾不識能至否乎?”使數(shù)人要于路,曰:“請必?zé)o歸,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內(nèi)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 曰:“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本白釉唬骸胺瘢谴酥^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也,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 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惫蕼谝烈啥蟪贾,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選自《孟子》)
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寒疾,不可以風(fēng) 風(fēng):吹風(fēng),受風(fēng)

B.鄉(xiāng)黨莫如齒 齒:痛恨

C.今天下地丑德齊丑:相等

D.吾何慊乎哉慊:不足,少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②猶且從師而問焉

B.①請必?zé)o歸,而造于朝②吾嘗終日而思矣

C.①未見所以敬王也②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D.①豈謂是與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

3.下列六句話編為四組,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國主張的一項是(     )
① 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      ② 輔世長民莫如德
③ 欲有謀焉;則就之          
④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
⑤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⑥ 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4.下面是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本文的標(biāo)題是“孟子將朝王”,它與孟子的《寡人之于國也》一樣,均是以首句做標(biāo)題!懊献訉⒊酢币彩切形牡木索。

B.在景子看,禮不僅是人安身立命的關(guān)鍵,也是治理國家的的一種手段。

C.本文的可讀性強,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層層推進的說理方法,且融敘事與說理為一體。

D.孟子認(rèn)為國君不能因為自己的地位高就輕慢臣子的年齡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5.把文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4分)
譯:                                                                                                                         
(2)輔世長民莫如德(2分)
譯:                                          
(3)故湯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4分)
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1944年9月7日,愛因斯坦在給麥克斯·波恩的一封信中寫道:“個人所能做的就是作出了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fēng)言冷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

愛因斯坦所說的倫理,是指處理人與人之間道德關(guān)系的基本原理和準(zhǔn)則。荀子說:“圣人者,盡倫者也!币馑际,圣人能很好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道德品質(zhì)高尚的人,科技工作者也應(yīng)當(dāng)成為這樣的“圣人”。許多科學(xué)家不僅以偉大的科學(xué)成就彪炳于世,而且高尚的道德情搡也萬

古流芳。愛因斯坦在評價居里夫人時說: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的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zhì)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后者,他們?nèi)Q于品格的成就,也遠遠超過通常所認(rèn)為的那樣。”居里夫人數(shù)年如一日,從上噸的鈾礦渣中提煉出一克純鐳,已傳為科學(xué)史上的佳話。這里,生動地體現(xiàn)出堅定的倫理信念是一種多么巨大的力量。“凡為醫(yī)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若不正己,豈能正物,不能正物,豈能愈疾?”從事任何科技工作都存在正己和正物的問題,都要有高尚的道德,而不能認(rèn)為科學(xué)與道德無關(guān)。

然而樹立良好的科學(xué)道德又確實不容易。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些德國科學(xué)家為法西斯出力。愛因斯坦對此極為不滿,譏諷他們?yōu)榧顾璞饶X髓起著“遠為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強調(diào)“堅定”,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下,特別是在成功和失敗的時刻,同樣要高舉倫理的信念,講科學(xué)道德。成功意味著名利雙互,有的人在默默無聞的時候,尚能謙虛謹(jǐn)慎,一旦功成名就,則判若兩人。曾發(fā)現(xiàn)胰島素,榮獲1923年諾貝爾醫(yī)學(xué)獎的巴丁,起初主動要求到麥克勞德實驗室工作,請麥指導(dǎo),還提出與麥聯(lián)合發(fā)表文章。可是當(dāng)他聲名鵲起以后,卻矢口否認(rèn)麥的功績,似乎麥不應(yīng)分享諾貝爾獎,諾貝爾獎評選工作中的倫理信念是那么嚴(yán)峻的考驗。

挫折和失敗本來是常事,許多科技工作者正是從失敗走向成功。達爾文甚至說,用一個詞就可以道出他35年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不過,也有人經(jīng)不起失敗的考驗,或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或者弄虛作假,投機鉆營。什么“曙人”“N射線”“經(jīng)絡(luò)小體”“人工活細(xì)胞”之類的科學(xué)丑聞,大抵是那些經(jīng)不起失敗考驗又不愿付出艱苦勞動的、道德墮落的人的“杰作”。

兩極看來相反,實質(zhì)相通。在成功和失敗的關(guān)鍵時刻“缺德”,無非都是為了追名逐利。名利思想不除,倫理信念不舉,試看古今中外之科學(xué)史,寧不信乎?

1)第二段畫線語句的“后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這個畫線語句流露出了愛因斯坦對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的批評。(不超過25個字)

 

2)愛因斯坦為科學(xué)界弘揚“倫理”,采取的行動是怎樣的?(不超過30個字)

 

3)從居里夫人、二戰(zhàn)中“為法西斯出力”的德國科學(xué)家、巴丁、達爾文和那些“杰作”的制造者的事例,可見科技工作名的“倫理”有哪些具體內(nèi)涵?請分項寫出來。

 

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愛因斯坦所說的倫理。是指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了團結(jié)協(xié)作的重要性。

B.荀子的話的意思是,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是道德品質(zhì)高尚的人。

C.從事科技工作的人要重視道德修養(yǎng),因為若不正己,豈能正物。

D.巴丁忘恩負(fù)義,過河拆橋,這種人能否給他諾貝爾獎,成了一樁“公案”。

E.成功和失敗對于科技工作者都是嚴(yán)峻的考驗,考驗的就是他們能否具有“倫理的信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